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作品精选(一函十二种)_AZW3_MOBI_EPUB_费孝通

内容节选

原本是负了气出的门 丘吉尔必然是个摸熟了美国人性格的人,不然他怎能向美国借得这样多年轻人的血去阻挡希特勒的凶焰?他用着已过时的美国土语向包围着他的记者们说,他身体里流着的血一半是来自美国的。这是事实,他的母亲是美国去的。但是他却用这亲切但属少数的个例,去拗转了历史的通则。美国人的血不原本是欧洲的么?他不提这个渊源,而巧妙的暗示着大西洋上血的倒流。我们也不会忘记他有一次回答记者们问他,什么地方开始驱逐占领别国土地的侵略者时说的话。他一扬眉,毫不思索的说:“伦敦,这些洋克的占领军。”美国人在欣赏他的幽默和机警外,还有着内心说不出的满足:洋克占领了英国——不但是血的倒流,而且竟是血肉的倒流。 在哈佛大学里有一位英籍的教授,有名的哲学家怀德海的令郎,有一次很得意的告诉我:他去参加了一个美国独立纪念的盛会。在会里人家一定要他致辞,他说:“你们找错了人,还是有意要为难我?我名字里还有着North这个字。”原来他是North爵士的后裔,而这位爵士是派兵去镇压美国独立的。听众热烈的报以欢呼。我默默的颔首,英国人真是内行,美国孩子们的命是送定了。 美国对于欧洲具有很复杂而且矛盾的情感。这感情表现在历史上的是一连串反反复复,似乎没有一贯性的事迹。最使人忘不了的自然是威尔逊总统的失败。他一手创立的国际联盟中,并没有美国的席次。美国国会否决了他的国际主义。美国人民向他说:“欧洲的事,我们不管。”可是怎么叫不管呢?不久之前不还是兴高采烈的横渡大西洋去参了战?并非健忘,而是在历史中养成的美国性格在作祟。 这里我又要提到在以前几篇文章中已经屡次说过的话了。美国是欧洲的“逆子”,欧洲是美国的“严父”。假如在十七八世纪的欧洲这位家长对它的子弟仁慈些,北美很可能像中美一般成了个犯罪者的乐园,囚犯的戍站,土著和白人混合之场。但是北美却不然,它吸引了虔诚地想在地上建筑天堂的清教徒,宁愿短期卖身以求不再挨饿的饥民。充满着威胁、匮乏的欧洲才有这无数背井离乡、抛弃父母之邦的移民,一个向欧洲要求独立的美国。 美国在中国华侨眼中是“金山”。想发财的冒个险去捞一票,成则衣锦还乡,败则为异域之鬼。不但去美国的这样,散布在南洋和欧洲的华侨们,多少都是这样的。在他们,出外是个手段,不是目的;在国内走码头的山西帮,湖南帮,何尝不是如此?发了财,在家乡盖个富丽堂皇的宅子;阳宅不够起个阴宅;墓地有了,造个祠堂;推而广之,办学校,兴公益。华侨的理想人物是陈嘉庚——这是说,我们这片旧大陆尽管够荒瘠,够黑暗,但是还不失其温暖,还是个“家”。海外的华侨心心念念着祖国,使他们成了辛亥革命的主力,成了中国经济中平衡国际贸易的支持者。至今还有所谓“民宪党”在国内政治中当个苦恼的角色。亚洲在这一点上是和欧洲不同的。 从欧洲到北美去的移民不但不怀念着祖国,年老了没有丝毫意思要到故乡去寿终正寝,更不会遗嘱子孙把棺材运过大海葬入祖茔;他们死心塌地的想在北美立脚,当地当时就可以衣锦昼行;而且他们对于压迫他们到不能不自求自由之邦的老家,心里充满着忿恨。所以我说他们有一点像是严父手下,受尽了委屈,发誓不再回家,出门自立的孩子。在父亲眼里是个逆子。在孩子心头有着一肚子总得找一个机会出一出的怨气。好马不吃回头草,“就是冻死,饿死,被天雷打死,也不再进你这扇门了”。这是个有志气的孩子,但是——我们应该明白——所要出的那口气,还得在严父面前出的呀。丘吉尔、怀德海教授之所以能使美国听众高兴得叫好,原是给他们出这口气罢了。 我也已经屡次说过,到美国来的移民想“美国化”就得改变他们的土音和乡气。他们一到能在美国社会上立脚时,矫枉过正地要表示出“美国是多么可爱呀”的态度来。怎么表示呢?最明显的是和祖国隔绝。有些人甚至把一望而知其来历的姓名改去一两个字,使人听来活像是老美。他们可以有意地避免去和原来的同胞接触。祖国是个应该也必须疏远的影子,虽则这影子也永远在他们心底作祟。 美国社会是个截去了两端的梯阶,是从欧洲中间阶层里爬横了长出来的;两端不在美国,而是在老家。欧洲的破落贵族们可以把他们古董用高价出卖给美国的暴发户,甚至把整个的“故宫”一块砖、一块瓦地搬到美国去重建。美国那些爬到了社会尖顶的人眼睛只有望到欧洲去,不能倒流回去,也得把贵族拆过洋来,只是个仪表也可以过一过瘾。 美国人是负气出的门,他们尽管天天叫着“美国化”,但是没有人比他自己更明白,美国文化是缺乏明白的标准的。其实他们并不是真的没有目的,他们的目的是要老家里的人说他们一声:“有志气。”他们在任何一部门的生活里,最高的标准还是在欧洲。 我初次到英国,朋友们,老师们,甚至房东太太,都带着一种惋惜的口吻说:“可惜你的美国音太重。”意思是我的英文说得不标准,从美国传教士那里传授的英文怎能合格呢?可是过了几年,我到了美国,我那带了一点英国口音的话,却赢得别人的容忍,非但容忍,而且借......

  1. 总目录
    1. 封面
    2. 前折页
    3. 书名页
    4. 出版前言
    5. 目录
      1. 第一章
      2. 第二章
      3. 第三章
      4. 第四章
      5. 第五章
      6. 第六章
      7. 第七章
      8. 第八章
      9. 第九章
      10. 第十章
      11. 第十一章
      12. 第十二章
      13. 第十三章
      14. 第十四章
      15. 第十五章
      16. 第十六章
      17. 第十七章
      18. 第十八章
      19. 第十九章
      20. 第二十章
    6. 编校说明
    7. 附录 江村通讯
      1. 一 这次研究工作的动机和希望
      2. 二 航船和江村的区位组织
      3. 三 人口限制和童养媳
      4. 四 格格不入的学校教育制度
      5. 五 “分羊”
      6. 六 上山丫头和回乡丫头
      7. 七 离乡
    8. 出版后记
  2. 江村经济
    1. 封面
    2. 前折页
    3. 书名页
    4. 费孝通作品精选 出版前言
    5. 目录
    6. 江村经济 中国农民的生活
      1. 著者前言
      2. 致谢
      3. 序 布·马林诺夫斯基
      4. 第一章 前言
      5. 第二章 调查区域
      6. 第三章 家
      7. 第四章 财产与继承
      8. 第五章 亲属关系的扩展
      9. 第六章 户与村
      10. 第七章 生活
      11. 第八章 职业分化
      12. 第九章 劳作日程
      13. 第十章 农业
      14. 第十一章 土地的占有
      15. 第十二章 蚕丝业
      16. 第十三章 养羊与贩卖
      17. 第十四章 贸易
      18. 第十五章 资金
      19. 第十六章 中国的土地问题
      20. 附录 关于中国亲属称谓的一点说明
      21. 译者说明
    7. 重访江村
    8. 三访江村
    9. 出版后记
  3. 禄村农田
    1. 封面
    2. 前折页
    3. 书名页
    4. 出版前言
    5. 目录
    6. 导言
    7. 第一章 农作
    8. 第二章 劳力的利用
    9. 第三章 农田的负担
    10. 第四章 农田分配
    11. 第五章 劳力的出卖
    12. 第六章 自营和雇工
    13. 第七章 租营
    14. 第八章 生计
    15. 第九章 生计(续)
    16. 第十章 农田的继袭
    17. 第十一章 农村金融
    18. 第十二章 农田卖买
    19. 附录一 《云南三村》英文版“导言”与“结论”
    20. 附录二 《云南三村》序
    21. 出版后记
  4. 生育制度
    1. 封面
    2. 前折页
    3. 书名页
    4. 出版前言
    5. 目录
    6. 派与汇(代序)
    7. 第一章 种族绵续的保障
    8. 第二章 双系抚育
    9. 第三章 婚姻的确立
    10. 第四章 内婚和外婚
    11. 第五章 夫妇的配合
    12. 第六章 社会结构中的基本三角
    13. 第七章 居处的聚散
    14. 第八章 父母的权力
    15. 第九章 世代间的隔膜
    16. 第十章 社会性的断乳
    17. 第十一章 社会继替
    18. 第十二章 世代参差
    19. 第十三章 单系偏重
    20. 第十四章 以多继少
    21. 第十五章 续绝
    22. 第十六章 亲属扩展
    23. 附录
      1. 亲迎婚俗之研究
      2. 近代亲迎婚俗地理分布图所根据之材料
    24. 出版后记
  5. 乡土中国·乡土重建
    1. 封面
    2. 前折页
    3. 书名页
    4. 出版前言
    5. 目录
    6. 乡土中国
      1. 旧著《乡土中国》重刊序言
      2. 乡土本色
      3. 文字下乡
      4. 再论文字下乡
      5. 差序格局
      6.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7. 家 族
      8. 男女有别
      9. 礼治秩序
      10. 无 讼
      11. 无为政治
      12. 长老统治
      13. 血缘和地缘
      14. 名实的分离
      15. 从欲望到需要
      16. 后 记
    7. 乡土重建
      1. 中国社会变迁中的文化结症
      2. 乡村·市镇·都会
      3. 论城·市·镇
      4. 不是崩溃而是瘫痪
      5. 基层行政的僵化
      6. 再论双轨政治
      7. 损蚀冲洗下的乡土
      8. 黎民不饥不寒的小康水准
      9. 地主阶层面临考验
      10. 现代工业技术的下乡
      11. 分散在乡村里的小型工厂
      12. 乡土工业的新形式
      13. 自力更生的重建资本
      14. 节约储蓄的保证
      15. 对于各家批评的总答复(后记)
    8. 附录一 论绅士
    9. 附录二 论“知识阶级”
    10. 附录三 论师儒
    11. 出版后记
  6. 中国士绅:城乡关系论集
    1. 封面
    2. 前折页
    3. 书名页
    4. 出版前言
    5. 目录
    6. 导论
    7. 第一章 士绅与皇权
    8. 第二章 文人当官
    9. 第三章 士绅与技术知识
    10. 第四章 中国乡村的基本权力结构
    11. 第五章 村、镇与城市
    12. 第六章 乡村生计:农业与手工业
    13. 第七章 乡土社区的社会侵蚀
    14. 编后记
    15. 附录 生活史 六位士绅的故事
    16. 编者说明
    17. 文人 王议长
    18. 军人 朱司令官
    19. 官僚 张科长
    20. 商人 丁镇长
    21. 土匪 杨队长
    22. 改革家 刘崇道
    23. 译后记
    24. 出版后记
  7. 留英记
    1. 封面
    2. 前折页
    3. 书名页
    4. 出版前言
    5. 目录
    6. 雾里英伦
    7. 重访英伦
    8. 《工党一年》译者序
    9. 工党两年
    10. 英国政府的改组
    11. 传统在英国
    12. 留英记
    13. 英伦杂感
    14. 英伦曲
    15. 出版后记
  8. 美国与美国人
    1. 封面
    2. 前折页
    3. 书名页
    4. 出版前言
    5. 目录
    6. 旧著重刊前言
    7. 旅美寄言(1943—1944)
      1. 这是在战时
      2. 在东非的昆明
      3. 一张漫画
      4. 人情与邦交
      5. 限购课榜
      6. 关于女人
      7. 向西去
        1. 人家走了100年的路,我们10年就得赶上
      8. 如此农家
    8. 初访美国(1945)
      1. 人生的另一道路
      2. 贫困的早年
      3. 自由之邦的传统
      4. 年轻文化的前途
      5. 幸福单车的脱节
      6. 机器和疲乏
      7. 劳资的鸿沟
      8. 关于华侨
      9. 文化的隔膜
      10. 老而不死
      11. 鬼的消灭
      12. 男女之间
      13. 眼睛望着上帝
      14. 民主的沉睡
      15. 平民世纪在望
      16. 经济的修正
      17. 余笔
    9. 美国人的性格(1947)
      1. 美国在旅程的尽头
      2. 在记录与起码之间流动着
      3. 有条件的父母之爱
      4. 不令人服输的成功
      5. 猜不透上帝的意志
      6. 蛮一点,孩子!
      7. 道德上有个毒刺
      8. 原本是负了气出的门
      9. 后记
    10. 炉边天下(1947—1948)
      1. 从冷仗说起
      2. 莱茵河底的魏玛阴影
      3. “只要这不是个选举年”
      4. 西欧靴底烦恼处
      5. 巴力门·电影业·“中国出路”
      6. 无独有偶
      7. 拆炉话北美
      8. 铁幕安在
      9. 美国在华还能做些什么
      10. 英国并未忘情远东
    11. 访美掠影(1979)
      1. 释题代序
      2. 颠倒了日夜
      3. 两个“皇后”的下场
      4. 车、油、路的三位一体
      5. 城乡对流、南北对流
      6. 地道车和“涂抹”
      7. 家务机械化
      8. 殷实之家
      9. 新型市场
      10. 能源危机
      11. 电子系统
      12. 斗智的世界
      13. 一种新的社会纽带
      14. 博闻强志的电脑
      15. 应用压倒理论
      16. 黑人问题
      17. 民族拼盘
      18. 美国的华人
      19. 出路总是会找到的
      20. 信心危机
    12. 出版后记
  9. 行行重行行:1983—1996
    1. 封面
    2. 前折页
    3. 书名页
    4. 出版前言
    5. 目录
    6. 行行重行行:乡镇发展论述
      1. 前言
      2. 再版代序 中国城乡发展的道路——我一生的研究课题
      3. 小城镇 大问题
      4. 小城镇 再探索
      5. 小城镇 苏北初探
      6. 小城镇 新开拓
      7. 赤峰篇
      8. 包头篇
      9. 港行漫笔
      10. 定西篇
      11. 故里行
      12. 甘南篇
      13. 闽东行
      14. 温州行
      15. 淮阴行
      16. 盐滩行
      17. 海南行
      18. 临夏行
      19. 镇长们的苦恼
      20. 海东行
      21. 农业发展的新台阶
      22. 话说呼伦贝尔森林
      23. 阿拉善之行
      24. 全国一盘棋——从沿海到边区的考察
      25. 南岭行
      26. 四年思路回顾
      27. 甘肃行
      28. 长江三角洲之行
      29. 重访云南三村
      30. 包头行
      31. 侨乡行
      32. 吴江行
      33. 凉山行
      34. 武陵行
      35. 重访民权
      36. 珠江模式的再认识
      37. 沂蒙行
      38. 沧州行
    7. 行行重行行续集
      1. 前言
      2. 展视中国的乡镇企业
      3. 近年来中国农村发展的几个阶段
      4. 论中国小城镇的发展
      5. 邯郸行
      6. 淄博行
      7. 焦作行
      8. 信阳行
      9. 家底实 创实业——再访温州
      10. 豫中行
      11. 再访震泽
      12. 天津献策
      13. 三访赤峰
      14. 毕节行
      15. 黑龙江行
      16. 浦东讲话
      17. 吴江的昨天、今天、明天
      18. 重访徐州
      19. 再话浦东
      20. 再话天津
    8. 附录
      1. 新德里讲话:对“美好社会”的思考
      2. 接受福冈亚洲文化奖的讲话
      3. 马尼拉讲话:社会科学对中国农村发展的贡献
      4. 东方文明和21世纪和平:国际幼儿教育会议上讲话
      5. 从小书斋到世界新型图书馆:国际图书馆协会第62届年会上发言
    9. 出版后记
    10. 费孝通作品精选
  10.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民族学文选
    1. 封面
    2. 前折页
    3. 书名页
    4. 出版前言
    5. 目录
    6. 桂行通讯
      1. 到南宁
      2. 到大麻村去
      3. “广西省人种及特种民族社会组织及其他文化特性研究计划”
      4. 在特种教育师资训练所
      5. 过柳州
      6. 在象县
      7. 百丈村
      8. 入瑶山
      9. 王桑三日
      10. 门头瑶村
      11. 六巷
      12. 大橙之行
      13. 古浦的一夜
      14. 板瑶(一)
      15. 板瑶(二)
      16. 山子村盆架
      17. 六巷(二)
      18. 六巷(三)
    7. 花蓝瑶社会组织
      1. 第一章 家庭(上)
      2. 第二章 家庭(中)
      3. 第三章 家庭(下)
      4. 第四章 亲属
      5. 第五章 村落
      6. 第六章 族团及族团间的关系
      7. 编后记
      8. 附录一 《花蓝瑶社会组织》导言
      9. 附录二 花蓝瑶的亲属称谓
    8. 发展为少数民族服务的文艺工作
    9. 兄弟民族在贵州
    10. 关于广西壮族历史的初步推考
    11. 西南兄弟民族的歌舞
    12. 对于宪法草案有关民族问题基本规定的一些体会
    13. 话说呼伦贝尔草原
    14. 关于黔西民族识别工作的参考意见
    15. 开展少数民族地区和与少数民族历史有关的地区的考古工作
    16. 中国民族学当前的任务
    17. 大理历史文物的初步察访
    18. 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
    19. 四十三年后重访大瑶山
    20. 民族社会学调查的尝试
    21. 深入进行民族调查
    22. 四上瑶山
    23. 瑶山调查五十年
    24. 《盘村瑶族》序
    25.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26. 对民族地区发展的思考
    27. 关于中国民族基因的研究
    28. 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
    29. 民族生存与发展
    30. 出版后记
  11. 孔林片思:论文化自觉
    1. 封面
    2. 前折页
    3. 书名页
    4. 出版前言
    5. 目录
    6. 从小培养21世纪的人
    7. 孔林片思
    8. 对“美好社会”的思考
    9. 反思·对话·文化自觉
    10. 人文价值再思考
    11. 创建一个和而不同的全球社会
    12. 中国古代玉器和传统文化
    13. 再谈中国古代玉器和传统文化
    14. 人类学与21世纪
    15. 进入21世纪时的回顾和前瞻
    16. 文化论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再认识
    17. 经济全球化和中国“三级两跳”中对文化的思考
    18. 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
    19. 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
    20. “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
    21. 出版后记
  12. 师承·补课·治学
    1. 封面
    2. 前折页
    3. 书名页
    4. 出版前言
    5. 目录
    6. 新教教义与资本主义精神之关系
    7. 《芒市边民的摆》序
    8. 鸡足朝山记
    9. 《昆厂劳工》书后
    10. 迈向人民的人类学
    11. 社会调查自白
    12. 人的研究在中国:缺席的对话
    13. 个人·群体·社会:一生学术历程的自我思考
    14. 我的第二次学术生命
    15. 人不知而不愠:缅怀史禄国老师
    16. 从史禄国老师学体质人类学
    17. 从马林诺斯基老师学习文化论的体会
    18. 开风气 育人才
    19. 重读《江村经济》序言
    20. 青春作伴好还乡:为《甘肃土人的婚姻》中译本而写
    21. 读马老师遗著《文化动态论》书后
    22. 推己及人
    23. 补课札记:重温派克社会学
    24. 出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