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文学课(诸子百家之后,又一场思想文化的盛宴!朱自清、闻一多、浦江清等文学大师精讲数部经典名著及百家流派思想!深刻影响过杨振宁、邓稼先、许渊冲、汪曾祺的大师课!爆款历史大号温乎 @温伯陵 重磅推荐!)_AZW3_MOBI_EPUB_朱自清

内容节选

编者的话 西南联大只存在了八年时间,却培育了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五位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八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一百七十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教育史上的传奇。传奇的缔造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强大的师资力量和自由的教学风气。 西南联大成立之时,虽然物资短缺,没有教室、宿舍、办公楼,但是有大师云集。闻一多、朱自清、陈寅恪、张荫麟、冯友兰等大师用他们富足的精神、自由的灵魂、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及深厚的学识修养,为富有求知欲、好奇心的莘莘学子奉上了凝聚着自己心血的课程。 闻一多的唐诗课、陈寅恪的历史课、冯友兰的哲学课……无一不在民族危难的关头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照亮了求知学子前行的道路,为文化的继承保存下了一颗颗小小的种子,也为民族的复兴带来了希望。 时代远去,我们无能为力;大师远去,我们却可以把他们留下的精神和文化财富以文字的形式永久留存。这既是大师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应该一直继承下去的文化宝藏。 为此,编者特别策划这套丛书,从“文学课”“哲学课”“国史课”三个方面来展现西南联大的教育精神和大师风貌,以及中华民族的文化与思想特点。 本书讲“文学课”。所选的各篇文章,在内容的侧重和表述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这是各位先生在教学和写作风格上各有千秋的结果。这一点,不仅体现了先生们各自的写作特点,更体现了西南联大学术上的“自由”,以及教学上的“百花齐放”。 在整理文章时,编者秉持既忠实于西南联大课堂,又不拘泥于课堂的原则。有课堂讲义留存的,悉心收录;未留存有在西南联大任教时的讲义,而先生们在某一方面的研究卓有成就的亦予以收录;还有一部分文章是先生们在西南联大教授过的课程,只是内容不一定为在西南联大期间所写,如“浦江清讲宋元文学”一章,是由浦江清先生在北京大学任教时的讲义整理而来的,因先生在西南联大时也教授过宋、元时期的文学,故予以收录。又如本书第一、二章游国恩先生与萧涤非先生的文章,整理自196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由两位先生参与编写的《中国文学史》。两位先生在西南联大任教期间,游国恩先生教授“中国文学史”一课,萧涤非先生教授“乐府”等课,因未有讲稿留存,故本书收录上述《中国文学史》中两位先生编写并与他们在西南联大期间所讲内容相符的篇目。 按照上述选篇原则,编者在任教于西南联大的诸位先生中,选择了朱自清、游国恩、罗庸、萧涤非、闻一多、浦江清等六位先生,以他们现存作品中较为完整的全集类作品或较为权威的单本作品作为底本。这些底本不但能保证本书的权威性,也能将先生们的作品风貌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同时按照先生们所授课程涉及的年代从古至今进行排序,以便读者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与变化,对每个朝代的文学都能有所思、有所得。 因时代不同,某些字词的使用与现今有所不同。同时,每个人的写作习惯以及每篇文章的体例、格式等亦有不同,为保证内容的可读性、连续性以及文字使用的规范性,我们在尊重并保持原著风格与面貌的基础上,进行了仔细编校,纠正讹误,编者已尽可能编校、纠正一些细节、出处、笔误等问题,但能力有限,如有遗漏,还请理解。此外,编者还对原文进行了统一体例的处理,仅保留少数异体字。具体如下: 1. 原文中作者自注均统一为随文注,以小字号进行区分;文中脚注均为编者所加注释,并以“编者注”加以区分。 2. 因篇幅限制,部分文章只能节选,对这些节选的内容,编者皆在标题下以“(节选)”加以说明。 3. 为便于读者理解,编者对部分原文标题进行重拟标题的处理,以起到确切表达、简明提示每一章节内容的作用。如本书第一章第二小节原文标题为“《左传》《国语》”,编者加“新型历史著作”以起到确切表达“《左传》《国语》”史书类型、简明提示“《左传》《国语》”历史地位的作用。 4. 文中表示时间的数字皆改为阿拉伯数字。为保持全书体例一致,编者将朱自清先生原文正文中表示公元纪年的名称“西元”皆统一为“公元”。同时,编者对随文注中表示公元纪年的方法也进行了统一处理,皆以“公元×××年”表示,正文则保留作者原文原貌。此外,为与文中表示时间段的数字保持一致,编者将文中唯一一处“献帝以前(约公元140—190)”改为“献帝以前(约140—190)”。 5. 西南联大文学课中,有部分文章原文存在“昭八年”“襄二十五年”等表述方式,鉴于《左传》为编年体史书,以鲁国十二公为次序,因此均统一为现今通行表述,如“昭八年”统一为“昭公八年”。此外,对于文章中“《吕氏春秋·侈乐篇》”“《吕氏春秋·古乐》篇”等篇名形式不统一现象,为保持原文风貌,编者未做统一处理。 6. 因时代语言习惯不同造成的差异,编者对引文外的文字做了统一,如浦江清先生著作中多用“惟”字,编者均改为现今通用的“唯”字,“想像”“影象”“叫做”“人材”等词皆改为现今通用的“想象”“影像”“叫作”“人才”等词。另外,编者按现今语......

  1. 信息
  2. 编者的话
  3. 第一章 朱自清、游国恩讲先秦两汉文学
    1. 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诗经》
    2. 新型历史著作《左传》《国语》
    3. 先秦诸子
    4. 屈原和“楚辞”
    5. 司马迁与《史记》(节选)
    6. 西汉后期的散文和辞赋
    7. 班固与《汉书》(节选)
    8. 东汉文人的五言诗
    9. 《古诗十九首》及其他
  4. 第二章 罗庸、萧涤非讲魏晋南北朝文学
    1. 曹氏父子的“一家辞赋”
    2. 所谓建安七子
    3. 左思、刘琨、郭璞
    4. 陶渊明及其作品(节选)
    5. 山水文学之肇始
    6. 钟嵘《诗品》及萧统《文选》
  5. 第三章 罗庸、闻一多讲隋唐五代文学
    1. 隋唐统一与文学之变古
    2. 唐诗及盛唐诗人
    3. 孟浩然及其作品
    4. 杜甫及其作品
    5. 中唐文学之创新与复古(节选)
    6. 晚唐五代文学及其文艺论(节选)
  6. 第四章 浦江清讲宋元文学
    1. 宋初的诗文革新运动
    2. 欧阳修及其作品
    3. 王安石及其作品
    4. 词曲的发展和词的概况
    5. 苏轼的散文
    6. 苏轼的诗
    7. 苏轼的词
    8. 杂剧作家的时代分期
    9. 关汉卿与《窦娥冤》(节选)
    10. 王实甫和他的《西厢记》(节选)
  7. 第五章 浦江清讲明清文学
    1. 《三国演义》(节选)
    2. 《水浒传》(节选)
    3. 《西游记》(节选)
    4. 《金瓶梅》(节选)
    5. 清初的诗词与散文(节选)
    6. 孔尚任与《桃花扇》
    7.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节选)
    8.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节选)
    9. 曹雪芹与《红楼梦》(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