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学人丛书(套装共三十一册)_AZW3_MOBI_EPUB_李伯杰

内容节选

论辛亥革命与东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兼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史研究的偏废,史学界对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整合研究是很不够的。20世纪80年代以前,绝大多数的论著,丛集在政治史方面,诸如:革命派的形成、革命小团体的组建、同盟会的成立及其纲领、革命派与立宪派的论战、清末立宪运动、反清武装起义、保路运动、会党、新军、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以及若干历史人物的评价,等等。[1]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社会史研究的渐趋复兴,学者们开始注意于辛亥革命时期社会思潮的转变、民族工业与资产阶级的形成及其活动、农村经济的变化、商会商团和学界社团的研究等。但是这些分属于社会史领域的各方面问题,研究成果大多是个案的,整合性研究不多。据林增平等先生主编的《辛亥革命史研究备要》一书所收《辛亥革命研究论文目录索引(1949—1990)》,在全部25个大类中,没有社会结构或社会转型这样的类目;整合性论文,只在“综合”类中收列了李时岳先生的《近代中国社会演变和辛亥革命》一篇。[2]正是由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稀少,致使辛亥革命史研究的权威学者撰写的“研究综述”中无此评论。[3] 20世纪90年代起,学者们开始从社会变革与时代中心的角度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对传统的以1840年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和以1919年作为中国现代史起点的观点,提出质疑。有人认为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样一个完整的概念,它正式形成的标志,应以辛亥革命比较合适。[4]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革命手段冲击了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引进了西方政治文化模式,应该成为中国现代史的开端。[5]可惜,这些质疑未能得到研究者的广泛回应。但不少研究者的视野,确实较多地转向了诸如商会史、市民社会、士绅阶层、绅商等社会群体方面的研究,并出版了一批研究成果。[6]与此同时,对于孙中山与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研究也引起了更多重视,上海、广东等地,都曾以此为主题举办过学术讨论会。[7]从已发表的会议综述看,学者较多注意于孙中山关于社会变革的理念、思想、计划、方案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影响,而对社会变革本身的考察甚少。[8]可以说,无论是辛亥革命史或是孙中山研究,真正从社会结构和社会转型方面研究的论著并不多。 有鉴于此,我尝试从东南地区社会结构变迁的视角,来讨论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转折意义,并由此估量这场伟大革命的历史地位。 一 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主要表现为社会结构的变迁。这是一个延续和发展的长时间运作过程。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文化位势参差不齐,全国的变迁过程显然不同。其中,东南地区在辛亥革命后的变化最得风气之先。 所谓东南地区,习惯上指包括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在内的长江下游及钱江、闽江流域,相当晚清的两江总督、闽浙总督辖区。这个地区由于地理和历史方面的原因,早在辛亥革命前就已形成资源互补、文化相互渗透的区域联动网络。以江苏省上海县为例,早在上海开埠前,东南各省的商人就在上海从事棉花、土布、生丝、茶叶、食糖、干货等贸易,并在上海建立起同乡、同业性的会馆公所。从1843年上海开埠后到辛亥革命前,上海的同乡会馆约21个,其中属于东南五省的共13个;同业公所有35个,其中东南地区共9个。[9]上海开埠后,浙、皖、闽、赣的茶叶,杭、嘉、湖地区的生丝与南京及江苏的土布,一改以往流向广州出口的路径而以上海为集中地;外国商品的输入,也以上海为重要口岸然后流转东南各省和其他地区。[10]文化方面,开埠后由于江、浙人大量流入上海,使苏扬文化对上海产生了重要影响。浙江的方言、风尚、民俗,扬州的服饰、画风,吴中的俳优文学对海派文化的生成都产生过积极影响,而海派文化生成后又向苏浙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辐射,在辛亥革命前已经形成了一个有影响力的文化圈。[11]虽说东南五省的发展也不平衡,但整体上一直是晚清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区域,以此作为社会转型的分析单元,应该说是具有可行性的。 二 中国自中古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是一个“推封建主义之陈,行民主主义(资本主义)之新”的漫长过程,包含着准备、转折、发展、成型的各个历史阶段。晚清自鸦片战争后中西交汇开始的自我改革,虽说在客观上为近代社会的生成做了些准备,但为维护万世一系的家天下,不仅改革力度、广度和深度不够,而且在改革中又设置了种种障碍,显得前景扑朔迷离、步履蹒跚。就全国而言,东南地区是社会转型机制准备得相对成熟地区。 从政治结构方面看,东南地区自咸同以来,一直为湘、淮系所把持,节镇权重,往往视朝廷及定章若弁髦,自司道府以下,罔不惟督抚之命是听。1881年3月(光绪七年二月),给事中张观准的奏折,痛陈了这种外重内轻的局面: 自粤匪构乱以来,各省督抚因时因地每有便宜陈奏,朝廷往往曲为允从,部臣亦破例议行,原以时局多艰,不得不稍通权变。今海宇乂安亦有年......

  1. 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家与史学
    1. 封面
    2. 目录
    3. 上篇 史家个案
      1. 范文澜与中国通史撰著
      2. 范文澜早期的近代史研究
      3. 范文澜续写、重写《中国近代史》的构想及实践
      4. 胡绳与中国近代史学科建设
        1. 一、早年近代史著述
        2. 二、《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之成书及反响
        3. 三、《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之撰著及反响
        4. 四、对“革命叙事”之调适
      5. 刘大年的史学研究
        1. 一、《美国侵华史》的撰写及论争
        2. 二、构建近代史学科体系
        3. 三、晚年近代史论述
      6. 荣孟源潜心筑础
        1. 一、史学研究与理论建树
        2. 二、整理编纂近代史资料之努力
      7. “旧史家”与近代史研究
        1. 一、吕思勉的近代史书写
        2. 二、金毓黻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4. 中篇 理论探讨
      1. “三次革命高潮”解析
        1. 一、“三次革命高潮”之提出
        2. 二、“三次革命高潮”之取向
        3. 三、“民族”与“阶级”的内在紧张
        4. 四、“三次革命高潮”之阐释弹性
      2. 何为“近代”
      3. 近代中国主叙事的源起流变与重构
        1. 一、李书概述
        2. 二、关于“学科化”问题
        3. 三、史学与政治
        4. 四、“革命叙事”的内在张力
        5. 五、结语
      4. “历史创造者”问题再审视
      5. 近十年来中国近代史理论问题述评
        1. 一、唯物史观及社会形态问题
        2. 二、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之争
        3. 三、对“中国中心观”的反思与批评
        4. 四、后现代思潮对史学研究之影响
        5. 五、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碎片化”问题
        6. 六、公众历史学与大众化问题
        7. 七、数字技术在史学研究中的运用
    5. 下篇 学术组织与活动
      1. 辛亥革命学术讨论会与辛亥革命史研究
        1. 一、四次盛会之概况
        2. 二、会议主题之评析
        3. 三、理论、方法之嬗变
        4. 四、余论
      2. 井上清1960年来华访学始末
      3. 《台湾历史概述》成书过程
      4. 《顾维钧回忆录》翻译出版风波
      5. 从几则未刊资料解读黎澍
        1. 一、黎澍与沈元
        2. 二、所谓“历史问题”
        3. 三、一封辞职信
      6. 张国淦《中国方志考》的整理出版
    6. 后记
  2. 北朝论稿
    1. 封面
    2. 目录
    3. 代序:随遇而安 因时求宜——答肖时花编辑访问
      1. 一、生活经历与人生态度
      2. 二、学术收获与治学体会
      3. 三、社会担当与学术期望
    4. 上编
      1. 黄帝历史形象的塑造——从司马迁到魏收的历史贡献
        1. 前言
        2. 一、中华正史第一本纪
        3. 二、虚实之间历史形象
        4. 三、封建帝王理想样板
        5. 四、北朝各族共同祖先
        6. 结语
      2. 《北史》中的宗族与北朝历史系统——兼论中华文明长存不衰的历史原因
        1. 一、在北朝历史系统下深化认识
        2. 二、尘埃落定方能显示统一轨迹
        3. 三、门阀士族虽败,宗族组织犹存
        4. 四、颠沛中顽强发展的宗族例证
        5. 五、凸显宗族是《北史》独到的价值
      3. 南朝北朝与南北朝——兼论中国古代史学科术语的时空界定问题
        1. 一、南朝
        2. 二、北朝
        3. 三、南北朝
    5. 下编
      1. 北魏明元帝两皇后之死与保太后得势
        1. 一、附于《皇后列传》的保母
        2. 二、储君与生母隔离自杜氏始
        3. 三、姚氏铸金人不成
        4. 四、死于同年的杜氏与姚氏
        5. 五、保太后窦氏干预朝政
      2. 北魏太和之初的双簧专制
        1. 一、二圣钦明
        2. 二、因缘见幸
        3. 三、亲任转重
        4. 四、势倾都鄙
        5. 五、双簧专制
      3. 迁都策与分化术——兼论襄助北魏孝文帝迁都的三位关键人物
        1. 一、三方面的关键人物
        2. 二、迁都事业的襄助者
        3. 三、借迁都以分化旧人
      4. 北魏孝文昭皇后高氏梦迹考实
        1. 一、为日所逐
        2. 二、太后称奇
        3. 三、遭贼暴薨
      5. 北魏宣武帝朝三后之争
        1. 一、孝文帝遗诏除冯氏
        2. 二、诸王专恣意不可测
        3. 三、所谓宽容性不妒忌
        4. 四、礼敬尚隆心存杀机
        5. 五、宫禁事秘莫能知悉
        6. 六、一身之死何缘畏惧
        7. 七、母以子贵奈我如何
        8. 八、历史重演结局不同
      6. 于什门事件与魏燕之争
        1. 一、抚纳诸部独排北魏
        2. 二、违义致忿错失契机
        3. 三、久拘使臣不解僵局
        4. 四、强敌压境更图所适
        5. 五、不乏教训值得借鉴
      7. 北魏平城郭城南缘的定位与相关交通问题
        1. 一、杨众度墓砖与并州大道
        2. 二、盖天保墓砖与定州大道
      8. 英文摘要
      9. 代跋:第十一届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开幕词
      10. 后记
  3. 变局与抉择:晚清人物研究
    1. 前言
    2. 乡村士绅在“近代”边缘的生活世界——嘉道咸同时期管庭芬日记解读
      1. 一、管庭芬行迹与“近代”边缘的海宁
      2. 二、科举的理想及其幻灭
      3. 三、日常生活与地方社会
      4. 四、战乱时期的经历与见闻
      5. 五、对近代西方的模糊感知
      6. 六、余论
    3. 人生境遇与时代变迁——魏源、容闳、谭嗣同三题
      1. 一、略论魏源思想的文化背景
      2. 二、“边缘人”的角色尴尬——容闳在晚清中国的人生境遇
      3. 三、谭嗣同戊戌进京前后的思想变动及其原因
    4. 曾国藩与倭仁关系论略
      1. 一、早年相交于师友之间
      2. 二、晚清理学两个路向
      3. 三、朝内朝外共辅“同治中兴”
      4. 四、晚年“绝交”说史实辨误
    5. 李鸿章对日本的认识及其外交策略——以19世纪70年代为中心
      1. 一、前言:问题的提出
      2. 二、中日“修好”与联日制西
      3. 三、从台、琉事件看日本的野心
      4. 四、开放朝鲜与以西制日防俄
      5. 五、余论:相关问题的讨论
    6. 略论刘铭传的台海防御观
      1. 一、台防与东南海防
      2. 二、台防与闽防
      3. 三、海防与陆防
      4. 四、结语
    7. 张之洞庚子年何曾有过帝王梦——与孔祥吉先生商榷兼论清末文献中的“政府”概念
      1. 一、几点商榷
      2. 二、“政府”与“成立新政府”之真义
      3. 三、余话
    8. 在社会问题与经济问题之间——从张之洞禁烟思想与实践的内在矛盾看晚清禁烟问题的两难困境
      1. 一、张之洞对鸦片烟毒的认识及其禁烟思想
      2. 二、张之洞在山西巡抚任上的禁烟举措与成效
      3. 三、张之洞禁烟思想与实践的内在矛盾及其成因
      4. 四、晚清禁烟问题的两难困境及其失败症结
    9. 张人骏与江苏谘议局
      1. 一、张人骏其人及其对新政的态度
      2. 二、江苏谘议局的开办与张人骏
      3. 三、张人骏与江苏谘议局的权限之争
    10. 袁世凯与清末责任内阁制
      1. 一、袁世凯与责任内阁制的提出
      2. 二、清廷高层政争与责任内阁制的流产
      3. 三、光宣间政争与袁世凯阁制主张再度受挫
      4. 四、袁世凯内阁与清王朝覆灭
    11. 神妖之间的人 ——慈禧太后形象三面观
      1. 一、神化的慈禧太后
      2. 二、妖魔化的慈禧太后
      3. 三、还原到人的慈禧太后
    12. 后记
  4. 藏传佛教在西域和中原的传播:《大乘要道密集》研究初编
    1. 书名页
    2. 目录
    3. 文前彩插
    4. 导论 《大乘要道密集》与西夏、元、明三代藏传密教史研究
      1. 一、《大乘要道密集》最初的发现和研究
      2. 二、与《大乘要道密集》相关文献的重新发现
      3. 三、文本解读与历史重构(History through Textual Criticism)
      4. 四、《大乘要道密集》的主要内容
      5. 五、《大乘要道密集》与明代汉译藏传密教文献
      6. 六、《大乘要道密集》与蒙古文、畏兀儿文译藏传密教文献
    5. 第一章 藏传密教于元明两代传播的历史背景:《大乘要道密集》的成书和流传
      1. 一、《大乘要道密集》首次刊印缘起
      2. 二、《大乘要道密集》非元帝师八思巴译集
      3. 三、《大乘要道密集》也非元末作品
      4. 四、《大乘要道密集》中的西夏时代作品
      5. 五、莎南屹啰之明代译师身份之确定
      6. 六、《大乘要道密集》与《密哩斡巴上师道果卷》
    6. 第二章 萨思迦道果法之大成:《大乘要道密集》篇目解题
      1. 一、概述
      2. 二、篇目解题
    7. 第三章 释“最妙上师”和“金刚上师”:论《大乘要道密集》的萨思迦源头
      1. 一、金刚上师胆巴
      2. 二、上师、尚师与大宝法王
      3. 三、甚深道师观
      4. 四、最妙上师与萨思迦道果法之关联
      5. 五、萨思迦派之果续大手印修法
      6. 六、萨思迦派传统中的“最胜上师”
      7. 七、萨思迦派之四种金刚上师释
    8. 第四章 四手印与欲乐定:《依吉祥上乐轮方便智慧双运道玄义卷》读解
      1. 一、《大乘要道密集》所见西夏时代译藏密文本
      2. 二、《依吉祥上乐轮方便智慧双运道玄义卷》与道果法
      3. 三、“欲乐定”读解
      4. 四、余论
    9. 第五章 上师瑜伽于西域和中原的传播:八思巴造《观师要门》对勘及研究
      1. 一、作为密教上师的八思巴帝师
      2. 二、《观师要门》对勘与研究
      3. 三、结语
    10. 第六章 说藏传密教成就法:以元朝帝师八思巴造《弥勒菩萨求修》为中心
      1. 一、略说密教方便道
      2. 二、《喜金刚本续》所说“四续”
      3. 三、密乘佛教之“本尊禅定”
      4. 四、《弥勒菩萨求修》解读
    11. 第七章 造塔仪轨:布思端大师造《大菩提塔样尺寸法》对勘和研究
      1. 一、布思端大师与藏地造塔仪轨
      2. 二、见于《大乘要道密集》的《大菩提塔样尺寸法》
      3. 三、见于《布思端辇真竺全集》中的《大菩提塔样尺寸法》之藏文原文
      4. 四、布思端造《大菩提塔样尺寸法》之依据
      5. 五、佛塔之种类和西藏佛塔之样式
    12. 第八章 开光与加持:八思巴《略胜住法仪》对勘及研究
      1. 一、略说造像、塔仪轨文本
      2. 二、《略胜住法仪》对勘
      3. 三、印藏佛教传统中的胜住仪轨
      4. 四、释迦舍利灵通之塔碑文
    13. 附录 道果文献总目录
      1. 《弟子释》(Slob bshad)
      2. 《大众释》(Tshogs bshad)
  5. 乘桴新获:从戊戌到辛亥
    1. 重版前言
    2. 前言
    3. 卷一
      1. 伊藤来华和戊戌政变
      2. 关于戊戌政变的一项重要史料
      3. 关于光绪“密诏”诸问题
      4. 康有为、章太炎的流亡日本
      5. 章太炎在台湾
      6. 章太炎和馆森鸿
      7. 章太炎的“割辫”和《解辫发》
      8. 章太炎的《社会学》
      9. 关于亚洲和亲会
      10. 辛亥革命前夕的章太炎
      11. 章太炎和孙中山
    4. 卷二
      1. 伊藤博文关系文书
      2. 宗方小太郎关系文书
      3. 井上雅二关系文书
      4. 井手三郎关系文书
      5. 梅屋庄吉关系文书
      6. 井上馨关系文书
      7. 寺内正毅关系文书
      8. 木堂先生书翰
      9. 《台湾日日新报》
      10. 《新学伪经考辨》
      11. 孙文先生东游纪念写真帖
    5. 卷三
      1. 东京、京都、神户讲记
      2. 戊戌变法和康有为
      3. 辛亥革命和章太炎
      4. 中国近代史研究近况
      5. 史料的搜集、鉴别和整理
      6. 近代经学的特点
      7. 章太炎和孙中山赘论
      8. 《訄书》版本种种
    6. 卷四
      1. 日本康、梁遗迹访问
      2. 日本的“辛亥革命研究会”和“孙文研究会”
      3. 章太炎旅日散记
      4. 京都、奈良、大阪
      5.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
      6. 静嘉堂文库
      7. 东洋文库
      8. 东京大学图书馆
      9. 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善本
      10. 《中国近代の思想家》序
      11. 近代中国の革命思想と日本
  6. 档案中的历史:清代政治与社会
    1. 书名页
    2. 文前彩插
    3. 前言
    4. 目录
    5. 上篇 档案中的清代政治
      1. “冲、繁、疲、难”:清代道、府、厅、州、县等级初探
        1. 一、前言
        2. 二、“冲、繁、疲、难”新制的提出
        3. 三、“冲、繁、疲、难”新制的订定
        4. 四、“冲、繁、疲、难”缺分的分布
        5. 五、“冲、繁、疲、难”缺分的更动
        6. 六、结论
      2. 金钱会与白布会
        1. 一、前言
        2. 二、金钱会的成立与扩张
        3. 三、孙锵鸣与白布会
        4. 四、金钱会事件
        5. 五、绅与绅争
        6. 六、官与绅仇
        7. 七、结论
      3. 官给私帖与牙行应差
        1. 一、前言
        2. 二、官给牙帖
        3. 三、州县不得发帖
        4. 四、牙行的角色
        5. 五、耗羡归公以后
        6. 六、结论
      4. 乡地保甲与州县科派
        1. 一、引言
        2. 二、保甲与里甲名目
        3. 三、私派差徭
        4. 四、地方与保长
        5. 五、乡约应差
        6. 六、乡保受难与得利
        7. 七、基层治理
        8. 八、结语
      5. 皇权为中心的权力竞逐:以清雍正十二年官缺更定为例
        1. 一、前言
        2. 二、官缺更定的提出
        3. 三、官缺改定
        4. 四、督抚违例题请
        5. 五、结论
    6. 中篇 档案中的清代社会
      1. 嘓噜:四川的异姓结拜组织
        1. 一、前言
        2. 二﹑“嘓噜”一词
        3. 三、嘓噜成员
        4. 四、地理分布
        5. 五、乾隆朝以后的嘓噜
        6. 六、结论
      2. 清代的宗教结社:以直隶省老理会为例的个案研究
        1. 一、前言
        2. 二、组织的成立与发展
        3. 三、组织与成员
        4. 四、活动范围与活动方式
        5. 五、结论
      3. 湘军与哥老会
        1. 一、前言
        2. 二、同、光年间有关哥老会起源的三种看法
        3. 三、哥老会与湘军的关系
        4. 四、哥老会组织名称的演变
        5. 五、结论
      4. 哥老会的人际网络
        1. 一、前言
        2. 二、李洪及其起事计划
        3. 三、美生事件
        4. 四、参与计划的哥老会成员
        5. 五、李洪事件所反映出之意义
        6. 六、结论
      5. 清代会党时空分布初探
        1. 一、前言
        2. 二、数据来源
        3. 三、会党名目
        4. 四、会党的时间分布
        5. 五、会党的空间分布
        6. 六、结论
      6. 城乡的过客
        1. 一、前言
        2. 二、商贩成员
        3. 三、坐店与走街
        4. 四、经营方式与资本
        5. 五、行走天涯
        6. 六、夫妻别居
        7. 七、结论
      7. 档案所见清代社会夫妻关系的断裂与终止
        1. 一、前言
        2. 二、丈夫的不满
        3. 三、妻子的抱怨
        4. 四、结论
    7. 下篇 档案与历史研究
      1. 清乾隆朝四川人口资料检讨
        1. 一、前言
        2. 二、户部汇题清册人口数的检讨
        3. 三、《乾隆六十年分四川通省民数册》的户口资料
        4. 四、保甲与户口清查
        5. 五、结论
      2. 旧档案、新材料
        1. 一、前言
        2. 二、内阁大库档案的流出
        3. 三、档案整理经过
        4. 四、现阶段的整理
        5. 五、档案内容
        6. 六、结论
      3. 口供中的故事
        1. 一、档案内容
        2. 二、档案中的研究课题
        3. 三、口供中的生活数据
        4. 四、口供数据的局限
      4. 内阁大库档案中的疾病与医疗史料
        1. 一、疾病与医疗
        2. 二、疾病与社会
        3. 三、结论
      5. 寻找大清“精微批文”
        1. 一、缘起
        2. 二、何以误作“勘合”
        3. 三、何以是“精微批文”
        4. 四、用途与形制
        5. 五、请领程序
        6. 六、永行停止
      6.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内阁大库档案台湾史料汇编》简介
        1. 一、出版缘起
        2. 二、目录体例
        3. 三、主题分类索引
        4. 四、结语
      7. 也是历史
        1. 前言
        2. 一、卖妻
        3. 二、卖奸
        4. 三、白日求欢
        5. 四、杀夫
        6. 结语
  7. 德国文化研究
    1. 封面
    2. 目录
    3. 绪论
    4. 第一章 “身处欧洲中央”:影响德国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地理条件
      1. 引言
      2. 第一节 破碎而开放的空间
      3. 第二节 “不合时宜的大块头”
      4. 第三节 “中部位置”的后果
      5. 第四节 “中间位置”对于德意志民族心理的影响
      6. 结语
    5. 第二章 “迟到的民族”:历史的负担
      1. 引言
      2. 第一节 辉煌的开端
      3. 第二节 近代以来的步履蹒跚
      4. 第三节 自由与统一不可兼得
      5. 结语
    6. 第三章 德国历史的几个特点及其对德国文化的影响
      1. 引言
      2. 第一节 “与众不同”的几个表征
      3. 第二节 屈夫霍伊塞的巴巴罗萨纪念碑或德国历史的悲情性
      4. 结语
    7. 第四章 “诗人的民族”:语言文学在德意志民族意识建构中的作用
      1. 引言
      2. 第一节 “文化民族”
      3. 第二节 “诗人的民族”
      4. 第三节 德语与德意志民族
      5. 第四节 “读书做官”及“文化修养”
      6. 第五节 小城魏玛
      7. 结语
    8. 第五章 “一个麻烦的祖国”:德意志民族的德国认同危机
      1. 引言
      2. 第一节 “您爱德国吗?”
      3. 第二节 艰难的德国认同之路
      4. 第三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认同问题
      5. 结语
    9. 第六章 德国文化的符号
      1. 引言
      2. 第一节 德国符号
      3. 第二节 国旗上的颜色
      4. 第三节 坎坷的国歌之路
      5. 结语
    10. 第七章 安全感缺乏症
      1. 引言
      2. 第一节 “德国人的恐惧”
      3. 第二节 “German Angst”产生的历史原因
      4. 第三节 德国人的对策
      5. 结语
    11. 参考文献
  8. 庚子救援研究
    1. 书名页
    2. 目录
    3. 导论
    4. 第一章 庚子国变中的京官
      1. 第一节 无主之城
      2. 第二节 京官的日常生活
      3. 第三节 京官视野中的庚子国变
    5. 第二章 南北之间的交通与通信
      1. 第一节 庚子年间的南北交通
      2. 第二节 庚子年间的南北通信
    6. 第三章 从“江浙”到“东南”:救援组织的成立
      1. 第一节 救济善会的成立与东南意识的表达
      2. 第二节 济急善局的成立与陆路救援
    7. 第四章 “泽被宣南”:对于京官的救援
      1. 第一节 东南济急善会
      2. 第二节 “各省同乡济各省同乡”
      3. 第三节 疆吏与庚子救援
    8. 第五章 华洋官绅之间:以救济善会的活动为主
      1. 第一节 陆树藩与“救命船”
      2. 第二节 华洋之间
      3. 第三节 官绅之间
    9. 第六章 救援行动的终局
      1. 第一节 运送“浙江三忠”灵柩回南
      2. 第二节 京城社会秩序的逐渐恢复
      3. 第三节 救援组织的善后
    10. 余论 庚子救援中的关键词
      1. 第一节 上海的丝业时代
      2. 第二节 京官:中央与地方之间
      3. 第三节 省籍意识与东南意识
      4. 第四节 义赈与上海华人社会的整合
    11. 附录一 庚子救援大事记
    12. 附录二 人物小传
    13. 附录三 三十三名京官籍贯
    14. 附录四 《救济日记》
    15. 附录五 严复在《大公报》上的一则佚函及相关问题考辨
    16. 后记
    17. 中华学人丛书
  9. 觉世之道:王阳明良知说的形成
    1. 书名页
    2. 前言
    3. 目录
    4. 第一章 龙场之悟
      1. 一、成化、弘治时期学风改变的契机
      2. 二、丁卯之祸
      3. 三、曲折的贬谪路
      4. 四、圣人之道:心即理
      5. 五、小结
    5. 第二章 “圣人之学”是“心学”
      1. 一、时代的需要:君子之学
      2. 二、“圣人之学”的展开
      3. 三、小结
    6. 第三章 圣贤骨血:良知
      1. 一、平南赣盗:破心中贼
      2. 二、平宸濠的后果:忠泰之变
      3. 三、判别是非的标准:良知
      4. 四、小结
      5. 五、余论
    7. 参考书目
      1. 一、原始资料
      2. 二、近人著作
      3. 三、论文
      4. 四、地方志
      5. 五、外文著作
    8. 附录一:王阳明佚诗文辑释
      1. 一、可确定年代
      2. 二、无确定年代
    9. 附录二:王阳明《年谱》与从祀孔庙之研究
      1. 一、前言
      2. 二、从祀孔庙争议与《年谱》的关联
      3. 三、从祀孔庙的标准与《年谱》的修改
      4. 四、事功的突出与争议的抹消
      5. 五、学术思想的定位与变化过程的隐讳
      6. 六、行履无疵于公议
      7. 七、结论
    10. 后记
  10. 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1. 封面
    2. 目录
    3. 导论
      1. 一、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
      2. 二、士大夫、士大夫家族及其关系网络
      3. 三、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及其转向
    4. 第一章 君子小人之辨
      1. 一、引言
      2. 二、从道德人格看君子小人之辨
      3. 三、从政治人格看君子小人之辨
      4. 四、君子、小人之辨的历史转向
      5. 五、结语
    5. 第二章 出处仕隐的困惑
      1. 一、引言
      2. 二、出处进退:士大夫的“大闲”
      3. 三、仕抑或隐:士大夫的困惑
      4. 四、出处仕隐观的新动向
      5. 五、出处仕隐:士大夫的抉择
      6. 六、结语
    6. 第三章 忠孝节义的两难境地
      1. 一、引言
      2. 二、士大夫的忠孝观及其转向
      3. 三、士大夫的节义观及其转向
      4. 四、士大夫忠孝节义的行为实践
      5. 五、结语
    7. 第四章 生死之间的抉择
      1. 一、引言
      2. 二、生死观:儒佛道之辨及其合流
      3. 三、士大夫的生死观及其转向
      4. 四、士大夫面对生死的行为抉择
      5. 五、结语
    8. 第五章 雅俗之辨及其互动
      1. 一、引言
      2. 二、雅俗之辨:雅与俗的两分
      3. 三、雅俗互动态势的形成
      4. 四、士大夫的崇雅意识及其精致生活
      5. 五、结语
    9. 余论
      1. 一、明清易代与江南士大夫家族的衰替
      2. 二、清初士大夫遗民的头发衣冠情结及其心理分析
      3. 三、清初礼教秩序的重建与士大夫精神史的波折
    10. 参考文献
    11. 后记
  11. 清季州县改制与地方社会
    1. 书名页
    2. 目录
    3. 绪论
    4. 第一章 清代州县治理与晚清改制之议
      1. 第一节 州县治理的内容与路径
      2. 第二节 州县官与各方关系
      3. 第三节 晚清州县体制改革之议
    5. 第二章 从学官到劝学所:州县教育管理体系的转变
      1. 第一节 学堂兴起与劝学所的设置
      2. 第二节 劝学与筹款
      3. 第三节 官督绅办与功能转变
      4. 第四节 新学堂与地方社会
    6. 第三章 从保甲团练到巡警:州县治安体系的变动
      1. 第一节 保甲与团练
      2. 第二节 州县巡警的建立
      3. 第三节 建制与职能
      4. 第四节 州县巡警与地方社会
    7. 第四章 从州县官审判到筹办审判厅:州县司法变革的开启
      1. 第一节 “就地正法”之制与州县官的审判权
      2. 第二节 州县官与教案审理
      3. 第三节 “恤刑狱”与州县司法改革
      4. 第四节 审判厅之设置与州县官的审判权
    8. 第五章 从官治到地方自治:州县治理模式的转换
      1. 第一节 从议设乡官到实行地方自治
      2. 第二节 城镇乡和府厅州县两级自治方案的颁布
      3. 第三节 地方自治的筹办与推进
      4. 第四节 自治与地方社会
    9. 第六章 公费、经征与劝业:州县财政和经济职能的调整
      1. 第一节 州县财政紊乱与“外销”出现
      2. 第二节 州县财政的局部整理
      3. 第三节 州县经济职能的转换
    10. 第七章 选任与监督:州县官人事制度的变更
      1. 第一节 同治光绪年间州县官选任制度的嬗变
      2. 第二节 清末州县官选任制度改革
      3. 第三节 州县官监督制度的变化
    11.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后记
  12. 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
    1. 封面
    2. 目录
    3. 自叙
    4. 第一章 兴汉会的前因后果
      1. 一、缘起
      2. 二、维新派介入
      3. 三、意外之果
      4. 四、天平倾斜
      5. 五、影响犹存
    5. 第二章 保皇会庚子勤王谋略及其失败
      1. 一、重在两广
      2. 二、东西无常
      3. 三、秀才用兵
      4. 四、聪明反被聪明误
    6. 第三章 勤王运动中各政治团体的关系
      1. 一、联合共识
      2. 二、内部分歧
      3. 三、犬牙交错
    7. 第四章 保皇会的暗杀活动
      1. 一、复仇复辟
      2. 二、勤王辅助
      3. 三、再向京师
      4. 四、渐入下流
    8. 第五章 早期留日学生社团与活动
      1. 一、发端新探
      2. 二、社团滥觞
      3. 三、壬寅东渡
      4. 四、排满演说
    9. 第六章 中国教育会
      1. 一、双重属性
      2. 二、规模与联系
      3. 三、发展与影响
      4. 四、内部矛盾
    10. 第七章 军国民教育会
      1. 一、产生与结局
      2. 二、组织与活动
      3. 三、政治属性
      4. 四、影响与分化
    11. 第八章 20世纪初国内新知识界社团概论
      1. 一、类型分布与社会探源
      2. 二、宗旨与活动
      3. 三、两大特征
      4. 四、社会影响
    12. 第九章 孙中山与国内知识界
      1. 一、倚重读书人
      2. 二、交往联系
      3. 三、群相推崇
      4. 四、思想互动
    13. 第十章 孙中山与留日学界
      1. 一、初期关系
      2. 二、失之交臂
      3. 三、翘首以待
      4. 四、结大团体
    14. 征引书目
      1. 一、著述文献
      2. 二、报刊
      3. 三、档案
    15. 再版后记
  13. 权力与媒介:近代中国的政治与传播
    1. 前言
    2. 第一章 徘徊在帝国边缘的异类
      1. 第一节 马礼逊:帝国边缘的陌生人
      2. 第二节 洪秀全:落魄文人的天国之梦
      3. 第三节 边缘士人:赵烈文与王韬的传播经历
    3. 第二章 盛宣怀与晚清媒介网络
      1. 第一节 “刺马案”与晚清媒介的国际化
      2. 第二节 心灵的延伸:盛宣怀和他的媒介网络
      3. 第三节 庚子国难与盛宣怀的媒介政治
    4. 第三章 晚清帝国传播的政治化
      1. 第一节 梁启超与晚清传播的政治化
      2. 第二节 孙中山、华侨和“海外中国”
      3. 第三节 “枪手”:丁未政潮中的媒介运用
      4. 第四节 袁世凯及其“洹上渔翁”形象的塑造
    5. 第四章 民国初年的媒介与政治
      1. 第一节 商务印书馆的印刷与政治
      2. 第二节 黄远生与民初媒介生态
      3. 第三节 血路:黄远生的自我超越
    6. 第五章 作为媒介的北京大学
      1. 第一节 声名狼藉:蔡元培主政前的“老北大”
      2. 第二节 唤醒青年:北京大学的政治参与意识
      3. 第三节 读书与救国的两难:蔡元培努力遏制北京大学的政治参与
    7. 第六章 “一战”时期的国际传播
      1. 第一节 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 第二节 “一战”之后威尔逊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3. 第三节 威尔逊主义与五四运动的爆发
    8. 第七章 权力、媒介和舆论
      1. 第一节 “爱国者”:吴佩孚的公共形象塑造
      2. 第二节 五四运动与吴佩孚的崛起
      3. 第三节 北战:直皖战争与权势转移
    9. 附录一 克服学术惰性:哈佛大学栗山教授访谈录 [1]
    10. 附录二 近代外交的“通信变革”:清末民初国际宣传政策形成之考察
    11. 参考文献
    12. 后记
  14. 深沉隐藏在表面:霍夫曼斯塔尔的文学世界
    1. 书名页
    2. 导言
    3. 目录
    4. 第一部分 感知与审美的范式转换
      1. 第一章 世纪之交的审美范式转换
      2. 第二章 望远镜中的幸福幻影
      3. 第三章 离别风烟远 幽深漏刻长
      4. 第四章 语言中的绝望与希望
      5. 小结
    5. 第二部分 唯美与生死的辩证哲思
      1. 第五章 “生命当何为?艺术义焉在?”
      2. 第六章 “愚者与有焉”
      3. 第七章 “作为恐惧迷宫的世界”
      4. 第八章 蜘蛛的启示
      5. 小结
    6. 第三部分 爱情与婚姻的幸福求索
      1. 第九章 “我用虚荣的手指触碰自己”
      2. 第十章 幸福与婚姻
      3. 第十一章 婚姻幸福的重新缔造
      4. 小结
    7. 第四部分 命运与爱恨情仇的角力
      1. 第十二章 “拉向生命之外的猛力”
      2. 第十三章 回忆与痛苦的交织 仇恨与暴力的纠结
      3. 第十四章 知识的迷局
      4. 小结
    8. 第五部分 文字与身体表达的张力
      1. 第十五章 爱情与痛苦
      2. 第十六章 时间之轮中的痛苦变迁
      3. 第十七章 女性之舞与男性之悟
      4. 第十八章 女人的好奇与痛苦的渊薮
      5. 小结
      6. 结语
    9. 参考文献
    10. 后记
  15. 诗与意识形态:从西周至两汉诗歌功能的演变与中国古代诗学观念的生成
    1. 书名页
    2. 关于作者
    3. 关于本书
    4. 目录
    5. 导论:文化诗学的研究路向
      1. 一、重建文化语境——文化诗学之入手处
      2. 二、尊重不同文类间的互文本关系——文化诗学的基本原则
      3. 三、在文本、体验、文化语境之间穿行——文化诗学的基本阐释策略
      4. 四、文化诗学的其他方法论问题
        1. (一)对知识与意义的双重关注——研究立场问题
        2. (二)在文本与历史之间穿梭——研究方法问题
        3. (三)在中西汇流中审视——研究视点问题
      5. 五、“古史辨”派《诗经》研究之反思
        1. (一)从历史角度看文学
        2. (二)对汉代《诗经》阐释的否定与质疑
        3. (三)“古史辨”派《诗经》研究方法之反思
    6. 上篇 西周意识形态建构与诗之功用
      1. 第一章 西周初期的意识形态建构
        1. 一、周初的封建与贵族阶层的形成
        2. 二、“制礼作乐”与意识形态建构
        3. 三、“敬”与“德”的意识形态意义
      2. 第二章 诗产生的文化空间
        1. 一、关于“诗言志”
        2. 二、诗作为人神关系语境的言说
        3. 三、诗作为君臣关系语境的言说
        4. 四、诗作为同侪或平辈之间的言说方式
      3. 第三章 周初至战国时期诗歌功能的演变轨迹
        1. 一、《周颂》与“正雅”的意识形态内涵
        2. 二、文化历史语境的变化与诗歌功能的转变
        3. 三、春秋“赋诗”“引诗”的文化意蕴
    7. 中篇 儒学话语霸权形成原因及儒家诗学的基本品格
      1. 第四章 中国古代士人乌托邦精神的原始生成
        1. 一、春秋战国之际文化空间的变化
        2. 二、话语的转换
        3. 三、价值的转换
      2. 第五章 儒学话语霸权形成的文化逻辑
        1. 一、论点辨析
        2. 二、儒家的“中间人”角色
        3. 三、儒家能够成为“中间人”的原因
      3. 第六章 士人思想家的“立法”活动与儒家对诗歌功能的新阐发
        1. 一、士人思想家的“立法”冲动及策略
        2. 二、孔子对诗歌功能的新认识
        3. 三、孟子的认同意识及其诗学表征
        4. 四、荀学与思孟之学的主要差异及荀子诗学的独特性
      4. 第七章 士人乌托邦的诗性特征
        1. 一、儒学的诗性意味
        2. 二、道家之学的诗性特征
        3. 三、易庸之学的诗性诉求
        4. 四、《吕览》的诗性蕴涵
      5. 第八章 关于“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
        1. 一、“王者之迹熄而诗亡”何谓?
        2. 二、“诗亡然后《春秋》作”何谓?
        3. 三、“诗亡”与“《春秋》作”的象征意味
    8. 下篇 汉儒的意识形态建构与汉代诗学的若干问题
      1. 第九章 士人与君权的共谋:儒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之轨迹
        1. 一、儒者的努力
        2. 二、君权系统对儒学的接受过程
        3. 三、君权系统与士人阶层的结盟及儒学主导地位最终确立
      2. 第十章 作为意识形态建构工程之重要部分的汉代诗学
        1. 一、关于《诗序》传承与演变的逻辑轨迹
        2. 二、汉儒“讽谏”观念的生成
        3. 三、关于《诗大序》
        4. 四、汉代诗学的另一种声音
      3. 第十一章 郑玄诗学
        1. 一、郑玄的价值取向
        2. 二、郑玄的“正变”论
    9. 参考书目
    10. 后记
    11. 再版附记
    12. 中华学人丛书
  16. 史家与史学
    1. 封面
    2. 目录
    3. 初版自序
    4. 治史当尽心平心——吕诚之先生史识感言
    5. 许思园:一个被湮没的人文学者
    6. “新史学”旨趣实践会通第一人——为纪念吕思勉逝世50周年而作
      1. 梁启超构建新式中国通史理想的实现
      2. “新史学”通史旨趣的丰富和完善
      3. “思勉人文学术”精神
    7. 吕著中国历史教材研究刍议
      1. 历史教材的前世今生
      2. 吕著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理念
      3. 吕著中学历史教材的剪裁手法
    8. 范文澜:一生追求神似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
    9. 张荫麟《中国史纲》导读
      1. 为学贵自辟,莫依门户侧
      2. 众窍无窍 天然自成
    10. 萧一山《清代通史》导读
    11. 柳诒徵《国史要义》探津
    12. 风骨意境遗后世——恭读旭麓师《浮想录》
      1. 一、“通”:意与境的兼得
      2. 二、新陈代谢:“中国近代通史”
      3. 三、“史学是一种体验”
    13. 走向世界与中国情怀——“中国史”研究世纪学术回顾
      1. 对现代性的回应:重新认识中国
      2. 学术个案之一:顾颉刚、钱穆、郭沫若
      3. 学术个案之二:陈寅恪、吕思勉
      4. 时代的挑战:史学取向及其内在紧张
    14. 科学实证与人文诠释——百年史学回顾
      1. 新史学:对科学实证的追求
      2. 诠释:史家与时代的对话
    15. 中国通史编著百年回顾
    16. 小人物命运背后的大历史——史景迁《王氏之死》
    17. 解读历史的沉重——弗兰克《白银资本》读后
      1. 阅读心理镜像
      2. “中心”偏好与“单脚走天下”
      3. 中国不需要“皇帝的新衣”
    18. 《大分流》与中国历史重估
    19. 中国社会经济史面临的挑战——回应《大分流》的“问题意识”
    20. 孙皓晖式话语与“伪中国史观”
    21. 阅读历史: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
  17. 士与大变动时代
    1. 封面
    2. 目录
    3. 前言
    4. 论近代中国的时代中心(1840—1919)
    5. 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及其政治觉醒
    6. 略论近代中国改良与革命的关系
    7. 论中国近代军事史的研究对象与分期
    8. 中国近代军事思想概论
    9. 海派文化散论
    10. 睡眼方开与昏昏睡去——鸦片战争与中国大夫散论
    11. 太平军水营述论
    12. 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战役研究
    13. 上海城市民众和上海小刀会起义
    14. 论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成立
    15. 1894年孙中山谒见李鸿章一事的新资料
    16. 上海商团与辛亥革命
    17. 论辛亥革命时期的会党
    18. 论辛亥革命与东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兼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9. 论“三民主义”理论中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20. “民生主义”研究的历史回顾——孙中山“民生主义”再研究之一
    21. “平均地权”本义的由来与演变——孙中山“民生主义”再研究之二
    22. 龚自珍与汤鹏
    23. 洪秀全与基督教论纲
    24. 从《翁同龢日记》看同治帝病情及死因
    25. 论陈宝琛与“前清流”
    26. 慈禧在中法战争中的作为
    27. 关于孙中山与黄埔军校的若干思考
    28. 孙中山:推进中华文化近代转型的第一人
    29. 蒋廷黻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30. 史学研究三议
    31. 清史纂修与太平天国的历史地位——对《清史·通纪》纂修的几点意见
    32. 乡镇志是研究上海人文历史的重要文献——以《蒲溪小志》为例
    33. 晚清村镇志纂修的成熟及其人文历史价值——以江南名镇志《紫隄村志》为中心的分析
    34. 保护古镇就是保护历史文脉
    35. 为近代中国革新派巨人画像——评《康有为大传》
    36. 评《上海史》
    37. 附录
    38. 沈渭滨先生主要著述目录
    39. 后记
  18. 孙中山的活动与思想
    1. 封面
    2. 目录
    3. 原序
    4. 本书说明
    5. 鸣谢
    6. 自叙
    7. 上编
      1. 孙中山与庚子勤王运动
        1. 一、兴汉会与自立军
        2. 二、兴中会与保皇会
        3. 三、革命与革政
        4. 四、余论
      2. 庚子孙中山上书港督卜力述论
        1. 一、问题的提出
        2. 二、两广独立
        3. 三、拟定与递交
        4. 四、宗旨与策略
      3. 孙中山生平活动史实补正(1895—1905)
        1. 一、澄清史实
        2. 二、补正细节
        3. 三、资料与问题
      4. 孙中山与同盟会的成立
        1. 一、舍弃兴中会?
        2. 二、全国领袖
        3. 三、旧说新解
      5. 同盟会成立时孙中山的政治形象
        1. 一、文化英雄
        2. 二、统一与反满
        3. 三、天下为公
      6. 孙中山与新加坡华侨
        1. 一、早期联系
        2. 二、《图南日报》
        3. 三、建立同盟分会
        4. 四、革命大本营
        5. 五、拥护共和
      7. 胡适与孙中山
        1. 一、新文化的同路人
        2. 二、善后会议
        3. 三、国民革命
      8. 陈炯明事变前后的胡适与孙中山
        1. 一、接近孙“系”
        2. 二、统一与分治
        3. 三、苏俄与中共
        4. 四、依然同道
    8. 下编
      1. 孙中山革命程序论的演变
        1. 一、绾以约法
        2. 二、共和与专制
        3. 三、革命方略
        4. 四、约法与《临时约法》
        5. 五、由约法而训政
        6. 六、始终不渝
      2. 孙中山与传统文化
        1. 一、语言工具
        2. 二、偏好史地
        3. 三、信而不泥
      3. 信仰的理想主义与策略的实用主义
        1. 一、政治性格的两重性
        2. 二、两重性的适度
      4. 孙中山的国际观与亚洲观
        1. 一、强国取向
        2. 二、本位中心
        3. 三、济弱扶倾
      5. 辛亥前后戴季陶的日本观
        1. 一、了解与警惕
        2. 二、头号大敌
        3. 三、捩转潜因
      6. 《戴季陶文集》与戴季陶研究
        1. 一、戴季陶其人
        2. 二、文集的编辑
        3. 三、日本观
      7. 征引书目
        1. 一、著述文献
        2. 二、报刊
        3. 三、档案
      8. 再版后记
  19. 太平天国与晚清社会
    1. 封面
    2. 目录
    3. 金田起义前夜的广西社会
    4. “拜上帝会”说再辨正
    5. 太平天国时期南京城的变迁
    6. 太平天国毁灭偶像政策的由来及其影响
    7. 太平军中的婚姻状况与两性关系探析
    8. 太平天国筹饷问题及其对战局的影响
    9. 洪秀全登极暨金田起义时间考释
    10. 洪秀全:生前之事与身后之名
    11. 洪仁玕:从塾师、基督徒到总理大臣
    12. 太平天国的权力格局及吏治
    13. 再论李秀成被俘后的“变节”问题
    14. 咸丰朝官场乱象与社会危机——以太平天国初期战事为主线的考察
    15. 咸丰朝整饬吏治的举措
    16. 咸丰朝缓解财政困难的对策
    17. 曾、胡、左的崛起及两湖社会之治理
    18. “同治中兴”背后的社会病症
    19. 后记
  20. 完整的天下经验:宋辽夏金元之间的互动
    1. 书名页
    2. 目录
    3. 绪论 完整的中国经验:多元一体的夷夏阴阳互动
    4. 时间 空间 历法
      1. 边疆形态、天下的时空传统及其现代转换
        1. 一、农耕世界的循环时间与游牧世界的弥散时间
        2. 二、现代时空观念与国家边疆、主权观念
        3. 结语
      2. 竞争与认同:从历日颁赐、历法之争看北宋与周边民族政权的关系
        1. 一、历日颁赐:再认统治秩序的仪式
        2. 二、历法之争:时间厘定中的天命竞争
        3. 结语
      3. 多极朝贡体制下时空秩序厘定的争夺:以南宋、金历法正朔竞争为中心
        1. 一、南宋初年天文历法知识的散失与重建
        2. 二、南宋颁历与宋金交聘中的历法竞争
        3. 结语
      4. 从圣节看12世纪东亚的民族竞争与多元体制:以天申节等为中心
        1. 一、圣节中的宋、金民族竞争
        2. 二、从两宋之际宋、金、夏、高丽贺圣节交聘看东亚国际关系变化
    5. 个人 地域 战争
      1. 宋夏战争中的个人选择与命运:《李宗师墓志铭》与宋夏啰兀城之战
        1. 一、以文换武
        2. 二、啰兀之战
        3. 结语
      2. 陇南过渡地带夷夏互动个案之一:从《鼎勋堂记》看南宋嘉定年间陇蜀军政与人物
        1. 一、安蕃:陇蜀军政中的财计官员
        2. 二、张威:一名蜀口中级将领的沉浮
        3. 三、程信:宋夏联合对金的巩州之役
        4. 结语
      3. 陇南过渡地带夷夏互动个案之二:元代汪古部礼店赵世延家族与文化考述
        1. 一、“惟雍古氏,方叔召虎”:赵氏家族世系与人物
        2. 二、“能令将种为书种”:赵氏家族的文武转型与赵世延的儒学、艺术成就
        3. 三、“赤松曾许同千载”:赵氏家族的道教信仰
        4. 结语
      4. 《贺仁杰墓志铭》与钓鱼城约降、王立系狱事
        1. 一、户县出土的《贺仁杰墓志铭》
        2. 二、约降
        3. 三、受降
        4. 四、系狱与平反
        5. 结语
    6. 参考书目
    7. 后记
  21. 晚清民初的知识转型与知识传播
    1. 封面
    2. 目录
    3. 导言
      1. 一、研究说明
      2. 二、研究成员
      3. 三、研究成果
    4. 从“六经”到“二十一经”:19世纪经学的知识扩张与典范转移
      1. 一、前言
      2. 二、历代“经数”与“经目”的变化及其学术史意义
      3. 三、沈涛“十经”与段玉裁“二十一经”说
      4. 四、龚自珍“六经正名”
      5. 五、刘恭冕“广经说”
      6. 六、结语:知识扩张与典范转移
    5. 民初知识分子对科学、宗教与迷信的再思考
      1. 一、前言
      2. 二、中西文化交流与近代中国灵学研究的兴起
      3. 三、上海灵学会的“科学”宣称:科学、灵学相得益彰
      4. 四、中西灵学之融通:严复对科学、宗教、迷信关系之思考
      5. 五、催眠术与灵学之纠结及其“科学”宣称
      6. 六、《新青年》对灵学之批判:科学与迷信之二分
      7. 七、思想的延续:从灵学辩论到科玄论战
      8. 八、结语
    6. 知识传播与集体认同之载体:历史、记忆、教科书
      1. 一、前言
      2. 二、历史教科书与历史知识的生产
      3. 三、历史教科书与集体记忆的型塑
      4. 四、近代中国历史教科书的书写特色
      5. 五、结语
    7. “世界史地”与“国际法”知识和近代东亚“地理想象”的生产、流通与嬗变:回顾与思考
      1. 一、前言
      2. 二、“共同知识文本”的问世
      3. 三、深化“共同知识文本”的理解空间
      4. 四、结语
    8. 清代检验典范的转型:人身骨节论辨所反映的清代知识地图
      1. 一、前言
      2. 二、清代医学所认识的人身骨节
      3. 三、清代检验知识之加速进展
      4. 四、乾隆、道光间对《检骨图》、《检骨格》的商榷
      5. 五、许槤对《检骨图》、《检骨格》的全面检证
      6. 六、结语
    9. 律例本乎圣经:明清士人与官员的法律知识论述
      1. 一、前言
      2. 二、歧义的“法家”:明清士大夫对法律知识的不同评价
      3. 三、好生之德与哀矜之情:为何以及如何研读法律?
      4. 四、经书与法律的再次整合:由《慎刑宪》到《祥刑经解》
      5. 五、结语
    10. 布鲁门巴哈在东亚——“人分五种说”在东亚的传布及文本比较
      1. 一、前言
      2. 二、来华西人与“人分五种说”
      3. 三、“人分五种说”在日本的传布
      4. 四、“人分五种说”在清末民初的传布
      5. 五、人种概念:一个比较
    11. 晚清中国“阅读世界”之一瞥——略论晚清士人对“万国公法”知识的接纳
      1. 一、前言
      2. 二、“新文化史”所推动的“阅读史”与“书籍史”
      3. 三、“公法”知识:被动性的接纳
      4. 四、“万国公法”与“春秋大义”:外交事务的“势”与“义”
      5. 五、引导下的“阅读”:“春秋大义”成为主导
      6. 六、日记:私人的阅读
      7. 七、余论:理解“现代性”的屏障
    12. 青年戴震:18世纪中国士人社会的“局外人”与儒学的新动向(1740—1750)
      1. 一、前言
      2. 二、商人和科考
      3. 三、掌握经典
      4. 四、东林讲学及《与是仲明论学书》
      5. 五、经学方法论
      6. 六、结语与反思
    13. 附录
    14. 后记
  22. 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
    1. 书名页
    2. 目录
    3. 绪论
    4. 第一章 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与西学
      1. 一、西人东来
      2. 二、科学与学科
      3. 三、国际汉学的影子
    5. 第二章 近代中国学术的地缘与流派
      1. 一、粤人与南学
      2. 二、太炎门生
      3. 三、新文化派
      4. 四、学分南北
    6. 第三章 大学史学课程设置与学风转变
      1. 一、史家之总法
      2. 二、议论与讲学
      3. 三、南北异同
      4. 四、综合与考据
    7. 第四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国际反响——以整理国故为中心
      1. 一、日本:有信有疑
      2. 二、韩国:声应气求
      3. 三、欧美:汉学专利
      4. 四、内外有别
    8. 第五章 东方考古学协会
      1. 一、新兴学科
      2. 二、意在结盟
      3. 三、分歧与影响
    9. 第六章 陈寅恪与清华研究院
      1. 一、入院因缘
      2. 二、师生名分
      3. 三、讲学与研究
    10. 第七章 陈寅恪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1. 一、不古不今
      2. 二、咸同之世
      3. 三、具有统系与不涉附会
    11. 第八章 陈垣与国际汉学界——以与伯希和的交往为中心
      1. 一、独吾陈君
      2. 二、海内公意
      3. 三、汉学正统
      4. 四、天下英雄谁敌手
    12. 第九章 厦门大学国学院风波
      1. 一、旧嫌新隙
      2. 二、文理争风
      3. 三、学派与政争
    13. 第十章 胡适与《水经注》案探源
      1. 一、作案动机
      2. 二、案中有案
      3. 三、意在争胜
      4. 四、治学方法
    14. 第十一章 近代学术转承:从国学到东方学——以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为中心
      1. 一、新史学与史学革命
      2. 二、新旧难辨
      3. 三、科学的东方学之正统
      4. 四、专精与博通
    15. 人名索引
    16. 征引书目
      1. 一、著述文献
      2. 二、报刊
    17. 再版后记
  23. 晚清人物与史事
    1. 封面
    2. 书名页
    3. 序言
    4. 目录
    5. 上篇
      1. 张荫桓、翁同龢与戊戌年康有为进用之关系
        1. 一、“南海来京,主樵野”
        2. 二、张、翁与高燮曾荐康的关系
        3. 三、总署对高燮曾折片的特殊“办理”
        4. 四、张荫桓“私以康有为进”
        5. 五、戊戌五月后张、康关系的疏远
        6. 六、张“非康党”与翁氏“荐康”
        7. 七、结语
      2. “翁同龢荐康”说考辨
        1. 一、政变后康有为首倡翁氏“荐康”
        2. 二、戊戌十月翁氏革职的真相
        3. 三、《戊戌政变记》对翁、康关系的全面渲染
        4. 四、康氏对翁、康关系的完美“构建”
        5. 五、翁同龢日记的删改与评价
      3. 康有为自编年谱的成书时间及相关问题
        1. 一、成书时间的两种说法
        2. 二、始撰于乙未年不可信
        3. 三、曾经多次删改和修订
        4. 四、最后定稿时间
      4. 从朝野反响看翁同龢开缺前的政治倾向
        1. 一、在华西人对翁氏开缺的反应
        2. 二、京内外士大夫的评说
        3. 三、前辈学者的质疑与申说
        4. 四、结语
      5. 戊戌年翁同龢开缺前后清廷满汉关系管窥
        1. 一、刚毅倾陷翁同龢
        2. 二、张之洞、徐桐联手“倒翁”
        3. 三、政变后荣禄“保翁”
      6. 旅大租借交涉中李鸿章、张荫桓的“受贿”问题
        1. 一、源起与流衍
        2. 二、借款谈判中的收买活动
        3. 三、强租旅大过程中的“收买”活动
        4. 四、结语
    6. 中篇
      1. 黄遵宪与张荫桓关系述论
        1. 一、早期交往
        2. 二、黄遵宪使德遭拒的内幕
        3. 三、光绪帝索读《日本国志》
      2. 张荫桓甲午日记稿本及其价值
        1. 一、日记稿本的基本情况
        2. 二、日记中对康有为的记载
        3. 三、有关朝局及议和活动
      3. 张荫桓流放新疆前后事迹考述
        1. 一、革职下狱
        2. 二、外国公使营救
        3. 三、拒绝谋劫
        4. 四、途遇吴永
        5. 五、屈死新疆
        6. 六、开复原官
      4. 一八八八年康有为在北京活动探微
        1. 一、两种截然相反的叙述
        2. 二、“遍谒朝贵”与上书变法
        3. 三、康、梁对第一次上书的美化和夸大
      5. 高燮曾疏荐康有为原因探析
        1. 一、被忽略的环节
        2. 二、杨锐的策动作用
        3. 三、“买都老爷上折子”
        4. 四、结语
      6. 戊戌时期李盛铎与康、梁关系补正
        1. 一、共同创办《公论报》的努力
        2. 二、《时务报》内争与《公论报》的夭折
        3. 三、李盛铎参与谋划保国会的新证据
      7. 戊戌保国会解散原因新探
        1. 一、两封密函
        2. 二、孙、康交往与裕庚告密
        3. 三、保国会第三次大会未曾举行
      8. 戊戌“军机四卿”被捕时间新证
        1. 一、目击者的证言
        2. 二、初八日慈禧密令捉拿新党
        3. 三、林旭被捕于初九日
        4. 四、“逮捕令”与“公告”的差异
      9. 戊戌政变研究三题
        1. 一、戊戌七月的朝局与慈禧训政的关系
        2. 二、杨崇伊上疏的意义
        3. 三、康有为联络袁世凯的活动
    7. 下篇
      1. 寇连材之死与“烈宦”的诞生
        1. 一、京城传言中的寇连材
        2. 二、寇太监从容临菜市 文学士驱逐返萍乡
        3. 三、政变后梁启超对寇连材的颂扬
        4. 四、掌故野史对“烈宦”形象的固化
        5. 五、谴责小说与话剧中的寇连材形象
        6. 六、再说事实
      2. 维新志士王照的“自首”问题
        1. 一、“自首”史实的订正
        2. 二、报刊舆论的反应
        3. 三、王照与康、梁及戊戌变法的关系
      3. 于右任早期反清革命的“罪证”
        1. 一、于伯循因诗罹祸
        2. 二、《诗草》全貌
        3. 三、反清革命的号角
      4. 时人日记中的光绪、慈禧之死
        1. 一、光绪帝病重与枢廷应对
        2. 二、时人对两宫病死前后情形的记述
        3. 三、传闻与附会的产生及缘由
      5. 从清帝退位到洪宪帝制
        1. 一、许宝蘅初入军机处
        2. 二、辛亥前后的宫廷见闻
        3. 三、民国初年的北京政局
        4. 四、结语
    8. 后记
  24. 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
    1. 封面
    2. 目录
    3. 绪论
    4. 第一章 旧世纪中的新时代:早期新式学堂与学生
      1. 一、文化分层与西式学堂的引进
      2. 二、学堂发展的曲折历程
      3. 三、教育观与学生的局限
      4. 四、早期学生的社会作用
    5. 第二章 国内学生群体的兴起与学潮初盛
      1. 一、近代中国学生群体的形成及其属性动向
      2. 二、学潮的爆发与高涨
      3. 三、以拒俄为中心的学潮高峰
      4. 四、学潮缓退与学生运动的深入
      5. 五、时代特征与发生原因
      6. 六、影响与历史地位
    6. 第三章 1905年后的兴学热潮与学生状况
      1. 一、举国相应的兴学呼声
      2. 二、急剧扩大的学生群及其结构形态
      3. 三、不相适应的社会环境——以教育背景为中心
      4. 四、群体趋向
    7. 第四章 学堂风潮
      1. 一、学堂风潮的时代新气息
      2. 二、社会失调与心理失衡的激荡——个体心理行为分析
      3. 三、以自由平等为核心的内在驱动意识——群体心态行为分析
      4. 四、影响与局限
    8. 第五章 爱国先锋与中坚——从“文明抵制”到“秩序革命”
      1. 一、学生与抵制外货运动
      2. 二、“文明抵制”的功过是非
      3. 三、收回利权运动中的自我突破
      4. 四、保路风云学生潮
    9. 第六章 学生与清末社会民主化进程
      1. 一、学生与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关系
      2. 二、学生自治
      3. 三、国会请愿中异军突起
      4. 四、和平斗争的激进民主派
      5. 五、宝贵的经验教训
    10. 第七章 民主、爱国、尚武、革命的交响乐——国民会、国民捐与国民军
      1. 一、溯源寻踪:1901—1903年的国民会
      2. 二、学生与国民捐
      3. 三、学生与国民会(军)
      4. 四、相互吸引与双向互动
      5. 五、帷幕后的革命预演
    11. 第八章 学生与反清革命
      1. 一、革命党的战略思想及其在学界的活动
      2. 二、学界革命倾向的普遍化
      3. 三、光复声中学生军
      4. 四、中流击楫 易水悲歌
    12. 第九章 学生与清末社会变迁
      1. 一、新型社会功能
      2. 二、反弹与约束
      3. 三、开风气之先
      4. 四、近代社会变革思辨
    13. 征引书目举要
  25. 乌托邦与诗:中国古代士人文化与文学价值观
    1. 书名页
    2. 目录
    3. 绪论
      1. 绪论 文学思想史的研究方法问题
        1. 一、中国文学思想史研究的视角问题
        2. 二、中国文艺思想的“综合性研究”问题
        3. 三、古代文论研究中阐释的有效性问题
        4. 四、向古人学习言说的方式
        5. 五、士人阶层在中国古代主流文化中的主体地位
    4. 上编
      1. 第一章 士人乌托邦与中国古代文学价值观的原始生成
        1. 一、士人阶层的产生
        2. 二、士人阶层的独立性与主体意识
        3. 三、士人的自我意识与使命感
        4. 四、士人阶层的超越性——乌托邦精神
        5. 五、诗乐的自然价值与中国古代文学价值观原始生成
      2. 第二章 士人的自我塑造与中国古代文学价值观的展开
        1. 一、道家的人格理想及其向文学价值观的转换生成
        2. 二、儒家的人格境界及其在文学价值观上的呈现
        3. 余论
      3. 第三章 士人与自然——中国古代山水文学价值观之文化底蕴
        1. 一、士人阶层的自我意识及对自然的认识
        2. 二、自然与士人精神世界的对应
        3. 三、自然概念向文学价值范畴的转换
      4. 第四章 士人的二重人格与中国古代文学价值观的内在冲突
        1. 一、士人阶层的人格构成
        2. 二、儒家士人人格冲突之思想呈现:思孟学派与荀学之比较
        3. 三、士人二重人格在文学上的显现
        4. 四、士人的人格冲突与文学价值观的演变
      5. 第五章 士人与社会——中国古代文学社会价值的文化前提
        1. 一、士人阶层的社会理想是什么?
        2. 二、士人阶层究竟代表何人利益?
        3. 三、士人的社会心理与文学价值观
        4. 四、士人阶层赋予文学的社会价值之项类
      6. 第六章 中国古代文学价值观之生成规律及其基本特性
        1. 一、中国古代文学价值观生成规律之一:层转
        2. 二、中国古代文学价值观生成规律之二:背离
        3. 三、中国古代文学价值观的基本特性之一:文学价值即人格价值
        4. 四、中国古代文学价值观的基本特性之二:雅化追求
        5. 五、中国古代文学价值观的基本特性之三:神妙境界
    5. 下编
      1. 第七章 从屈原到王国维——对传统文人自杀现象的文化阐释
        1. 小引:士人的自救意识
        2. 一、屈原与先秦诸子之异
        3. 二、李贽与宋明理学家之比较
        4. 三、王国维与近现代知识分子之比较
        5. 结语:屈原、李贽、王国维之比较
      2. 第八章 从孟子到黄宗羲——论中国古代士人的文化制衡策略
        1. 小引:政治制衡与文化制衡
        2. 一、孟子对君权的态度
        3. 二、鲍敬言的“无君论”
        4. 三、黄宗羲的文化制衡策略
        5. 结语:文化制衡策略的意义与启示
      3. 第九章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文学的自觉”与士人心态之关系
        1. 小引:“文学的自觉”与“人的觉醒”
        2. 一、导致“建安风骨”的诸因素
        3. 二、“建安风骨”的审美特征及其与“文学的自觉”之关系
        4. 三、“正始之音”的形成与士人心态的变化
        5. 四、“建安风骨”与“正始之音”的比较
        6. 五、“建安风骨”“正始之音”在六朝诗歌发展过程中之地位
        7. 结语:士人进取精神与文学发展的不平衡关系
      4. 第十章 唐代古文运动与士人心态
        1. 一、唐前期士人心态与古文理论
        2. 二、唐后期士人心态与古文运动
      5. 第十一章 文章与救世:北宋士人心态及其在文学观念上的反映
        1. 小引:古代士人的文化分流
        2. 一、影响北宋士人心态诸因素
        3. 二、以救世为核心的三种文化流向
        4. 三、对北宋三种文学观念之文化内涵的阐释
        5. 结语:士人与文学之阈限
      6. 第十二章 中西文化及文学价值观的基本差异
        1. 一、中西文化的几点差异
        2. 二、中西文化特征的优劣比较
        3.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问题
        4. 四、中西文学价值观对文学社会价值的不同认识
        5. 五、中西自然观的异同及其在文学价值观上的表现
    6. 主要参考资料
    7. 后记
    8. 修订版后记
    9. 中华学人丛书
  26. 吴天墀文史存稿:增补本
    1. 书名页
    2. 为史学开出光焕之新景
    3. 往事悠悠(代序)
    4. 目录
    5. 中唐以下三百年间之社会演变
      1. 一、阶级制度之崩溃
      2. 二、平民崛兴之背景
      3. 三、平民社会之病态
    6. 北宋庆历社会危机述论
      1. 一、危机形成的社会背景
      2. 二、不断发生的兵变和民变
      3. 三、王则在贝州的起义
      4. 四、宋代为什么未出现全国性大起义?
    7. 烛影斧声传疑
      1. 一、绪言
      2. 二、太祖之死与太宗即位的情形
      3. 三、太宗个性与行为的透视
      4. 四、太宗对于德昭廷美的嫉害
      5. 五、论所谓“金匮之诏”的可疑
      6. 六、太祖后裔的复位运动
      7. 七、结论
    8. 龙昌期
      1. 一、龙昌期的生平事略
      2. 二、龙昌期的思想学术
      3. 三、龙昌期学术思想的湮没及其形成的社会背景
    9. 宋儒之风操与理性主义
      1. 一、对于圣经贤传,不迷信盲从
      2. 二、对于当代权威,不稍屈挠;正谊明远,弗计利害
      3. 三、对于亲厚爱敬之人,亦不漫然附和苟同
    10. 试论宋代道学家的思想特点
      1. 一、前言
      2. 二、宋代道学家的思想特点
      3. 三、余论
    11. 王安石的性格及其变法的是非
    12. 王安石生活散记
    13. 王小波、李顺起义为什么在川西地区发生
      1. 一、广大农民和大土地所有者的尖锐矛盾
      2. 二、广大川峡人民和北宋政府的尖锐矛盾
    14. 水神崇奉与王小波、李顺起义
    15. 李顺死年考证
    16. 张詠治蜀事辑
    17. 宋代四川藏书考述
    18. 诗僧可朋及其《耘田鼓》
    19. 唃厮啰与河湟吐蕃
      1. 一、北宋初期的河湟
      2. 二、唃厮啰政权的建立和发展
      3. 三、唃厮啰族统治的衰亡
      4. 四、繁盛的青唐城及其交通
    20. 雄踞西北的党项族
    21. 关于李继迁的卒年问题
    22. 西夏称“邦泥定”即“白上国”新解
      1. 一、“邦泥定”与“白上国”
      2. 二、“白上国”解
    23. 论党项拓跋氏族属及西夏国名
    24. 关于西夏岁赐茶的大小斤问题
    25. 关于西夏史与西夏研究
      1. 一、西夏历史的概况
      2. 二、西夏史料学一瞥
      3. 三、学习西夏史的意义
    26. 《西夏战史》序
    27. 中国通史评介
      1. 一、《中国古代史》(夏曾佑 著)
      2. 二、《中华通史》(章嵚 著)
      3. 三、《中华两千年史》(邓之诚 著)
      4. 四、《国史大纲》(钱穆 著)
      5. 五、《中国通史简编》(范文澜 等著)
      6. 六、《中国通史纲要》《中国通史要略》(缪凤林 著)
      7. 七、《中国史纲》(张荫麟 著)
      8. 八、《中国通史》《白话本国史》(吕思勉 著)
    28. 中国学术文化系年·五代时期(907—910年)
      1. 公元907年 丁卯
      2. 公元908年 戊辰
      3. 公元909年 己巳
      4. 公元910年 庚午
    29. 明代三吴水利考
      1. 一、三吴地形及水道
      2. 二、三吴水患之原因
      3. 三、三吴水患情况及其影响
      4. 四、明代人之三吴水利论
      5. 五、明代三吴治水之经历
    30. 武昌革命的导火线
    31. 五九国耻纪念日论袁世凯
    32. 刘咸炘先生学术述略
      1. 一、生平简介
      2. 二、学术大要
      3. 三、学侣附记
    33. 蒙文通先生的治学与为人
    34. 为学术、教育毕生尽瘁的徐中舒先生
      1. 一、生平简述
      2. 二、科研成就
      3. 三、教书育人
      4. 四、德范长存
    35. 中国绘画的精神意趣
    36. 治学小议
      1. 一、学思结合
      2. 二、先入后出
      3. 三、由博返约
    37. 严毅精神
    38. 献身政法教育的吴君毅先生
      1. 一、挽救国运 东渡求学
      2. 二、官场腐败 投身教育
      3. 三、爱护青年 寄望未来
      4. 四、回川兴学 造福桑梓
      5. 五、高风亮节 堪为师表
    39. 常燕生先生简要年谱
    40. 心波
    41. 敬悼燕生先生
    42. 从情感上看燕生先生
    43. 刘芦隐囚居雅安
    44. 王恩洋先生二三事
    45. 少年何其芳
    46. 何其芳早年致吴天墀书信题记
    47. 附录:何其芳致吴天墀信八件
      1. 信一 1930年5月19日发自上海
      2. 信二 1931年4月25日发自北平
      3. 信三 1931年8月20日发自北平
      4. 信四 1932年1月8日发自北平
      5. 信五 1933年4月18日发自北平
      6. 信六 1934年1月2日发自北平
      7. 信七 1934年3月9日发自北平
      8. 信八 1937年11月8日发自万县
    48. 附:现存著作目录系年
  27. 想象西藏:跨文化视野中的和尚、活佛、喇嘛和密教
    1. 封面
    2. 书名页
    3. 目录
    4. 导论 东、西方“想象西藏”之批判
      1. 一、中国的“新时代”与“西藏热”
      2. 二、西方“想象西藏”之批判
      3. 三、从对“东方主义”的批判到对“内部的东方主义”的反省
      4. 四、元朝以来汉文化传统中的“想象西藏”
      5. 五、“想象西藏”之批判与解构香格里拉
    5. 第一章 一个创造出来的传统:西藏文文献中的和尚摩诃衍及其教法
      1. 一、从“背景书籍”和“达赖喇嘛的微笑”谈起
      2. 二、吐蕃时期的汉、藏文化交流和有关“吐蕃僧诤”之传统
      3. 三、《禅定目炬》中所见和尚摩诃衍之顿门派教法
      4. 四、sBa’dBa’bzhed和有关“吐蕃僧诤”之传统的形成
      5. 五、萨思迦班智达对“桑耶僧诤”之记载-作为辩论文章的历史
      6. 六、传统之进一步发展和妖魔化了的和尚
      7. 七、结论
    6. 第二章 神通、妖术和贼髡:论元代文人笔下的番僧形象
      1. 一、前言
      2. 二、元廷优礼番僧事实
      3. 三、施供关系论之新视角
      4. 四、摩诃葛剌崇拜与神僧形象
      5. 五、秘密大喜乐法与妖僧形象
      6. 六、掘墓盗贼与凶狠跋扈的恶僧形象
      7. 七、结论
    7. 第三章 历史中的小说和小说中的历史:说宗教和文学两种不同语境中的“秘密大喜乐禅定”
      1. 一、官修正史中的小说家言
      2. 二、藏传佛教语境中的“秘密大喜乐禅定”
      3. 三、还“秘密大喜乐禅定”修法之真面目
      4. 四、对欲乐定及其象征意义的不同解释
      5. 五、《僧尼孽海》中的“演揲儿法”和“秘密大喜乐禅定”
      6. 六、《续金瓶梅》中的“喜乐禅定”和“天魔舞”
      7. 七、结语
    8. 第四章 怀柔远夷话语中的明代汉藏文化交流
      1. 一、引言
      2. 二、“怀柔远夷”与“严夷夏之辨”
      3. 三、广招番僧与分而治之
      4. 四、番教于中国之流行
      5. 五、神通、秘密法、异端、鬼教与喇嘛教:番教于明代士人中的形象 如上所述,番僧是应朝廷之招徕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番教的流行是明朝皇帝信仰和推崇的结果。然而,他们并没有从明代的士人们那里获得过多的热情,相反常常是后者痛恨和鞭挞的对象。对此,我们或可引成化二十三年(1487)九月监察御史陈谷等所上奏疏中的一段话为例,其云:
      6. 六、余论
    9. 第五章 背景书和书之背景:说汉文文献中的西藏和藏传佛教形象
      1. 一、引言
      2. 二、于性[情色]化西藏的背后:秘密大喜乐法
      3. 三、政治化藏传佛教的背后:空空荡荡
      4. 四、喇嘛教与巫化藏传佛教
      5. 五、“新背景书”形成之背景
    10. 第六章 幻想与现实:《西藏死亡书》在西方世界
      1. 一、灵智学派的兴盛与《西藏死亡书》在西方的首次出现
      2. 二、荣格对《西藏死亡书》所作的心理学释评
      3. 三、高文达喇嘛对《西藏死亡书》的诠释
      4. 四、迷幻药LSD和《西藏死亡书》
      5. 五、佛教的心理学化和仲巴活佛新译《西藏死亡书》
      6. 六、新时代运动与索甲活佛的《西藏生死书》
      7. 七、科学的死亡技术
      8. 八、结论
    11. 第七章 妖魔化的西藏:殖民主义话语中的西藏形象
      1. 一、食人生番与文明曙光
      2. 二、发现西藏和最初的宗教对话
      3. 三、启蒙时代的妖魔化西藏形象
      4. 四、魔鬼的作品:东方的天主教
      5. 五、殖民主义话语与现代西藏学的诞生
      6. 六、佛教最不肖的子孙——喇嘛教
      7. 七、结语
    12. 第八章 诠释与争论:密教的定义、历史建构和象征意义
      1. 一、引言:东西密教
      2. 二、果真有汉传密教存在吗?
      3. 三、关于密教的意义
      4. 四、密教与密续的判定
      5. 五、西方学术对密教的想象和构建:极端的东方
      6. 六、“有机发展”叙事原理与密教历史的想象
      7. 七、解释密教修法的符号学进路
      8. 八、汉藏密教与印藏密教研究的整合
    13. 第九章 接触和比照:说“西藏问题”的国际背景
      1. 一、西藏在中国、“西藏问题”在世界
      2. 二、英、俄帝国主义的大博弈和西藏“主权”之争
      3. 三、“神话西藏”与西方对西藏的精神殖民
  28. 新政、立宪与革命:清末民初政治转型研究
    1. 书名页
    2. 目录
    3. 代序:清末新政、立宪与革命的互动关系
      1. 一、道分为三
      2. 二、新政与立宪:由合而分
      3. 三、立宪与革命:由分而合
      4. 四、革命与新政:对立统一
      5. 五、殊途同归
    4. 清末两次日本宪政考察与预备立宪的师日取向
      1. 一、多方比较之后的抉择
      2. 二、重中之重的考察
      3. 三、权利纠葛中的仿效与异化
    5. 清末预备立宪时期的责任内阁制
      1. 一、丙午官制改革中责任内阁制的流产
      2. 二、光宣交替间的政争与阁制问题
      3. 三、国会请愿运动对责任内阁制的催生
      4. 四、“皇族内阁”出台的前因后果
      5. 五、穷途末路时的袁世凯内阁
      6. 六、余论:预备立宪中的制度创新及其异化问题
    6. 韩国报刊对清末新政的观察与反应
      1. 一、报道涉及面及其偏差之处
      2. 二、对清末新政的认识与评论
      3. 三、对韩国自身的反省与期望
    7. 日韩合并与清末宪政改革
      1. 一、报刊媒体反映的一般民间舆论
      2. 二、革命派、立宪派人士的观察与反应
      3. 三、清朝政府官员的筹议与对策
      4. 四、朝野互动与宪政改革进程
    8. 性别冲突与民初政治民主化的限度
      1. 一、性别:一个观察民初社会政治的新视点
      2. 二、国民意识中的性别与权利之关系
      3. 三、女性声音的高扬与被压抑
      4. 四、男性的一般态度:置为缓图与压制打击
      5. 五、女性对性别歧视的初步觉醒与反思
      6. 六、结论:关于民初政治民主化问题的检讨
    9. 民初统一党与政党政治试验
      1. 一、政治转型与统一党产生
      2. 二、历史演变与政党分合
      3. 三、干部体制与党员构成
      4. 四、政治理想与政党政治试验
      5. 五、统一党与袁世凯政府之关系
      6. 六、结语
    10. 附录 清末政治史研究的宏观检讨
      1. 一、清末新政、立宪与革命研究的基本状况
      2. 二、研究范式转变的利弊得失
      3. 三、几个新的研究趋向
    11. 参考文献
    12. 后记
  29. 阳明学士人社群:历史、思想与实践
    1. 书名页
    2. 目录
    3. 导言
    4. 第一部 学派与讲会的历史
      1. 第一章 学派的建构与发展
        1. 一、阳学兴起的背景:从科举考试谈起
        2. 二、学派的建构与反对势力
        3. 三、学术运动:讲会与私学的勃兴
        4. 四、结语
      2. 第二章 何谓讲会
        1. 一、阳明讲会活动
        2. 二、讲会与书院之修建
        3. 三、结语
      3. 第三章 吉安府的讲会活动
        1. 一、安福与庐陵
        2. 二、吉水
        3. 三、永丰
        4. 四、泰和
        5. 五、结语
      4. 第四章 宁国府的讲会活动
        1. 一、泾县
        2. 二、宣城
        3. 三、太平县
        4. 四、结语
      5. 第五章 浙中地区的讲会活动
        1. 一、绍兴府
        2. 二、金华府
        3. 三、衢州府
        4. 四、结语
        5. 五、三区域的比较
    5. 第二部 思想与实践
      1. 第六章 学派的自我定位
        1. 一、道统观
        2. 二、颜子之传
        3. 三、争取学术、政治的正统地位
        4. 四、结语
      2. 第七章 讲学同志的连属
        1. 一、讲会与交友
        2. 二、阳明学者的友论
        3. 三、结语
      3. 第八章 圣学教化的吊诡
        1. 一、圣学教化的内容
        2. 二、工夫论的吊诡
        3. 三、言说的吊诡
        4. 四、道德表述的多样性
        5. 五、结语
      4. 第九章 晚明江右学者的讲学与地域认同
        1. 一、晚明江右学者的地域认同
        2. 二、晚明江右阳明讲学的特殊风格
        3. 三、结语
      5. 余论
    6. 附录Ⅰ:阳明讲会资料
    7. 附录Ⅱ:学者姓名字号生卒年表
    8. 引用书目
      1. 一、中日文献
      2. 二、英文文献
    9. 索引
  30. 中国学术之近代命运
    1. 封面
    2. 目录
    3. 自序
    4. 第一章 经降史升: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来龙去脉
      1. 第一节 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本源与意蕴
        1. 一、引言
        2. 二、“文史校雠”之学的开拓与“六经皆史”说的发轫
        3. 三、“六经皆史”说的基本内涵
        4. 四、章氏“六经皆史”说的时代意义
      2. 第二节 经典的没落与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提升
        1. 一、“六经皆史也”:在《文史通义》位列首句之谜案
        2. 二、“六经皆史”说的传延:章氏的影响与新时代意识建构之间的互动
        3. 三、“六经皆史”说的折变与经典权威地位之失落
    5. 第二章 “今古文辨义”:康有为、章太炎的经学争议与现代人文学术
      1. 第一节 《教学通义》与康有为的早期经学路向及其转向——兼及康有为与廖平的学术纠葛
        1. 一、周公·刘歆·古文经
        2. 二、孔子与《春秋》
        3. 三、礼学中的今古学之辨
        4. 四、从“记诵之学”起脚,到“以经营天下为志”
        5. 五、《教学通义》的弃去与康有为的今文经学立场的确立
      2. 第二节 从援今文义说古文经到铸古文经学为史学——对章太炎早期经学思想发展轨迹的探讨
        1. 一、章太炎早年的经学立场
        2. 二、《訄书》初刻本所体现的经学思想——章太炎对康有为今文经说的迎与拒
        3. 三、《訄书》重订本的经学思想之大变
        4. 四、结语
      3. 第三节 康有为、章太炎经学今古文之争的“知识转型”
    6. 第三章 经、子易位:“诸子不出于王官论”及其效应
      1. 一、引言
      2. 二、“九流出于王官说”与胡适批驳此说的意义
      3. 三、“诸子不出于王官论”的建立——有关的根据、要素、过程的分析
      4. 四、示范作用——“诸子不出于王官论”的影响
    7. 第四章 “汉宋之争”再起?——梁启超、胡适、钱穆之间的“戴震”公案
      1. 第一节 试从“科玄论战”看梁启超、胡适有关“戴震”研究之异同离合
        1. 一、频频著文
        2. 二、梁、胡心目中的戴震
        3. 三、从“科玄论战”看梁启超、胡适对戴震的同尊异由
      2. 第二节 钱穆的重明“宋学”及其对胡适、梁启超之“戴震”研究的批评
        1. 一、梁启超、胡适对戴学的推崇和宣扬的一致指向:“反理学”
        2. 二、钱穆对胡适、梁启超之尊“戴”论的辩驳
        3. 三、围绕戴震研究的学术观和文化观之争——抑扬之间的原因与意义的探讨
    8. 第五章 经学的史学化:《刘向歆父子年谱》如何结束经学争议
      1. 一、引言
      2. 二、《刘向歆父子年谱》的学术背景
      3. 三、《刘向歆父子年谱》的学术贡献
      4. 四、《刘向歆父子年谱》的初始反响
      5. 五、《刘向歆父子年谱》与经学的史学化
      6. 六、余论:若干需要摆脱的经学今古文之争的消极影响
    9. 第六章 “国史”创制:《国史大纲》“重明中华史学”的新努力
      1. 一、造作新通史——时代的需要与时代的限制
      2. 二、“新史学”的内涵
      3. 三、从以《国史大纲》为中心的新史学来看20世纪中国史学中的钱穆学派
    10. 本书结论:历史的教训
    11. 征引文献
    12. 后记
  31. 走进共和:日记所见政权更替时期亲历者的心路历程(1911-1912)
    1. 封面
    2. 目录
    3. 绪言
    4. 第一章 山雨欲来
      1. 引子 瑞雪与妖异
      2. 第一节 内外官员:帝制末年
      3. 第二节 青年学生:躁动与求变
      4. 第三节 南北士绅:两难取舍
    5. 第二章 烽火连三月
      1. 引子 天灾人祸
      2. 第一节 树倒猢狲散
      3. 第二节 恨铁不成钢
      4. 第三节 变与乱
      5. 第四节 共和与君宪
    6. 第三章 共和元年
      1. 引子 改用阳历
      2. 第一节 拥抱民国
      3. 第二节 有遗有老
      4. 第三节 融入新朝?格格不入?
    7. 尾声
    8. 附录
    9. 征引文献
      1. 一、报刊
      2. 二、一般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