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通史【北师大出品!一部研究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揭示其发展规律,彰显中国文化的民族精神的大型文化通史!从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辽夏金元、明代、清前期、清后期、到中华民国,全面地展示了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宏富丰赡的成就!】_AZW3_MOBI_EPUB_王冠英,许殿才,曹文柱
内容节选
第一节 各少数民族政权政治、经济对文化的影响 辽、西夏、金、元时期,虽然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但因民族不同、统治的地区不同,政治、经济措施也不尽相同,这些措施对文化产生的影响当然也有区别。 一、辽代 辽朝是在游牧部落联盟的基础上建立的国家,建国伊始,在政治、经济、法规诸方面还带有部落联盟时期的痕迹。耶律阿保机、耶律德光父子不断扩疆拓土,终于将农耕的渤海人和部分汉人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这样,辽朝便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封建经济、政治制度和农业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辽朝统治者在制定政策时不能不考虑到这些因素。 《契丹国志》 辽朝农业的发展是在灭亡渤海国及燕云十六州之地并入后开始的。在这之前,阿保机曾以所俘汉人在炭山东南滦河上(河北沽源县境)设置汉城,种植五谷,兼收盐铁之利。对汉人的妥善安置,为广袤草原地区的农业生产输入了有经验的劳动力,他们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和优良农作物品种。天显元年(926年)阿保机灭渤海国,使契丹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国家扩大到了农业地区。会同元年(938年),燕云十六州之地进入辽朝版图。那里人烟辐辏,物产丰饶,社会经济形态已是高度发达的封建社会,这对契丹奴隶主贵族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如云中郡的白道川“地至良沃,沙土而黑,省功多获”[1],南京(北京城西南)有人口30万,“大内壮丽,城北有市,陆海百货,聚于其中;僧居佛寺,冠于北方。锦绣组绮,精绝天下。膏腴蔬蓏、果实、稻粱之类,靡不毕出,而桑、柘、麻、麦、羊、豕、雉、兔,不问可知。水甘土厚,人多技艺,秀者学读书、次则习骑射,耐劳苦”[2]。辽太宗耶律德光为这一片发达的农业地区并入契丹而欣喜若狂。特地改年号为会同,表示要努力促进幽蓟地区农业文化与塞外的游牧文化汇合起来,建立起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幽蓟地区的赋税是辽朝的重要收入,对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辽朝统治者对农业十分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支持、保护的措施,使得农业、牧业形成了一个和谐的统一体,两者互补互利,相得益彰。契丹族以牧业起家,对畜牧业的重视自不待说。畜牧业既为契丹人提供了奶酪等生活必需品,也提供了维持军事力量所需要的马匹,而大量的、形式多样的农产品,则弥补了牧业产品比较单调的缺憾。农、牧业的结合,又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和繁荣,增强了辽朝的国力。 契丹统治者向风慕化,对学习中原地区的汉族先进文明持积极态度。辽朝的创立者耶律阿保机通晓汉语,熟悉汉人情况,在建立契丹王朝的过程中,得到了一批汉族士人的支持,任用一批幽蓟地区的上层人物参与治理国家,借鉴中原王朝的统治经验,吸收汉地的先进文化,这对于一个游牧部族联盟首领来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辽太宗耶律德光为实现中央集权,仿效中原王朝建立起了一套礼乐制度。这虽属形式主义的东西,但可以体现帝王的尊严,因而具有实际意义。后晋的大臣冯道曾给太宗、述律太后送来代表天子身份的“法驾”,会同三年(940年),耶律德光至燕京时,就备法驾入城,在这套仪卫引导下进入燕京大内,在元和殿上行“入阁礼”,他已经以封建帝王自居了。会同九年(946年),辽太宗灭后晋,将后晋的“诸司僚吏、嫔御、宦寺、方技、百工、图籍、历象、石经、铜人、明堂刻漏、太常乐谱、诸宫县、卤簿、法物及铠仗,悉送上京(内蒙古巴林左旗南)”[3]。大量汉文书籍的输入、翻译,不但把中原地区的科学技术传入了草原地区,而且也传入了中原地区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和统治经验,促进了契丹地区草原文化的发展。 “澶渊之盟”后,宋辽双方桴鼓不鸣,使轺相接,两国关系风霁月朗,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辽朝在立法、施政、制礼等方面更加刻意仿效宋朝,辽圣宗因喜读《贞观政要》,仰慕唐太宗李世民和唐玄宗李隆基的为人,改名为隆绪,以示与隆基比肩。 榷场贸易是辽、宋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渠道。在此之前,辽同五代的梁、唐、晋、汉以及十国中的吴越、南唐都有贸易往来,辽朝曾以赵延寿部下乔荣为回图使,往来贩易于辽、晋之间,获利倍蓰。但都不及辽、宋贸易的规模。宋朝设官“平互市物价、稍优其值予之”[4]。辽方用盐、布、羊、马、驼、北珠、玉器等换取宋方的茶、香药、缯帛、漆器、《九经》等。双方都从榷场贸易中获得了利益。双方既是唇齿相依的邻邦,又是敌意尚未完全消弭的兄弟,彼此都规定有不准向对方输出的物品,但私贩填补了这一空白,宋朝的印本书籍与文人诗赋得以源源不断流入辽朝。 辽中京城墙遗址 辽朝的政治制度也具有自己的特色。由于辽朝境内契丹人、汉人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方式存在很大差异,不便于治理,因而辽朝统治者采取了“因俗而治”的政策,即“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5],在统治机构的设置上就是官分南北,从中央到地方都设有两套平行的行政机构,即北面官与南面官。“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6],办事机构设于皇帝御帐之北,各部长官由契丹贵族担任;“南面治汉......
- 总目录
- 中国文化通史:先秦卷
- 目录
- 新版总序:近代文化三题
- 初版总序
- 编委会名单
- 主要撰稿人名单
- 绪言
-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起源
- 第一节 中国境内直立人创造的文化
- 一、元谋人及其文化遗物
- 二、蓝田人及其物质文化
- 三、北京猿人及其文化
- 四、金牛山人及其文化
- 五、其他直立人的文化遗存
- 第二节 中国境内早期智人创造的文化
- 一、华北地区早期智人的文化
- 二、东北地区早期智人的文化
- 三、南方地区早期智人的文化
- 第三节 中国境内晚期智人创造的文
- 一、南方地区晚期智人的文化
- 二、北方地区晚期智人的文化
- 三、东北地区晚期智人的文化
- 第四节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多元的发生和发展
- 一、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 二、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
- 三、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 第五节 向文明迈进
- 一、权力的出现和垄断
- 二、英雄时代的兼并战争
- 三、大禹治水和国家的建立
- 第一节 中国境内直立人创造的文化
- 第二章 华夏文化和三代兴亡
- 第一节 从野蛮到文明
- 第二节 三代变迁和华夏文化的形成
- 一、夏商时期的氏族封建和巫术神权文化
- 二、周代的宗法封建和礼乐文化
- 三、春秋战国地主封建的发展和华夏文化的成熟
- 第三节 华夏文化对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促进和先导作用
- 一、三代文化对三代政治沿革的促进作用
- 二、三代文化对华夏民族形成的促进作用
- 三、华夏文化对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促进和先导作用
- 第三章 从神本走向人本
- 第一节 夏商巫史文化的宗教特征
- 第二节 周初敬德思想对神权政治的修正
- 第三节 春秋民本思想的发展
- 第四节 战国人治思想和集权思想的深入
- 第四章 三代夷夏文化的承袭、交融和影响
- 第一节 夏文化与中原龙山文化和二里岗早商文化的承袭、叠压关系
- 第二节 商对四方的开辟及与周边部族的文化交流
- 一、商的“四土”
- 二、商对周边地区文化的影响
- 第三节 西周、春秋疆域的扩大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 一、西周、春秋疆域的扩大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 二、西周、春秋时期华夏文化对四边文化的影响
- 第四节 战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及对四周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 一、“冠带七国”——华夏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前夜
- 二、战国时期华夏文化对四边的影响
- 第五章 文字的创制和发展
- 第一节 汉字的起源
- 第二节 汉字的性质和结构
- 第三节 先秦汉字形体的演变
- 一、商系文字
- 二、西周春秋系文字
- 三、六国系文字
- 四、秦系文字
- 第六章 “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哲学思索
- 第一节 三代天道观的发展和春秋时期的儒墨“显学”
- 一、孔子的哲学思想
- 二、墨子的哲学思想
- 第二节 战国诸子的哲学思想
- 一、儒家
- 二、道家
- 三、法家
- 四、《易传》
- 五、名家
- 六、阴阳家
- 七、杂家
- 第一节 三代天道观的发展和春秋时期的儒墨“显学”
- 第七章 政治层级和血缘层次同构的伦理、宗法
- 第一节 礼制与大小宗
- 一、宗法制度与礼制等级
- 二、爵禄制度与礼制等级
- 三、宗法与礼制等级的破坏
- 第二节 父死子继与兄终弟及
- 一、商代兄终弟及到父子相继的发展
- 二、周代父子相继制与立贵原则的实践
- 第三节 儒家的伦理观
- 一、儒家伦理思想的来源
- 二、孔子和战国儒家的伦理观
- 第四节 诸子的伦理和宗教观
- 一、老庄的伦理思想与宗教观
- 二、墨子的伦理思想与宗教观
- 三、阴阳五行家的宗教观
- 第一节 礼制与大小宗
- 第八章 官学到私学的发展
- 第一节 史前的社会教育及学校的萌芽
- 一、史前教育的特点
- 二、学校的萌芽
- 第二节 夏、商、周的官学
- 一、夏代学校的产生
- 二、商代学校的发展
- 三、西周的学校及其教育制度
- 第三节 春秋战国私学的兴盛
- 一、孔子办私学
- 二、墨家的私学集团
- 三、儒家思孟学派的教学活动
- 四、荀子的教学活动
- 五、《大学》、《学记》对古代学校教育的论述
- 第四节 齐国的稷下学宫和法家的教育主张
- 一、稷下学宫的创建与发展
- 二、稷下学宫的特点和学术地位
- 三、早期法家的教育活动
- 四、商鞅、韩非的教育主张
- 第一节 史前的社会教育及学校的萌芽
- 第九章 奠基阶段的史学
- 第一节 史官和史学
- 第二节 我国最早的王室文诰汇编——《尚书》、《逸周书》
- 第三节 我国第一部编年史《春秋》及其三传
- 一、《春秋》
- 二、《左传》及《公羊传》、《谷梁传》
- 第四节 《国语》、《战国策》等史学著作
- 一、《国语》
- 二、《竹书纪年》与《世本》
- 三、《战国策》
- 第十章 衣被百代的多彩文学
- 第一节 远古口头文学
- 一、原始歌谣
- 二、神话
- 第二节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 一、雅、颂——宗庙史诗和贵族的时事诗、讽谏诗
- 二、国风——诸侯各国的民俗歌谣
- 三、《诗经》的艺术成就
- 第三节 多种色彩的史传文学
- 一、成熟凝重的《尚书》、《逸周书》、《春秋》
- 二、长于描写历史事件和战争场面的《左传》
- 三、“记言”为主的《国语》
- 四、富于雄辩特色的《战国策》
- 第四节 理性文化诞育的诸子散文
- 第五节 绮丽、浪漫的南楚诗歌——楚辞
- 第一节 远古口头文学
- 第十一章 原始、神秘、高超、辉煌的民族艺术
- 第一节 造型艺术
- 一、开创中国造型艺术先河的制陶工艺
- 二、雄浑、神秘的青铜器制作工艺
- 三、富丽晶莹的玉石雕刻工艺
- 第二节 织绣艺术
- 第三节 髹漆艺术
- 第四节 音乐、舞蹈、绘画
- 一、美轮美奂的姊妹艺术——音乐、舞蹈
- 二、奇幻真实的艺术绘画
- 第一节 造型艺术
- 第十二章 自然科学最早的探索
- 第一节 对日月星辰的观测和天体运行规律的认识
- 第二节 数学、力学、光学
- 一、数学
- 二、力学
- 三、光学
- 第三节 冶炼技术和采矿技术
- 一、青铜冶铸技术
- 二、铁冶铸技术
- 第四节 医学和养生
- 第十三章 三代风俗
- 第一节 住居与服饰
- 一、房屋住居
- 二、服饰
- 第二节 饮食
- 一、粮食
- 二、肉食
- 三、酒食
- 四、蔬菜
- 第三节 婚嫁
- 第四节 仪礼
- 一、吉礼
- 二、嘉礼
- 三、宾礼
- 四、军礼
- 五、凶礼
- 第五节 养老尚齿
- 第一节 住居与服饰
- 书中引用甲骨著录简称表
- 参考书目
- 再版后记
- 中国文化通史:秦汉卷
- 目录
- 绪言
- 第一章 秦汉文化与大一统社会
- 第一节 大一统政权的建设与多民族的统一
- 第二节 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
- 第三节 秦汉文化的差异及不同的社会影响
- 第二章 多民族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
- 第一节 超迈往古的恢弘气势
- 第二节 多元文化的汇合
- 第三节 中华主体文化的形成
- 第三章 文化冲突与论争
- 第一节 师今还是学古
- 第二节 黄老、儒术
- 第三节 盐铁会议
- 第四节 经今古文之争
- 第四章 吸纳百川,吞吐六合
- 第一节 秦、晋、楚、齐、鲁等地域文化的融合
- 第二节 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
- 一、与匈奴的文化交流
- 二、与乌桓、鲜卑的文化交流
- 三、与南方各族的文化交流
- 四、与羌、氐族的文化交流
- 第三节 汉文化与西域及海外文化的交融
- 一、与西域的文化交流
- 二、与西亚、罗马、印度的文化交流
- 三、与朝鲜、日本、越南的文化交流
- 第四节 对秦汉文化交流的思考
- 第五章 经学——秦汉时期的学术主流
- 第一节 博士与汉代经学
- 一、六经的早期传承与汉初经学
- 二、博士、博士弟子与汉代经学的发展
- 第二节 五经的传承
- 一、《易》的传承
- 二、《书》的传承
- 三、《诗》的传承
- 四、《礼》的传承
- 五、《春秋》的传承
- 第三节 汉代经学的成就
- 一、何休的《公羊》三世说
- 二、郑玄对今古文的调和
- 第四节 语言文字学的创立与初步发展
- 一、从小篆到隶书
- 二、《尔雅》、《方言》、《释名》
- 三、《说文解字》的成就
- 第一节 博士与汉代经学
- 第六章 天人分际与古今之义
- 第一节 秦统治者对法家以外思想学说的吸收与运用
- 第二节 汉初黄老的朴素唯物论
- 一、《黄老帛书》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 二、《淮南子》以道为本的宇宙生成论
- 三、《淮南子》体道而无为的社会历史观
- 第三节 董仲舒天人合一的神学思想体系
- 一、以神学目的论为核心的宇宙观
- 二、大一统的社会政治思想
- 三、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观
- 四、三统循环的历史观
- 第四节 两汉之际的正宗思想
- 一、刘向、刘歆的折衷思想
- 二、《白虎通义》的社会政治思想
- 三、《白虎通义》的历史观
- 第五节 王充对神学体系的诘难
- 一、天地自然无为的观点和对天人感应说的非议
- 二、无鬼思想和对世俗迷信的批判
- 三、实知的认识论主张和对经传虚妄诸说的质疑
- 第六节 王符、仲长统的社会批判思想
- 一、王符以元气为本的宇宙观
- 二、王符的德教思想
- 三、仲长统的天人关系论
- 四、仲长统对历史变化趋势的理论探索
- 五、仲长统的社会批判与改良设想
- 第七章 天与神佛的世界
- 第一节 正宗神学理论与郊祀、封禅
- 一、五德终始说
- 二、谶纬的流行
- 三、郊祀与封禅
- 第二节 民间信仰与世俗迷信
- 一、淫祀
- 二、神与自然崇拜
- 三、方士与巫术
- 四、卜筮与相法
- 五、禁忌
- 第三节 道教的创立
- 一、道教产生的思想根源
- 二、道教的兴起
- 第四节 佛教的传入和在中国的早期活动
- 第一节 正宗神学理论与郊祀、封禅
- 第八章 尊尊亲亲的宗法与伦理
- 第一节 秦代的伦理规定
- 第二节 汉代的礼制建设
- 一、叔孙通制朝仪
- 二、宗庙迭毁之议
- 三、以孝治天下
- 第三节 三纲——君权与父权结合的伦理要求
- 第四节 五常——自觉修养与社会规范
- 第五节 义利观
- 第六节 妇女观
- 第九章 修身与博学的教育体制
- 第一节 秦代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 第二节 汉代的官学与私学
- 一、官学的设立
- 二、私学的发展
- 第三节 选举制度
- 一、秦朝选举制度
- 二、两汉选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利弊得失
- 三、两汉选举制度和教育
- 第四节 秦汉时期的教育思想
- 一、秦汉教育思想的演变
- 二、董仲舒、扬雄、王充教育思想比较
- 第十章 大一统政局下的史学
- 第一节 秦与汉初的史学
- 一、秦朝的史官制度
- 二、秦始皇的史学政策
- 三、对秦亡汉兴经验教训的总结
- 第二节 《史记》——史家之绝唱
- 一、司马迁的生平和著史动机
- 二、《史记》的体例与内容特点
- 三、《史记》的思想价值
- 第三节 两汉之际的史学
- 一、对《史记》的补续与评论
- 二、刘向、刘歆父子的史学活动
- 第四节 《汉书》的成就
- 一、第一部大一统皇朝的信史
- 二、首创纪传体断代史
- 三、多种专史领域的开拓
- 四、史观中的进步因素
- 第五节 《东观汉记》与《汉纪》
- 一、汉代的史官与起居注
- 二、《东观汉记》的修撰
- 三、《汉纪》和荀悦的史学思想
- 第一节 秦与汉初的史学
- 第十一章 大气磅礴的秦汉文学
- 第一节 专制制度下的秦代文学
- 第二节 汉代的辞赋
- 一、汉代辞赋兴盛的原因
- 二、汉代前期的骚体赋
- 三、散体大赋的兴盛和衰落
- 四、抒情小赋的兴起
- 第三节 汉代的散文
- 一、异彩纷呈的论说散文
- 二、成就卓著的历史散文
- 第四节 汉代的诗歌
- 一、乐府民歌
- 二、五言诗的兴起
- 第五节 汉代的文论
- 一、汉代文论的特点
- 二、《毛诗序》与汉儒的诗歌理论
- 三、有关屈原楚辞的文学论争
- 四、扬雄的文学观
- 五、王充的文学主张
- 第十二章 多姿多彩的艺术天地
- 第一节 绘画和书法
- 一、绘画
- 二、书法与碑刻
- 三、画像石与画像砖
- 第二节 建筑与雕塑
- 一、建筑与园林
- 二、雕塑
- 第三节 工艺美术
- 一、青铜器
- 二、陶瓷
- 三、织染工艺
- 四、漆器
- 五、玉器
- 六、少数民族的工艺美术
- 第四节 音乐舞蹈
- 一、乐舞管理机构
- 二、音乐和歌唱
- 三、舞蹈
- 四、角抵百戏
- 第一节 绘画和书法
- 第十三章 勘天·格物·厚生——科学技术成就
- 第一节 天文学与数学
- 一、历法的修订与完善
- 二、天象的观测与记录
- 三、天体结构理论
- 四、《周髀算经》中的数学运算
- 五、中国最早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
- 第二节 地理学的新发展
- 一、地图的制作
- 二、《史记》《汉书》的地理学成就
- 三、气象与农业生产
- 第三节 汉代医药学
- 一、《神农本草经》
- 二、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 第四节 地震观测及其他自然科学知识
- 一、张衡与地动仪
- 二、对电和磁性的认识
- 三、炼丹术的兴起
- 四、生物学知识的丰富
- 第五节 农业科学技术与水利工程
- 一、农学理论的发展
- 二、农具的改良
- 三、耕作技术的进步
- 四、农田水利工程
- 第六节 手工业技术的蓬勃发展
- 一、造纸术的发明
- 二、冶炼业的成熟
- 三、纺织业的发展
- 四、酿酒及其他制作行业的技术进步
- 第一节 天文学与数学
- 第十四章 秦汉风俗
- 第一节 衣食住行
- 一、式样繁多的服饰
- 二、饮食结构的多元化
- 三、居室状况的改进
- 四、便利的交通
- 第二节 婚姻与丧葬
- 一、婚姻礼俗
- 二、丧葬礼俗
- 第三节 节令习俗
- 一、除夕与元旦
- 二、元宵节
- 三、上巳节
- 四、寒食节、清明节
- 五、端午节
- 六、七夕
- 七、重阳节
- 第四节 社会时尚
- 一、任侠
- 二、节义
- 三、名士风雅
- 第一节 衣食住行
- 参考书目
- 再版后记
- 中国文化通史:魏晋南北朝卷
- 目录
- 绪言
- 第一章 纷乱的社会与活跃的文化
- 第一节 社会变化对文化的震撼
- 一、天灾人祸叠加的社会环境与士族地主势力的畸形发展
- 二、社会变化对文化的震撼
- 第二节 汉、胡统治者对文化的选择与调整
- 一、汉族统治者对主导文化的选择与整齐风俗
- 二、少数民族王朝自身的文化调整
- 第三节 文化变迁对社会的浸润
- 一、君权不振与士庶对立
- 二、“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
- 三、农耕分界线的南移和民族共同体的重新熔铸
- 第一节 社会变化对文化的震撼
- 第二章 一个文化更新的时代
- 第一节 个体意识的张扬
- 第二节 从儒学式微到三教并立
- 第三节 地域间、族属间文化的趋同与趋异
- 第三章 问难屈胜,百舸争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论争
- 第一节 玄学的分派与论辩
- 一、正始之音与玄学的产生
- 二、竹林七贤与竹林玄学
- 三、西晋名士与元嘉玄学
- 四、玄风盛炽江左
- 第二节 夷夏之辩与佛道之争
- 一、佛道相争之先声
- 二、《夷夏论》与南朝的佛道之争
- 三、《三破论》与南朝佛道之争的激化
- 四、北朝的佛道之争
- 第三节 无神论与有神论的斗争
- 一、魏晋时期的无神论与有神论之争
- 二、形神论与报应论的争辩
- 三、范缜与神不灭论之争
- 四、自然命定论与因果报应论之争
- 五、北朝无神论与有神论的争辩
- 第一节 玄学的分派与论辩
- 第四章 文化的交流与杂糅
- 第一节 胡风内渐与胡汉杂糅
- 一、胡汉相交与胡文化的汉化
- 二、胡风内渐与汉文化的胡化
- 三、汉化——胡化——汉化的曲折发展
- 第二节 玄学佛理,相映成趣
- 一、玄、佛相交的历史背景
- 二、名士名僧,相会交游
- 三、名士精研佛经与玄学佛理化
- 四、佛教的玄学化
- 第三节 佛、道交融与道教向西流布
- 一、道教广纳佛理
- 二、佛教吸纳道教思想
- 三、佛、道调和渐成主流
- 四、道教的向西流布
- 第四节 域内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
- 一、江东文化的发展与南北文化交流
- 二、河西文化的昌盛与东西文化交流
- 三、中原文化的复兴与兼容并蓄
- 四、区域文化发展的原因
- 第五节 与西域及域外地区的文化交流
- 一、与南亚各国的文化交流
- 二、与中亚、西亚各国的文化交流
- 三、与东亚各国的文化交流
- 四、与南海诸国的文化交流
- 五、与西域地区的文化交流
- 第一节 胡风内渐与胡汉杂糅
- 第五章 清源正本,求幽探远——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
- 第一节 贵无·崇有·独化
- 一、以无为本,开物成务
- 二、自生体有,有遗生亏
- 三、玄冥之境,自得独化
- 第二节 佛、道二教的宗教哲学
- 一、《阿含经》的传译与小乘佛教思想
- 二、般若学说与僧肇的唯心主义体系
- 三、涅槃佛性说与顿悟说
- 四、慧远的法性论与因果报应说
- 五、葛洪及其神仙道教理论
- 六、南北朝道教哲学的发展与丰富
- 第三节 空前活跃的唯物论思想
- 一、杨泉的《物理论》
- 二、嵇康与阮籍的唯物自然观
- 三、皇甫谧的朴素唯物论思想
- 四、欧阳建的《言尽意论》与鲍敬言的《无君论》
- 五、鲁褒的《钱神论》与贾思勰的人定胜天思想
- 第一节 贵无·崇有·独化
- 第六章 佛·道·巫
- 第一节 佛教的汉化及其异端的产生
- 一、三国时期佛教在汉地的扎根
- 二、两晋时期佛教的发展
- 三、南朝佛教理论的发展及其国教化
- 四、北朝佛教的发展
- 五、北朝二武灭佛
- 六、弥勒教派成为异端和净土信仰的嬗变
- 第二节 道教的改革与发展
- 一、魏晋之际道教的传播
- 二、葛洪与官方道教理论的初步建立
- 三、东晋道教的复兴与发展
- 四、道教内部改造与反改造的斗争
- 五、陆修静、陶弘景与南朝道教改革
- 六、北朝道教改革与发展
- 第三节 各种民间信仰与巫术
-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谶纬符命
- 二、魏晋时期的民间信仰
- 三、魏晋时期的方士与方术
- 四、北朝鲜卑的原始民间信仰
- 第一节 佛教的汉化及其异端的产生
- 第七章 伦理的乖张与悖反
- 第一节 森严壁垒的等级秩序
- 一、“王、谢门高非偶”
- 二、郡姓与虏姓
- 三、次门、役门及其他
- 第二节 “士庶之际,实自天隔”
- 一、“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 二、“不入非类室,不与小人游”
- 三、高门士族特权种种
- 第三节 婚姻规范的相对失衡
- 一、高门大族与帝室联姻
- 二、门阀等级内婚制
- 三、不与非类为婚
- 第四节 轻国重家的道德观
- 一、无忠君之节,有孝治之名
- 二、“自致身荣,不存国计”
- 三、“只成门户私计”
- 第一节 森严壁垒的等级秩序
- 第八章 育人与选士
- 第一节 魏晋南朝的学校教育
- 一、魏晋时期的学校教育
- 二、南朝时期的学校教育
- 第二节 少数民族政权与文化教育
- 一、十六国时期北方学校教育
- 二、北朝时期的学校教育
- 第三节 选士制度
- 一、九品中正制下的选士
- 二、察举、征辟和朝廷策试下的选士
- 第四节 家庭教育
- 一、世代相授的家学
- 二、家庭教育中的妇女
- 三、书诫教子与《颜氏家训》
- 第一节 魏晋南朝的学校教育
- 第九章 灿烂的史学之花
- 第一节 史学充分发展的时代
- 一、史学独立地位的确立
- 二、修史成风,撰著繁富
- 三、乱世与史学
- 第二节 史学名家与名著
- 一、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三国志注》
- 二、范晔与《后汉书》
- 三、沈约的《宋书》和萧子显的《南齐书》
- 四、魏收与《魏书》
- 五、《华阳国志》、《水经注》和《洛阳伽蓝记》
- 第三节 体制的创新和突破
- 一、纪传体史书体制的重大突破
- 二、实录、类书的始创和起居注的定型
- 三、史注新法的开创和史评、史抄的兴起
- 四、地理方志的拓宽与丰富
- 第四节 史家的是是非非
- 一、陈寿生前身后是非多
- 二、范晔之死
- 三、崔浩国史冤狱
- 四、魏收“秽史”说
- 第一节 史学充分发展的时代
- 第十章 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
- 第一节 三曹巨子与建安文学
- 一、曹操和曹丕
- 二、曹植
- 三、建安七子与蔡琰
- 第二节 魏晋之际的诗风
- 一、正始文士
- 二、太康文士
- 第三节 从寄性田园山水到缠绵亡国之音
- 一、陶渊明
- 二、谢灵运和鲍照
- 三、谢朓与“永明体”新体诗
- 四、南朝后期的诗风
- 五、北朝诗文举要
- 第四节 训诂学、声韵学的成就
- 一、辞书的发展
- 二、韵书的产生
- 第五节 吴歌北曲调不同
- 一、南朝民歌
- 二、北朝民歌
- 三、《木兰诗》
- 第六节 骈文风靡与神怪入书
- 一、南北朝的骈文
- 二、南北朝的骈赋
- 三、志怪与轶事类的小说
- 第七节 文选与文论
- 一、《典论·论文》和《文赋》
- 二、《文心雕龙》
- 三、《诗品》
- 四、《文选》
- 第一节 三曹巨子与建安文学
- 第十一章 博大宏深的艺术园囿
- 第一节 “俳优歌舞杂奏”
- 一、音乐机构和乐官
- 二、音乐文化的大融合
- 三、新音乐的发展
- 四、北方的鼓角横吹曲与胡戎乐
- 五、佛教音乐的发展与丰富
- 六、新乐器的出现和律学新成就
- 七、五彩缤纷的舞蹈艺术
- 八、百戏竞争新
- 九、戏剧的雏形
- 第二节 传神写照,极参神妙
- 一、超迈前代的绘画成就
- 二、三国佛教画的兴起与山水画的开端
- 三、虎头“三绝”与两晋绘画
- 四、人才济济的南朝画坛
- 五、曹仲达与北朝绘画
- 六、画论与画评
- 第三节 诸体皆备,书家迭起
- 一、诸体皆备的时代
- 二、书家迭起,翰墨流芳
- 三、钟繇和索靖
- 四、皇象、张弘书冠东吴
- 五、父子书圣
- 六、萧子云突破飞白古法
- 七、北朝书家与碑碣刻石
- 八、论撰繁富,成就卓著
- 第四节 绚丽诱人的石窟艺术
- 一、风格独特的克孜尔石窟
- 二、完备的佛教美术馆——敦煌莫高窟
- 三、雄伟壮观的云冈石窟
- 四、窟龛、造像居首的龙门石窟
- 五、麦积山石窟及其他石窟艺术
- 第一节 “俳优歌舞杂奏”
- 第十二章 科学技术的硕果
- 第一节 数学和天文学突出的成就
- 一、数学天才和天文学大师祖冲之
- 二、刘徽和《九章算术注》
- 三、多产的数学家甄鸾
- 四、观天察法,群星闪耀
- 第二节 集一代农学之大成——《齐民要术》
- 一、贾思勰其人与其书
- 二、耕农之术,靡不毕书
- 三、对禽畜饲养经验的总结
- 四、一部实用百科全书
- 第三节 名医疗百疾
- 一、外科鼻祖华佗
- 二、王叔和与皇甫谧
- 三、葛洪和《肘后方》
- 四、陶弘景对药物学的总结和发展
- 第四节 炼丹炉中的化学知识
- 一、炼丹术的指导思想和操作方法
- 二、“穷九丹之秘术”的大炼丹家葛洪
- 三、黄白之术和古代合金学
- 四、“中国雪”和无机酸、无机碱的提炼
- 第五节 园林与建筑
- 一、洛阳的规模与布局
- 二、繁华的六朝帝都
- 三、佛教寺塔和石窟建筑
- 四、“虽由人造,宛若天成”的园林建筑
- 第六节 机械发明与冶铁技术
- 一、百辟千灌,精炼成钢
- 二、巧思绝世的机械发明家马钧
- 三、各显神通的水力机械
- 第一节 数学和天文学突出的成就
- 第十三章 社会风俗与时尚
- 第一节 士人习尚和民风嬗变
- 一、士人习尚
- 二、民风嬗变
- 第二节 日常生活中的汉俗与胡风
- 一、面食、菜肴及茶与酒
- 二、衣服、佩饰和服饰文化
- 第三节 婚俗、丧仪和世俗迷信
- 一、婚俗与性观念
- 二、丧仪与葬法
- 三、世俗迷信
- 第四节 娱乐、节令和宗教活动
- 一、娱乐游戏
- 二、岁时节令
- 三、宗教活动
- 第一节 士人习尚和民风嬗变
- 参考书目
- 再版后记
- 中国文化通史:隋唐五代卷
- 目录
- 绪言
- 第一章 豪迈的时代与灿烂的文化
- 第一节 大一统新时代提供的沃土
- 一、壮阔的舞台
- 二、有为的时代
- 三、繁盛的社会
- 第二节 统治者的文化政策
- 一、以儒学为正宗,三教并重、多教共存的政策
- 二、从钳制异端学说到唐武宗、周世宗的灭佛
- 三、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崇文重才政策的形成
- 四、大一统文化组织的建立与重大文化工程的开展
- 第三节 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 一、文化对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作用
- 二、文化结构的调整与社会的变更
- 第一节 大一统新时代提供的沃土
- 第二章 高昂壮阔的时代精神
- 第一节 开明宽松的文化氛围
- 第二节 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
- 第三节 丰腴富丽的独特风格
- 一、健康浓烈的审美情趣
- 二、多彩热烈的生活情调
- 三、高屋建瓴的恢宏气魄
- 第三章 冲突与融通
- 第一节 三教的冲突与进一步融合
- 一、儒释论争和士大夫的反佛
- 二、佛道之争与统治集团的政争
- 三、三教论议与三教融合
- 第二节 佛说歧异 殊途同归
- 一、“判教”方式上的分歧
- 二、修持方法上的差异
- 三、理论学说上的区别
- 四、对“异端”的讨伐
- 五、佛教各宗派的融合
- 第三节 从南北文化之争到吏治与文学之争
- 一、南北文化之争
- 二、围绕进士科所展开的文化论争
- 三、吏治与文学之争
- 第一节 三教的冲突与进一步融合
- 第四章 交汇·撷英·辐射
- 第一节 “和同为一家”:各族文化的交汇
- 一、隋唐王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 二、汉族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
- 三、少数民族对隋唐文化的贡献
- 第二节 长鲸吸百川:域外英华的东渐
- 一、中西交通史上的辉煌时代
- 二、唐文化对域外文化的吸收与改造
- 第三节 万国拜冕旒:隋唐文化的向外辐射
- 一、隋唐文化与东亚文明
- 二、隋唐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 第一节 “和同为一家”:各族文化的交汇
- 第五章 哲学光华
- 第一节 承上启下的儒学
- 一、王通和他的《中说》
- 二、啖、赵新经学运动
- 三、韩愈、李翱的卫道理论
- 第二节 朴素唯物主义与无神论思想
- 一、吕才、李华的反世俗迷信思想
- 二、卢藏用、李筌的“天人观”
- 三、柳宗元、刘禹锡的“天人观”
- 四、皮日休的无神论与《无能子》的自然观
- 五、罗隐的反君主专制思想
- 第三节 谶纬符命和宗教思想
- 一、谶纬符命的宗教化
- 二、道教思想的义理化
- 三、佛教哲学的中国化
- 第一节 承上启下的儒学
- 第六章 各种宗教的竞相传播
- 第一节 佛教的兴旺
- 一、狂热的崇佛与灭佛
- 二、佛教经籍的翻译与撰述
- 三、佛教宗派的全面繁荣
- 第二节 道教的风行
- 一、崇道高潮迭起
- 二、道派的兴盛融合
- 第三节 外来新宗教的传播
- 一、祆教的流传
- 二、景教的流行
- 三、摩尼教的传播
- 四、伊斯兰教的初传
- 第四节 民间淫祠巫鬼祭祀
- 第一节 佛教的兴旺
- 第七章 伦理道德观的局部更新
- 第一节 相对松动的等级观
- 第二节 较为开明的婚恋观
- 第三节 出世与入世的人生观
- 第四节 禁锢色彩淡薄的妇女观
- 第八章 教育与科举
- 第一节 以官学为主体的教育体制
- 一、官学的兴盛
- 二、官学的体制
- 三、私学的勃兴
- 四、留学生教育
- 第二节 科举制度的确立与入仕途径的多元化
- 一、科举制度的产生及其背景
- 二、唐朝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方法
- 三、吏部铨选与入仕途径的多元化
- 第三节 进士科与唐代文学
- 一、进士科的一枝独秀
- 二、进士行卷与唐代文学的繁荣
- 第四节 科举制与唐代知识分子
- 一、科举制度激发了知识分子的活力
- 二、科举制对知识分子思想文化活动的影响
- 第一节 以官学为主体的教育体制
- 第九章 史学的卓越成就
- 第一节 史馆修史制度及其成就
- 一、史馆修史制度的确立
- 二、从实录、国史到《旧唐书》
- 第二节 “六书二史”与官修前代“正史”传统的开创
- 一、官修前代“正史”举措的出台与背景
- 二、“六书”的特点与价值
- 三、李延寿与《南史》、《北史》
- 第三节 史学批评的经典之作——刘知几与《史通》
- 一、史家自觉意识的萌醒
- 二、批判精神与求实精神
- 三、《史通》的史学批评理论体系
- 第四节 第一部典章制度的通史——《通典》
- 一、经世致用的学术旨趣
- 二、《通典》在历史编撰学上的创新
- 三、杜佑的历史进化观
- 第五节 多角度展现隋唐风采的其他史学名著
- 一、《唐律疏议》、《大唐六典》与《唐会要》
- 二、《元和郡县图志》
- 三、《大唐西域记》、《蛮书》及其他
- 四、《贞观政要》与杂史、笔记
- 第一节 史馆修史制度及其成就
- 第十章 空前繁荣的诗坛文苑
- 第一节 文学精神与时代气质
- 第二节 承前启后的隋代诗歌
- 第三节 生气勃勃的初唐诗坛
- 第四节 百花怒放的盛唐诗坛
- 第五节 余香不绝的中晚唐诗坛
- 第六节 唐五代词
- 第七节 古文运动与韩、柳
- 第八节 唐人传奇与俗讲、变文
- 第十一章 美不胜收的艺术宝库
- 第一节 “穷丹青之妙”开一代新风
- 第二节 石窟与雕塑的黄金时代
- 一、敦煌石窟的成就及其他石窟
- 二、墓葬雕塑
- 三、著名雕塑家
- 第三节 诸体兼备的书法艺术
- 一、兼有南北,光大二王
- 二、欧、虞、褚的书法成就
- 三、张、李、颜的书法成就
- 四、沈、柳的书法成就
- 五、书论
- 第四节 八方乐奏 万般舞姿
- 一、乐舞机构的设置和管理
- 二、从《七部乐》、《九部乐》到《十部乐》的发展看宫廷乐舞
- 三、健美多姿的各族舞蹈
- 四、戏剧的发展
- 五、民谣、民乐与民间音乐比赛
- 第十二章 科技的辉煌成就
- 第一节 建树颇多的天文历算
- 一、浑天仪的改进
- 二、僧一行与子午线的实测
- 三、历法的改定
- 四、数学的进步
- 第二节 农业科技和水利事业新成就
- 一、农业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 二、水利事业的新成就
- 第三节 医药学的全面发展
- 第四节 精湛的手工业技术
- 一、雕版印刷术的成熟
- 二、唐三彩与金银器
- 三、火药的发明
- 第五节 凝聚时代精神的建筑
- 一、都市建筑
- 二、安济桥与其他桥梁
- 三、寺塔建筑
- 第一节 建树颇多的天文历算
- 第十三章 社会风俗与时尚
- 第一节 尚武与游侠
- 第二节 重生与厚死
- 第三节 胡气氤氲的衣食
- 第四节 岁时节令的庆祝活动
- 一、除夕、元旦、人日和元宵节
- 二、上巳、寒食和清明节
- 三、端午龙舟竞渡
- 四、乞巧——牛郎、织女相会的节日
- 五、社日民俗活动
- 六、中秋赏月
- 七、重阳登高
- 第五节 丰富多彩的游艺
- 一、球戏的盛况
- 二、“雅戏”——棋艺
- 三、壮士裸袒猛相扑——角抵
- 四、拔拒抵长河——拔河
- 五、万里秋千习俗同
- 六、自解凌波不畏沉——游泳
- 七、杂技的进一步风行
- 八、马戏和幻术
- 九、种类繁多的杂游戏
- 十、出门俱是看花人
- 参考书目
- 再版后记
- 中国文化通史:两宋卷
- 目录
- 绪言
- 第一章 变古的时代与文化上的变古
- 第一节 变古时代的文化新思潮
- 一、理学的勃起
- 二、经济新因子与文化新气象
- 第二节 右文政策下的宋文化
- 第三节 宋文化与社会
- 一、宋文化与历史的走向
- 二、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
- 第一节 变古时代的文化新思潮
- 第二章 宋文化的时代精神
- 第一节 强烈的忧患意识与经世观念
- 第二节 文化上的创新、兼容精神
- 一、创新精神
- 二、兼容精神
- 第三节 都市文化:市井细民的精神需求
- 第三章 文化纷争与融会
- 第一节 王霸义利之辨
- 第二节 华夷之辨
- 第三节 朋党论与“党禁”
- 第四节 儒释道融会
- 第四章 各族之间的文化交往与宋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
- 第一节 北方各少数民族对宋文化的吸纳
- 一、辽、宋之间的文化交往
- 二、宋文化与党项族
- 三、宋文化与女真族的封建化
- 第二节 宋文化对亚洲文化的影响
- 一、宋文化在越南的传播
- 二、宋文化对朝鲜的影响
- 三、宋文化在日本
- 第三节 海上“丝绸之路”与宋文化的辐射
- 一、阿拉伯:宋文化向西方传播的中介
- 二、宋文化传入其他东南亚诸国
- 三、火器、印刷术的西传
- 第四节 域外文化的内传
- 第一节 北方各少数民族对宋文化的吸纳
- 第五章 学派纷呈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张载、王安石的气学
- 一、张载的“太虚即气”说
- 二、王安石的道器论
- 第二节 程朱理学
- 一、《太极图说》与《通书》
- 二、二程的“天理”论
- 三、朱熹:理学集大成者
- 第三节 陆九渊的心学
- 第四节 陈亮、叶适的实学
- 一、陈亮的永康之学
- 二、叶适的永嘉之学
- 第五节 邵雍的象数学
- 第一节 张载、王安石的气学
- 第六章 僧、道与秘密宗教
- 第一节 宋代佛教的命运
- 一、佛教在宋代的沉浮
- 二、佛教宗派
- 三、援佛入儒
- 四、佛说与文学
- 第二节 道教与宋代政治及文化
- 一、崇道教
- 二、道派兴衰
- 三、陈抟及其他道家
- 四、儒道融合
- 第三节 民间秘密宗教
- 一、庞杂的秘密宗教
- 二、盛炽的秘密宗教
- 三、组织、法规与活动
- 第四节 巫觋与巫术
- 一、巫觋
- 二、巫术横行与禁巫
- 第一节 宋代佛教的命运
- 第七章 发达的教育
- 第一节 门类齐全的官学教育
- 一、中央官学
- 二、地方州县学
- 第二节 繁荣、兴盛的书院教育
- 一、书院源流
- 二、北宋的书院教育
- 三、南宋书院的兴盛
- 第三节 科举制度新发展
- 一、贡举
- 二、制举
- 三、童子举、武举、“三舍法”
- 第四节 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
- 一、重教思想
- 二、重视德行修身的思想
- 三、蒙童教育思想
- 四、务实循序的教育方法
- 第一节 门类齐全的官学教育
- 第八章 繁荣的史学和史学的走向
- 第一节 中古史学的极盛时期
- 一、修史机构的完善
- 二、新史体的创立
- 三、史学思想的发展
- 第二节 理学和史学的相互影响
- 一、理学和史学
- 二、天理论和历史盛衰论
- 三、正统论和史书编纂
- 第三节 历史因革论和经世事功之学
- 一、历史因革论
- 二、事功之学与经世之学
- 第四节 史学批评与《通志》
- 第五节 历史文献学的发展
- 一、金石学成就
- 二、方志、杂史与笔记
- 第一节 中古史学的极盛时期
- 第九章 气势非凡的宋代文学
- 第一节 古文运动与散文名家
- 一、北宋初期的古文运动
- 二、欧阳修、王安石与北宋中叶的古文运动
- 三、北宋古文运动的殿军——苏轼
- 四、古文运动后的宋代散文
- 第二节 诗风与诗派
- 一、宋初诗风与流派
- 二、北宋中叶的复古诗派
- 三、革新派与北宋诗歌创作的繁荣
- 四、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 五、陆游与南宋前期诗坛
- 六、南宋晚期的诗派与诗人
- 第三节 风格多样的宋词
- 一、五代词风的延伸和发展
- 二、开辟宋词新天地的柳永慢词
- 三、“新天下耳目”的苏轼词
- 四、繁荣兴旺的北宋后期词坛
- 五、南宋前期风格多变的词风
- 六、辛弃疾的爱国词
- 七、南宋后期的“伤痕”词
- 第四节 民间艺术的杰作——话本
- 一、小说话本
- 二、讲史话本
- 第一节 古文运动与散文名家
- 第十章 绚丽多姿的艺苑
- 第一节 绘画——一个鼎盛期的到来
- 一、翰林图画院
- 二、人物画
- 三、山水画
- 四、花鸟画
- 五、水墨梅竹画
- 六、壁画
- 第二节 书风与书家
- 一、宋初书风
- 二、书法四大家
- 三、徽宗与瘦金体
- 四、书学研究
- 第三节 乐舞与都市文娱
- 一、音乐
- 二、舞蹈
- 三、城市娱乐
- 第一节 绘画——一个鼎盛期的到来
- 第十一章 科学技术之光
- 第一节 天文学与数学的新高峰
- 一、天文学
- 二、辉煌的数学
- 第二节 三大发明
- 一、火药与火药武器
- 二、指南针的发明及应用
- 三、毕昇与活字印刷
- 第三节 沈括与《梦溪笔谈》
- 第四节 全面发展的医药学
- 第五节 地学与农学
- 第六节 瓷器、冶炼与建筑
- 一、瓷器工艺
- 二、冶炼技术的提高
- 三、建筑业的辉煌
- 第一节 天文学与数学的新高峰
- 第十二章 宋代社会时尚
- 第一节 多彩的生活方式
- 一、服饰风格的多样
- 二、餐饮业的发达
- 三、宅第的豪华
- 四、交通工具的改进
- 第二节 繁缛复杂的礼俗
- 一、婚嫁习俗
- 二、生育习俗
- 三、丧葬礼俗
- 第三节 多样的节日娱乐
- 一、传统节日与娱乐
- 二、诸圣节
- 三、诸庆节
- 四、祀神节
- 第四节 行会时尚
- 第一节 多彩的生活方式
- 参考书目
- 再版后记
- 中国文化通史:辽西夏金元卷
- 目录
- 绪言
- 第一章 多元的社会与多姿多彩的文化
- 第一节 各少数民族政权政治、经济对文化的影响
- 一、辽代
- 二、金代
- 三、西夏
- 四、元代
- 第二节 政权对峙对文化的制约
- 第三节 中原先进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 一、辽代
- 二、金代
- 三、西夏
- 四、元代
- 第一节 各少数民族政权政治、经济对文化的影响
- 第二章 文化精神与特点
- 第一节 殊途同归:各少数民族政权一致推崇儒学
- 第二节 草原文化与农业文化的汇合
- 第三节 文化交流范围的扩大
- 第三章 文化论争
- 第一节 聚讼不决的正统之辨
- 第二节 元代释道之争
- 第四章 规模空前的文化交流
- 第一节 辽与宋、中亚的文化交流
- 一、辽与宋朝的文化交流
- 二、辽与女真、高丽及西北地区的文化交流
- 三、辽与中亚的文化交流
- 第二节 金与宋、西夏、高丽的文化文流
- 一、金与宋朝的文化交流
- 二、金与西夏、高丽的文化交流
- 第三节 西夏与辽、宋的文化交流
- 一、西夏与辽的文化交流
- 二、西夏与宋的文化交流
- 第四节 元朝中央政府与宗藩国的文化交流
- 第五节 元朝与毗邻诸国的文化交流
- 一、元朝与高丽的文化交流
- 二、元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
- 三、元朝与安南、占城、真腊、尼泊尔等国的文化交流
- 第六节 元朝与非洲、欧洲的文化交流
- 一、元朝与非洲的文化交流
- 二、元朝与欧洲的文化交流
- 第一节 辽与宋、中亚的文化交流
- 第五章 风格各异的语言文字
- 第一节 契丹文的创制与使用
- 一、契丹语与契丹文的创制
- 二、契丹文的使用与废止
- 三、已经发现的契丹大、小字资料
- 四、契丹文的研究
- 第二节 女真文的创制与使用
- 一、女真大、小字的产生及废止
- 二、现存的女真文资料
- 第三节 西夏文的创制与使用
- 一、西夏文的创制
- 二、现存的西夏文文献
- 第四节 元代的语言文字
- 一、蒙古语的产生与流传
- 二、畏兀文与八思巴字
- 第一节 契丹文的创制与使用
- 第六章 异彩纷呈的哲学
- 第一节 辽代的哲学思想
- 第二节 金代的哲学思想
- 第三节 元代的哲学思想
- 一、元代的哲学家
- 二、元代的朱陆合流
- 第七章 五光十色的宗教
- 第一节 辽代的宗教
- 一、萨满教
- 二、佛教
- 三、道教
- 第二节 金代的宗教
- 一、原始宗教
- 二、佛教
- 三、道教
- 第三节 西夏的宗教
- 一、原始宗教
- 二、佛教
- 第四节 元代的各种宗教
- 一、萨满教
- 二、佛教
- 三、道教
- 四、伊斯兰教
- 五、基督教
- 第五节 金代、元代三教(儒、佛、道)归一思想的发展
- 一、金代的三教合流
- 二、元代的三教合流
- 第一节 辽代的宗教
- 第八章 与汉族有同有异的伦理道德
- 第一节 辽代婚姻、家庭中所反映的伦理道德
- 第二节 金代女真人的伦理观念
- 第三节 从西夏的社会风俗看伦理观念
- 第四节 元代宗族、家庭、婚姻中所体现的伦理道德观念
- 第九章 教育与科举制度
- 第一节 辽代的教育与科举
- 一、契丹的贵族教育与学校的设立
- 二、科举取士
- 三、科举在辽朝的地位和影响
- 第二节 金代的教育与科举
- 一、学校制度
- 二、学校的管理和教育内容
- 三、科举考试
- 第三节 西夏的教育
- 第四节 元代的教育与科举制度
- 一、元代的学校制度
- 二、元代学校教育的内容
- 三、元代的科举制度
- 第一节 辽代的教育与科举
- 第十章 史官与史学
- 第一节 辽代的修史之风
- 一、辽代的修史制度和官修史籍的门类
- 二、官修史书的主要成就
- 第二节 金代的史籍编撰及私人著述
- 一、金代的史官制度和纂修国史的主要成果
- 二、金代对辽代历史的编修
- 三、金代的私人史学论著
- 第三节 西夏史学简说
- 第四节 元代史学的发展
- 一、正统之争与辽、金、宋三史的修订
- 二、辽、宋、金三史的内容和评价
- 三、元代官修史书和文献
- 四、有关元朝历史的私人著述和文献资料
- 五、元代的方志学
- 六、马端临的《文献通考》
- 七、胡三省注《资治通鉴》
- 第一节 辽代的修史之风
- 第十一章 影响深远的少数民族文学
- 第一节 质朴无华的辽代文学
- 一、宫廷诗词
- 二、民间文学
- 第二节 清新隽永的金代文学
- 一、戏曲
- 二、诗词
- 三、文学评论
- 第三节 西夏的诗歌
- 第四节 大放异彩的元代文学
- 一、元曲
- 二、南戏
- 三、小说与诗歌
- 第一节 质朴无华的辽代文学
- 第十二章 摇曳多姿的艺术
- 第一节 辽代的绘画、雕塑、乐舞与体育运动
- 一、卷轴画与壁画
- 二、雕塑
- 三、乐舞与体育运动
- 第二节 金代的绘画、雕塑与乐舞
- 一、绘画与壁画
- 二、雕塑艺术
- 三、音乐与舞蹈
- 第三节 西夏的绘画、雕塑及音乐
- 一、绘画
- 二、雕塑
- 三、音乐和舞蹈
- 第四节 元代的绘画与书法
- 一、绢轴绘画
- 二、壁画
- 三、书法
- 第一节 辽代的绘画、雕塑、乐舞与体育运动
- 第十三章 成就斐然的科学技术
- 第一节 辽代的天文历法、医学及建筑技术
- 第二节 金代的科学技术
- 一、天文历法
- 二、医学
- 三、建筑技术
- 四、陶瓷工艺
- 第三节 西夏的科学技术
- 一、天文历法
- 二、医药
- 三、冶炼及铸造
- 四、陶瓷烧造
- 第四节 元代的科技成就
- 一、农学
- 二、医学
- 三、天文历法
- 四、河源考察与水利工程
- 五、数学成就
- 第十四章 各具特色的社会风俗
- 第一节 契丹人的社会风俗
- 一、服饰
- 二、饮食
- 三、婚姻
- 四、丧葬
- 第二节 女真人的社会风俗
- 一、服饰
- 二、饮食
- 三、婚姻
- 四、丧葬
- 第三节 西夏人的社会风俗
- 一、服饰
- 二、饮食
- 三、婚姻
- 四、丧葬
- 第四节 蒙古人的社会风俗
- 一、服饰
- 二、饮食
- 三、婚姻
- 四、丧葬
- 第一节 契丹人的社会风俗
- 参考书目
- 再版后记
- 中国文化通史:明代卷
- 目录
- 绪言
- 第一章 封建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明代社会与文化
- 第一节 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
- 第二节 思想文化的一统
- 第三节 商品经济的繁荣
- 第四节 思想文化发展对社会的反作用
- 第二章 方生与方死相搏的文化特色
- 第一节 程朱理学的式微与主体意识的觉醒
- 第二节 正宗诗文的衰落与市民文艺的勃兴
- 第三节 传统科技的总结与西方文化的汲取
- 第四节 从虚浮空疏走向经世致用
- 第三章 聚讼纷纭的文化论争
- 第一节 理学的分化与纷争
- 一、“性即理”耶?“心即理”耶?
- 二、本体、工夫之辨
- 三、程朱派学者对王学的论难
- 第二节 复古与反复古
- 一、明中期的古调摹拟
- 二、抒写真情
- 三、明末回归传统的潮流
- 第三节 有关西方传教士的论争
- 一、容纳与排斥之争
- 二、耶、释、老三氏论战
- 第一节 理学的分化与纷争
- 第四章 绚丽多姿的少数民族文化与各族文化的交流
- 第一节 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 一、蒙古、满族文化的发展
- 二、维吾尔、回族文化的发展
- 三、藏族文化的发展
- 四、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 第二节 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
- 一、汉族与满族、蒙古族的文化交流
- 二、汉族与藏族的文化交流
- 三、汉族与白、彝、壮等族的文化交流
- 四、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
- 第三节 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 一、藏传佛教对蒙古、满、纳西等族文化的影响
- 二、蒙古族文化对满、藏、维等族文化的影响
- 三、南方各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 第一节 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 第五章 形式多样的中外文化交流
- 第一节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
- 一、与朝鲜的文化交流
- 二、与越南的文化交流
- 三、与日本的文化交流
- 四、与缅甸的文化交流
- 第二节 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及非洲的文化交流
- 一、与东南亚、南亚的文化交流
- 二、与西亚的文化交流
- 三、与非洲的文化交流
- 第三节 中国与欧洲、拉美的文化交流
- 一、与欧洲的文化交流
- 二、与拉丁美洲的文化交流
- 第一节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
- 第六章 哲学思想的演变
- 第一节 明代中前期的哲学思想及学派
- 一、明初程朱理学的式微
- 二、薛瑄与河东学派
- 三、吴与弼与崇仁学派
- 四、心学先驱陈献章与白沙学派
- 第二节 王守仁与阳明心学
- 一、王守仁学术思想的形成
- 二、阳明心学的思想体系
- 三、阳明心学的意义和影响
- 第三节 泰州学派
- 一、王艮的思想特征
- 二、何心隐的“师友”说
- 三、李贽的“异端”思想
- 第四节 晚明实学思潮
- 一、实学思潮的勃兴
- 二、西学的传播与晚明实学的提倡
- 三、晚明实学思潮的时代特征
- 第一节 明代中前期的哲学思想及学派
- 第七章 互有消长的宗教
- 第一节 盛极而衰的明代道教
- 一、明朝诸帝崇尚方术,信奉道教
- 二、道教状况及成就
- 三、道教的影响
- 第二节 佛教盛衰
- 一、佛教发展在明代的机遇
- 二、佛教的发展状况
- 三、藏传佛教的流布与明王朝的关系
- 四、晚明士大夫的佛学研究
- 第三节 白莲教等民间秘密宗教的成熟与发展
- 一、明朝统治者的心腹之患
- 二、白莲教活动的基本状况
- 第四节 基督教的传入
- 第一节 盛极而衰的明代道教
- 第八章 严密的宗法与等级制度
- 第一节 尊尊亲亲的宗法制度
- 一、宗法制度的提倡和利用
- 二、巩固以尊亲血缘为纽带的宗族统治
- 第二节 贵贱有别的森严等级
- 一、居住、行止上的森严等级
- 二、衣冠服饰的等级规定
- 三、等级森严的丧葬制度
- 第三节 摧残女性的贞节观
- 一、贞节旌表制度的建立
- 二、明中晚期思想界对节女贞女的再认识
- 三、明晚期贞节观的裂变
- 第四节 悖礼越制的社会潮流
- 第一节 尊尊亲亲的宗法制度
- 第九章 人才培育与科举取士
- 第一节 学校教育
- 一、各级学校的兴办
- 二、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制度
- 三、学校教育的特点
- 第二节 书院教育
- 一、书院的兴起
- 二、书院教育的形式和宗旨
- 三、书院的教学与管理
- 四、书院的命运
- 五、书院教育的特点
- 第三节 科举制度与入仕
- 一、科举取士制度的确立
- 二、科举取士制度
- 三、科举制度的实际功能与流弊
- 四、科举取士对社会心理的影响
- 第四节 教育理论与著名教育家
- 一、教育理论的发展
- 二、著名的教育思想家
- 第一节 学校教育
- 第十章 朴实无华的史学
- 第一节 官修史书的优势
- 一、修史制度的变化
- 二、卷帙浩繁的实录
- 三、典制史《大明会典》的纂修
- 四、《元史》的修撰
- 五、方志纂修的发展
- 第二节 私修史书
- 一、王世贞的史学成就
- 二、李贽及其《藏书》、《续藏书》
- 三、焦竑及其史学著作
- 四、谈迁与《国榷》
- 五、王圻及其《续文献通考》
- 第三节 兴盛的刻书业与图书收藏
- 一、图书刊刻
- 二、图书收藏
- 第一节 官修史书的优势
- 第十一章 以小说为代表的文学
- 第一节 文学思想的嬗变
- 第二节 诗文的盛衰与革新
- 一、明前期诗文
- 二、诗文的革新
- 三、明末诗文
- 第三节 小说的繁荣
- 一、文言小说
- 二、长篇章回小说的成熟
- 三、短篇白话小说的繁荣
- 第十二章 异彩纷呈的艺苑
- 第一节 绘画与雕塑
- 一、绘画艺术成就
- 二、形式多样的雕塑艺术
- 第二节 书法与篆刻
- 一、书法艺术
- 二、印章篆刻艺术
- 第三节 成熟的工艺美术
- 一、织绣印染
- 二、陶瓷器
- 三、金属器皿与首饰
- 四、漆器、雕漆与《髹饰录》
- 五、家具制作工艺
- 六、雕琢工艺品与文房用具
- 第四节 戏曲与乐舞
- 一、戏曲艺术
- 二、民间歌曲、曲艺和舞蹈
- 三、十二平均律的创建
- 第一节 绘画与雕塑
- 第十三章 科学技术的成就
- 第一节 建筑与园林
- 一、北京及其他城市的建筑
- 二、陵墓建筑
- 三、万里长城
- 四、园林、住宅
- 五、塔、寺
- 第二节 天文、历法与数学
- 第三节 手工业技术、造船与航海
- 一、冶金技术
- 二、采煤技术
- 三、纺织技术
- 四、吸卤、制盐
- 五、造船
- 六、航海
- 第四节 农学与水利工程
- 第五节 医学与药物学
- 第六节 地理学
- 第一节 建筑与园林
- 第十四章 丰富多彩的社会风俗
- 第一节 社会生活的发展与变化
- 一、风格迥异的汉族与少数民族服饰
- 二、传统饮食的创新与地方饮食特色
- 三、等级身份与起居行止
- 第二节 婚丧与敬老养老习俗
- 一、婚姻礼仪与婚姻风俗
- 二、葬礼与丧葬习俗
- 三、养老与敬老习俗
- 四、官民结合的社会福利与公益事业
- 第三节 岁时节日与文体娱乐
- 一、官方节日与民间节日
- 二、宫廷、民间的宗教节日与习俗
- 三、传统节日活动与地方风俗
- 第四节 明前后期社会风尚的变化
- 一、明初的尚朴风气
- 二、明中后期的竞奢风气
- 三、明中后期的官场风尚与士人风尚
- 四、明中后期的民间风尚
- 五、明人移风易俗的努力与实践
- 第一节 社会生活的发展与变化
- 参考书目
- 再版后记
- 中国文化通史:清前期卷
- 目录
- 绪言
- 第一章 清前期的社会和文化
- 第一节 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 第二节 文化政策和文化建设
- 第三节 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 第二章 清前期文化的时代精神
- 第一节 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影响的加强
- 第二节 传统文化的历史性总结
- 第三节 高扬批判和经世致用的旗帜
- 第三章 中国文化的起源
- 第一节 理学与心学之争
- 一、理学真伪之辩
- 二、立《道学传》引起的争论
- 第二节 汉学与宋学之争
- 一、汉学与宋学的分化
- 二、汉学与宋学的对立
- 三、汉学与宋学兼采
- 第三节 中学与西学之争
- 第一节 理学与心学之争
- 第四章 国内外的文化交流
- 第一节 国内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 一、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
- 二、各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 第二节 和亚洲各国的文化交流
- 一、和日本的文化交流
- 二、和朝鲜的文化交流
- 三、和琉球的文化交流
- 四、和越南的文化交流
- 五、和缅甸的文化交流
- 第三节 和欧洲的文化交流
- 一、天主教在中国的传布
- 二、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 三、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
- 第一节 国内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 第五章 博大精深的学术
- 第一节 清初学术流派
- 一、理学诸流派
- 二、诸子学的复兴
- 三、颜李学派
- 四、经学考据学诸家
- 第二节 乾嘉学派
- 一、乾嘉学派的形成
- 二、乾嘉学派的分野
- 三、乾嘉学派的局限性
- 第三节 嘉道之际学术思潮的变动
- 一、今文经学的复兴
- 二、常州学派的异军突起
- 三、经世思潮的涌动
- 第一节 清初学术流派
- 第六章 哲学的发展
- 第一节 黄宗羲、顾炎武的哲学
- 一、黄宗羲的哲学思想
- 二、顾炎武的哲学思想
- 第二节 王夫之、颜元的哲学
- 一、王夫之的哲学思想
- 二、颜元的哲学思想
- 第三节 乾嘉学派的哲学
- 一、戴震的哲学思想
- 二、章学诚的哲学思想
- 三、焦循的哲学思想
- 四、阮元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黄宗羲、顾炎武的哲学
- 第七章 异彩纷呈的宗教
- 第一节 道教的兴衰
- 一、清政府对道教的利用与限制
- 二、道教的戒律和经籍
- 三、道教的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
- 第二节 佛教的发展
- 一、清政府对佛教的政策
- 二、佛教的寺院和刻经
- 三、佛教的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
- 四、藏传佛教的兴盛及派别
- 第三节 伊斯兰教及其门宦制度
- 一、清政府对伊斯兰教的政策
- 二、门宦制度与教派
- 第四节 基督教的传播与被禁
- 一、天主教
- 二、俄罗斯东正教
- 三、基督教新教
- 第五节 民间秘密宗教的繁兴
- 一、民间秘密宗教的主要派别
- 二、民间秘密宗教的思想信仰
- 第一节 道教的兴衰
- 第八章 伦理道德思想的新趋向
- 第一节 具有经世致用特征的道德观
- 第二节 倡导个性解放的理欲观
- 第三节 肯定性善统一的人性论
- 第四节 强调功利主义的义利观
- 第九章 教育和科举制度
- 第一节 多种形式的教育
- 一、学校教育
- 二、私学教育
- 三、书院教育
- 四、寺院教育
- 第二节 科举制度
- 一、文科
- 二、武科
- 三、制科
- 四、八旗乡、会试
- 第一节 多种形式的教育
- 第十章 史学的发展
- 第一节 修史机构的创设
- 第二节 多种体裁的官修诸史
- 一、《明史》
- 二、《清实录》和《东华录》
- 三、《大清一统志》
- 四、续三通和清三通
- 五、《大清会典》等书
- 第三节 史家及其撰述
- 一、开辟一代新风的顾炎武
- 二、王夫之和《读通鉴论》
- 三、黄宗羲和《明儒学案》
- 四、顾祖禹和《读史方舆纪要》
- 五、乾嘉时代三大史学家及其著作
- 第四节 史学理论的新发展
- 一、史学与“经世致用”
- 二、“六经皆史”
- 三、史家与“史德”
- 第五节 少数民族史学
- 一、蒙古族史学
- 二、藏族史学
- 三、维吾尔族史学
- 四、彝族史学
- 第十一章 璀璨的文学
- 第一节 诗词的新成就
- 一、诗歌创作流派及代表作家
- 二、词的复兴和著名词派及词人
- 第二节 芬芳的散文园地
- 一、清初散文作家及其作品
- 二、桐城派古文
- 三、清前期的骈文创作
- 第三节 古典小说的辉煌成就
- 一、《聊斋志异》和清代文言短篇小说
- 二、长篇小说创作
- 三、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 四、曹雪芹和《红楼梦》
- 第四节 繁荣兴盛的戏曲文学
- 一、李玉和《清忠谱》
- 二、洪昇和《长生殿》
- 三、孔尚任和《桃花扇》
- 四、《雷峰塔》
- 第五节 成就斐然的少数民族文学
- 一、蒙古族文学
- 二、回族文学
- 三、藏族文学
- 四、维吾尔族文学
- 五、苗、瑶、黎、彝、壮等族文学
- 第一节 诗词的新成就
- 第十二章 多彩的艺术
- 第一节 百花齐放的绘画
- 一、绘画的多种形式和派别
- 二、绘画名著的编纂
- 第二节 形式多样的书法和篆刻
- 一、清初的书法艺术与流派
- 二、碑学的兴盛与清中期书法艺术
- 三、书法著述
- 四、篆刻艺术
- 第三节 风格各异的音乐
- 一、宫廷音乐
- 二、民间音乐
- 三、少数民族音乐
- 第四节 引人入胜的舞蹈
- 一、汉族民间舞蹈的发展与兴盛
- 二、千姿百态的少数民族民间舞蹈
- 三、舞蹈在戏曲中的发展
- 第五节 兴盛的地方戏剧
- 一、地方戏剧的发展
- 二、剧种与风格
- 三、少数民族戏剧
- 第六节 独具魅力的园林
- 一、气势恢宏的皇家园林
- 二、巧夺天工的私家园林
- 第一节 百花齐放的绘画
- 第十三章 科学技术的缓慢发展
- 第一节 天文学和数学
- 一、天文历法
- 二、数学
- 第二节 农业及水利
- 一、农业技术
- 二、水利技术
- 第三节 医药学
- 一、传统医学理论
- 二、药物学与方剂学
- 三、温病学派的形成
- 四、临床各科的成就
- 第四节 其他科技方面的成就
- 一、地理学
- 二、手工业技术
- 三、建筑技术
- 四、武器制造和军事科学
- 第五节 少数民族的科技成就
- 一、蒙古族的科技成就
- 二、藏族医学的成就
- 三、新疆各少数民族在农业科技上的贡献
- 四、壮族人民的织造技艺
- 五、彝族的火器发展
- 第一节 天文学和数学
- 第十四章 清前期的社会风俗
- 第一节 特权等级的生活习尚
- 一、服饰与礼仪风尚
- 二、日常生活与饮食习尚
- 三、建筑与居住风尚
- 四、行止仪尚
- 五、婚丧仪礼规范
- 六、年节娱乐风尚
- 第二节 汉民族地区的社会风俗
- 一、华夏衣冠的变迁
- 二、饮食结构的变化和南北菜系的发展
- 三、四合院式的聚居方式及其他
- 四、道路和交通工具
- 五、礼仪和节令风俗
- 第三节 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风俗
- 一、满族
- 二、蒙古族
- 三、回族
- 四、维吾尔族
- 五、藏族
- 六、苗族
- 七、彝族
- 八、壮族
- 第一节 特权等级的生活习尚
- 参考书目
- 再版后记
- 中国文化通史:晚清卷
- 目录
- 绪言
- 第一章 转型的社会和转型的文化
- 第一节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 一、民族危机和文化危机
- 二、传统社会的解体和新兴社会力量的崛起
- 三、近代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出现
- 第二节 “变亦变,不变亦变”——清政府的文化政策
- 一、强化儒学思想的统治地位
-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三、清政府的文化专制政策
- 第三节 文化转型和社会变迁
- 第一节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 第二章 在救亡和变革中锻造的文化精神
- 第一节 爱国主义精神的高扬
- 第二节 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
- 第三节 救亡与启蒙的统一
- 第三章 新旧、中西之争
- 第一节 “师夷”乎?“拒夷”乎?
- 一、京师同文馆之争
- 二、修筑铁路之争
- 三、遣派留学生之争
- 第二节 新学与旧学之争
- 一、维新派的文化观
- 二、君主立宪与君主专制之争
- 三、民主平等与纲常名教之争
- 第三节 辛亥革命时期的文化论争
- 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文化选择
- 二、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文化论争
- 三、“国粹主义”与“醉心欧化”
- 第四节 晚清文化论争透视
- 第一节 “师夷”乎?“拒夷”乎?
- 第四章 中西文化和国内各民族文化交流
- 第一节 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 一、西学东渐的新态势
- 二、西学传播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中国文化的外播
- 一、域外汉学研究及其对中国典籍的介绍
- 二、中国古典文学在海外
- 第三节 国内各民族的文化交流
- 第一节 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 第五章 语言文字的改革
- 第一节 传统文字学研究的新成就
- 第二节 晚清语言文字改革的倡导
- 第三节 汉语拼音运动
- 第四节 汉语语法与标点的改革
- 一、汉语语法的初步探索
- 二、标点改革
- 第五节 新词汇的输入
- 第六章 从“变易”观到进化论——晚清哲学的演变
- 第一节 “变易”观与“道器”观
- 第二节 进化哲学:维新变法的思想武器
- 一、康有为的“以元为本”论
- 二、严复与《天演论》
- 三、谭嗣同与《仁学》
- 第三节 革命进化论:革命派的世界观
- 一、孙中山的革命进化论
- 二、章太炎的哲学思想
- 第七章 变革时代的儒学与诸子学
- 第一节 汉宋学的调整与衰落
- 一、程朱理学的“复兴”
- 二、衰落中的晚清汉学
- 三、从“汉宋对峙”到“汉宋合流”
- 第二节 今文经学的崛起
- 一、清代今文经学的兴起和发展
- 二、康有为与晚清今文经学
- 三、今古文经之争
- 第三节 晚清诸子学的复兴
- 一、晚清诸子学的初步复兴
- 二、诸子学研究的新开展
- 第一节 汉宋学的调整与衰落
- 第八章 晚清社会的宗教文化
- 第一节 西方宗教在华的扩张
- 第二节 太平天国宗教和民间秘密宗教
- 一、太平天国与拜上帝教
- 二、民间秘密宗教
- 第三节 佛教与佛学
- 一、衰落中的佛教
- 二、佛学的兴起
- 第四节 道教和伊斯兰教
- 一、道教
- 二、伊斯兰教
- 第五节 宗教在晚清社会中的地位
- 第九章 晚清时期的伦理道德
- 第一节 封建传统道德的困窘
- 一、地主阶级改革派的道德反思
- 二、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对传统道德的冲击
- 三、新兴资产阶级的道德批判
- 第二节 近代新道德的提倡
- 一、国民“公德”观
- 二、自由平等观
- 三、权利与义务观
- 四、独立自尊观
- 五、竞争进取观
- 六、重商主义与功利主义伦理观
- 第三节 妇女解放的新进展
- 一、太平天国的妇女政策
- 二、戊戌维新时期的妇女解放
- 三、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解放
- 第一节 封建传统道德的困窘
- 第十章 近代新史学的提倡
- 第一节 传统史学的成就
- 一、经世思潮影响下传统史学的发展
- 二、晚清时期的官修史书
- 第二节 “史界革命”
- 一、标揭“史界革命”的旗帜
- 二、“史界革命”的内容及其对旧史学的批判
- 三、近代新史学的成就
- 第三节 近代考古学的形成
- 一、甲骨文的发现
- 二、新研究领域的开拓
- 第一节 传统史学的成就
- 第十一章 晚清文学新景观
- 第一节 从桐城“义法”到“文体革命”
- 一、晚清桐城派的复兴
- 二、“文体革命”的兴起
- 第二节 同光体诗与“诗界革命”
- 一、宋诗运动和同光体诗的兴衰
- 二、“诗界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 第三节 “小说界革命”
- 第四节 翻译文学
- 第五节 文艺思想的更新
- 第六节 太平天国的文学
- 第一节 从桐城“义法”到“文体革命”
- 第十二章 艺园新貌
- 第一节 戏剧的变化与成就
- 一、地方戏的流变和京剧的异军突起
- 二、文明新戏——话剧的勃兴与变迁
- 第二节 美术的新风格
- 一、晚清美术新格局的形成
- 二、承前启后的美术新风貌
- 第三节 书法与篆刻
- 一、书法
- 二、篆刻
- 第四节 音乐与电影
- 一、西洋音乐的输入与传播
- 二、中国的早期电影
- 第五节 太平天国的艺术
- 第一节 戏剧的变化与成就
- 第十三章 新旧教育的兴替
- 第一节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
- 一、外语学堂
- 二、专业技术学堂
- 三、水陆师武备学堂
- 四、近代早期的留学运动
- 五、书院改革
- 六、成就与不足
- 第二节 “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 一、科举制度的废除
- 二、新学制与新学堂
- 三、近代教育管理机构的设立与“留学热”的出现
- 四、清末教育改革的是与非
- 第三节 资产阶级新教育的兴起
- 一、早期改良派的教育改革主张
- 二、维新派的教育活动
- 三、革命派的教育活动
- 四、资产阶级新教育的社会作用
- 第四节 教会学校的发展
- 一、教会学校的产生与发展
- 二、教会学校的办学特点
- 三、教会学校的社会影响
- 第一节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
- 第十四章 新人耳目的声光化电——晚清时期的科学技术
- 第一节 晚清时期的自然科学
- 一、数学
- 二、物理学
- 三、天文学
- 四、地理学
- 五、医学
- 六、植物学
- 第二节 晚清时期的应用科学与技术
- 第三节 近代科技与晚清社会
- 一、近代科技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
- 二、近代科技的发展与社会进步思潮的形成
- 三、近代科技对教育改革的促进
- 四、影响社会习俗变化的重要因素
- 第一节 晚清时期的自然科学
- 第十五章 近代文化传播业的确立
- 第一节 近代报刊在中国的出现
- 一、中国近代报刊的发端
- 二、华人创办的最早一批近代报刊
- 三、中国人办报的第一次高潮
- 四、戊戌政变后资产阶级的办报活动
- 第二节 近代出版机构的创办
- 一、19世纪40—60年代中国境内的出版业
- 二、洋务派创办的翻译出版机构
- 三、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出版活动
- 四、商务印书馆与近代出版业
- 第三节 近代图博业的开创
- 一、近代图书馆的产生
- 二、近代博物馆的出现
- 第一节 近代报刊在中国的出现
- 第十六章 晚清社会的移风易俗
- 第一节 生活习俗的变迁
- 一、长袍、马褂和洋装
- 二、中西餐并行的饮食文化
- 三、大屋顶建筑与西式洋房
- 四、多元化的交通通信
- 五、五彩斑驳的生活器用
- 六、剪辫与放足
- 第二节 礼俗变迁与年节时令
- 一、礼俗的变迁
- 二、晚清时期的年节时令
- 第一节 生活习俗的变迁
- 参考书目
- 再版后记
- 中国文化通史:民国卷
- 目录
- 绪言
- 第一章 民国社会与民国文化
- 第一节 社会巨变与文化发展的新态势
- 一、民国时期社会的特点
- 二、社会变化对文化的影响
- 第二节 三大政权的主要文化政策
- 一、北洋军阀政府的“尊孔复古”
- 二、国民政府的“三民主义”独尊
- 三、苏区和解放区的文化政策
- 第三节 文化发展与社会变革
- 一、现代文化意识的兴起和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活跃
- 二、民国文化与社会进步
- 第一节 社会巨变与文化发展的新态势
- 第二章 民国文化的时代精神
- 第一节 崇尚民主与科学的现代性追求
- 第二节 民族主义的主旋律
- 第三节 中西文化的会通融合
- 第三章 文化道路的抉择与论争
-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初期的文化论争
- 一、尊孔与反孔
- 二、《新青年》与《东方杂志》之争
- 三、“林蔡之争”
- 第二节 五四后中西文化论争的继续
- 一、新文化运动队伍的分化
- 二、“新旧调和”问题
- 三、“东方文化优越论”
- 第三节 科学与人生观论战
- 第四节“中国本位文化”与“全盘西化”之争
- 一、关于“中国本位文化”的争论
- 二、围绕“全盘西化”的论辩
- 第五节 抗战时期的复古与反复古斗争
- 一、与蒋介石封建复古主义的斗争
- 二、批评文化保守主义者的主张
- 三、毛泽东、张闻天对文化论争的总结
- 第六节 黎明前的文化选择
- 一、两种中国命运决战中的文化问题
- 二、对传统文化的再批判
- 三、“人民本位文化”论的提出
-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初期的文化论争
- 第四章 国际国内的文化交流
- 第一节 外国文化的进一步传播
- 一、五四前后外国文化的传播
- 二、十年内战时期外国文化的传播
- 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外国文化的传播
- 第二节 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 一、两次世界大战与中国文化的西播
- 二、中国文艺的对外传播
- 三、其他方面中国文化的外播
- 第三节 国内各民族文化的新交融
- 一、国内各民族文化进一步交融的历史条件
- 二、汉族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吸收
- 三、汉族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 四、民国文化发展中少数民族的贡献
- 第一节 外国文化的进一步传播
- 第五章 迈向现代的哲学
- 第一节 民国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
- 第二节 资产阶级新哲学体系的建构
- 一、孙中山的哲学思想
- 二、胡适的实用主义哲学
- 三、张东荪的“多元”认识论
- 四、金岳霖的知识论
- 第三节 现代新儒家哲学的兴起和发展
- 一、梁漱溟的新孔学
- 二、熊十力的新唯识论
- 三、冯友兰的“新理学”
- 四、贺麟的“新心学”
- 第四节 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 一、唯物辩证法论战
- 二、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
- 三、李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中国化
- 四、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第六章 走向世俗:民国的宗教世界
- 第一节 入世达变的宗教倾向
- 第二节 佛教的革新与佛教文化的活跃
- 一、“复古革新”与“纳新革新”
- 二、活跃的佛教文化
- 第三节 致力于“中国化”的基督教
- 一、天主教的“中国化”策略
- 二、新教及其“本色教会”
- 三、中国基督教自立运动
- 四、基督教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融”
- 第四节 其他宗教的兴衰
- 一、衰落中的道教
- 二、各种民间宗教
- 第七章 旧仪已失,新轨未立:伦理道德的变革
- 第一节 伦理的觉悟
- 一、对“忠”、“孝”伦理的批判与改造
- 二、贞操节烈道德权威的失坠
- 第二节 从个人本位主义到为人民服务
- 一、资产阶级新道德的内容
- 二、独立、平等的道德观与妇女解放
- 三、婚姻家庭观念的更新
- 四、无产阶级新道德的孕育
- 第三节 复兴“固有道德”:国民政府的伦理“建设”
- 第一节 伦理的觉悟
- 第八章 多元体制下的民国教育
- 第一节 资产阶级教育体制的确立
- 一、“壬子癸丑”学制与资产阶级新教育体制的初步形成
- 二、五四时期的教育改革与新学制的确立
- 第二节 各种新教育思潮的试验
- 一、平民教育运动与平民教育思潮
- 二、黄炎培倡导的农村教育改进试验区
- 三、晏阳初主持的农村平民教育实验
- 四、陶行知领导的乡村师范教育和山海工学团
- 五、梁漱溟进行的乡农学校实验
- 第三节 国民政府的教育
- 一、国民政府建立初期的教育
- 二、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教育
- 三、国民政府败亡时期的教育
- 第四节 新民主主义教育
- 一、土地革命时期的苏区教育
- 二、抗日根据地的教育事业
- 三、解放区教育的目标与措施
- 第五节 教会教育及“奴化教育”
- 一、教会学校的发展与收回教育权运动
- 二、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化教育
- 第一节 资产阶级教育体制的确立
- 第九章 别开生面的史学和初生的考古学
- 第一节 传统史学的余绪
- 一、《清史稿》的编修
- 二、传统史学的其他成果
- 第二节 资产阶级新史学的发展
- 一、历史理论和史学方法的探索
- 二、“古史辨”派的疑古考信
- 三、新考据学派的成就
- 四、“史料学”派的崛起
- 五、文化史、通史、清史等领域的建树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崛起与创获
- 一、唯物史观在史学研究上的初步运用
- 二、论战中的马克思主义史学
- 三、十年内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建树
- 四、毛泽东的历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建设
- 五、抗战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成就
- 第四节 科学考古学的诞生与发展
- 第一节 传统史学的余绪
- 第十章 现代新文学及语言文字的变革
- 第一节 文学革命与新文学的发生发展
- 一、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
- 二、风起云涌的新文学社团
- 三、现代新文学的初创
- 四、各新文学社团成员的创作
- 第二节 左翼文学运动与新文学的繁荣
- 一、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兴起
- 二、左翼作家的文学创作
- 三、其他作家的创作
- 第三节 抗战文学及解放区新文学
- 一、抗战文学的蓬勃发展
- 二、解放区文学的兴盛
- 第四节 语言文字的变革与研究
- 一、从白话文到大众语
- 二、“国语”建设的其他方面
- 三、汉字的简化
- 四、语言学研究的进步
- 第一节 文学革命与新文学的发生发展
- 第十一章 艺术领域里的拓展
- 第一节 西洋艺术的渗透与民国艺术的兴盛
- 第二节 音乐舞蹈艺术的飞跃
- 一、音乐
- 二、舞蹈
- 第三节 电影业的崛起与戏曲的变革
- 一、新崛起的电影业
- 二、戏剧的变革
- 第四节 生机勃勃的各种美术
- 一、空前繁荣的绘画
- 二、书法、篆刻、工艺和摄影
- 第十二章 现代自然科学的奠基
- 第一节 新型科研组织和机构的建立与影响
- 一、中国科学社与新文化运动对科学的推动
- 二、中央研究院与民国科学的发展
- 第二节 地质学和生物学的率先拓进
- 一、地质学和地理学
- 二、生物学
- 第三节 数学、物理学与化学的进步
- 一、数学
- 二、物理学
- 三、化学
- 第四节 医学、天文学、气象学和工程学
- 一、医学
- 二、天文学与气象学
- 三、工程学
- 第一节 新型科研组织和机构的建立与影响
- 第十三章 人文社会科学新学科的建设
- 第一节 政治学、经济学和文化学的发育
- 一、政治学
- 二、经济学
- 三、文化学
- 第二节 社会学、民族学和民俗学的演进
- 一、社会学
- 二、民族学
- 三、民俗学
- 第三节 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开展
- 一、教育学
- 二、心理学
- 三、美学
- 第一节 政治学、经济学和文化学的发育
- 第十四章 文化传播业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 第一节 民国新闻业
- 第二节 图书出版业的发展
- 第三节 图书馆和博物馆事业
- 第四节 现代体育事业的兴办
- 第十五章 社会风俗的变迁
- 第一节 西式风俗的时髦与民国风俗的演化
- 一、西式服装的流行与传统服饰的改造
- 二、时髦的西式饮食及其影响
- 三、都市新居
- 四、日益便利的新式交通
- 第二节 各风俗领域的其他变革
- 一、新式公众娱乐活动的普及
- 二、社交方式的变革与西式礼节的流传
- 三、新旧并存的婚丧习俗
- 第三节 移风易俗
- 一、渐进改良式的移风易俗
- 二、以革命为宗旨的移风易俗
- 第四节 民国风俗变迁的特征
- 第一节 西式风俗的时髦与民国风俗的演化
- 参考书目
- 再版后记
- 第三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