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传:信息技术250年_AZW3_MOBI_EPUB_[日]中野明

内容节选

第一章视觉通信——拉开近代信息技术的帷幕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社会带来的变化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的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范围非常狭窄。阿尔文·托夫勒在其著作《第三次浪潮》中引用历史学家J. R.黑尔的话这样写道:“大多数人一生中走过的旅程平均下来只有15英里。”15英里约24千米,这对现代人来说可能只是一天的行程而已。由于当时人们都生活在步行可达的范围之内,所以信息的传递靠口头传达就足够了,这就使得信息技术没有多少发展的空间。 不过,当时也有将两个相隔遥远的地区连接起来的远距离通信手段。以欧洲为例,塔克西斯邮递就是备受人们信赖的通信手段。 塔克西斯邮递的起源,据说可以追溯到1305年在威尼斯共和国成立的威尼斯使者商会。这个商会是由经营邮递业的塔克西斯家族在威尼斯共和国的支持下成立的私人企业,并且成功获得了在罗马教皇统治的地区开展邮递业的权利。而哈布斯堡家族认为通信手段是统治广阔领地的必备条件,因此也命令塔克西斯家族在其统治的地区构筑通信网络。 15世纪,速度最快的通信手段就是塔克西斯邮递的骑马邮递。邮递员骑着快马从一个驿站(通常还兼营旅店)赶到下一个驿站,然后由等待在那里的邮递员接力,信件就在这样的接力中被送达目的地。塔克西斯家族从哈布斯堡家族获得运营经费,对这一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据说,塔克西斯邮递在最鼎盛时期遍及整个欧洲的主要城市,拥有包括邮递员在内超过2万名雇员。除了政府的信件之外,塔克西斯邮递同样也邮送商人和金融业者的私人信件。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塔克西斯邮递业务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但直到19世纪中叶欧洲出现国有近代邮政制度之前,塔克西斯邮递业务一直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次工业革命于18世纪60年代率先在英国开始,18世纪末发展到西欧地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前,人们都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小作坊里工作,凭借自身掌握的技术生产少量的商品。而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人们开始在大规模的工厂里工作,利用功能强大的机械设备大批量地生产商品。这种全新的生产模式的诞生,也给社会结构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从信息的角度来看,使用机械设备进行大批量生产这种前所未有的复杂生产过程需要专业的知识。同时,为了实现大批量生产,必须让所有工人都掌握这项专业知识。也就是说,要让之前只有特定人物才能掌握的知识,变成所有人都掌握的知识,这就需要信息的共享。 此外,大批量生产出来的商品不能只在狭小的范围内流通。生产的商品数量越多,就越需要在广阔的市场上交易。英国为了便于商品的流通,专门整修了河道,使水运业得到极大的发展。但强化运力虽然是商品流通的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商人还需要知道什么地区需要什么商品及需求数量。换句话说,为了使商品能够顺利流通,必须拥有与各个地区进行信息交换的技术。 随着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不断提高,流通的信息量也在逐渐增加。而塔克西斯邮递业务的信息传递效率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这就需要更有效率的信息技术。因此,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全新的信息技术诞生,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必然。 什么是视觉通信 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全新的信息技术诞生,那么最有可能诞生全新信息技术的国家应该是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源地的英国,但实际上近代的信息技术最早诞生于法国。这其中又存在着怎样的缘由呢? 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这次革命的浪潮直到拿破仑·波拿巴在1799年执政才宣告结束。而希望继续维持专制的其他欧洲国家,都不想让自己国内出现像法国一样的民主革命。这些国家出于戒备心理,对法国的敌视态度越发强烈。另一方面,这些国家还希望能够趁法国内乱之时蚕食它的领土。 这样一来,法国就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在其国境上经常与周围的邻国爆发小规模的冲突。因此,法国政府希望能够尽快把握国境守军的情况,并且将中央的指示尽快传达到国境地区,可以说这是理所当然的想法。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个名叫克劳德·查普的人开始着手研究全新的通信方法。查普于1763年出生在法国一个名叫布吕隆的小村庄,大学毕业后进入教会学校成为一名神职人员。但他对物理学拥有浓厚的兴趣,而且经常进行电力相关的实验(电在当时是最先进的研究领域)。查普自己发明了用来测量电势和电压的装置,并且积极地发表相关论文。 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后,查普因其神职人员的身份而遭到迫害,他只能放弃职务回到故乡。此后,他决定利用自己的科学知识谋生,于是开始进行通信实验。一开始他的实验进行得非常不顺利,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在1793年完成了依赖人类视觉的全新通信方法,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视觉通信”。 这种通信方法需要用到一个被称为悬臂通信机的设备,它由1根横梁和2个悬臂组成,并且被设置在屋顶上。悬臂通信机横梁设置在屋顶上方4~5米,长度大约为4米,中间由1根立柱支撑,这个被称为调节器的横梁可以上下转动,变换角度......

  1. 书名页
  2. 前言
  3. 目录
  4. 序章 从生态史观看信息技术
    1. 梅棹忠夫的信息论
    2. 用“变迁”来把握文明的发展
    3. 纵览信息技术250年的发展进程
    4. 以“信息技术的生态史观”为目标
  5. 第一章 视觉通信——拉开近代信息技术的帷幕
    1.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社会带来的变化
    2. 什么是视觉通信
    3. 不断扩大的视觉通信网络
    4. 近代信息技术的开端
    5. 不依赖手持媒介的通信
    6. 悬臂通信机的惊人效果
    7. 信息技术的近代化始于数字
    8. 信息技术大众化的第一步
    9. 视觉通信带来的正面可能性
    10. 史上第一次网络犯罪
    11. 可能性的实现会催生出新的可能性
    12. “必然”“积累”与“决策”
  6. 第二章 使用电力进行交流
    1. 革新与S形曲线
    2. 电磁式电报机的诞生
    3. 库克与惠特斯通的五针式电报机
    4. 莫尔斯电报机的诞生
    5. 从60千米拓展到6万千米的美国电报网络
    6. 英国与法国的电报事业
    7. 旧技术的破坏与新技术的创造
    8. 过渡时期的折中方案
    9. 连接世界的电报线路
    10. 隐形武器
    11. 凭借电报力量崛起的报社
    12. 通过电报发展壮大的通讯社
    13. 电报改变生活
    14. 电报编码的优势与弊端
    15. 可能性成为现实后出现的复杂社会
  7. 第三章 通过电缆传递声音
    1. 在电话之前出现的传真
    2. 电话的诞生
    3. 电话服务迅速开展
    4. 不断革新的电话使用机制
    5. 电话服务的垄断趋势
    6. 电话的大众化
    7. 缺乏互换性的电话系统
    8. 私营电话服务与国营电话服务
    9. 电话服务的另一段历史
    10. 使用电话线路的广播系统
    11. “意料之外的成功”
    12. 个人信息与公共信息
  8. 第四章 通过电波传递声音
    1. 马可尼与无线电报技术的发展
    2. 横跨大西洋的无线通信
    3. 走在理论前面的实证实验
    4. 在无线电领域同样发挥作用的网络外部性
    5. 将泰坦尼克号遇难的消息通知全世界的无线技术
    6. 用无线电传播声音
    7. 从业余无线电到无线广播
    8. 无线广播带来的全新交流方式
    9. 无线通信员戴维·萨尔诺夫
    10. 无线电音乐盒
    11. 萨尔诺夫进军广播事业
    12. 广播节目的诞生
    13. 广播网络与广告的诞生
    14. 变化的生活与全新的问题
  9. 第五章 电视时代到来
    1. 筹划电视播放的萨尔诺夫
    2. 比收音机更早的电视机开发历史
    3. 从国家主导开始的日本的广播
    4. 吉田秀雄与日本的民营广播电台
    5. 广播事业的转变
    6. 正力松太郎与电视的邂逅
    7. 日本广播电视网络的构想
    8. 名为街头电视的强力武器
    9. 代表20世纪的技术
    10. 20世纪的信息技术
    11. 模拟信号信息技术的时代
    12. IT发展250年中的3次浪潮
  10. 第六章 计算机的诞生
    1. 计算设备的发展
    2. 电子化数字计算机的诞生
    3. 范内瓦·布什的MEMEX
    4. 个人电脑的预言
    5. 克劳德·香农的信息论
    6. 用比特表示所有的信息
    7. 勒内·笛卡儿与数字信息技术
    8. 作为商用设备的计算机
    9. 将布什的理念变为现实
    10. Dynabook和Alto
    11. 个人电脑的另一条路径
    12. 盖茨与乔布斯登上舞台
    13. Wintel与Macintosh
    14. 硬件与软件仍然无法满足的需求
  11. 第七章 覆盖地球的神经网络
    1. 冷战的余波
    2. 回归电报网络的创意
    3. 包交换技术的诞生
    4. ARPA网络的诞生
    5. ARPA网最初的目的并非用于战争
    6. 从ARPA网络到互联网
    7. 万维网与多媒体电脑
    8. 万维网的重大意义
    9. 媒体的屏障失去意义
    10. 软件、硬件、网络三要素
    11. 通过“3W法则”分析互联网的大众化过程
    12. 网络与硬件的发展
    13. 万维网向大众敞开大门——博客、SNS与智能手机
    14. 媒体的屏障被彻底消除
  12. 第八章 IoE、大数据以及AI
    1. 信息技术的两大新趋势
    2. 未被利用的生物体信息
    3. 人类周围未被利用的信息也将被利用起来
    4. 爱迪生给我们的启示
    5. 未被利用的信息是未开拓的新领域
    6. 统计学的方法真的“最强”吗
    7. 警惕黑天鹅事件
    8. 人类的自由意志
    9. 越发严重的矛盾
  13. 第九章 “超”矛盾时代来临
    1. “协同与垄断”或者“共享地与独占地”的矛盾
    2. 便利性与隐私性的矛盾
    3. “世界与地区”的矛盾
    4. 永无止境的矛盾螺旋
    5. 黑暗彼端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