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运动的起源_AZW3_MOBI_EPUB_[美] 周锡瑞
内容节选
第四章 大刀(1) 会 臣查大刀会即金钟罩邪教,由来已久,虽经地方官示禁,根株总未能绝。上年海疆不靖(由于中日战争),民间以此教可避枪炮,传习愈多,几乎无处不有,其愚者以为可保身家,其黠者遂藉以逞其凶暴,兼以外来游匪从而煽惑,渐至聚众滋事。(2) 山东巡抚李秉衡在解释大刀会的起源时这样写道。1896年夏天,大刀会在苏鲁边界沿线煽起了对当地基督教徒的广泛攻击。像后来的义和团一样,大刀会也声称他们能避刀枪,当时的目击者也常常将早期的义和拳等同于大刀会。所以我们对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叙述必须从大刀会开始。 金钟罩的早期历史 据史料记载,1735年在皖北曾出现“大刀会”(3) ,但是,对这个组织的实质我们一无所知,这样,我们就必须转而注意19世纪90年代重新出现的这个组织,其正式名称为“金钟罩”。金钟罩作为一种练刀枪不入(4) 的武术,至少从18世纪末起就已经存在。其中,若干习练者在1813年八卦教起义前后曾与教派活动发生过联系。人们把写在红纸上的普通符篆焚烧吞服,并且习念咒语——其中有些内容是请求祖师的佑助。(5) 比较清楚的一点是,金钟罩只是一种武术,而并不是什么组织,如同我们前面谈到的义和拳成员一样,他们与教派活动只有一种脆弱的联系。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我们在第二章中提到的山东冠县甘集的张洛焦。像他的父亲和弟弟一样,张洛焦也是一位道士,1782年从一位姻亲那里学到了拳术和某种医道。1793年,有位来自河南的师傅教他学金钟罩,并给了他两纸符篆。“伊自学会金钟罩法以后,即在各处耍拳传徒渔利。”后来,在1800年前后他师从一位来自冠县十八村的离卦教徒,学习“真空咒语”,这时,他才与八卦教发生了关系。由于对其师傅敛收钱财不满,张本人亦不再从教,尽管他有位第二代弟子卷入了1813年的密谋。我所看到的证据均与张洛焦的言辞相符,即他与那个教派脱离了关系,而且没有卷入那场叛乱。(6) 可以肯定地说,一百年前的金钟罩是一种在华北平原上业已形成的拳术,并且如其名称所示,特别与刀枪不入相关,尽管那时只是抵御刀剑而已。无疑,习练这种武术的人曾卷入教派活动(历史档案是这样记载的),但这种关系似乎只是个别的、短暂的。那么,19世纪90年代的金钟罩又怎样呢? 李秉衡确实说过金钟罩是一种邪教,有相当多的鲁西南地区的老百姓也向前去做口头调查的史学家们证实,大刀会与坎卦有关。(7) 中国的史学家们在大刀会与秘密教派的关系问题上仍有争端——有人认为,大刀会显然起源于白莲教;而另外有些人认为,它只是一种武术团体。(8) 目前,(9) 要做出一个权威性的结论还很难,但是1890年至1900年这10年中有关金钟罩的其他资料却富于启发性。一位曾在东北被俘的师傅声称,他是几年前从一个游方道士那里学到金钟罩术的,并坦白说他可以通过教人“避刀枪劫数”挣钱。(10) “劫”的概念使这种组织相当清楚地与白莲教的传统联系在一起,但这种联系却从未出现于山东的团体之中。由此,我认为金钟罩与白莲教在早期的确存在着某种关系,这种关系仍然活跃在19世纪末的某些团体的信仰系统中。不过,在山东,有关史料表明,这种关系已变得相当脆弱。我们再看不到白莲教仪式的关键因素:崇拜“无生老母”,对劫的准备,或对弥勒出世的信念。从这点看来,大刀会已不属白莲教。金钟罩和大刀会的职能及所关切的问题在本质上是军事性的——他们的“邪教”仪式完全是为了躲避刀枪。如果在清代中叶,这种刀枪不入对那些准备迎接弥勒出世(或者迎劫)的人来说特别具有吸引力的话,那么,到了晚清,由于用火器武装起来的匪帮活动日益猖獗,对那些仅仅要保自家、护乡里的老百姓来说,“排枪排刀”的武艺就显得十分重要。 苏鲁边界地区 大刀会的发源地是鲁西南和横穿江苏边界的徐州府的北角。根据我们简单考察过的山东地理(第一章),此地并非一个完全贫困的地区。尤其是,曹县和单县的大刀会据点,都位于地势略高的地带,可免遭经常在黄河南北水道之间的洪水泛滥。此地大面积植棉历史悠久,因而商业的发展已达到相当水平,这与曹、单两县到大运河之间的交通便利不无关系。(11) 如果不是由于某些严酷的政治地理因素,只要给予洪灾适当的控制,该地区就可相当繁荣:鲁西南地区的南部分别与江苏、河南接壤(再往南仅50千米就是安徽),其西边是直隶。这一地区的行政地理由于鲁西南拥有大量飞地(参阅图4-1 大刀会活动的心腹地带鲁、(12) 苏、豫三省交界地区示意图)而变得更加复杂。有些小小的地域处在它们所属的县境以外的地方。在第五章我们还将进一步讨论这 图4-1 大刀会活动的心腹地带:鲁、苏、豫三省交界地区示意图 种地缘政治上的异常现象,但现在我们只需指出,这是边界地区之所以特别难以治理的又一原因。在这里,匪徒和私枭可轻易越过边境,溜到邻近管辖地区,从而逃避追捕。这里出现的问题非同一般。首先,与中国(或在这件事情上......
- 中文版前言
- 英文版序
- 第一章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
- 华北平原
- 华北地区
- 山东的社会经济区
- 义和团的故乡
- 鲁西社会组织
- 山东士绅的分布
- 第二章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
- 山东秘密宗教起义
- 官方对异端宗教的禁止
- 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秘密宗教起义
- 秘密宗教徒和习武者
- 刀枪不入和降神附体
- 晚清习拳者和秘密宗教
- 民间文化和农民村社
- 第三章 披着基督外衣的帝国主义
- 洋货进口的影响
- 中日战争
- 基督教和西方扩张主义
- 山东的传教活动
- 德国的天主教圣言会
- 天主教——政府中的政府
- 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高潮时代的基督徒
- 第四章 大刀会
- 金钟罩的早期历史
- 苏鲁边界地区
- 金 钟 罩
- 大刀会、盗匪和官员
- 大刀会与天主教
- 1896年6月起义
- 第五章 巨野教案
- 事件起因
- 德国的反应
- 攫夺胶州的冲击
- 第六章 冠县梨园屯:“义和拳”的兴起
- 背 景
- 秘密教派活动史
- 教 民
- 梨 园 屯
- 民教争端
- 十 八 魁
- 梅 花 拳
- 烽烟再起
- 义 和 拳
- 1898年:教民的胜利与拳民的解散
- 1898年秋:爆发与镇压
- 第七章 风暴云结
- 山东的改革
- 政府的财政危机
- 自然灾害与内乱
- 1898—1899年的外国侵略
- 德国人在山东
- 鲁东南的反洋教事件
- 1899年的德国入侵
- 毓贤的作用
- 济宁的“红拳”
- 毓贤的义和团政策
- 外国的反应:德国与美国
- 第八章 神 拳
- 鲁西北的民间秘密宗教
- 鲁西北的洋教
- 神拳的宗教仪式及来源
- 神拳的转变与传播:1898—1899年
- 官员们的态度
- 义和拳组织及其传播
- 神拳的社会成分
- 第九章 冲突不可避免
- 平原县的神拳
- 拳民暴力行为和外国人的抗议
- 在杠子李庄针锋相对
- 森罗殿战斗
- 官府的反应
- 朱红灯的最后日子
- 拳变蔓延
- 第十章 烈火燎原
- 朝廷的政策
- 蔓延直隶
- 1900年春天:冲突的加剧
- 外国的威胁和朝廷的摇摆不定
- 义和团在京津
- “宣战诏书”
- 京津包围战
- 文明世界的复仇
- 教 训
- 结 语 打破“起源偶像”
- 附 录 清朝中叶的义和拳与白莲教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