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丛书精选集(套装23册)_AZW3_MOBI_EPUB_栾栋

内容节选

一、杰德和父亲的关系 作为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之一,父子关系在人的一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对于小说的主人公杰德来说,父子关系的重要性却仅仅体现为一年一次的圣诞晚餐。从孩提时代开始,杰德就对父亲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冷漠感,他们之间很少交流,甚至直到父亲去世依然如此。这正是现代人生存境况的真实体现:心灵孤独无依,生活在一个光怪陆离、处处折射消费文明的世界。 (一)杰德和父亲 1.杰德的童年 出生于珠宝商家庭的年轻建筑师让—皮埃尔·马丁,在32岁时娶了安娜为妻。几年后,安娜诞下一子,取名杰德。杰德的7岁生日刚过完没几天,母亲便自杀了。多年以后,祖母无意中说漏了嘴,透露了这个深藏的秘密,杰德才知道了实情。母亲去世那年,杰德的父亲47岁。 自从妻子离世后,让—皮埃尔·马丁便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对公司的管理上。一个鳏夫得有很大的勇气来独自养育自己的孩子,但马丁成功了。至少在朋友和下属们的眼中,他是一个好父亲。 的确,在最初的几年里,马丁算是一个好父亲。可是后来,他开始越来越频繁地雇用钟点工做保姆,而越来越少亲自关注、照顾自己的儿子;他开始越来越经常地和客户、下属们应酬,而越来越少和儿子一起吃饭、交流。他的收入十分可观:一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特别擅长于建造海水浴疗养站,几乎在世界各地都有客户。“他听听白天发生的事情,冲儿子微笑,给保姆工钱。”[1] 作为一个在孤独中度过余生的男人,杰德的父亲只能在事业上获得自我认同、找到自身价值。从领导岗位退休之后,他感到无所事事,甚至无欲无求。淡漠的父子关系给幼小的杰德带来了深刻长远的影响,而这恰恰成为日后杰德对周围人和世界表现出冷漠和麻木的深层原因。 杰德从小便失去了母亲的温柔关怀和父亲的坚定支持。这导致他性格孤僻内向和寡言沉默。他喜欢做的,是一个人在图书馆里待上一整天。天赋异秉的杰德早年就表现出同龄人罕有的惊人艺术特长。在他进入巴黎高等艺术学院时提交的入学作品“五金零件系列照片三百张”中,杰德甚至还表现出了“让人惊叹的成熟审美能力”[2],而他这一系列作品,则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是“对人类劳动的致敬”[3]。 2.杰德对父亲的冷漠 度过被遗弃的童年后,杰德渐渐长大。除了每年平安夜和父亲的一顿沉默而气氛尴尬的圣诞晚餐外,他没有从父亲那里获得任何关怀。直到有一天,杰德无助地发现父亲真的老了,而衰老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必然的无可逆转又无法逃避的悲伤趋势。 其实,在杰德的内心深处,充满了对父亲的关怀和同情。他本该做些什么事来证明的,但是,他也仅仅是把退休后的父亲安排进养老院疗养。在这样的父子关系中,杰德和父亲除了每年的圣诞晚餐外,没有其他机会交流感情。直到杰德的祖母去世,父子二人一起回到家乡参加葬礼时,他们才有了宝贵的沟通机会。 父子间高筑多年的这道墙最终还是坍塌了,那是在杰德得知父亲独自一人到瑞士实施安乐死的时候。可是,命运没有留给他第二次机会。他能做的,只是在瑞士一家叫“尊严”[4]的安乐死中心办公室捧着那张薄得可怜的正反两面的临终记录表,在脑海中用记忆重构父亲的形象。由于无法接受父亲已去世的事实,杰德给了带他看记录表的女主管一记耳光,并在其倒地后再次使用了暴力。这一情景让杰德迅速感到充满了力量,但紧跟着,他又被一种深深的、久久挥之不去的伤感所笼罩。三天后,杰德平生第一次一个人过圣诞节。 (二)现代人的孤独感 1.“孤独感”的定义 总的来说,“孤独感”一词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物理层面的,另一层是精神层面的。 “孤独感是一个人(即一个与他人没有任何关系往来的人)暂时或持续的孤独状态。孤独感也可以用来形容社会压力带来的生存痛苦——一个提醒人注意自己离群状态并激发其与他人建立社会关联的心理预警机制。”[5] 的确,“人类害怕孤独,在所有类型的孤独中,精神上的孤独是最让人惊恐的”[6]。精神上的孤独就是心理孤独。当今社会,处处充满激烈残酷的竞争,人们常常感到身心俱疲、无法喘息。现代人的精神孤独引起更深层的焦虑和抑郁。这是现代人精神状况最明显突出的表征之一。 杰德面临的双重孤独——物理层面的孤独和精神层面的孤独——构成了推进小说进程的主要动力。作为杰德麻木和冷漠态度的根源,此双重孤独也以一种更为具体的方式为主人公的态度及行为作了注释。 2.消费社会中人的孤独感 在我们所处的消费社会,这一双重孤独时时刻刻困扰着现代人。 科学和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没有他人建议的情况下,现代人仅凭一台电脑便可完成前人根本无法完成的工作,解决前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问题。然而,灵魂的不幸却不是社会科技的发展可以治愈和救赎的。“我们越是被给予,就越是感到被剥夺。我们最终发现:那些救助并不是救赎。”[7] 消费社会在奉献给人类最丰富的科学技术成果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焦虑感和空虚感。尽管现代科技给人们提......

  1. 总目录
  2. 人文学概论
    1. 封面
    2. 前折页
    3. 成果资助页
    4. 总序
    5. 目录
    6. 绪论
      1. 第一章 人文学概观
      2. 第二章 人文学的古根远源
      3. 第三章 人文学的毗邻大类
      4. 第四章 人文学的学品基质
    7. 第一编 文史哲互根(1)——中华文史通义
      1. 第五章 两栖根典——《周易》的人文大旨
      2. 第六章 无为而为——《道德经》的根性智慧
      3. 第七章 圣人无己——《论语》的人文归化
      4. 第八章 天人“两行”——庄子及其逍遥游
      5. 第九章 史蕴诗心——《史记》的人文气质
      6. 第十章 三才嘉会——刘勰的审美境界
    8. 第二编 文史哲互根(2)——中国现代人文学术
      1. 第十一章 蔡元培——兼容并包的人文教育家
      2. 第十二章 王国维——会通型的人文巨擘
      3. 第十三章 陈寅恪——通化性的人文大师
      4. 第十四章 鲁迅——在“三界”运思的学术大家
      5. 第十五章 钱穆——耆宿通儒的人文学践履
      6. 第十六章 唐君毅——摄末归本的人文世界
      7. 第十七章 钱钟书——打通性的人文学推进
    9. 第三编 文史哲互根(3)——西方学术的■栝性解析
      1. 第十八章“人文学■栝”——西方学术别解
      2. 第十九章 古希腊神话与哲学的■栝视野
      3. 第二十章 人文教化与古罗马文学的兴起
      4. 第二十一章 柏格森人文思想的通变与创造
      5. 第二十二章 探求人文标准:白璧德的人文学术
      6. 第二十三章 福柯思想的人文变革意义
      7. 第二十四章 德勒兹及其人文创造
      8. 第二十五章 德里达解构思维的人文学深旨
      9. 第二十六章 人文学视域下的波德里亚
    10. 参考文献
    11. 尾声处的开卷语
  3. 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通论
    1. 封面
    2. 前折页
    3. 作者介绍
    4. 其 他
    5. 总序
    6. 前言
    7. 目录
    8. 第一章 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的美学风貌
      1. 第一节 新历史主义的历史诗学特征
      2. 第二节 新历史主义的话语构成
      3. 第三节 新历史主义的观念倾向
      4. 第四节 新历史主义的叙事类型
      5. 第五节 新历史主义的审美形态
      6. 第六节 新历史主义的思想特征
    9. 第二章 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的思想谱系
      1. 第一节 新历史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2. 第二节 新历史主义与解构历史学
      3. 第三节 新历史主义与文化人类学
      4. 第四节 新历史主义与新解释学
      5. 第五节 新历史主义与年鉴学派
      6. 第六节 新历史主义与空间转向
    10. 第三章 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的文学观念
      1. 第一节 历史性与文学:本质功能论
      2. 第二节 历史性与主体:作家观念
      3. 第三节 历史性与文本:文本理论
      4. 第四节 历史性与读者:接受理论
    11. 第四章 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的创作实践
      1. 第一节 新历史主义与当代历史剧创作
      2. 第二节 新历史主义与当代纪录片创作
      3. 第三节 新历史主义与第三代诗歌创作
      4. 第四节 新历史主义与当代家史小说创作
      5. 第五节 新历史主义与新时期“三代”电影创作
    12. 第五章 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的批评探索
      1. 第一节 新历史主义的批评观念
      2. 第二节 新历史主义的元批评取向
      3. 第三节 新历史主义的批评方法
    13. 第六章 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的价值效应
      1. 第一节 新历史主义对诗学问题的“问题化”
      2. 第二节 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的悖论性处境
    14. 参考文献
    15. 后记
  4. 人文通识教育新论
    1. 封面
    2. 前折页
    3. 经费资助页
    4. 总序
    5. 前言
    6. 目录
    7. 第一编 人文通识教育的历史演变
      1. 第一章 中国传统教育人文通识渊源钩沉
        1. 第一节 “六艺”教育中的人文通识思想
        2. 第二节 书院人文教育与官学的较量
        3. 第三节 人文通识与科学主义的碰撞
      2. 第二章 西方大学教育人文通识因子探析
        1. 第一节 古希腊时期的自由教育
        2. 第二节 中世纪时期的大学教育
        3. 第三节 近现代西方大学理念新变
        4. 第四节 欧美高校教育模式新探索
      3. 第三章 当代中国高校人文通识教育模式
        1.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之初高等教育改革得失
        2. 第二节 港台地区人文通识教育模式
        3. 第四节 中国高校人文通识教育困境
      4. 第四章 全球化背景下人文通识教育意义解读
        1. 第一节 全球化背景下人文通识教育的内涵
        2. 第二节 全球化背景下人文通识教育的可行性
        3. 第三节 全球化背景下人文通识教育的创新途径
    8. 第二编 人文通识教育的案例分析——以外语类大学为例
      1. 第五章 人文通识教育实施历程
        1. 第一节 本科阶段人才培养目标
        2. 第二节 人文通识理念的转变过程
        3. 第三节 人文通识课程开设初期
        4. 第四节 人文通识课程目前状况
      2. 第六章 人文基础课程教学状况
        1. 第一节 大学语文的困惑
        2. 第二节 大学语文的出路
        3. 第三节 大学语文教学问卷调查
        4. 第四节 大学语文教材编写策略
      3. 第七章 人文研究重镇突破性创制
        1. 第一节 外文研究中心总体风貌
        2. 第二节 人文学术研究成果
        3. 第三节 人文通识教育实践
      4. 第八章 人文通识教育发展策略
        1. 第一节 外语类大学人文通识教育特点概述
        2. 第二节 外语类大学人文通识教育发展方向
    9. 第三编 人文通识教育的全面突围——栾栋人文学思想述评
      1. 第九章 理论突破——人文学术还家
        1. 第一节 栾栋人生经历及学术成就综述
        2. 第二节 人文通识教育思想根基——“人文学术还家”思想启示
        3. 第三节 人文学术研究方法创新——“易辩法”的意义阐释
      2. 第十章 观念创新——人文学科定位
        1. 第一节 东西方人文观差异
        2. 第二节 人文学科归属辨
        3. 第三节 人文学科建设论
      3. 第十一章 方法探寻——文教体制思考
        1. 第一节 学科分类的新思路——三大学科群划分
        2. 第二节 文教体制的新思路——校院系名实权衡
        3. 第三节 人文涵养的新思路——有无化方略解析
      4. 第十二章 精神守望——研究基地建设
        1. 第一节 高校研究型重镇的作用
        2. 第二节 高校研究型重镇的建设
        3. 第三节 文科研究基地的学术指归
    10. 结语
    11. 参考文献
  5. 历史诗学通论
    1. 封面
    2. 前折页
    3. 其 他
    4. 总序
    5. 目录
    6. 导论 通向一种历史诗学
    7. 第一章 历史诗学的内涵特征
      1. 第一节 历史诗学的概念内涵
      2. 第二节 历史诗学的坐标图式
    8. 第二章 历史诗学的多样形态
      1. 第一节 历史诗学形态
      2. 第二节 思辨历史诗学
      3. 第三节 批判历史诗学
      4. 第四节 话语历史诗学
    9. 第三章 英美历史诗学
      1. 第一节 英美历史诗学的总貌
      2. 第二节 “元史学”历史诗学
      3. 第三节 新历史主义历史诗学
    10. 第四章 俄苏历史诗学
      1. 第一节 俄苏历史诗学的历时风貌
      2. 第二节 巴赫金的时空体历史诗学
      3. 第三节 洛特曼的符号学历史诗学
    11. 第五章 中国历史诗学
      1. 第一节 中国历史诗学范式
      2. 第二节 “史传”的历史诗学
      3. 第三节 “诗史”的历史诗学
    12. 第六章 历史诗学的当代转向
      1. 第一节 历史诗学的语言转向
      2. 第二节 历史诗学的空间转向
      3. 第三节 历史诗学的文化转向
    13. 结论 历史诗学的洞见与盲视
    14. 参考文献
    15. 后记
  6. 欧洲文学与基督教
    1. 封面
    2. 作者简介
    3. 项目成果页
    4. 目录
    5. 总序
    6. 绪论
      1. 一、顶礼膜拜与人性丧失
      2. 二、人的觉醒与上帝的死亡
      3. 三、无家可归的灵魂
      4. 四、基督教回归与人性超越
    7. 第一章 中世纪文学与基督教
      1. 一、基督教的产生与内涵
      2. 二、文学审美本质的丧失
      3. 三、《神曲》的基督教内涵
    8. 第二章 人文主义文学与基督教
      1. 一、人文主义的内涵与形态
      2. 二、人文主义与基督教
      3. 三、人文主义文学与基督教
    9. 第三章 莎士比亚戏剧与基督教
      1. 一、莎士比亚对人本质的理解
      2. 二、莎士比亚对人存在方式的探索
      3. 三、莎士比亚对人存在意义的认识
    10.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与基督教
      1. 一、宗教改革与17世纪文学
      2. 二、隐蔽上帝操纵下的理性原则
      3. 三、弥尔顿对上帝的理解和利用
    11. 第五章 启蒙文学与基督教
      1. 一、启蒙文学产生的宗教背景
      2. 二、启蒙学者对基督教的态度
      3. 三、《浮士德》中的神学内涵
    12. 第六章 19世纪文学与基督教
      1. 一、从理性神学到情感体验
      2. 二、浪漫主义文学与基督教
      3. 三、伦理建构与神性启示
    13. 第七章 20世纪文学与基督教
      1. 一、荒原上的徘徊与等待
      2. 二、意义在等待中出场
      3. 三、艾略特的信仰历程
    14. 参考文献
  7. 波德里亚理论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1. 封面
    2. 前折页
    3. 其 他
    4. 总序
    5. 目录
    6. 导论 波德里亚及其理论
      1. 第一节 波德里亚及其理论
      2. 第二节 波德里亚理论的一个概述
    7. 第一章 波德里亚理论的引介
      1. 第一节 波德里亚理论进入中国之前
      2. 第二节 波德里亚理论进入中国之初
      3. 第三节 波德里亚理论在中国的延展
      4. 第四节 波德里亚理论在中国的翻译
    8. 第二章 波德里亚理论在中国演绎的轨迹
      1. 第一节 哲学界的研究轨迹
      2. 第二节 文学界视域里的波德里亚
      3. 第三节 后现代媒介批评理论视域里的波德里亚
    9. 第三章 “消费社会”理论的中国化
      1. 第一节 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 理论
      2. 第二节 “消费社会”来到中国
      3. 第三节 波德里亚“消费社会”概念在中国的两种解释范式
    10. 第四章 类象、超真实、内爆的中国化
      1. 第一节 类象与仿真、内爆与超真实的一个概述
      2. 第二节 类象与仿真、内爆与超真实的本土解释
    11. 结束语 波德里亚理论的解构性与建构性
      1. 第一节 从后现代性看波德里亚理论的解构性与建构性
      2. 第二节 中国语境下的波德里亚理论的解构性与建构性
    12. 参考文献
    13. 后记
  8. 法国副文学学派研究
    1. 封面
    2. 文前辅文
    3. 总序
    4. 前言
    5. 目录
    6. 第一章 副文学在法国及西方的缘起与流变
      1. 第一节 概念辨析:什么是副文学
      2. 第二节 非文学中心时代的副文学
      3. 第三节 文学中心时代的副文学
    7. 第二章 副文学学派理论概说
      1. 第一节 副文学批评的产生
      2. 第二节 副文学学派理论简介
      3. 第三节 副文学学派理论简评
    8. 第三章 让·托泰尔:作为批评话语的副文学
      1. 第一节 什么是副文学?现象、概念和范畴
      2. 第二节 副文学批评实践:以通俗小说为例
    9. 第四章 马克·昂热诺:副文学多样化批评研究
      1. 第一节 副文学的多义性、方法论及场域划界
      2. 第二节 副文学读本之一:《巴黎的秘密》
      3. 第三节 副文学读本之二:《方托马斯》
    10. 第五章 阿兰—米歇尔·布瓦耶:从划界到跨界
      1. 第一节 副文学:“一个启发性假设的概念”
      2. 第二节 “单数”副文学观
      3. 第三节 “复数”副文学观
    11. 第六章 达尼埃尔·库埃尼亚斯:副文学诗学范式
      1. 第一节 “小说的副文学”和“小说的文学”
      2. 第二节 “副文学模式”和“副文学标准”
    12. 第七章 达尼埃尔·方达内什:发掘副文学文类
      1. 第一节 “副文学”与“总体文学”
      2. 第二节 “基座”、“域”与“体裁”
    13. 第八章 副文学学派的理论贡献与局限
      1. 第一节 法国副文学研究的理论贡献
      2. 第二节 法国副文学研究的理论局限
    14. 第九章 副文学学派理论突破刍议
      1. 第一节 命题:“文学非文学”
      2. 第二节 方法:“辟文学”
      3. 第三节 实践:后现代文学的悖论——以安妮·埃尔诺的小说《一个女人》为例
    15. 结语
    16. 参考文献
    17. 后记
  9. 全球化与文化身份认同
    1. 封面
    2. 作者简介
    3. 其 他
    4. 总序
    5. 目录
    6. 导言
    7. 第一章 全球化与文化传播
      1. 第一节 约翰生的全球化思想探源
      2. 第二节 全球化趋向的多元文化
      3. 第三节 全球化是旅行的世界
      4. 第四节 约翰生思想的启示意义
    8. 第二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形象传播
      1. 第一节 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化信仰
      2. 第二节 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化价值观
      3. 第三节 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化规范
    9. 第三章 全球化与南粤文化
      1. 第一节 全球化与南粤文化身份
      2. 第二节 古代北方文化的南粤化进程
      3. 第三节 近代西方文化的南粤化因素
      4. 第四节 现当代南粤文化的突出建树
      5. 第五节 南粤民族与民系的文化身份
    10. 第四章 全球化语境下的英文研究
      1. 第一节 文化理论的旅行
      2. 第二节 英文研究与文学欣赏
      3. 第三节 英文研究与文化研究
      4. 第四节 英文研究与大众文化
    11. 第五章 全球化语境下的流散文学
      1. 第一节 流散文学与全球化的关系
      2. 第二节 流散文学中的文化身份认同
      3. 第三节 后殖民写作中的文化政治维度
      4. 第四节 流散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12. 第六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
      1. 第一节 全球化与好莱坞的入侵
      2. 第二节 全球化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冲击
      3. 第三节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影的转型与突破
    13. 第七章 全球化与消费文化
      1. 第一节 全球化消费文化的形成
      2. 第二节 消费文化产生的作用
      3. 第三节 奢侈品广告的符号化研究——以香奈儿为例
      4. 第四节 文化消费作为促增长、调结构的手段
    14. 第八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家庭和休闲方式
      1. 第一节 家庭的变迁
      2. 第二节 英美的家庭模式
      3. 第三节 其他国家的家庭
      4. 第四节 休闲方式
      5. 第五节 多样化的保健运动
    15. 第九章 全球化与多元文化身份
      1. 第一节 全球化略考
      2. 第二节 论辩全球化
      3. 第三节 多元文化和中国身份
      4. 第四节 语言的文化身份
    16. 第十章 全球化与中国移民的身份认同
      1. 第一节 全球化和中国移民
      2. 第二节 中国移民的家庭教育
      3. 第三节 中国移民在居住国的调适
      4. 第四节 英籍华裔的自我身份认同
    17. 第十一章 全球化与中华医药
      1. 第一节 近代中华医药的衰微
      2. 第二节 现代中华医药外传
      3. 第三节 中华医药应对全球化
    18. 第十二章 全球化与主题公园的“迪斯尼化”
      1. 第一节 全球本土化趋势
      2. 第二节 “美国化”的内涵
      3. 第三节 “迪斯尼化”及其特征
      4. 第四节 美国以外的迪斯尼乐园
      5. 第五节 中国建设迪斯尼乐园
    19. 后记
  10. 玄响寻踪:魏晋玄言诗研究
    1. 封面
    2. 文前辅文
    3. 总序
    4. 自序
    5. 目录
    6. 引论
      1. 第一节 玄言诗研究史回顾
      2. 第二节 选题意义与创见
      3. 第三节 基本研究方法
    7. 第一章 玄言诗的先声
      1. 第一节 什么是玄言诗
      2. 第二节 《易经》时代:玄言诗的萌芽
      3. 第三节 文化理性化时代:玄言诗的生成
      4. 第四节 文化神学化时代:玄言诗的发展
    8. 第二章 魏晋世族文化
      1. 第一节 历史逻辑运动中的魏晋时代精神
      2. 第二节 世族文化的兴起
      3. 第三节 正始玄学与玄言诗
    9. 第三章 玄言诗人群落
      1. 第一节 诗人的盛会
      2. 第二节 玄言诗人的义利观
      3. 第三节 权力中的诗人
      4. 第四节 哲人对抗诗人
    10. 第四章 玄言诗文本阐释
      1. 第一节 得意忘言——玄言诗的个体化言说
      2. 第二节 诗可以群——玄言诗的社会品格
      3. 第三节 天人之际——玄言诗的意指所归
    11. 第五章 玄言诗的余波
      1. 第一节 走向田园的陶渊明诗
      2. 第二节 面向山水的谢灵运诗
      3. 第三节 回归宗教的僧侣诗
    12. 第六章 玄言诗读者群落
      1. 第一节 玄言诗读者变迁轨迹
      2. 第二节 玄言诗读者群落变化原因探析
      3. 第三节 呼唤新的玄言诗读者
    13. 第七章 诗学精神的突破
      1. 第一节 传统诗学精神的通变
      2. 第二节 异域诗学精神的渗透
      3. 第三节 玄言诗的诗学精神特质
    14. 余论 什么?诗?
    15. 参考文献
    16. 后记
  11. 山水诗前史:从《古诗十九首》到玄言诗审美经验的变迁
    1. 封面
    2. 文前辅文
    3. 总序
    4. 前言
    5. 目录
    6. 引论 山水诗前史的意义、框架与视野
    7. 第一章 《古诗十九首》与行旅诗:人在旅途的生命悲吟
      1. 第一节 《古诗十九首》:基于时间的生命迁逝悲情
      2. 第二节 行旅诗:征旅漂泊的况味
    8. 第二章 公宴诗与游览诗:池苑墅园内的宴集登临
      1. 第一节 西园宴游:由情及景的情感运动
      2. 第二节 竹林与华林园宴游
      3. 第三节 金谷集诗与三月三日诗
    9. 第三章 招隐诗与游仙诗:方内方外的山水印象
      1. 第一节 招隐诗:山林审美经验的离合
      2. 第二节 游仙诗:仙境与人寰的沟通
    10. 第四章 玄言诗:自然山水的感性玄思
      1. 第一节 以玄对山水
      2. 第二节 淡乎寡味的审美意蕴
      3. 第三节 玄言诗的美学史意义
    11.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后记
  12. 20世纪法国小说的“存在”观照
    1. 封面
    2. 文前辅文
    3. 总序
    4. 前言
    5. 目录
    6. 导论 现代小说的存在理由
      1. 引言
      2. 一、众说纷纭的“小说”
      3. 二、“欧洲小说”是欧洲文化的产物
      4. 三、“欧洲小说”的特质
      5. 四、“欧洲小说”即“现代性小说”
      6. 五、“欧洲小说”的超地域性
      7. 六、小说要有所发现
      8. 七、小说形式应自主
      9. 小结
      10. 【参考文献】
    7. 第一部分 发现存在的真相
      1. 第一章 西方文化的危机与诱惑
      2. 第二章 人生矛盾的存在与发展
      3. 第三章 萨特对存在主义的小说阐示
      4. 第四章 生命的表达,存在的探询
    8. 第二部分 经历存在的焦虑
      1. 第一章 人生存在的展现
      2. 第二章 书写“生活的另一面”
      3. 第三章 论《局外人》中莫尔索的荒诞形象
      4. 第四章 罗伯—格里耶小说中的时间
      5. 第五章 昆德拉的小说写作与存在编码
    9. 第三部分 反思存在的处境
      1. 第一章 蒙泰朗:以小说记录自我的存在
      2. 第二章 萨特:存在文学与自由追寻
      3. 第三章 罗伯—格里耶:文学的存在本体论
      4. 第四章 昆德拉:小说思考存在
      5. 第五章 借助历史来反思人的存在
    10. 第四部分 反抗存在的荒诞
      1. 第一章 荒诞处境与英雄主义的反抗
      2. 第二章 超越“终有一死”的存在
      3. 第三章 从发现荒诞到反抗并超越荒诞
      4. 第四章 加缪的反抗哲学及其小说呈现
    11. 余论 存在的焦虑在继续
      1. 引言
      2. 一、杰德和父亲的关系
      3. 二、杰德和奥尔加的爱情
      4. 三、杰德和维勒贝克的关系
      5. 四、杰德和他的职业
      6. 结语
      7. 【参考文献】
    12. 后记
    13. 作者简介
  13. 七十子后学散文研究
    1. 封面
    2. 文前辅文
    3. 总序
    4. 前言
    5. 目录
    6. 第一章 中国说理散文之源
      1. 一、中国早期社会人类思维的发展特点
      2. 二、《尚书》中的说理散文
      3. 三、《国语》说理散文的几大进展
      4. 四、上古格言:先秦说理散文的另一源头
    7. 第二章 商周史官文化向战国士文化的转变及其对说理散文的影响
      1. 一、春秋末年走向危机的史官文化
      2. 二、史官文化向士文化转变的内在机制
      3. 三、孔门师徒在文化变革中的关键作用
      4. 四、文化变革对说理散文创作的影响
    8. 第三章 七十子后学散文的文献依据
      1. 一、确立七十子后学散文文献依据的意义和思路
      2. 二、郭店、上博竹简的入墓年代
      3. 三、郭店、上博儒家竹书的著述年代
      4. 四、传世儒家礼学文献的著述年代
      5. 五、若干有争议作品的著述年代
      6. 六、简短的结论
    9. 第四章 七十子后学文献的礼学性质
      1. 一、对当前孔子研究格局的反思
      2. 二、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
      3. 三、礼和仁的关系
      4. 四、确立七十子后学文献性质的意义
    10. 第五章 七十子后学散文的承启
      1. 一、七十子后学散文的上承
      2. 二、七十子后学散文的创新
      3. 三、七十子后学散文的下启
    11. 第六章 七十子后学代表作家考论
      1. 一、颜回
      2. 二、子贡
      3. 三、仲弓
      4. 四、宰予
      5. 五、子羔
      6. 六、曾参
      7. 七、子夏
      8. 八、子游
      9. 九、子张
      10. 十、子思
    12. 第七章 七十子后学开创的学规门风
      1. 一、七十子履行的为孔子服务的职责
      2. 二、七十子所承担的记载孔子言行的责任
      3. 三、七十子所肩负的阐发老师思想学说的义务
    13. 第八章 七十子后学对文艺抒情本质的发现
      1. 一、孔子探讨礼学导致对人性的关注
      2. 二、七十子后学对性情内涵的发掘
      3. 三、七十子后学对诗乐艺术抒写性情的体认
      4. 四、儒家文学思想发展的主线
    14. 第九章 七十子后学的文学传播
      1. 一、孔子传播的学问体系
      2. 二、七十子后学文学传播的八大特点
      3. 三、战国诸子对七十子后学文学传播模式的继承和发展
    15. 第十章 以七十子后学散文为枢纽的先秦说理散文发展观
      1. 一、说理散文在上古历史记言文中萌芽成长
      2. 二、说理散文在七十子后学手中转折成型
      3. 三、说理散文在战国诸子百家手中巩固发展
    16. 附录 从出土文献看七十子后学在先秦散文史上的地位
      1. 一、“七十二子散文”释名
      2. 二、“先进”与“后进”,“述”与“作”
      3. 三、七十子后学散文的文学成就
    17. 参考文献
    18. 后记
  14. 咏物文学与时代精神之关系研究:以唐宋牡丹审美文化与文学为个案
    1. 辅文
    2. 总序
    3. 前言
    4. 目录
    5. 第一章 唐代牡丹玩赏风习述评
      1. 第一节 唐前牡丹:著于本草,依名芍药
      2. 第二节 初盛唐牡丹:花中新贵,脱颖而出
      3. 第三节 中晚唐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6. 第二章 两宋牡丹玩赏风习述评
      1. 第一节 北宋牡丹玩赏活动之地理分布
      2. 第二节 万花会、贡花、赏花钓鱼宴
      3. 第三节 北宋牡丹玩赏活动的学术化
      4. 第四节 山雨欲来风满楼
      5. 第五节 南宋牡丹玩赏风习概述
    7. 第三章 唐宋牡丹文学
      1. 第一节 唐宋牡丹赋考述
      2. 第二节 唐宋牡丹诗词的历史文化内涵
    8. 第四章 附论及杂考
      1. 第一节 《裴给事宅白牡丹》诗作者考辨
      2. 第二节 莫道两京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
      3. 第三节 抹不去的亡国悲音——略论南宋牡丹词
      4. 第四节 唐宋牡丹绘画
      5. 第五节 唐宋牡丹乐舞
    9. 附录 唐宋笔记小说牡丹研究资料辑录
      1. 附录一 《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牡丹研究资料
      2. 附录二 《笔记小说大观》牡丹研究资料
    10. 参考文献
    11. 后记
  15. 哈拉维赛博格理论研究:学术分析与诗化想象
    1. 封面
    2. 前折页
    3. 其 他
    4. 总序
    5. 前言
    6. 目录
    7. 第一章 哈拉维赛博格科学哲学的神话
      1. 第一节 哈拉维赛博格科技的发展趋势
      2. 第二节 哈拉维赛博格思想的学术背景
      3. 第三节 哈拉维赛博格理论的学理依据
    8. 第二章 哈拉维赛博格理论是人类意识核心
      1. 第一节 哈拉维赛博格理论的本质特征
      2. 第二节 哈拉维赛博格理论的科学技术思维
      3. 第三节 哈拉维赛博格数字化诗学理论
    9. 第三章 哈拉维赛博格理论的科技哲学特征
      1. 第一节 哈拉维科技哲学的奠基与转向
      2. 第二节 哈拉维赛博格科技生命和动力
      3. 第三节 赛博格科技的动物、机器和人
    10. 第四章 哈拉维“情境化知识”与赛博格女性主义
      1. 第一节 哈拉维赛博格情境化知识视角
      2. 第二节 赛博格女性主义科学哲学评析
      3. 第三节 女性主义科学哲学的思想争论
    11. 第五章 网络传媒是赛博格科技发展契机
      1. 第一节 网络信息时代的赛博格科学技术
      2. 第二节 麦克卢汉虚拟世界与哈拉维杂种空间
      3. 第三节 哈拉维赛博空间与后现代主义思潮
    12. 第六章 哈拉维赛博理念问切时代脉搏
      1. 第一节 哈拉维赛博格虚拟的人文困惑
      2. 第二节 哈拉维赛博格延续人类生命
      3. 第三节 赛博格:从“阿凡达”到“辛西娅”
      4. 结论:赛博格是人类生存的新景观
    13. 附录
    14. 参考译文
    15. 参考文献
    16. 后记
  16. 比较视野中的《庄子》神话研究
    1. 封面
    2. 总序
    3. 目录
    4. 绪论
      1. 第一节 何为“神话”?
      2. 第二节 《庄子》神话比较研究述略
    5. 第一章 《庄子》神话产生之背景
      1. 第一节 宗教不复庄严
      2. 第二节 理性已渐形成
      3. 第三节 自然环境影响深远
    6. 第二章 《庄子》神话存在之样态
      1. 第一节 《庄子》神话·寓言辨
      2. 第二节 《庄子》神话“不成体系”
      3. 第三节 《庄子》神话是“交界线”
      4. 第四节 《庄子》神话是“块茎”
      5. 第五节 《庄子》神话存在样态探因
    7. 第三章 《庄子》神话呈现之意象
      1. 第一节 “意象”述评
      2. 第二节 “神人”之神采
      3. 第三节 “畸人”之神奇
      4. 第四节 “异人”之神秘
    8. 第四章 《庄子》神话辟思管见
      1. 第一节 于喁相随
      2. 第二节 六合祥和
      3. 第三节 以无观有
      4. 第四节 物我启蔽
      5. 第五节 始源浑然
    9. 第五章 《庄子》神话价值重估
      1. 第一节 神话在《庄子》文本中的价值
      2. 第二节 《庄子》神话在中国文化中的价值
      3. 第三节 《庄子》神话在世界神话史中的价值
    10. 参考文献
    11. 后记
  17. 白璧德人文思想研究
    1. 封面
    2. 前折页
    3. 其 他
    4. 总序
    5. 目录
    6. 绪论
      1. 第一节 比较的时代
      2. 第二节 白璧德研究学术史回顾
      3. 第三节 问题与方法
    7. 第一章 没有约束的现代性——白璧德的问题
      1. 第一节 “现代性”近照
      2. 第二节 “扩张时代”与“内敛时代”
      3. 第三节 “超理性区域”的确立——“人道主义”批判
    8. 第二章 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方略构设
      1. 第一节 白璧德其人其事
      2. 第二节 “人文主义”概念释义
      3. 第三节 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方略构设
    9. 第三章 内在超越的生命哲学
      1. 第一节 二元人性论
      2. 第二节 经验的三个层面
      3. 第三节 更高意志:内在超越之根源
    10. 第四章 “一”与“多”的调和——新人文主义路径与方法
      1. 第一节 “知”与“行”的关系
      2. 第二节 道路:上升之路与下降之路
      3. 第三节 想象:幻象是真实不可分的一部分
    11. 第五章 白璧德与我们的时代
      1. 第一节 “人文学檃栝” 简说
      2. 第二节 白璧德之于美国文明的意义:一种檃栝性解析
      3. 第三节 白璧德之于中西方文明的意义:一种檃栝性解析
    12.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后记
  18. 乔叟文学思想研究
    1. 封面
    2. 其 他
    3. 总序
    4. 前言
    5. 目录
    6. 绪论
    7. 第一章 “理想”的理想:《公爵夫人之书》
      1. 第一节 理想男性形象与人生观念
      2. 第二节 理想女性形象与理想爱情模式
      3. 第三节 自然的本质
    8. 第二章 理想的反思:《声誉之宫》
      1. 第一节 爱情悲剧和道德沉沦
      2. 第二节 声誉本质与人生事实
      3. 第三节 重返现实生活
    9. 第三章 理想的重建:《百鸟议会》
      1. 第一节 多种爱情观的论辩
      2. 第二节 爱的双面性与困境
      3. 第三节 和谐的自然
    10. 结语
    11. 附录 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基督教人文主义
    12. 参考文献
    13. 后记
  19. 莫里哀戏剧话轮研究
    1. 封面
    2. 总序
    3. 目录
    4. 导论
    5. 上编 理论框架和两种不同的交际模式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
        2. 第二节 Benveniste的两个核心概念
        3. 第三节 Goffman的面子观
        4. 第四节 Grice的会话理论
        5. 第五节 Kerbrat-Orecchioni的两个基本概念
        6. 第六节 戏剧理论的两个主要概念
      2. 第二章 日常会话与戏剧对话的异同
        1. 第一节 戏剧语言特征
        2. 第二节 具有双重声音的戏剧对话
        3. 第三节 日常会话特征
        4. 第四节 戏剧对话特征
      3. 第三章 莫里哀戏剧对话的几个基本特征
        1. 第一节 对白
        2. 第二节 剧作家对演员的演出指示
        3. 第三节 旁白
        4. 第四节 独白及其功能
    6. 下编 莫里哀戏剧话轮交替模式与其反映的人际意义
      1. 第四章 话轮定义与话轮交替作用
        1. 第一节 话轮交替的关键意义
        2. 第二节 话轮定义
      2. 第五章 话轮交替模式:A-B-A-B
        1. 第一节 权势者Harpagon
        2. 第二节 机智的仆人
      3. 第六章 话轮交替模式A-B/C折射的人际意义
        1. 第一节 A-B/C话轮交替模式的概念
        2. 第二节 A-B/C话轮交替模式彰显窃听者
        3. 第三节 A-B/C话轮交替模式彰显交际转格作用
      4. 第七章 话轮交替模式A-B+B’折射的人际意义
        1. 第一节 话轮交替模式A-B+B’的概念
        2. 第二节 阿谀奉承者Valère
        3. 第三节 婚姻受害者George Dandin
      5. 第八章 话轮交替模式A-B、A-C、A-D、A-E、A-F、A-G彰显的人际意义
        1. 第一节 话轮交替模式A-B、A-C、A-D、A-E、A-F、A-G的概念
        2. 第二节 封建式家长的典型Pernelle太太
        3. 第三节 从话轮交替模式看人际意义
    7. 结论
    8. 后记
  20. 苦闷文学反思:以厨川白村与鲁迅为枢纽
    1. 封面
    2. 前折页
    3. 其他
    4. 总序
    5. 目录
    6. 绪论
      1. 第一节 缘起
      2. 第二节 中日厨川白村与鲁迅的比较研究述略
    7. 第一章 《苦闷的象征》之滥觞
      1. 第一节 《苦闷的象征》的显形源头
      2. 第二节 《苦闷的象征》的隐形源头
      3. 第三节 《苦闷的象征》在中国的传播
      4. 小结
    8. 第二章 厨川白村文学思想的渊源
      1. 第一节 恩师对厨川白村的影响
      2. 第二节 厨川白村的另一种爱
      3. 第三节 英美文学对厨川白村的熏陶
      4. 第四节 霭理斯对厨川白村的启迪
      5. 小结
    9. 第三章 日本文学对鲁迅的影响
      1. 第一节 鲁迅与日本文学的关系
      2. 第二节 日本作家与鲁迅的比较研究
      3. 第三节 厨川白村对鲁迅的影响
      4. 小结
    10. 第四章 析苦闷
      1. 第一节 佛解苦谛
      2. 第二节 解苦闷
      3. 第三节 厨川白村与鲁迅苦闷观的启示
      4. 第四节 化解痛苦
      5. 小结
    11. 第五章 论象征化
      1. 第一节 苦闷的象征化
      2. 第二节 文艺的象征化过程
      3. 第三节 象征化丰富了文学理论
      4. 第四节 象征文学大师鲁迅
      5. 小结
    12. 第六章 谈人文
      1. 第一节 鲁迅的人文观
      2. 第二节 厨川白村的人文观
      3. 小结
    13. 第七章 命运刍议
      1. 第一节 何为命运
      2. 第二节 鲁迅的命运观
      3. 第三节 厨川白村的命运观
      4. 第四节 当代人如何化解命运
      5. 小结
    14. 第八章 文学功能管窥
      1. 第一节 文学的求善功能
      2. 第二节 文学的涉恶功能
      3. 第三节 关于文学的遐思
      4. 小结
    15. 第九章 文学特征反思
      1. 第一节 摹仿的文学观
      2. 第二节 象征的文学观
      3. 第三节 实证的文学观
      4. 第四节 苦闷的文学观
      5. 第五节櫽栝的文学观
      6. 小结
    16. 结论
    17. 参考文献
    18. 后记
  21. 《恶之花》及其现代性研究
    1. 封面
    2. 前折页
    3. 致谢页
    4. 总序
    5. 前言
    6. 目录
    7. 绪论
    8. 上编 波德莱尔与《恶之花》
      1. 第一章 波德莱尔生平
        1. 第一节 “常人”生存样态的波德莱尔
        2. 第二节 “此在”生存样态的波德莱尔
      2. 第二章 《恶之花》的创作过程
        1. 第一节 创作及出版情况
        2. 第二节 命名
        3. 第三节 诗歌结构安排
      3. 第三章 《恶之花》引起的争论
        1. 第一节 《恶之花》中的“现实主义”争论
        2. 第二节 19世纪的法国文化界对《恶之花》的差异性解读
    9. 中编 《恶之花》的现代性焦虑
      1. 第四章 波德莱尔与现代性
        1. 第一节 现代性
        2. 第二节 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
        3. 第三节 波德莱尔的现代性
      2. 第五章 《恶之花》的现代性样态
        1. 第一节 世界图景
        2. 第二节 启蒙现代性
        3. 第三节 审美现代性
      3. 第六章 《恶之花》的现代性张力
        1. 第一节 审美现代性的时间张力
        2. 第二节 审美现代性的空间张力
        3. 第三节 审美现代性的张力要素
    10. 下编 历史坐标中的《恶之花》
      1. 第七章 《恶之花》的价值透视
        1. 第一节 审丑论的价值意义
        2. 第二节 应和论的价值意义
      2. 第八章 《恶之花》的启示
        1. 第一节 在意识上,《恶之花》是审丑文艺的生发和扬厉
        2. 第二节 在创作上,《恶之花》是象征方法的凝练和凸显
        3. 第三节 在思想上,《恶之花》是现代主义的溃疡和痼疾
        4. 第四节 在文化上,《恶之花》是自由情感的红杏出墙
        5. 第五节 在心理上,《恶之花》是欲念根底的沉渣泛起
        6. 第六节 在人性上,《恶之花》是精神提升的反面推力
      3. 第九章 《恶之花》对象征主义的影响:以魏尔伦、兰波、马拉美为例
        1. 第一节 对魏尔伦的影响
        2. 第二节 对兰波的影响
        3. 第三节 对马拉美的影响
    11.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后记
  22. 有根的文学:文化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取样
    1. 封面
    2. 文前辅文
    3. 总序
    4. 目录
    5. 上编
      1. 第一章 中国现当代文学对儒家文化寻根及其张力
      2. 第二章 儒家“善”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欲望叙述
      3. 第三章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闲适话语及其精神特质
      4. 第四章 20世纪中国国民性改造思潮与道家文化
      5. 第五章 中国当代文学的存在主义思潮与道家生存论
      6. 第六章 中国当代文学的人道主义话语与道家文化
      7. 第七章 中国当代文学的自然话语与道家文化
      8. 第八章 消费主义的本质、内涵及其影响
      9. 第九章 通俗文化与人文精神
    6. 中编
      1. 第十章 “至乐”的诱惑
      2. 第十一章 仁义、现代性与欲望
      3. 第十二章 “道”的隐遁与显现
      4. 第十三章 阿城小说的欲望叙述策略
      5. 第十四章 90年代作家的欲望叙事
      6. 第十五章 鄢烈山现象的形成及其意义
      7. 第十六章 目标的窘困与意义的迷失
      8. 第十七章 寒山碧的传记文学观与文学史写作
    7. 下编
      1. 第十八章 戴望舒诗作的语言策略
      2. 第十九章 戴望舒诗作的意象方式
      3. 第二十章 李金发、戴望舒诗歌比较论
      4. 第二十一章 卞国福、朱文根、沈天鸿诗歌论
      5. 第二十二章 中间代:命名的有效性及其持续发展
      6. 第二十三章 对话中间代
    8. 参考文献
    9. 后记
  23. 跨越空间的对话:波伏娃与张爱玲文学的女性意识之比较研究
    1. 封面
    2. 前折页
    3. 其 他
    4. 总序
    5. 前言
    6. 目录
    7. 绪论
      1. 一、本书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 (一)本书研究的目的
        2. (二)选题的意义
      2. 二、文献综述与评价
        1. (一)国内对波伏娃及张爱玲文学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2. (二)国外对波伏娃及张爱玲文学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3. (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本评价
      3. 三、本书的研究重点、方法与界定
        1. (一)本书的研究重点
        2. (二)本书的研究方法
        3. (三)关键术语解析
    8. 第一章 中法女性文学的发展概述与波伏娃、张爱玲文学的价值
      1. 一、法国女性文学发展考察及波伏娃的地位与价值
        1. (一)法国女性文学发展考察
        2. (二)波伏娃在法国女性文学中的地位与价值
      2. 二、中国女性文学发展考察及张爱玲的地位与价值
        1. (一)中国女性文学发展考察
        2. (二)张爱玲在中国女性文学中的地位与价值
      3. 三、小结
    9. 第二章 波伏娃文学的女性世界:第二性与“他者”
      1. 一、波伏娃文学生成的社会背景
        1. (一)20世纪法国文学的社会思想根基
        2. (二)波伏娃的文学基础
      2. 二、波伏娃文学的女性形象
        1. (一)《女宾》:对抗与悲哀
        2. (二)波伏娃的回忆录——女性的身份认同
        3. (三)《第二性》:波伏娃女性意识叙事极致
      3. 三、波伏娃文学的女性世界:矛盾的“他者”
      4. 四、小结
    10. 第三章 张爱玲文学中的女性世界——不确定的人生
      1. 一、张爱玲文学生成的社会背景
      2. 二、张爱玲小说的女性叙事:世故与传奇
        1. (一)《倾城之恋》之白流苏:乱世中的欲望人生
        2. (二)《连环套》霓喜之传奇:枷锁上的人生
        3. (三)张爱玲小说的女性世界:清醒与放逐
      3. 三、张爱玲杂文中的女性世界:解构喧嚣与建构孤独
        1. (一)清醒的世界观
        2. (二)孤独的体验
        3. (三)迷惘的出路
      4. 四、小结
    11. 第四章 波伏娃与张爱玲文学女性意识比较
      1. 一、波伏娃与张爱玲文学比较的基础
      2. 二、波伏娃与张爱玲文学的女性意识差异性的多视角比较
        1. (一)波伏娃的革命性与张爱玲的小资表象
        2. (二)波伏娃的坚定性与张爱玲的不确定性
        3. (三)波伏娃的超越性与张爱玲的安之若命
        4. (四)波伏娃的显性哲学与张爱玲的隐性哲学
        5. (五)二人的性格因素分析:波伏娃的“介入理想”与张爱玲的“避世寻梦”
      3. 三、波伏娃与张爱玲女性意识的共通之处
      4. 四、小结
    12. 第五章 波伏娃与张爱玲女性意识对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文化的批判性启示
      1. 一、对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启示
        1. (一)中国女性文学概述
        2. (二)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欲望化写作模式批判
        3. (三)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启示与前瞻:传统精神与现代视野
      2. 二、对中国当代女性文化发展的启示
        1. (一)中国传统女性文化——教义训诫的缄默
        2. (二)中国当代女性文化的诗意家园
      3. 三、小结
    13. 结语
    14. 参考文献
    15. 后记
  24. 东亚近世历史与思想的地平线:差异·冲突·融合诸相
    1. 封面
    2. 前折页
    3. 致谢页
    4. 总序
    5. 序言
    6. 前言
    7. 目录
    8. 现代日本国民主义与“教科书问题”
    9. 论日本近代民族主义的历史背景与思想起源
    10. 现代韩国人的宗教意识——以韩国盖洛普 《韩国人的宗教和宗教意识》为主要分析对象
    11. 由民俗学建构美学的可能性——以折口信夫为典范的“新国学”美学试论
    12. 儒家经济思想在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变迁
    13. 夏目漱石的近代化认识与西洋体验
    14. 二宫尊德思想简论——兼与大原幽学思想作比较
    15. 劝善伦理的构筑与近世日本佛教——以《自知录》为主要分析对象
    16. 从怀德堂看近世合理主义思想的形成——以其对神佛的态度转变为主
    17. 林罗山的排佛思想
    18. 论贝原益轩养生思想中“心”的修养
    19. 1800年前后的日本“异安心”事件与民众宗教——向净土真宗、如来教寻求救济
    20. “六谕”与日本江户时代中后期的民众教化
    21. 近世日本只野真葛的儒学观与女性论——以《独考》为主要分析对象
    22. 论西川如见的自他认识——17世纪在野知识人眼中的“世界·日本”、“社会·町人”
    23. 前期水户学中的“‘实’的战略”——关于安积澹泊的诸种言表
    24. 本多利明思想研究
    25. “朱子”与“日用”之间——浅见絅斎与若林强斎对《朱子家礼》的解读
    26. 附录:作者简介
    27.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