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出版-世界必读经典系列(套装15册)_AZW3_MOBI_EPUB_菲利普·科特勒
内容节选
芒格进行商业分析和评估的“多元思维模型” “你必须知道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并经常使用它们——要全部都用上,而不是只用几种。大多数人都只使用学过的一个学科的思维模型,比如说经济学,试图用一种方法来解决所有问题。你知道谚语是怎么说的:‘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这是处理问题的一种笨办法。” 查理的投资方法和大多数投资者所用的较为粗陋的系统完全不同。查理不会对一家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肤浅的独立评估,而是对他打算要投资的公司的内部经营状况及其所处的、更大的整体“生态系统”作出全面的分析。他将他用来作出这种评估的工具称为“多元思维模型”。他在几篇讲稿(尤其是第二、第三和第四讲)中详细地讨论了这些模型,它们是一个收集和处理信息、并依照信息行动的框架。它们借用并完美地糅合了许多来自各个传统学科的分析工具、方法和公式,这些学科包括历史学、心理学、生理学、数学、工程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经济学等。查理采用“生态”投资分析法的无懈可击的理由是:几乎每个系统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若要理解这样的系统,就必须熟练地运用来自不同学科的多元思维模式。正如约翰·缪尔谈到自然界万物相互联系的现象时所说的:“如果我们试图理解一样看似独立存在的东西,我们将会发现它和宇宙间的其他一切都有联系。” 思维模型的复式框架 简单是长期努力工作的结果,而不是起点。 ——弗里德里克·迈特兰德 长久以来,我坚信存在某个系统——几乎所有聪明人都能掌握的系统,它比绝大多数人用的系统管用。你需要的是在你的头脑里形成一种思维模型的复式框架。有了那个系统之后,你就能逐渐提高对事物的认识。 然而,我这种特殊的方法似乎很少得到认可,甚至对那些非常有才能的人来说也是如此。人们要是觉得一件事情“太难”,往往就会放弃去做它。 ——查理·芒格 愿意改变想法 当面临要么改变想法、要么证明无需这么做的选择时,绝大多数人都会忙于寻找证据。 ——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 查理养成了一种异常罕见的性格——愿意甚至渴望去证实和承认他自己的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他曾经说:“如果说伯克希尔取得了不错的发展,那主要是因为沃伦和我非常善于破坏我们自己最爱的观念。哪年你没有破坏一个你最爱的观念,那么你这年就白过了。” 查理喜欢把人们的观念和方法比喻为“工具”。“如果有了更好的工具(观念或方法),那还有什么比用它来取代你较为没用的旧工具更好的呢?沃伦和我常常这么做,但大多数人会像加尔布雷思说的那样,永远不舍得他们那些较为没用的旧工具。” 以愿意改变自己的想法而闻名的托马斯·阿尔法·爱迪生(1847—1931)坚持不懈地尝试了“一万种失败的方法”,最终成功地发明了电灯泡。 查理试图发现与他的每个投资项目相关的宇宙,他所用的方法是牢牢地掌握全部——或者至少大部分——候选待投资公司内部及外部环境相关的因素。只要得到正确的收集和组织,他的多元思维模型(据他估计,大概有100种)便能提供一个背景或者框架,使他具有看清生活本质和目标的非凡洞察力。我们在本章中更想指出的是,他的模型提供的分析结构使他能把纷繁复杂的投资问题简化为一些清楚的基本要素。这些模型中最重要的例子包括工程学的冗余备份模型,数学的复利模型,物理学和化学的临界点、倾覆力矩、自我催化模型,生物学的现代达尔文综合模型,以及心理学的认知误判模型。 这种广谱分析法能够让人更好地理解许多和候选投资公司相关的因素是怎样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有时候,这种理解会揭示出更隐秘的情况,也就是会产生“波浪效应”或者“溢出效应”。在其他时候,这些因素联合起来可能会创造出或好或坏的巨大“lollapalooza效应”。通过应用这个框架,查理得到了与绝大多数投资者不同的投资分析方法。他的方法接受了投资问题本质上非常复杂的现实,他不知疲倦地对投资问题进行科学的探讨,而不是传统的“调查”,他为它们进行充分的准备和广泛的研究。 查理在进行投资评估时采用的“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方法在商业世界中肯定是独一无二的,因为这种方法是他原创的。查理找不到现成的方法来解决这个任务,所以他费劲地自创了大部分通过自学得来的系统。说他“自学”并非夸大其辞,他曾经说:“直到今天,我从来没在任何地方上过任何化学、经济学、心理学或者商学的课程。”然而这些学科——特别是心理学——却构成了他的系统赖以立足的基础。 正是这种通过惊人的才智、耐心和数十年的相关经验支撑起来的这种标志性方法,使得查理成为备受巴菲特看重的商业模式识别大师。他就像一名国际象棋特级大师,通过逻辑、本能和直觉决定最具前景的投资“棋步”,同时又给人一种幻觉,似乎他的洞察力是轻易得来的。但请别弄错了:这种“简单”唯有在到达理解的漫长旅途的终点——而非起点——才会到来。他独到的眼光得来不易:那是他毕生钻研人类行为模式、商业系统和许多其他科学......
- 扉页
- 目录
- 营销管理(第16版)
- 扉页
- 目录
- 前言
- 致谢
- 作者简介
- 译者简介
- 第一部分 营销管理的基本原理
- 第二部分 认识市场
- 第三部分 营销战略规划
- 第四部分 设计价值
- 第五部分 沟通价值
- 第六部分 渠道价值
- 第七部分 管理增长
- 术语表
- 页
- 赢
- 扉页
- 目录
- 前言 “每天都有一个新问题”
- 第1章 使命感和价值观
- 第2章 坦诚
- 第3章 考评
- 第4章 发言权和尊严
- 第5章 领导力
- 第6章 招聘
- 第7章 员工管理
- 第8章 “分手”
- 第9章 变革
- 第10章 危机管理
- 第11章 战略
- 第12章 预算
- 第13章 有机的成长
- 第14章 企业的兼并收购
- 第15章 六西格玛
- 第16章 合适的工作
- 第17章 晋升
- 第18章 糟糕的老板
- 第19章 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 第20章 问题无处不在
- 页
- 品牌洗脑:珍藏版
- 扉页
- 目录
- 序言
- 前言
- 01 买吧,买吧,宝贝! 品牌从我们在娘胎里时就开始营销了
- 02 兜售恐慌和偏执 恐惧营销
- 03 我戒不掉你 品牌成瘾、购物狂,以及为什么没了智能手机我们就活不下去
- 04 买了它就能泡上妞 广告中性(以及性别)元素的新面孔
- 05 压力之下 同侪的力量
- 06 哦,甜蜜的回忆 怀旧营销的新面孔(其实也挺老套了)
- 07 营销者的皇家光芒 名人和名气背后的力量
- 08 希望之瓶 健康、幸福与心灵感悟的代价
- 09 你的一举一动,他们都在看着 隐私的终结
- 10 我们想要摩根森太太拥有的一切 最强有力的隐形说客其实是我们自己
- 页
-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 扉页
- 目录
- 奥美全球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序
- 奥美集团亚太区董事长序
- 奥美大中华区董事长序
- 忆《一个广告人的自白》在中国大陆的首次出版
- 英雄死了,英雄万岁
- 阅读奥格威
- 为1991年中文版序
- 本书背后的故事
- 背景
- 第一章 怎样经营广告公司
- 第二章 怎样争取客户
- 第三章 怎样维系客户
- 第四章 怎样当一个好客户
- 第五章 怎样创作高水平的广告
- 第六章 怎样写有效力的文案
- 第七章 怎样使用插图和编排文案
- 第八章 怎样制作上乘的电视广告
- 第九章 怎样为食品、旅游地和专利药品制作优良广告
- 第十章 怎样才能功成名就——对年轻人的进言
- 第十一章 广告是否应予废止
- 译后记
- 译者再记
- 页
- 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畅销版)(共两册)
- 扉页
- 目录
- 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畅销版.上
- 扉页
- 目录
- 彩插
- 第一部分 大泡泡
- 第二部分 “内部记分卡”
- 第三部分 赛马场
- 第四部分 苏珊在歌唱
- 页
- 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畅销版.下
- 扉页
- 目录
- 第五部分 华尔街之王
- 第六部分 财富提取单
- 后记
- 资料搜集说明
- 致谢
- 图片使用说明
- 页
- 伟大的博弈
- 扉页
- 目录
- 中文版第三版序 资本市场与大国兴衰
- 致中国读者[1]
- 尚福林再版序
- 易纲再版序
- 译者再版序 华尔街的辉煌与窘迫
- 译者首版序
- 穿越华尔街的历史风云
- 前言
- 第一章 “人性堕落的大阴沟”(1653—1789年)
- 第二章 “区分好人与恶棍的界线”(1789—1807年)
- 第三章 “舔食全美商业和金融蛋糕上奶油的舌头”(1808—1836年)
- 第四章 “除了再来一场大崩溃,这一切还能以什么收场呢?”(1837—1857年)
- 第五章 “浮华世界不再是个梦想”(1857—1867年)
- 第六章 “谁能责备他们——他们只是做了他们爱做的事而已”(1867—1869年)
- 第七章 “面对他们的对手,多头们得意扬扬”(1869—1873年)
- 第八章 “你需要做的就是低买高卖”(1873—1884年)
- 第九章 “您有什么建议?”(1884—1901年)
- 第十章 “为什么您不告诉他们该怎么做呢,摩根先生?”(1901—1914年)
- 第十一章 “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吗?”(1914—1920年)
- 第十二章 “交易所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1920—1929年)
- 第十三章 “不,他不可能那么干!”(1929—1938年)
- 第十四章 “华尔街也是……主街”(1938—1968年)
- 第十五章 “或许是为贪婪说句好话的时候了”(1968—1987年)
- 第十六章 “这种趋势会不会继续下去呢?”(1987—1999年)
- 第十七章 不平静的新世纪(2000—2019年)
- 尾声
- 梅建平再版跋 读史偶得
- 页
- 投资最重要的事
- 扉页
- 目录
- 推荐序1
- 推荐序2
- 中文版序言
- 序言
- 01 学习第二层次思维
- 02 理解市场有效性及局限性
- 03 准确估计价值
- 04 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 05 理解风险
- 06 识别风险
- 07 控制风险
- 08 关注周期
- 09 钟摆意识
- 10 抵御消极影响
- 11 逆向投资
- 12 寻找便宜货
- 13 耐心等待机会
- 14 认识预测的局限性
- 15 正确认识自身
- 16 重视运气
- 17 多元化投资
- 18 避免错误
- 19 增值的意义
- 20 合理预期
- 21 最重要的事
- 页
- 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智慧箴言录( 全新增订本)
- 扉页
- 目录
- 献给查理·芒格
- 中文版序言 书中自有黄金屋
- 鸣谢
- 序言 巴菲特论芒格
- 驳辞 芒格论巴菲特
- 导读
- 关于本书
- 第一章
- 第二章 芒格的生活、学习和决策方法
- 第三章 芒格主义:查理的即席谈话
- 第四章 查理十一讲
- 第五章 文章、报道与评论
- 查理·芒格推荐书目
- 查理·芒格年谱
- 页
- 世界秩序
- 扉页
- 目录
- 序言 对世界秩序问题的思考
- |第一章| 欧洲:多元化的国际秩序
- |第二章| 欧洲均势体系及其终结
- |第三章| 伊斯兰主义和中东:世界乱局
- |第四章| 美国与伊朗:不同的秩序理念
- |第五章| 亚洲的多样性
- |第六章| 通往亚洲秩序之路:对抗还是伙伴关系?
- |第七章| “代表全人类行事”:美国及其秩序观
- |第八章| 美国:心情矛盾的超级大国
- |第九章| 技术、均衡与人的意识
- 结论 当今时代能建立世界秩序吗?
- 致谢
- 注释
- 页
- 思考,快与慢
- 扉页
- 本书所获赞誉
- 目录
- 序言
- 第一部分 系统1,系统2
- 第二部分 启发法与偏见
- 第三部分 过度自信与决策失误
- 第四部分 选择与风险
- 第五部分 两个自我
- 致谢
- 页
- 黑天鹅
- 扉页
- 目录
- 序言
- 第一部分 极端斯坦与黑天鹅现象
- 第二部分 我们难以预测
- 第三部分 极端斯坦的灰天鹅
- 结语 一半对一半――如何与黑天鹅打成平手
- 后记1 从白天鹅到黑天鹅
- 后记2 强大与脆弱――更深层次的哲学经验的反思
- 致谢
- 页
- 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修订版)
- 扉页
- 目录
- 推荐语
- 前言
- 第一部分 生活案例
- 第二部分 慈善机构
- 总结
- 致谢
- 页
- 枪炮、病菌与钢铁
- 扉页
- 目录
- 致我的中国读者
- 前言 为什么说世界历史就像洋葱一样?[1]
- 开场白 亚力的问题
- 第一部分 从伊甸园到卡哈马卡
- 第二部分 食物生产的兴起与扩散
- 第三部分 从食物到枪炮、病菌与钢铁
- 第四部分 环游世界
- 收场白 人类史这门科学的未来
- 2017版后记 《枪炮、病菌与钢铁》视角下的富国与穷国
- 致谢
- 延伸阅读
- 图片来源
- 《枪炮、病菌与钢铁》解读本
- 页
- 尤瓦尔简史三部曲
- 扉页
- 目录
- 今日简史:人类命运大议题
- 扉页
- 目录
- 序
- 第一部分 科技颠覆
- 第二部分 政治挑战
- 第三部分 绝望与希望
- 第四部分 真相
- 第五部分 生存下去
- 致谢
- 注释
- 页
- 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
- 扉页
- 目录
- 第一部分 智人征服世界
- 第二部分 智人为世界赋予意义
- 第三部分 智人失去控制权
- 图片来源
- 致谢
- 注释
- 页
-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 扉页
- 目录
- 推荐序
- 第一部分 认知革命
- 第二部分 农业革命
- 第三部分 人类的融合统一
- 第四部分 科学革命
- 后记 变成神的这种动物
- 致谢
- 历史年表
- 参考数据
- 页
- 自私的基因:40周年增订版
- 扉页
- 目录
- 40周年增订版说明
- 40周年增订版序言
- 30周年版简介
- 第2版前言
- 序言
- 前言
- 第1章 为什么会有人呢?
- 第2章 复制因子
- 第3章 不朽的双螺旋
- 第4章 基因机器
- 第5章 进犯行为:稳定性和自私的机器
- 第6章 基因种族
- 第7章 计划生育
- 第8章 代际之战
- 第9章 两性战争
- 第10章 你为我搔痒,我就骑在你的头上
- 第11章 觅母:新的复制因子
- 第12章 好人终有好报
- 第13章 基因的延伸
- 第14章 基因决定论与基因选择论
- 第15章 对于完美化的制约
- 尾注
- 参考书目
- 第14、15章术语表
- 评论集萃
-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