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与大时代_AZW3_MOBI_EPUB_杨奎松
内容节选
第19章 审判日 我们不应当因为梅诺基奥引用了《黄金传奇》和《圣经辅读》中取自次经福音的段落而感到惊讶。鉴于他将“上帝之道”的简明扼要——“三言两语”——与《圣经》经文的鱼龙曼衍相对立的态度,次经的这个概念必须被抛弃。次经福音和正经福音一样,均被放在了同一层次上,视作完全出自人手的文本。但在另一方面,我们听到蒙特雷阿莱乡民的证词(“他总是跟人争来辩去[244],他还有一本意大利本国语言版《圣经》,觉得自己讲的道理都基于这本《圣经》”)之后,或许会产生某种预期,但与此相反,梅诺基奥在审判过程中很少会引用具体的《圣经》经文。事实上,他对《圣经辅读》这种《圣经》衍生文本的熟悉程度,似乎超过了那本意大利本国语言版《圣经》。因此,在3月8日,当回答副庭长提出的一个内容不明的问题时,梅诺基奥宣称:“照我说[245],爱你的邻舍是一条比爱上帝更大的诫命。”即便是这一说法,也有文本依据。梅诺基奥随即补充道:“因为我在《审判之史》里读到,当审判日到来时,[上帝]将对那个天使说:‘你是邪恶的,你从不曾为我做任何一件善行’;然后那个天使回答说:‘我主,我从未见过你的面,如何能为你行善行。’[于是上帝说]‘我腹中饥饿,你不曾喂我,我口中干渴,你不曾给我水喝,我赤身露体,你没有用衣服遮蔽我,我被下到监牢中,你没有来看我。’因为这些,我认为上帝就是那个穷苦的邻人,因为他说‘我就是那个乞丐’。” 这里是《审判之史》中的对应段落: 哦,你这已经[246]蒙我父赐福的人 来吧,取用我的荣耀: 我又饥又渴, 你给我吃喝; 我在监牢里受痛苦折磨, 你总是会来看我; 我病弱,而得看顾 我死去,你把我埋葬。 当每个人都喜悦满足之后 他们会去到耶稣基督那里问他 “主啊,你饥饿之时 我们可曾给你吃喝? 你病弱之时,可曾得看顾? 你死去了,我们可曾前来将你埋葬? 你被下入监牢之时,我们可曾去看你? 我们可曾给你衣服蔽体?” 基督将面带欣悦地回答: “那个来到门前的乞丐 忍饥挨饿,病痛缠身,不堪一击 他以我的名请求慈悲, 他没有被你驱赶或薄待, 他享用着原本属于你的吃喝, 你出于对上帝的爱向他施舍: 心知我就是那个乞丐。” 剩下的那些人于是试图说话 但上帝怒气冲冲地将他们赶开, 祂说:“你们这些过了邪恶一生的罪人 去住到地狱的永火之中。 我从你们那里不曾得到任何吃喝 你也不曾因为爱我做过任何善行。 去吧,受咒诅的人,去到那长燃不熄的火中 你将在无休止的哀痛中,在那里住着。” 那些悲痛的万民会回答说: “主啊,我们何时见过你 忍饥挨饿,病痛缠身,不堪一击, 你何时在监牢里蒙受这样的折磨?” 荣耀的基督随即回答: “那时候啊,你正赶开那个可怜的乞丐。 你对那些被践踏的不存怜悯 不曾向他们表露慈悲。” 读者可以看出,这几段不甚工整的八行诗,基本上是照抄了《马太福音》第25章41—46节的文字。但梅诺基奥引用的却是这些诗句,而不是《圣经》经文。在这里,对印刷制品的借用基本上是准确的,只有一处有趣的小错漏,即将那些被诅咒者的抗议之辞放到了“天使”口中,而这种借用也在事实上成为一种改写。但如果说,在前面的几个例子中,对文本含义的扭曲主要还是以忽略无视的形式发生的话,这个例子却要复杂得多了。梅诺基奥在对待这个文本时,向前多走了一步,这一步看起来虽然小,但实际上却是一种飞跃:如果上帝是我们的邻舍,“因为他说‘我就是那个乞丐’”,那么,爱我们的邻舍的确就要比爱上帝更重要。这个结论,旗帜鲜明地指向了这一时期几乎所有意大利异端群体共同坚持的那种激进的注重实践、身体力行的宗教虔信。即便是再洗派的贝内代托·德阿索洛主教[247],也会教导“唯独上帝,唯独我主耶稣基督我们的中保”的信仰,以及爱自己的邻舍,因为“在审判日……我们只会被问及,是否曾令饥者得食,渴者得饮,赤裸者有衣蔽体,病患者得人看顾,客旅者有处栖身……这些便是爱的根基”。看起来,这一类宣教似乎的确曾传进过梅诺基奥耳中。但他对这类说法的态度却并不是简单地被动接受。在他的慷慨陈词中,一种下定决心要把宗教信仰简化为道德问题的趋势反复出现。在一段一如既往充满鲜明形象的惊人推理中,梅诺基奥向审判官们解释道,亵渎神圣无罪,“因为它只会伤害[248]自身而不及邻舍,就好像是我有一件斗篷,然后把它扯烂了,我伤害的只是我自己,没有别人。我认为,没有伤害到自己邻舍的人,也就没有犯罪,因为我们都是上帝的儿女,如果我们不彼此伤害,比方说,如果一个父亲有好几个孩子,其中一个说‘我诅咒我的父亲’,那位父亲可能会原谅他,但如果这个孩子打破了其他什么人的孩子的脑袋,而这孩子又不付出代价的话,他就没那么容易原谅他了。因此,我才说,亵渎神圣不是罪,因为它没有伤害任何人”。因此,没有伤害自己邻舍的人,也就没有犯罪:人与上帝的关系同人与邻舍的关系相比,并不重要。那么,如果上帝就是......
- 总目录
- 边缘人纪事
- 扉页
- 页
- 目录
- 前言
- 代序
- 一、重归“人民”路
- 二、隐瞒历史的后果
- 三、摘不掉的帽子
- 四、“反动”的代价
- 五、团支书的“堕落”
- 六、沉重的档案
- 七、“非政治性收容”
- 八、“海外关系”之灾
- 附录:问题人物知多少
- 理想国·imaginist
- 封底
- 风雨横渡:英国、奴隶和美国革命
- 扉页
- 页
- 目录
- 理想国译丛序
- 图片列表
- 主要人物
- “英国·自由”的希望
- 第一部分 格里尼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二部分 约翰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结束,开始
- 大事年表
- 注释与参考文献
- 延伸阅读
- 致谢
- 理想国译丛
- 理想国·imaginist
- 封底
- 改变中国:在中国的西方顾问
- 扉页
- 页
- 目录
- 总序 妙笔生花史景迁
- 致谢
- 绪言
- 第一章 挟西方历法,入明清宫廷
- 第二章 治形体之病,救异教之魂
- 第三章 脱缰之野马,立功于神州
- 第四章 掌关税大权,振将倾王朝
- 第五章 以译事小技,撼千年科举
- 第六章 耶鲁传教团,造雅礼中国
- 第七章 青天白日下,遍染满地红
- 第八章 治水急先锋,救人活菩萨
- 第九章 助国府抗日,缺憾还天地
- 第十章 弃美而投苏,迂回而自立
- 结论 平起平坐兮,期一世太平
- 理想国·imaginist
- 封底
- 活着回来的男人:一个普通日本兵的二战及战后生命史
- 扉页
- 页
- 目录
- 理想国译丛序
- 导读一个普通人的常识
- 国际版序
- 第一章 入伍之前
- 一、从北海道到东京
- 二、谦二的小学记忆
- 三、升学时代来临
- 四、走向统制经济与爱国教育
- 五、战时就职
- 六、我出发了
- 第二章 前往战俘营
- 一、那种事我办得到吗?
- 二、没跟着原部队走是我的幸运
- 三、赤塔流放地
- 第三章 西伯利亚
- 一、每个人的生存能力不一样
- 二、国家应负起的责任
- 三、饭盒是活命的基础
- 四、对某位青年的追忆
- 第四章 民主运动
- 一、不同的管理体制
- 二、《日本新闻》与壁报新闻
- 三、气氛改变了
- 四、检举反动分子
- 五、归国竟然就是这么回事吗?
- 第五章 辗转的生活
- 一、西伯利亚归国者的处境
- 二、滚石般的日子
- 三、无论如何都希望能知道真相
- 第六章 结核病疗养所
- 一、失去一半的肺叶
- 二、最难熬的时期
- 三、无能为力的小市民
- 第七章 经济高速增长
- 一、下层的下层
- 二、最重要的是判断谁有权限
- 三、当时就是可以卖出这些商品的时代
- 四、搬入都营住宅
- 五、结婚生子
- 六、自立门户
- 第八章 战争的记忆
- 一、“一亿总中流”的社会想象
- 二、安定还是停滞?
- 三、是战争我就讨厌
- 第九章 战后赔偿审判
- 一、社会性活动时代
- 二、非战兵士之会
- 三、重访赤塔
- 四、只抚慰、不赔偿
- 五、殖民地征兵问题
- 六、我完全不在意别人的评价
- 七、国民的良心
- 八、只要还有希望,人就能活下去
- 后记
- 理想国译丛
- 理想国·imaginist
- 封底
- 奶酪与蛆虫
- 扉页
- 页
- 目录
- 2013年版前言
- 英文译者序
- 英文版前言
- 意大利文版前言
- 第1章 梅诺基奥
- 第2章 小城
- 第3章 初审
- 第4章 “鬼迷心窍了?”
- 第5章 从康科迪亚到波托格鲁阿罗
- 第6章 “大声指斥尊贵之人”
- 第7章 一个落伍的社会
- 第8章 “他们对穷人百般压迫”
- 第9章 “路德派信徒”和再洗派信徒
- 第10章 磨坊主、画家和小丑
- 第11章 “我的看法是我自己从脑袋里琢磨出来的”
- 第12章 书
- 第13章 镇上的读书人
- 第14章 印刷品与“奇思异想”
- 第15章 死胡同
- 第16章 童女神殿
- 第17章 圣母马利亚的葬礼
- 第18章 基督之父
- 第19章 审判日
- 第20章 曼德维尔
- 第21章 矮人族与食人族
- 第22章 “自然神”
- 第23章 三只戒指
- 第24章 书面文化与口头文化
- 第25章 混沌
- 第26章 对话
- 第27章 神话中的奶酪和真实的奶酪
- 第28章 对知识的垄断
- 第29章 《圣经辅读》中的话
- 第30章 譬喻的功能
- 第31章 “主人”、“管家”和“工人”
- 第32章 一个猜想
- 第33章 农民宗教信仰
- 第34章 灵魂
- 第35章 “我不知道”
- 第36章 两种灵,七种灵魂,四种元素
- 第37章 一种理念的传播路线
- 第38章 自相矛盾
- 第39章 天堂
- 第40章 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 第41章 “杀掉那些教士”
- 第42章 一个“新世界”
- 第43章 审讯结束
- 第44章 写给法官们的信
- 第45章 修辞手段
- 第46章 第一次判决
- 第47章 牢狱
- 第48章 回到镇上
- 第49章 告发
- 第50章 与犹太人的夜谈
- 第51章 第二次审判
- 第52章 “奇思异想”
- 第53章 “幻象和异梦”
- 第54章 “哦,伟大、全能且神圣的上帝……”
- 第55章 “要是我在15岁时就已经死去”
- 第56章 第二次判决
- 第57章 刑讯
- 第58章 斯科利欧
- 第59章 佩莱格里诺·巴罗尼
- 第60章 两个磨坊主
- 第61章 支配文化与被支配文化
- 第62章 罗马来信
- 致谢
- 注释
- 人名译名对照表
- 中译本说明
- 理想国·imaginist
- 封底
- 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
- 扉页
- 页
- 目录
- 总序 妙笔生花史景迁
- 代译序
- 文前插图
- 致谢
- 注释中所用的缩写
- 前言
- 第一章 观察者
- 第二章 土地
- 第三章 寡妇
- 第四章 争斗
- 第五章 私奔的女人
- 结语 审判
- 附录
- 参考书目
- 理想国·imaginist
- 封底
- 维米尔的帽子:17世纪和全球化世界的黎明
- 扉页
- 页
- 目录
- 中文版序
- 第一章 从代尔夫特看世界
- 第二章 维米尔的帽子
- 第三章 一盘水果
- 第四章 地理课
- 第五章 抽烟学校
- 第六章 称量白银
- 第七章 旅程
- 结语 人非孤岛
- 致谢
- 中、日文书目
- 注释及延伸阅读
- 理想国·imaginist
- 封底
- 夜间的战斗
- 扉页
- 页
- 目录
- 前言
- 英文版序言
- 意大利文版序言
- 第一章 夜间的战斗
- 第二章 亡灵的游行
- 第三章 审判官与巫师之间的本南丹蒂
- 第四章 参加半夜拜鬼仪式的本南丹蒂
- 附录
- 2020年意大利文版后记
- 注释
- 人名译名对照表
- 译者后记
- 理想国·imaginist
- 封底
- 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
- 扉页
- 页
- 目录
- 插图目录
- 英文版序
- 中文版序
- 中文新版序
- 明朝大事记
- 引言:明代的四季
- 本书出场人物
- 第一章冬(1368—1450年)
- 墙砖
- 交通的负担
- 集思成文
- 经济和贸易
- 贫富差距
- 第二章春(1450—1550年)
- 中央衰退
- 国家与市场
- 商业
- 商业与文化
- 正德年间的衰落
- 第三章夏(1550—1644年)
- 钱神
- 旅行和书信
- 消费与生产
- 贸易
- 时尚
- 第四章秋(1642—1644年)
- 明朝的覆灭
- 最后的回眸
- 参考文献
- 译后记
- 中译本新版后记
- 理想国·imaginist
-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