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力_AZW3_MOBI_EPUB_【美】亚当·奥尔特(Adam Alter);闾佳译

内容节选

一双眼睛就够了 多年来,英格兰北部纽卡斯尔大学心理学系的教员们,总是不付钱就从厨房取走茶和咖啡。厨房墙上贴着通知,要求来喝饮料的人支付一小笔费用:茶30便士,咖啡50便士,牛奶10便士,但诚信箱里的硬币总是增长得很缓慢,而茶、咖啡和牛奶却消耗得很快。必须采取点措施才行。 于是,这个系里的3名学者决定利用自己手里最合适的工具来解决这个问题:干预性研究。他们研究过人类行为,知道人们会受道德罗盘的指引。这种罗盘平时的作用很弱,但要是处于监视之下,便会有效运作起来。遗憾的是,诚信箱的捐款采用匿名形式,安装摄像头未免太过昂贵,而且有点反应过度。研究人员不希望通过不断监控强迫大家遵守规定,便设计了一种只是让人觉得好像受到监视的干预方式。在10个星期里,他们每个星期都在价格表上贴一张不同的图片,有时是一双眼睛,有时是鲜花。研究人员测量了牛奶的消耗量,以此作为咖啡和茶的消耗指数,并在每星期结束后统计人们向诚信箱里投了多少钱。他们采用的干预方法大获成功。当价格表上贴的图片是各种鲜花时,平均每消耗1升牛奶,来喝饮料的人只投入了15便士;但如果图片是一双眼睛,每升牛奶便能换得42便士。实验表明,仅仅是暗示有人在监视,就能让人们向诚信箱里多投3倍的钱,如图4-1所示。 图4-1 贴鲜花和眼睛的效果对比 在纽卡斯尔以南200公里,西米德兰兹郡的警察局对这次研究大感好奇。该警察局负责维持英国第二大城市伯明翰的治安工作,纽卡斯尔大学的干预做法似乎既便宜又有效。在短短几个月内,警察局推出了“活力行动”(Operation Momentum),工作人员张贴了一系列的海报,海报上画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并伴以口号:“犯罪分子逃不出我们的法眼。”当地警官认为这次行动效果好得出奇,抢劫案减少了17%。于是,警察局又紧锣密鼓地推出了后续的“活力行动2”。 正如法国哲学家萨特70年前所说,一旦我们想象有人盯着自己,就会开始注意自己的行为,而且我们会想象受到监视的其他人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与我们想象中的其他人相比,我们对自己的道德缺点很是宽容,比如“忘记”给茶和咖啡付钱。然而,一旦站在旁观者的视角,独处时做起来很自然的行为一下就变得不可接受了。如今,我们很少有人能单独待上几个小时,所以,我们的想法和行动会逐渐反映出有家人、朋友和陌生人在场时的情形。这些与他人的互动极大地塑造了我们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我们已经很难想象,要是自己与社会孤立一个星期、一个月甚至一年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在各个时代,都曾有一小群人暂时或永久地陷入社会孤立状态,而由此导致的结果几乎无一例外地令人警醒。 我们更容易对自己的道德缺点宽容,一旦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在独处情况下看起来适宜的行为,就会变得不可接受。 社会孤立带来的损害 著名作家吉卜林写过小男孩毛克利(Mowgli)的故事,他从小是在丛林里由一群狼带大的。在现实中,的确有些人从小就是在不曾与任何人类接触的环境下长大的。野孩子的故事固然只是传说,但有些却得到了有力的证据支持。马科斯·罗德里格斯·庞拓亚(Marcos Rodríguez Pantoja)曾在西班牙南部山区和一群狼生活了12年,19岁时才奇迹般地现身人世间。乌干达男孩罗伯特的双亲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大屠杀中,他一个人逃了出来,和一群绿长尾猴生活了3年。20世纪最出名也最惊悚的例子大概要数小姑娘吉妮(Genie)的故事了。吉妮的父母把她拴在一张椅子上,她就这么不能动弹地在洛杉矶的一间黑屋子里度过了人生的前13年。1970年,人们发现吉妮的时候,她不会说话,无法和人的视线接触,也无法参与基本的社交活动。她不会走路,而是把手缩在胸前,无规律地挪动双脚。她不会说话,只能发出野兽一般嗅闻、吐口水的声音。虽然吉妮后来学会了用短句表达,但是她一辈子都没能克服早期孤立带来的影响。对她进行治疗的心理学家指出,儿童是在人生之初的一个关键期习得大部分社交和语言技能的。在不与人类接触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掌握不了这些技能。就像人成年后才努力学习新语言一样,这样的孩子很难学会参与基本的社会交往活动。 就算是在可以进行大量社会接触的环境中长大的人,漫长的孤立期也会让其“社交肌肉”因缺乏锻炼而萎缩。 实验故事 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沙赫特(Stanley Schachter)招募了5名年轻人参与了一次小规模的社会孤立实验。每名参与者只能待在一间舒适的“牢房”里,房间里配有桌子、椅子、床、灯和卫浴设施。房间里没有任何书、杂志或电视,研究人员把伙食留在参与者的房间门口,不与其进行社交接触。沙克特告诉参与者们,参与者在实验中的每一分钟都能获得收入,而且可以随时退出。之后,他便留下他们一个人独处。 刚过20分钟,有个人就开始疯狂拍打房门,要求出来。对他而言,就算只孤立这么一小会儿也没法忍受,所以沙克特付了钱......

  1. 封面页
  2. 信息
  3. 作者简介
  4. 前言 “粉红色让人变弱”不是偏见,是科学
  5. 测一测 你了解暗示力在生活中的作用吗?
  6. PART 01 外在环境的暗示力
    1. 第1章 颜色:用对颜色就能提高效率和胜算
      1. 神奇的警察蓝效应
      2. 色彩科学的“不科学”发展史
      3. 颜色如何影响我们的身体机能
      4. 颜色如何塑造我们的联想
      5. 红色为什么能代表爱情
      6. 在工作和学习中胜出的色彩奥秘
      7. 队服颜色与竞技体育的胜负息息相关
      8. 色彩的道德隐喻
    2. 第2章 环境:舒适的环境让人善良,也让人懒惰
      1. 拥挤和噪声带来的伤害
      2. 自然环境是疗愈的灵丹妙药
      3. 越不舒服,越能深入思考?
      4. 环境可以操纵人的善恶
      5. 特定环境激发特定潜能
    3. 第3章 天气与温度:为什么冬天恋爱更容易成功
      1. 夏天打仗,冬天恋爱
      2. 冷=孤独,暖=爱情?
      3. 天气左右身心健康
      4. 糊涂事总发生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
  7. PART 02 群体之间的暗示力
    1. 第4章 独处与聚居:你适合单打独斗还是有人监督?
      1. 一双眼睛就够了
      2. 社会孤立带来的损害
      3. 他人如何拓展我们的行为边界
      4. 模仿让世界更友善
      5. 当众表演带来的社会兴奋与社会焦虑
      6. 竞争者越多,竞争力越低
      7. 厨子太多忘做汤
    2. 第5章 他人:你是谁,取决于你身边是谁
      1.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2. 性动机:美女改变棋风
      3. 安全动机:种族歧视的部分原因
      4. 爱的动机:激素的奇效
      5. 自我实现需求:需求理论的最顶层
    3. 第6章 文化:你接纳的文化就是你观察世界的透镜
      1. 透过文化看物体和场所
      2. 透过文化看人
      3. 透过文化看数学、艺术与荣誉
      4. 世界各地的文化病
      5. 二元文化:沉浸在两种不同的文化中
      6. 多元文化:对诸多文化浅尝辄止
  8. PART 03 内在世界的暗示力
    1. 第7章 姓名:好名字比你想象得更重要
      1. 什么是“姓名决定论”
      2. 名字能影响人的一生吗
      3. 流畅顺口与佶屈聱牙的名字哪个好
      4. 甜美与强大的名字哪个好
    2. 第8章 标签:让复杂的世界变得超简单
      1. 让复杂的世界变简单的标签
      2. 通过分类解决歧义
      3. 标签联想带来的偏见
      4. 标签不光会消除歧义,还会改变结果
      5. 看见并不真正存在的东西
    3. 第9章 符号:哪怕不认字也会被符号影响
      1. 符号是吸附意义的磁铁
      2. 细微符号带来的力量
      3. 符号激素1:金钱
      4. 符号激素2:民族主义和宗教
      5. 符号的小变动带来的大影响
  9. 结语 罗伦兹的蝴蝶和两个蒂姆
  10.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