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金融体系:起源、转型与创新(纵览美国金融体系变迁 ,从制度的肌理观察金融规律)_AZW3_MOBI_EPUB_凯文·R·布莱恩
内容节选
公开披露和现代公司 一些新政改革的目的是做虽然存在,但在很大程度上无效的各州《蓝天法案》 [46-1] (State Blue-sky Laws)试图做的事情:让现代公司披露“关于所出售证券的准确的完整信息” [47] 。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措施是1933年和1934年的美国《证券和交易法案》(Securities and Exchange Acts),而这些法案则是对1932年出版的一本书的部分回应,即阿道夫·伯利和加德纳·米恩斯所写的《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这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研究,它揭示了改变信息观念发挥的关键作用,因为美国政府试图让美国金融体系的某些部分更容易为消费者所知。 1932年,阿道夫·伯利是哥伦比亚大学法学教授,也是美联储“智囊团”(brains trust)的成员,加德纳·米恩斯是一位在哈佛大学执教的制度主义经济学家。其他学者关注的是这本书的一些重要方面,即对“代理成本”的预见,公司资产证券化对传统产权所构成的挑战的分析,或其倡导的管理层对股东所负责任的法定或信托模式。 [48] 就我们的目的而言,《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的核心是其对公开证券市场的分析,作者将此称为现代金融体系的“经济谜团之一” [49] 。正如我们在第一章中所看到的,现代公司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所有权与公司日常运作控制权的分离。我们尚未探讨的是这种分离的悖论效应。其中包括公司投资者的需求与公司本身的需求不匹配:前者希望能够随心所欲地买卖证券,而后者则需要源源不断的收入。股东是凡人,需要流动性。根据法律,公司是一个不朽的“持续经营的实体”,需要永久的资本流动。 到20世纪30年代初,大公司对金融的需求甚至比最初的合并时期更为贪婪。在伯利和米恩斯为他们的书收集数据时,大公司“看起来似乎……(将会)成长得比”所有其他非法人公司制企业“要快2~3倍”。这些公司所代表的财富集中同样值得注意,它们的规模也是如此。到1930年,“573家独立的美国公司中有130家……可以被归类为大公司,每个公司的申报资产都超过1亿美元。这130家公司控制了所代表的全部公司80%以上的资产”。最大的200家公司控制了49.2%的公司财富、除银行业以外38%的商业财富和22%的国家财富。最大的非银行公司都拥有超过1亿美元的资产,更有15家非银行公司的资产超过10亿美元。 虽然股东作为一个整体也积累了大量财富,但公司结构剥夺了他们的能力,使他们无法亲身体验公司的运营,也无法对公司进行任何干预。但是,正如伯利和米恩斯解释的那样,通过将控制权让渡给管理层,股东实际上获得了公司制度特有的东西,即将部分或全部利益随意兑现的能力。这是《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所揭露出的第二个悖论:在购买股票时,股东用控制权交换了流动性。但流动性要求并创造了更多的创新。这一要求很简单:一种流动性的财产形式要有价值,就必须有某种机制给它定价。这款新产品更为复杂,它开启了欧文·费雪的金融观点中所阐述的重新定位:为了让市场机制为证券定价,它必须考虑的不是某些潜在资产的价值,而是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即他们持有股票的公司是否会以股息的方式分配部分利润,以及他们的股份是否会升值。 [50] 这里还有第三个悖论,因为投资者对公司派息意愿的预期,反过来是由定价机制评估的,并被计入股票的市值。“简单地说,股东有一张具有公开市场价值的凭证,作为这份凭证的持有人,在管理层允许的情况下,他可以不时地收到定期分配。他被迫以市场报价,而不是以资产来估计其参股价值,这个市场报价对关于分配的预期进行了打折或评估。” 伯利和米恩斯承认,“公司证券机制”因此是建立在一种特殊的动态基础之上的,而它的法律地位对其满足投资者期望是至关重要的,“从经济层面讲,各种所谓的‘合法权利’或股东施加的经济压力可能会导致公司管理层做得很好,但这些压力本身只是置于管理层手中的不确定期望值。因为这些期望值是由公开市场归集和解释,并在证券交易所进行评估的,它们确实具有具体和可衡量的价值。正是由于这个价值,股东必须而且确实需要自己解决。投资者的想法被它所影响,而在很大程度上,公司的证券体系就是以它为基础的”。由于评估和为证券定价的机制对这一体系如此重要,伯利和米恩斯将《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一书的最后两篇用于专门讨论公开的证券交易所的运作。通过会聚买方和卖方,这些交易所纠正了个人投资者的短期异质需求与公司的长期需求之间的不匹配。 由于这些交易所不断为股票定价,所以只要价格合适,就允许股东买卖;由于交易所使几乎无限的投资者进入市场,交易所为公司提供了其所渴望的资本。在公司制度的另一个悖论中,这些交易所甚至在股东没有出售股票的情况下,也给股东提供了想象中的回报。“如果持有普通股的股东期望普通股最终能支付高额股息,尽管实际上它没有支付任何股息,但如果他的股票价格稳步上涨,他就会认为自......
- 扉页
- 目录
- 引言
- 美国金融的历史脉络
- 本书的四个核心概念
- 比肩《千年金融史》与《21世纪资本论》
- 为什么读者会愿意阅读本书
- 第一章 20世纪初美国金融的起源:美国现代大公司的兴起和联邦储备系统的建立
- 对美国现代大公司的估值
- 美国注册会计师的成长
- 20世纪早期的银行业和联邦储备系统
- 美国银行业的原则
- 第二章 20世纪早期的美国经济和金融理论
- 凡勃伦的制度主义
- 19世纪末期美国的新古典主义价格理论和真实的美国经济
- 美国早期的一般均衡理论
- 早期的预期模型:费雪效应
- 金融的视角
- 货币数量论和货币银行观点
- 弗兰克·奈特的不确定性理论
- 美国的公共财政:个人所得税
- 第三章 美国的统计和现代政府的治理
- 需求的统计学理论
- 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方法
- 各州数据的收集
- 指数构建和数据的传播
- 早期统计资料汇编的挑战
- 关于指数的争议
- 哈佛经济晴雨表项目
- 普约调查和“货币信托”
- 第四章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美国金融
-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转型
- 罗斯福新政和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投机狂热
- 投资信托和1929年的崩溃
- “美国人民的新政”:全民抵押贷款
- 公开披露和现代公司
- 证券研究
- 股利贴现模型
- 第五章 美国金融:1920—1940年的股权与固定收益市场研究
- 美国中西部农业经济学家与偶发的连接
- 股票市场怀疑论与样本理论
- 股票预测
- 美国的普通股指数和固定收益久期
- 第六章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经济的衡量和征税
- 凯恩斯革命
- 编制美国的收入和生产的总量
- 布鲁金斯学会和支出法
- 美国经济的投入—产出核算
-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美国财政政策
- 第七章 经济和金融的模型:1930—1940年
- “小模型世界”和计量经济学会
- 凯恩斯、希克斯和数理经济学
- IS-LM模型
- 为金融观建模:马尔沙克的“资产理论”
- 凯恩斯-丁伯根争论
- 美国经济的宏观计量模型
- 第八章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学:1944—1970年
- 战后的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
- 测度、货币主义、凯恩斯主义的稳定政策和增长理论
- 第九章 现代金融
-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起源
- 复杂理论时期
- 期权定价理论、金融工程和金融计量经济学
- 第十章 美国金融的转型
- 两次危机之间的时期:从沃尔克通货紧缩到雷曼破产,1982—2008年
- 转型的早期迹象
- 危机中间时期的宏观经济理论
- 向以市场为基础的金融体系转型
- 困境中的以市场为基础的金融体系
- 最后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译后记
-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