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史:从史前到现代(第2版)(海外中国研究文库)_AZW3_MOBI_EPUB_马立博

内容节选

第八节 拓殖四川与对其他族群的分类 同时,与之前的汉唐一样,宋朝也对在边境地区拓殖并为维持强大的军事实力而汲取更多资源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汉朝花费了大量精力向西北扩张,唐朝的目标是南方的岭南地区,到了宋朝,关注点则转移到了西部的四川。 与偏远而颇有异域色彩的岭南不同,四川在战国时期就已为汉人熟知,秦国于公元前4世纪就已征服这里的蜀国和巴国并将其纳入了自己的版图。这个地区后来成为四川省(和重庆市),一个群山环抱的盆地,通过秦汉时期建成的穿越秦岭的道路,以及稍晚时候通过长江穿过“三峡”向东入海的水路而与中国其他地区相联系。这个三峡,就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设施的大坝和水库所在地,此部分内容将在第七章中论及。 与云南交界的四川东部和南部是多山的丘陵地带,覆盖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四川旁边的云南地区,很早就有居民定居在河边的坡地以及滇池周围,公元前1200年(也就是差不多商都安阳兴盛的时期)就已出现了水稻栽培;到战国时期,一个汉人称之为滇的族群在此创造了基于水稻种植和饲养动物(尤其是牛)的文化,并拥有了相对成熟的青铜工业。在公元前4世纪征服此地以后,秦人也带着他们的铁犁与斧头迁入了滇人所定居的低洼地区,在接下来的数个世纪里,滇人渐渐为汉人所同化,到公元1000年时已几乎绝迹。 在四川的北部,还有一个被称为佬的“好战的部落联盟”,在4世纪的时候突然出现,很有可能是迫于汉人的压力而从更东面地区迁徙而来的。佬人栖居于沿河的低地,采取游耕农业的生产方式,焚毁部分森林后在草木灰里种植芋头和小米,以此获得数年的收成,直到烧毁森林留下的养分被耗尽后再迁往下一片森林。他们的这种行为是否遵循一定规律,在二三十年后返回当年焚毁如今又重新长出森林的地方,抑或只是持续不停地向新地区迁移,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我们知道的是,佬人主要从低洼地带获取食物,并承受着汉人扩张带来的冲击。汉人是农业方面的专家,凭着手中铁制的犁与斧,他们可以更轻易地清除森林并翻开厚重的土壤。当汉人迫使佬人离开低洼地区时,他们部分撤退到了山区丘陵地带,而这些地方早已有其他人群栖居(下面即将谈到),但绝大部分则选择了适应汉人的生活,接受他们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统治。这主要是因为汉人拥有组织良好的政权和军事力量作为后援,这一故事我们后续还将简要述及。 第三个族群,是属于藏缅语族的诺苏人,通常也称为彝人,他们也在汉人来到之前就已定居在此。不过他们是高地人群,更愿意在山中生活并从这里获取资源和保护。他们创造了一种位于山顶的具有防御工事的村庄,通常只容一条窄道进出,里面有淡水供应,有花园,还有畜养着牛、马和羊的小型牧场。彝人并不那么容易被汉人征服或同化,他们还有自己的文字书写系统。[1]而他们对自己的环境也并不友善温柔,事实上,根据万志英(Richard von Glahn)的说法,是彝人改变了这一地区的自然环境。[2] 彝人在山中放火烧林不是为了获取农田,而是为了给牲畜放牧提供草场。这种生活方式是相当成功的,因此,当彝人因人口增长而渐次往山下迁移直到进入低地森林时,他们仍然采取了烧荒的方式,并进而转向了游耕农业。当汉人与他们争夺低地时,彝人撤回到了山顶的堡垒。“即使当汉人定居者推进到了更为偏远幽深的河谷地带,他们周围的山岭和森林中仍然散布着当地土著的‘巢穴’。”[3] 在这同一块区域里杂居的各个人群之间,以及人们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要经过几个世纪的时间才逐渐展开。即使在隋朝重新统一中国和唐朝建立之后,这里的情形依旧复杂,究竟是谁或者哪种生存策略在此更占优势并不明朗。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在汉人迁入之前、之时和之后,滇、佬和彝都在为满足自身需求而改变着这里的环境。在四川,汉人面对的并非一片未经人涉足的荒野,而是一个早已处在人类行为改变之中的环境。 进入宋代(960—1279年)之后,汉人建立起了他们的文化霸权,并在随后根据他们自身的需要改变着四川的环境。早在唐朝,有钱有势的汉人——用万志英的话说是“当地的权贵”——已经在利用他们的戍卫武装不断侵占周围的土地。汉人农户白天在这些地里劳作,到了晚上为安全起见则退到城墙里面,由于佬人和彝人并未放弃用武力夺回他们土地的企图,这些劳作的农民同时还成为本地权贵的武装力量。汉人可能是在慢慢地一点点夺走土地并最终成为主宰,不过在11世纪,宋朝已经将四川视为支撑其军事需要的一个来源——当然就必须制服或摧毁本地的佬人和彝人族群。继11世纪中期的流血冲突之后,宋朝推行了普遍的边疆扩张政策,将征服其他族群居民的战争从四川扩大到了整个南方的新开发地区。 宋朝政府对四川的铁矿及盐矿资源很感兴趣——尤其是可以从国家垄断开采和销售当中获利,不过对原住民的战争主要是为了保护汉人农户的安全。国家给移民提供土地、种子和农具,并蠲免数年的赋税。汉人人口的增长将非汉族群排挤出了低洼地带,而当他......

  1. 信息
  2. 译者前言
  3. 第2版前言
  4. 致谢
  5. 第一章 引言:问题和视角
    1. 本书的安排
  6. 第二章 中国自然环境与早期人类聚落,公元前1000年以前
    1. 第一节 自然环境
    2. 第二节 人类聚落与史前史
    3. 第三节 史前的环境变迁
    4. 第四节 中国相互作用圈的形成,公元前4000—公元前2000年
    5. 第五节 中国的青铜时代:技术与环境变迁,公元前2000—公元前1000年
    6. 第六节 环境的变迁,公元前1500—公元前1000年
    7. 小结
  7. 第三章 国家、战争与农业:上古及帝制早期中国的环境变迁,公元前1000—公元300年
    1. 第一节 国家、战争与上古时期中国的环境变迁,约公元前1000—公元前250年
    2. 第二节 早期帝国的环境变迁,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3. 第三节 古代中国关于自然和环境的理念
    4. 第四节 早期帝国的尾声
    5. 小结
  8. 第四章 帝制中期北方的森林退化和南方的拓殖,公元300—1300年
    1. 第一节 中国北方:战争、人口减少与环境,公元300—600年
    2. 第二节 长江流域的环境变迁
    3. 第三节 帝制中期南北方的重新统一:隋、唐和宋,公元581—1279年
    4. 第四节 汉人在南部与东南部的拓殖
    5. 第五节 南北方疾病的机制
    6. 第六节 新型农业技术与环境变迁
    7. 第七节 中古时期的工业革命
    8. 第八节 拓殖四川与对其他族群的分类
    9. 第九节 地貌景观与水利工程
    10. 第十节 塑造的环境:城市和废弃物
    11. 小结
  9. 第五章 帝国与环境:帝制晚期中国的边疆、岛屿和发达边缘区,公元1300—1800年
    1. 第一节 新的历史与制度背景
    2. 第二节 边疆地区与边境地带
    3. 第三节 岛屿及其生态变迁
    4. 第四节 土地覆盖、土地利用与土地所有权
    5. 第五节 对发达边缘区的开拓
    6. 第六节 帝国的生态极限
    7. 小结:人口、市场、政府与环境
  10. 第六章 近代中国环境的退化,公元1800—1949年
    1. 第一节 中国人的消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第二节 生态退化与环境危机
    3. 第三节 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4. 第四节 进入20世纪之后
    5. 小结
  11. 第七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对自然环境的“治理”,公元1949年以来
    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征服自然
    2. 第二节 森林与土地利用的变迁
    3. 第三节 国家自然保护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4. 第四节 水资源的治理
    5. 第五节 大气污染
    6. 第六节 环境抗议、环境意识、环保激进主义与环保运动
    7. 小结
  12. 第八章 结论:世界史视角下的中国与环境
    1.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中的主要议题
    2. 第二节 局部消失、种群灭绝与保护
    3. 第三节 中国环境变迁的驱动因素
    4. 第四节 世界史视角下的中国环境史
  13. 参考文献
  14.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