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微声_AZW3_MOBI_EPUB_王笛
内容节选
三、从日本史观察近代中国 古代中国和日本具有许多相同之处,但是在近代它们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当我们对这两个国家的现代化过程进行比较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提出以下问题:传统中国和日本社会的特点在现代化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在西方资本主义侵入东亚之前,中日社会的性质和政治系统有什么不同?在中日社会向近代过渡过程中,其文化和思想意识传统有多么重要?然而最基本的问题是:为什么中日两国在近代有不同的命运?许多美国历史学家都力图回答这些问题,他们通过中日比较研究而提出了许多有启发性的见解。 在这篇文章中,我拟将就以下四个方面,即主要理论分歧、经济和社会结构、政治统治系统以及文化和意识传统,对他们的研究进行一些初步的总结和分析。这里需要特别提到的是,本文所涉及的有相当一部分是美国的日本史专家的研究,中国不是他们研究的主体而是他们的参照系。我们过去对这方面的研究知之不多,这些研究或许可以给国内学者的中日比较研究提供一个参考的新视角。 内部因素的决定性的作用 在1950年代初,美国历史学家已经开始进行近代中日现代化的比较研究。 马瑞恩·列维(Marion Levy) 在他的题为《中日现代化的不同因素》的文章中,通过比较,指出传统中国和日本在“不同的工业化过程中所遭到的新的外部力量是相同的”[1]。显然,他认为外部因素并不是关键,而应该探寻影响中日现代化的内部因素。 日本是唯一逃脱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国殖民地命运的亚洲国家。为什么日本能逃脱这个命运?根据保罗·巴兰(Paul Baran)在1950年代末的研究,认为有两个基本原因:首先,西方商人在东亚出现之初,其基本目标是中国。当它们开始把目标对准日本之时,欧洲各国已深深陷入了内部纷争,而无法全力顾及日本;其次,当日本受西方影响之时,各西方强国在亚洲已形成激烈的竞争之势。这种不同的国际环境,使日本免于成为任何一个西方列强的殖民地。由于日本没有成为殖民地,国民剩余掌握在自己手中,从而使明治王朝和资产阶级得以全力推动工业化。[2]显然,与列维不同,巴兰相信在日本的工业化中,外力因素起着主要作用。 在1970年代,传统社会理论(tradition society theories)和世界经济理论(world economy theories)主导了对不发展问题的研究。传统社会理论发展自马克斯·韦伯的理论,致力于考察传统社会和文化怎样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不发展;世界经济理论则是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强调不发展的外部因素,认为不发展导因于其“卫星国”和“依附”的地位。在世界经济理论中,西方资本主义对非工业国家的冲击被认为是发展的根本障碍。虽然这两个理论是相互对立的,但都承认日本是一个例外。 弗朗西斯·莫尔德(Frances V.Moulder)在她的《日本、中国和现代世界经济——对1796—1918年间东亚发展的重新解释》中,指出世界经济理论的主体部分是基本正确的,“在世界系统中日本保持了相对的自主而中国却成了一个依附的卫星国”[3]。当日本进入世界系统时,它遇到的关于贸易、投资、政治和宗教的渗透状况都与中国不同,在这些方面所受的影响不大。但根据以上已提到的列维的研究,介入日本和中国的外力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是这两个国家的内部结构。显然,在列维和莫尔德之间存在很大的分歧。 在1980—1990年代的中日现代化的比较研究中,更多的学者采用了传统社会理论的观点。在他们的研究中,诸如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传统这些内部问题被认为是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也是本文所要考察的重点。不过在我看来,虽然内部因素的确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外部因素也可能扮演关键性的角色,因此不可忽视。19世纪侵入中国和日本的外力在本质上没有根本的不同,但是当西方冲击日本的时候,国际和亚洲的环境的确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西方也显然对中国比对日本更感兴趣。因此日本的工业化至少比中国有一个更自主和自由的环境。 前现代的日本与中国 前现代的中国和日本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具相同性和不同性,然而,不同性对它们进入世界系统的方式有更强烈的影响。中国和日本都是传统的农业国,但日本的变化比中国要迅速。现代化理论历史学家吉尔伯特·罗兹曼(Gilbert Rozman)认为19世纪以前的中国社会在“持续性、规模、长期历史留下的物质财富……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上都优于其他社会。[4]17—18世纪是中日社会发展最接近的时期,但这个时期的日本则是更集权化和城市化的社会。[5]而在清中叶,中国的经济却显示出分散化的特点,形成了高度发展的竞争性市场,广泛地使用货币和信贷以进行贸易活动。 不同的经济发展导致了不同的社会后果,正如赖肖尔(Edwin O.Reischauer)和阿尔伯特·克瑞格(Albert M.Craig)所注意到的,日本的经济在向近代社会过渡之前......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页
- 目录
- 自序
- I.读书就是自我塑造
- 一、我要读书
- 我曾被高中拒之门外
- 高考改变命运
- 二、大学时代的读书和思考
- 我的第一篇论文
- 大学里的读书生活
- 研究生阶段的彷徨
- 开始阅读英文原著
- 三、学术上的脱胎换骨
- 读书无止境
- 西方的学术训练
- 进入微观世界
- 四、学术阅读与日常阅读
- 为写作而读书
- 读有批判精神的书
- 非虚构和回忆录是我的阅读重点
- 对社会现实的写作
- 享受文学的世界
- 没有时间读书怎么办
- II.进化、故事和认识自我
- 一、能讲故事和讲好故事关乎我们的生存
- 我们来自哪里
- 讲故事的能力关乎生存
- 故事拯救了人类
- 讲故事就是文化的积累
- 抹去故事的危险
- 二、只有合作才能自我超越
- 合作才能实现个人和集体的双赢
- 人类发展到今天是合作的结果
- 外部联系紧密才能促进内部的团结
- 模仿比创新更重要
- 人类的平均智力在下降
- 文明是否会倒退
- 三、“认识自我”是至高无上的思考命题
- 一个文艺复兴式的学者
- 通俗作品也可以是深刻的
- 人与自然的故事
- 人类会不会再度受到挫折
- III.历史的微声
- 一、“黑暗的中世纪”的叛逆思想
- 微观历史的思想根源
- 发现庶民的声音
- 审判的细节
- 罪名是荒唐的,审判是郑重的
- 尘埃落定
- 微观历史的生命力
- 二、非虚构写作需要批判的眼光
- 非虚构写作应该有社会担当
- 我们能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吗
- 非虚构写作要有人文和社会的关怀
- 史家如何讲述自己的故事
- 三、都市故事与都市历史——关于真实性的讨论
- 怎样认识历史的真实性
- 文学有历史真实性吗
- 都市文学与都市历史
- IV.世界历史中的中国
- 一、把中国放到世界历史中
- 从中国看世界与从世界看中国
- 新文化史“新”在哪里
- 新文化史与中国研究
- 写下层民众的方法论问题
- 史学观与史料的运用
- 二、美国史角度的中美关系
- 认识中美关系的理论取向
- 早期中美的接触与理解
- 门户开放还是关闭
- 传教士的角色
- 中美关系的度量
- 三、从日本史观察近代中国
- 内部因素的决定性的作用
- 前现代的日本与中国
- 谁是“封建社会”
- 中日的文化和意识传统
- 西方概念能解释中国吗
- 东渡日本的中国学生
- V.历史的中时段
- 一、中国是“停滞”的吗
- 从社会史到思想史
- 18世纪中国的悖论
- “心性史”和“意识史”
- 二、中国革命的历史土壤
- 暴力问题的研究
- 特殊的暴力文化模式
- 社会环境与暴力行为
- 叙事史的范例
- 三、集权是清王朝覆没的根本原因
- 在这种体制之下,没有自救的机制
- 清王朝为什么没有在最弱的时候倒台
- 过度集权实际上削弱了执政能力
- 不要对全能政府抱有幻想
- 专制王权的致命伤
- 是帝王史观,还是民众史观
- VI.20年不能磨一剑
- 一、族群矛盾与革命的爆发
- 为什么要研究族群
- 革命中的族群
- 汉化与“满化”
- 二、内陆商人的大事业
- 商业的社会史
- 内部机制和外部条件
- 经营模式和商业习惯
- 自贡盐业的经营环境
- 家族企业是“封建”的吗
- 比较研究的视野
- VII.历史的断想
- 一、地方治理面临的挑战
- 传统社会怎样应对瘟疫
- 地方自治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 村落虽然有冲突,但合作是主流
- 二、考察边缘人群
- 乞丐文化能够告诉我们什么
- 秘密会社与革命
- 犯罪、惩罚与监狱
- 三、乌托邦、夜生活和城市记忆
- 劫难后的重建
- 塑造模范首都
- 圆明园的诉说
- 魔都夜生活
- 一个女人的世界
- 四、研究日常也可以回答大问题
- 从日常发现深层文化
- 跨国和跨文化
- 代结语:不可能预测历史的未来进程
- 为什么历史没有规律
- 历史事件没有确定性
- 历史可以重复吗
- 有所谓的总体史吗
- 不要幻想创造历史
- 征引文献
- 一、中文
- 二、英文
- 三、日文
- 后记
- 后折页
-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