王东京经济学讲义:写给领导干部与企业管理者的经济学_AZW3_MOBI_EPUB_王东京

内容节选

第5节 中国政府职能转变 国内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相较于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改革相对滞后。从改革的时间序列上看,这并不是事实。事实是,政府改革与国企改革于20世纪80年代初同步启动。当年国企改革最引人注目的举措是“扩大企业自主权”,其实就是转变政府职能。若与经济体制转轨相比,也是政府改革在先,中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1993年,而政府改革比这差不多早了10年。 行政审批作祟 政府转变职能,应重点改革行政审批制。说说我自己的一件往事。20世纪90年代初,我还在人民大学读博士,有一同乡在国家机关当处长。有一年春节我们一起坐火车回老家,到长沙站后我担心赶不上回乡下的长途汽车,就随人流往外挤,那位同乡拽住我说:“别跟老百姓挤。”我说:“我就是老百姓呀!”他说:“你是博士,讲点风度。”于是我只好陪他讲风度。等别人都出了站,走到出站口我看到有人举着“接国家某部某处长”的牌子,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讲风度是有车接他。那天我搭他的便车,一路上感慨万千。那时我就明白了,改革行政审批制为什么难。 后来我到中央党校工作,有一次到某钢铁公司调研,又听说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该公司有一座炼钢高炉已过了报废年限。高管层决定自筹资金,建一座新高炉。可报告打到政府有关部门却始终得不到批准。无奈之下,他们灵机一动,重新打了一份报告,不过没说要建新高炉,只是要求对原来的高炉进行易地改造,结果很快就批下来了。 炼钢高炉是一砖一瓦砌成的,搬不动、移不走,怎能易地改造呢?易地改造其实就是建新高炉。但前者能批,后者却不能批,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朝三暮四”的笑话。宋国有个人爱养猴,后来家里缺食物,只好“限其食”。他跟猴子说,今后给你们喂橡树果实,早上给三颗,晚上给四颗,够吗?“众狙皆起怒”。他一看不行就换了个说法:“朝四而暮三,足乎?”结果“众狙皆伏而喜”。 这两件事情,一件是养猴,另一件是办企业;一件发生在古代,另一件发生在现代。两者却有异曲同工之妙。由于政府行政审批管得很多、很死,做了很多费力不讨好的事,企业万般无奈才不得不玩文字游戏。这件事反映了一个问题,当时政府职能定位不清,不该管的事情揽了一堆,分内的事却没有做好。用一句民间俗话说: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撤庙赶和尚” 政府改革在2012年前,重点是改机构,初衷是想通过“撤庙赶和尚”逼政府转变职能,可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不仅机构未消肿,而且机构和人员不减反增。何以如此?根源在于行政审批权作祟。以往机构改革有个明显特点,有审批权与没有审批权的部门相比,有审批权部门精减人员要困难得多,因为审批权后面有利益,利益所系,当事者当然不愿被精减。 机构改革动作最大的一次是1998年,国务院组成部门由原有的40个减少到29个,国家机关公务员数量压缩了51%。而且当时政府鼓励分离人员带薪留职到高校读研究生,然后再另谋职业。可是过了不到一年,机构就开始反弹,原来被降格为副部级的机构,先后又升格为正部级;本来已经分离的人员,不少又重新回到了机关。2003—2007年,国务院还曾推动过两次“大部制”改革,结果仍是雷声大雨点小,不尽如人意。 2013年初,有专家预测新一轮公务员“下海潮”即将来临,理由是年底前中央政治局颁布“八项规定”对官场进行整肃,享乐与奢靡之风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随后中办、国办又对职务消费与公务接待做了严格限定。一位在部委工作的仁兄曾对我感慨,说他到南方出差苦不堪言。我问何故,他说以前出差到外地都有接待,而现在一切都要自理。我明白他的感受,前后反差太大,感觉不适应也不奇怪。 公务接待与公务消费被限制,公务员的社会地位也不如以前。据国家人社部2013年公布的数据,当年报考公务员的人数比上一年减少了36.09万人,说明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看重公务员职位。而且有人断言,从此政府机构改革将一帆风顺。可我当时却没有那样乐观。在我看来,限制公务员特权对精简机构肯定有帮助,但仅此并不够,关键还得改革行政审批制。若行政审批制不改,机构改革仍会阻力重重。 据我所知,以往人们之所以选择进机关,福利待遇相对高只是一方面,他们更看重的还是审批权。比公务员工资福利高的职业多的是,但为何千军万马要挤独木桥?原因不过是指望日后能掌握审批权,一旦审批权在手,便可“呼风唤雨”。中国自古崇尚“学而优则仕”,若是为了实现报国理想,则无可厚非,但也不排除有人是冲着“官本位”去的。“官本位”实质是“审批权”本位,要是没有审批权,皮之不存,何来“官本位”? 改革釜底抽薪 现代市场经济的政府是服务性政府,公务员本来就不应该有审批权。而照弗里德曼的说法,政府是仆人。可我们以前请的仆人却很特别,不肯帮主人家买菜做饭,却控制着“审批权”。菜还得你自己买,饭也得你自己做,但买菜做饭前你得先打报告请仆人审批。请问谁家会乐意请这样的仆人呢?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

  1. 信息
  2. 前言
  3. 第一章 三大假设 经济学为何需要假设
    1. 第1节 斯密的人性假设
    2. 第2节 资源稀缺假设
    3. 第3节 产权保护假设
  4. 第二章 需求原理 经济学第一原理
    1. 第1节 需求定律
    2. 第2节 行为选择的一般规则
    3. 第3节 公共选择行为
    4. 第4节 追求最大化示例
  5. 第三章 成本 天下没有免费午餐
    1. 第1节 成本是选择的代价
    2. 第2节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3. 第3节 成本递增规律
    4. 第4节 成本约束选择
  6. 第四章 成本收益分析 如何权衡利弊得失
    1. 第1节 收益是投资的报酬
    2. 第2节 量本利分析
    3. 第3节 边际分析
    4. 第4节 从个体推导总体
  7. 第五章 供求原理 商品是天生平等派
    1. 第1节 供给自动创造需求
    2. 第2节 价格决定机理
    3. 第3节 受价行为与觅价行为
    4. 第4节 价格管制徒劳无益
    5. 第5节 价格折扣并非让利
  8. 第六章 资源争用 最好让价格做主
    1. 第1节 产权制度与竞争规则
    2. 第2节 价格调节供求
    3. 第3节 价格歧视的意图
    4. 第4节 市场逆选择
    5. 第5节 消费者剩余
  9. 第七章 市场均衡分析 守住四大原则
    1. 第1节 市场均衡与非市场均衡
    2. 第2节 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3. 第3节 卖方市场均衡
    4. 第4节 买方市场均衡
    5. 第5节 垄断与竞争均衡
  10. 第八章 分配原理 初次分配论功行赏
    1. 第1节 从交换角度看分配
    2. 第2节 收入差距的度量
    3. 第3节 幸福感与收入
    4. 第4节 按分享比例分配
    5. 第5节 兼顾效率与公平
  11. 第九章 要素商品价格 谁也不能占便宜
    1. 第1节 土地使用权价格
    2. 第2节 资本使用权价格
    3. 第3节 劳动力价格
    4. 第4节 企业家才能的价格
    5. 第5节 剩余索取权
  12. 第十章 福利最大化 在公平中注入效率
    1. 第1节 庇古提出三个标准
    2. 第2节 帕累托最优状态
    3. 第3节 奥肯的漏桶原理
    4. 第4节 卡尔多-希克斯效率
    5. 第5节 负所得税方案
    6. 第6节 中国的扶贫实践
  13. 第十一章 政府与市场 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
    1. 第1节 配置资源有两只手
    2. 第2节 市场何以失灵
    3. 第3节 政府职能定位
    4. 第4节 政府的社会责任
    5. 第5节 中国政府职能转变
  14. 第十二章 就业优先 稳定经济基本盘
    1. 第1节 凯恩斯药方
    2. 第2节 充分就业的代价
    3. 第3节 奥肯定律
    4. 第4节 供给学派革命
    5. 第5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5. 第十三章 控制通胀 如何守住货币闸门
    1. 第1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
    2. 第2节 通胀是货币现象
    3. 第3节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
    4. 第4节 加息不能抑制通胀
    5. 第5节 守住货币供应闸门
  16. 第十四章 国际收支 项目平衡与综合平衡
    1. 第1节 国际收支表
    2. 第2节 国际收支平衡
    3. 第3节 关税与国际收支
    4. 第4节 汇率与国际收支
    5. 附录 香港金融保卫战
  17. 第十五章 经济增长 动力转换的秘密
    1. 第1节 经济增长的均衡条件
    2. 第2节 有保证的增长率
    3. 第3节 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4. 第4节 创新驱动经济增长
    5. 第5节 经济发展阶段
  18. 第十六章 宏观政策 政府调控对症下药
    1. 第1节 财政政策流变
    2. 第2节 积极财政政策
    3. 第3节 货币政策
    4. 第4节 收入政策
    5. 第5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
  19. 第十七章 国际经济循环 全球化新趋势
    1. 第1节 国际循环的理论逻辑
    2. 第2节 贸易自由化探索
    3. 第3节 世界经济变局
    4. 第4节 中国的选择
    5. 附录 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冷思考
  20. 第十八章 国际贸易理论 经济学家众说纷纭
    1. 第1节 相互需求原理
    2. 第2节 幼稚工业保护论
    3. 第3节 要素禀赋说
    4. 第4节 列昂惕夫之谜
    5. 第5节 中心—外围论
  21. 第十九章 国际货币体系 风水轮流转
    1. 第1节 货币体系因时而变
    2. 第2节 特里芬难题
    3. 第3节 美元化是双刃剑
    4. 第4节 人民币国际化
    5. 第5节 汇率决定基础
  22. 第二十章 国际金融制度 有规矩才成方圆
    1. 第1节 国际金融机构
    2. 第2节 巴塞尔协议
    3. 第3节 国际储备制度
    4. 第4节 汇率制度
    5. 第5节 外汇市场避险工具
  23. 附录 课外研讨 改革正在过大关
    1. 第1节 中国改革历程
    2. 第2节 制度成本与改革成本
    3. 第3节 顶层设计与地方试验
    4. 第4节 结构调整与产业政策
    5. 第5节 税负转嫁与结构性减税
  24. 后记 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25. 致谢
  26. 关于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