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俗之间:中国音乐文化史研究【泱泱大国、煌煌历史!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讲清楚、讲彻底!从宏观上认识中国音乐、从微观上触摸历史细节!用音乐讲述中国故事、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上海音乐出版社权威出品!】_AZW3_MOBI_EPUB_项阳总主编

内容节选

第二章 清代军礼及其用乐研究 在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打击下,大明江山风雨飘摇,性情刚烈而多疑的崇祯帝以一条丝带避免了被俘的耻辱,同时也结束了洪武帝所开创的一代伟业。吴三桂向大清借兵入剿大顺,无疑是以羊饲虎,八旗铁甲转瞬间踏遍了大江南北,朱元璋的后代或被俘、或被杀,历史的车轮进入了大清时代。 从后金到大清,自关外到关内,大清的发展是与其强大的八旗军队相联系的。有清一代战事连绵。太祖努尔哈赤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并创建八旗,书七大恨取抚顺、清河,激战萨尔浒,攻占辽沈、广宁。太宗皇太极建官制,三征林丹汗,两征朝鲜,大战松山、锦州。顺治朝削平群雄。康熙朝裁三藩,收台湾,战雅克萨,讨噶尔丹,平定西藏。雍正朝平叛青海,西征准噶尔。乾隆时“十全武功”[1],嘉、道时平定各地起义,道光朝擒杀张格尔,清末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军起义、捻军起义、左宗棠收复新疆、中法之战、中日之战。列强入侵,战争不断,大好河山,一时满目疮痍。风雨飘摇中,大清的丧钟响起,清帝逊位,中国封建时代的最后一个王朝结束。纵览清史,战争似乎始终伴随着这个王朝,由之而引发的思考是:明洪武建立的军礼是否在清朝延续?满清是否有自己独特的军礼与用乐?这两个问题都有待解决。 第一节 清代军礼 清朝的军礼在沿袭明代的基础上,吸收先秦和汉、唐、宋各代军礼内容和观念,并结合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以下从清代军礼的发展阶段和清代军礼的分类和内容、清代军礼的特点来进行研讨。 一、清代军礼的发展阶段 清代军礼与清代的军事进程有着密切关系。其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入关前的军礼、入关后的初期规范、调整与成熟期三个阶段。 (一)入关前的军礼 满族族源神话言始祖乃天女感孕而生,因此诸事皆重祭祀。 1.祭天 天神是宗族的保护神,因此在入关前的军事活动常常伴有祭天仪式。万历十一年(1583),努尔哈赤为报祖、父二人之仇,以遗甲十三副起兵,“杀牛祭天立誓”[2],出兵攻杀尼堪外兰。万历四十年(1612)努尔哈赤领兵往征乌拉国,“太祖张黄盖、鸣鼓乐,沿乌拉河岸而行……十月初一日,太祖出营,以太牢告天祭旗”[3]。天命三年(1618),清太祖努尔哈赤率步骑二万征明,临行书“七大恨”[4],祭告于天。[5] 祭祀天神往往要竖立旗杆或者“竖杆以祭”。祭天时要吹螺相伴。天命八年(1623)五月初六日,属下击杀叶赫部昂安,太祖出城迎之,“竖旗八杆,吹螺拜天”[6]。从竖杆以祭到竖旗八杆以祭天,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也说明了满族自然祭祀的政治化过程。神杆,满族人称之为“索罗杆子”,是萨满祭天而用,每家皆有,杆上要有九个枝杈,象征九天。祭祀时仅限男子参加。神杆是通往天神的途径,因此要立杆以祭。[7]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后,满族的基本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八旗成为一种社会组织,同时它又是一种军事制度,旗为军事制度下的军事基本组织。遇战事则八旗同出,祭天则每旗皆祭。天命四年(1619)清太祖率诸王等领大兵,行至界藩,因破敌乃杀牛八只,谢天祭旗。[8]天命十年(1625),太祖命将讨瓦尔喀部,闻捷出城相迎,宰牛八只祭旗,帝与诸将行抱见礼,燕赏三军。[9]天命十一年(1626),太祖亲征五部贝勒归,“宰牛八只祭旗”[10]。天聪二年二月二十四日,皇太极及诸贝勒亲率兵追察哈尔逃人,获二百户。翌日,刲八牛,祭纛告天。[11] 祭告天神可能来自于蒙古的“长生天”信仰[12]。满族敬畏天神,战前战后皆要致祭,无论胜败。天聪五年(1631)九月大捷,“竖纛鸣螺,汗率诸贝勒及领兵大臣拜天,行三跪九叩头礼”[13]。战后为死者也要向天神祈祷,以求天神妥善照顾死者的魂灵。《重译〈满文老档〉》载:天命六年(1621)三月十六日,太祖向天祈祷曰:“天佑并以为是处,也难免犯一二错误。天以为非,不至于死。雅巴海,我也为你向天祈祷。你也向去了的地方的阎罗王诉说,投生在汗伯父那里。如果不那样,就投生你的诸兄中任何一人那里,投生在和硕贝勒以下、旗主以上任何一人那里。雅巴海、布哈、荪嘉泰、巴颜、雅母布立、实尔泰、郎格、图木布、达哈木布鲁、王格,你们九人的名字写在纸上,向天祈祷。天爱育我们,在战争之道中难免有一二错误。天一度以为是而钟爱,使你们投在好的地方。”[14] 满族的祭纛,和明朝的祭祀旗纛明显不同。明朝的旗纛祭祀是祭祀战神和兵器,祭祀的神主是旗头大将、六纛大将、五方旗神、主宰战船正神、金鼓角铳砲之神、弓弩飞枪飞石之神、阵前阵后神祇五昌等神,是先前原始军礼和历代中原统治王朝的军礼遗存。而满族祭旗则是为了祭天,旗纛只是祭天的一个重要媒介。最初只是一个木杆子,祭祀者通过这个高高竖立的杆子来与神交流。后发展为出兵时通过竖纛来祭告天神。满族竖纛以祭,通常发生在战前或战后,而明朝的祭祀旗纛则为师行而祭和日常祭礼两种形式。 2.祭堂子 除了祭祀天神之外,战前战后还要谒堂子拜祭。......

  1. 山西乐户研究
    1. 封面
    2. 信息
    3. 总序
    4.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研究新视角下的新收获(代序)
    5. 前言
    6. 第一章 乐户的源流
      1. 第一节 乐户的起源
      2. 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乐户
      3. 第三节 宋辽金元时期的乐户
      4. 第四节 明代的乐户
      5. 第五节 清代的乐户
      6. 第六节 乐户的相关称谓
      7. 第七节 教坊观念的变化——从机构、音乐风格到乐籍人员之代称
    7. 第二章 山西乐户
      1. 第一节 山西乐户的历史分布区域
        1. 一、山西为乐户的主要发源地
        2. 二、历代分封藩王与乐户的关系
        3. 三、乐户与营户之关系
      2. 第二节 山西乐户众多的原因分析
        1. 一、物产丰富的山西是乐籍制度的温床
        2. 二、从音乐文物看历史上山西的文化土壤
        3. 三、宫廷与官府释放乐籍人员对民间音乐的具体影响
      3. 第三节 除籍后的山西乐户
        1. 一、除籍对山西乐户之影响
        2. 二、乐户后人对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
    8. 第三章 乐户的组织和文化形态
      1. 第一节 宫廷中乐户的组织结构与等级观念
      2. 第二节 山西地方官府所辖乐户的组织结构与传承关系
      3. 第三节 山西乐户的信仰
      4. 第四节 乐户的生存方式
        1. 一、为宫廷执事应差
        2. 二、为地方官府应差
        3. 三、为王府、高官应差
        4. 四、为军旅应差
        5. 五、寺属音声
        6. 六、为民间民众服务
      5. 第五节 山西乐户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心态
        1. 一、社会地位
        2. 二、经济地位
        3. 三、心态
    9. 第四章 山西乐户的音乐文化特征
      1. 第一节 从驱傩到迎神赛社——乐户职能形式转换之一种
      2. 第二节 乐户与鼓吹乐
      3. 第三节 乐户与宗教音乐的关系
      4. 第四节 乐户与戏曲
      5. 第五节 山西乐户的音乐民俗特性
    10. 第五章 乐户对音乐文化传统的贡献
      1. 第一节 轮值轮训制——中国传统音乐主脉传承之所在
        1. 一、轮值
        2. 二、轮训
      2. 第二节 乐户与四十大曲
        1. 一、大曲的形成与演进
        2. 二、从唐代乐工必备的五十首曲子到四十大曲
        3. 三、从大曲的结构形式看音乐文化的发展
      3. 第三节 乐户与小令三千
      4. 第四节 鼓吹乐对民间音乐文化的影响
    11. 第六章 乐籍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
      1. 第一节 对寺庙音乐的重新定位
      2. 第二节 对不同乐种的重新认识
      3. 第三节 对传统音乐构成的新认识
      4. 第四节 对传统音乐“高文化”现象的新认识
      5. 第五节 乐籍制度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12. 图片索引
      1. 一、彩图目录
      2. 二、插图目录
    13. 参考文献
      1. 一、古代文献
      2. 二、近现代文献
      3. 三、论文
    14. 始自山西 面向全国
    15. 附录
      1. 传承:音乐文化永恒的生命
      2. 践行史学传统 叩问礼乐精详
        1. 一、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学统
        2. 二、“历史的民族音乐学”学科理论的倡导者、阐释者、践行者
        3. 三、“发生学”理论指引下的中国音乐文化史创获
        4. 四、“接通”与“以乐观礼”学术理念的原创性理论特征
        5. 结语
      3. 在学术自觉中不断前行
        1. 一、学术历程中的学术自觉
        2. 二、学科反思中的学术自觉
        3. 三、学术交流中的学术自觉
    16. 项阳主要学术成果目录
    17. 后记
  2. 宗教音声·礼俗用乐
    1. 封面
    2. 信息
    3. 总序
    4. 自序
    5. 上编
      1. “释俗交响”之初阶——中国早期佛教音乐浅识
      2. 关于音声供养和音声法事
      3. “改梵为秦”中的“学者之宗”曹植
      4. 北周灭佛“后遗症”——再论音声供养与音声法事的合一
      5. 假如智化寺音声佛事依然存在
      6. 佛教、道教与民间乐社用乐相通性的思考
      7. 永乐钦赐寺庙歌曲的划时代意义
      8. 佛教戒律下的音声理念——云冈石窟伎乐雕塑引发的思考
      9. 中韩学术交流对佛教音乐文化研究的贡献
      10. 中土音声人理念的存在与消解
      11. 宗教信仰的“痴迷者”与木卡姆之关系
    6. 中编
      1. 对中国礼乐认知的几个误区
      2. 周代国家礼乐教育相关问题辨析及启示
      3. 礼乐与俗乐两条主脉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特征
      4. 中国音乐史学研究理念拓展的意义
      5. 回归历史语境“讲清楚”——以新的治史理念把握中国音乐文化的特色内涵
      6. 中国人情感的仪式性诉求与礼乐表达
      7. “礼乐文明”的困惑
      8. 礼俗·礼制·礼俗——中国传统礼乐体系两个节点的意义
      9. 何以创建礼乐文明新体系
      10. 从王侯之颂到平民之颂
    7. 下编
      1.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辨析——兼议“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2. 音乐会社文化内涵
      3. 民歌认知与思考三题
      4. 民歌认知续论——对花儿等歌种创承机制的相关思考
      5. 金石以动之,丝竹以行之——中国早期多声音乐思维浅识
      6. 南音内涵与研究理念拓展的意义
      7. 河北安新圈头药王会祭祀仪式与用乐传统
      8. 《白洋淀上的一颗民间音乐明珠》序言
      9. 凤阳花鼓形成之历史渊源辨析
      10. 音乐教育体系的“中土”与“西方”认识论
      11. 历史人类学视野观照下的艺术研究——“中囯艺术人类学前沿话题三人谈”之六
      12. 学术理念养成与探索的意义
  3. 秦淮乐籍研究
    1. 封面
    2. 信息
    3. 总序
    4. 绪论
      1. 一、论题聚焦:一个被长期误读的群体
      2. 二、研究辨正:突破集体无意识
    5. 第一章 历史文化坐标下的秦淮乐籍
      1. 第一节 女乐与音乐文化史两条主脉
        1. 一、女乐——俗乐的主要“创承”者
        2. 二、女乐——礼乐的重要参与者
        3. 三、礼乐与俗乐的一致性
      2. 第二节 女乐的历史与分类
        1. 一、女乐的一致性历史
        2. 二、女乐的分类一致性
        3. 三、女乐的称谓一致性
      3. 第三节 女乐——乐籍制度的核心因素
        1. 一、女乐与乐籍制度的渊源
        2. 二、女乐与乐籍制度的实施
        3. 三、女乐与乐籍制度的发展
        4. 四、女乐与乐籍制度的解体
        5. 五、礼俗之间的乐籍制度与女乐
      4. 第四节 被误读的女乐
        1. 一、结合“顺向”与“逆向”考察:被误读的“娼妓”
        2. 二、从“社会性别”角度辨析:“家妓”抑或“官妓”
        3. 三、引入“口述”史料:“女伶”对女乐以色娱人功能的承继
      5. 第五节 本文“秦淮乐籍”定位——明清以秦淮为中心的在籍女乐
        1. 一、乐籍制度下的女乐与城市里的音乐文化
        2. 二、秦淮乐籍——乐籍制度下大都市女乐典型
    6. 第二章 秦淮乐籍与区域文化
      1. 第一节 秦淮乐籍文化的背景
        1. 一、“秦淮乐籍文化圈”的概念界定
        2. 二、秦淮乐籍文化圈的自然环境与建置沿革
        3. 三、秦淮乐籍文化的历史底蕴
      2. 第二节 明清时代成因——以制度的提升作用为主导
        1. 一、秦淮乐籍文化圈的音乐管理机构
        2. 二、从乐籍群体看中央与地方官属机构与场所的用乐一致性
        3. 三、明清秦淮乐籍文化圈的用乐场所
        4. 四、明清历朝乐籍制度在秦淮的彰显与变迁
      3. 第三节 秦淮乐籍
        1. 一、秦淮乐籍的来源
        2. 二、秦淮乐籍的音声技艺培养
        3. 三、秦淮乐籍的组织特征
        4. 四、秦淮乐籍的内部等级地位
        5. 五、秦淮乐籍与男性专业乐人
        6. 六、秦淮乐籍与“嫖客”
        7. 七、秦淮乐籍的都市生存格局
        8. 八、秦淮乐籍的信仰与习俗
        9. 九、秦淮乐籍的心态
        10. 十、社会对秦淮乐籍的看法
        11. 十一、秦淮乐籍的视死如归
        12. 十二、秦淮乐籍的才艺
        13. 十三、“养瘦马”与秦淮“私妓”
        14. 十四、秦淮乐籍的归宿
      4. 第四节 从秦淮乐籍文化探索整体与区域的文化一致性
        1. 一、秦淮乐籍文化的引领性
        2. 二、国家礼制仪式与礼制场合里的秦淮乐籍
        3. 三、除籍前的秦淮乐籍分布
        4. 四、除籍后江苏女乐在全国的分布
    7. 第三章 秦淮乐籍对音乐文化的影响
      1. 第一节 在籍女乐与音乐文化一致性
        1. 一、在籍女乐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参与
        2. 二、教坊俗乐网络体系对女乐在音声技艺方面的制度化规定
        3. 三、曲牌·女记小令三千·音声技艺一致性
        4. 四、从统计学角度看小令在传统音乐文化中的地位
      2. 第二节 秦淮乐籍:引领潮流者
        1. 一、“官腔”与秦淮乐籍
        2. 二、秦淮乐籍对明早期“官腔”——“北曲”的“创承”
        3. 三、从里巷歌谣、“南戏”、时尚小令到明清“官腔”——昆腔
        4. 四、曲家魏良辅是乐籍中人说
        5. 五、秦淮乐籍对“官腔”的“创承”
        6. 六、秦淮乐籍·时尚小令·音乐雅俗
      3. 第三节 乐籍制度解体对江苏女乐的影响
        1. 一、乐籍制度解体对江苏女乐的影响
        2. 二、乐籍制度解体后的秦淮用乐场所
        3. 三、除籍后江苏女乐对音声技艺形式的“创承”
        4. 四、除籍后江苏女乐对民间礼俗的参与
        5. 五、除籍前后女乐所“创承”音声技艺的不同之处
    8. 第四章 秦淮乐籍所“创承”音声技艺形式的当下存在
      1. 第一节 女乐所“创承”音声技艺于当下存在的主要方式
        1. 一、除籍后女乐与女艺术家的本色表演
        2. 二、“俗曲礼用”与声乐曲的“器乐化”
        3. 三、从男唱女声到本色表演
      2. 第二节 女乐所“创承”音声技艺形式在除籍后的主要承载者
        1. 一、乐籍群体后人
        2. 二、除籍后的女乐与女艺术家
        3. 三、宗教信仰者
        4. 四、票友
      3. 第三节 秦淮乐籍所“创承”音声技艺形式的当下存在例论
        1. 一、秦淮乐籍与“戏曲”——以河北“昆弋”与“湘昆”为例
        2. 二、秦淮乐籍与“说唱”——蒲松龄俚曲·秦淮乐籍·说唱传承
        3. 三、秦淮乐籍与“民歌”——“明清俗曲”再辨析
        4. 四、秦淮乐籍与“器乐”——江南丝竹·堂名·清客
        5. 五、秦淮乐籍与“舞蹈”——“花鼓”今昔
      4. 第四节 女乐所“创承”的音声技艺形式于当下存在的主要原因
        1. 一、传统音乐的多功能性
        2. 二、乐籍制度解体后民间礼俗对国家制度的接衍
        3. 三、教坊俗乐网络体系与高级别府署的意义
        4. 四、国家制度对审美的制约
        5. 五、“社会性别”制度成因
    9. 第五章 秦淮乐籍对中国传统音乐遗产研究的意义
      1. 第一节 女乐概念厘定的意义
      2. 第二节 秦淮乐籍与传统音乐文化一致性
      3. 第三节 对当下的都市里传统音乐文化生存状态的思考
      4. 第四节 秦淮乐籍的学科研究意义
        1. 一、再议“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
        2. 二、“历史的民族音乐学”意义
    10. 参考文献
    11. 后记
  4. 中国礼乐户研究
    1. 封面
    2. 信息
    3. 总序
    4. 绪论
      1. 一、“礼乐户”萌发之前
      2. 二、封建国家“户”的划分与乐人群体的分立
      3. 三、研究现状
      4. 四、研究方法
    5. 第一章 礼乐户的历史沿革
      1. 第一节 礼乐户的萌发——北宋后期的生员奏大乐
        1. 一、生员奏大乐的前期准备与实际应用
        2. 二、生员奏大乐的历史影响
      2. 第二节 礼乐户的雏形——金代的太常礼乐人
        1. 一、太常礼乐人与金代乐人群体内部的初步分立
        2. 二、分离、分立的局限与“礼乐户”的雏形
      3. 第三节 礼乐户的确立——元代的太常礼乐户与东平
        1. 一、金代太常雅乐的解体
        2. 二、元代太常雅乐的建设与东平的太常礼乐户
        3. 三、元代地方一级礼乐户的形成
      4. 第四节 乐舞生——明清两代的礼乐户
        1. 一、明代乐舞生的建置
        2. 二、清代乐舞生的建置
      5. 第五节 礼乐户的解体
        1. 一、封建政体的覆亡与礼乐户的解体
        2. 二、20世纪上半期前礼乐户编制的局部遗存
    6. 第二章 礼乐户的群体构成
      1. 第一节 元代礼乐户的“非贱民”身份
        1. 一、儒户与元代太常礼乐户的社会身份
        2. 二、元代太常礼乐户所受优遇及其局限性
        3. 三、元代地方一级礼乐户的群体构成
      2. 第二节 明代乐舞生人员构成的“礼乐户”特征
        1. 一、明代乐舞生的社会身份
        2. 二、明代乐舞生的社会待遇
        3. 三、羽士与儒者——选用道士乐舞生的动因与存在的矛盾
      3. 第三节 “改羽为民”与清代的乐舞生
        1. 一、清代乐舞生的身份特征
        2. 二、清代乐舞生的社会待遇
      4. 第四节 明、清两代乐舞生社会处境辩证谈
        1. 一、备受优遇的明、清两代乐舞生
        2. 二、明、清两代乐舞生所受优遇的局限性
    7. 第三章 礼乐户承载的太常雅乐
      1. 第一节 概述
        1. 一、礼乐溯源与分类
        2. 二、太常雅乐的乐调、乐悬舞佾与记谱形式
      2. 第二节 元、明、清时期祭坛上的太常雅乐
        1. 一、礼乐户与元代太常雅乐
        2. 二、明代乐舞生与太常雅乐
        3. 三、清代乐舞生与太常雅乐
      3. 第三节 礼乐户与祭孔雅乐的上下相通
        1. 一、继承前朝的元代祭孔雅乐
        2. 二、删繁就简的明代祭孔雅乐
        3. 三、清代祭孔雅乐的“改版”与推行
    8. 第四章 礼乐户与封建国家礼乐教化的推行
      1. 第一节 国家制度的维系与局限
        1. 一、礼乐户与中央用乐管理机构
        2. 二、地方一级礼乐户的管理
        3. 三、制度维系作用的局限
      2. 第二节 礼乐户的分布与礼乐教化的推广
        1. 一、元代中期以来礼乐户分布范围的拓展
        2. 二、礼乐户与礼乐相彰的文化传统
    9. 结语
    10. 参考文献
    11. 后记
  5. 曲子的发生学意义
    1. 封面
    2. 信息
    3. 总序
    4. 绪论
      1. 一、曲子·文人·乐人
      2. 二、曲子·乐人·乐籍
      3. 三、乐籍制度:传承与传播
      4. 四、乐籍体系:研究视角与方法论
    5. 第一章 曲子的本体特征、属性及承载者
      1. 第一节 曲子本体特征申论
        1. 一、曲子与诗词之区别
        2. 二、曲子的创作特点
      2. 第二节 制度承载:古歌·乐府·曲子
        1. 一、俗乐与礼乐之关系
        2. 二、先秦的“歌”
        3. 三、秦、汉、魏六朝的“乐府”
        4. 四、隋唐的“曲子”
      3. 第三节 曲子的承载主体
        1. 一、乐人:曲子的“职业”群体
        2. 二、乐籍制度下的俗乐群体概览
        3. 三、关于唐代“妓女”主体身份的辨析
    6. 第二章 音乐机构的国家体系
      1. 第一节 地方官属音乐机构及其体系化
        1. 一、地方官属音乐机构之称谓与“地方教坊”
        2. 二、地方教坊之基本功能
        3. 三、地方教坊之延续
      2. 第二节 音乐机构体系与多种用乐需求
        1. 一、关于“用乐需求”
        2. 二、教坊服务
      3. 第三节 音乐机构体系之乐人流动
        1. 一、基于教坊人事制度的流动
        2. 二、基于音声技艺不同场合(所)、服务对象的流动
        3. 三、体系内外的流动
    7. 第三章 音声技艺的国家体系
      1. 第一节 乐籍体系下音声技艺的一致性与丰富性
        1. 一、乐籍体系的创承与传播
        2. 二、音声技艺的一致性与丰富性
      2. 第二节 区域中心的重要意义
      3. 第三节 乐籍体系与文人互动
        1. 一、文人参与的主动性
        2. 二、文人参与创造的途径与情状
    8. 第四章 曲子“母体”意义的多重阐释
      1. 第一节 河流·细胞·母体:曲子既有认知再读与重解
        1. 一、“河流”:曲子“母体”意义的揭示
        2. 二、乐籍体系在曲子“母体”生成中的关键作用
        3. 三、“细胞”:曲子“母体”意义的体现
      2. 第二节 曲子在创作中的“母体”意义
        1. 一、创作的基本音声素材
        2. 二、创作的结构方式
        3. 三、创作的基本技法
        4. 四、创作技法在多种音声技艺中的广泛运用
      3. 第三节 曲子·曲艺·戏曲:曲子在音声技艺传承中的“母体”意义(一)
        1. 一、繁声淫奏与能动创造
        2. 二、曲子与诸宫调
      4. 第四节 曲子·曲艺·戏曲:曲子在音声技艺传承中的“母体”意义(二)
        1. 一、从“南北曲”到“南北调合腔”
        2. 二、乐籍体系之多声腔承载
    9. 结语
    10. 附录
      1. 曲子论域研究述评
        1. 一、音乐学界的相关研究
        2. 二、文学界、戏曲界、曲艺界的相关研究
        3. 三、当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 乐人、音声技艺的相关统计
        1. 表一 唐代部分地区女乐概览表
        2. 表二 《青楼集》乐人属地、技艺统计表
        3. 表三 诸宫调与部分音声技艺之曲牌对照表
        4. 表四 川剧昆腔、川剧高腔、赣剧高腔常用唱腔曲牌表
        5. 表五 昆、高、梆子、皮黄诸腔代表剧种器乐曲牌表
    11. 图表索引
    12. 参考文献
  6. 明清军礼与军中用乐研究
    1. 封面
    2. 信息
    3. 总序
    4. 绪论
      1. 一、缘起
      2. 二、文献研究回顾
      3. 三、概念界定与本书架构
    5. 上篇 明清军礼及其用乐研究
      1. 第一章 明代军礼及其用乐研究
        1. 第一节 明代军礼
          1. 一、明代军礼的制定
          2. 二、明代军礼的内容
          3. 三、明代亲征礼与遣将礼的实践
          4. 四、明代军礼的特点
        2. 第二节 明代军礼用乐
          1. 一、军礼用乐的类型
          2. 二、军礼用乐的形式
          3. 三、明代军礼用乐的特征
        3. 小结
      2. 第二章 清代军礼及其用乐研究
        1. 第一节 清代军礼
          1. 一、清代军礼的发展阶段
          2. 二、清代军礼的分类和内容
        2. 第二节 清代军礼用乐
          1. 一、清代军礼用乐发展概述
          2. 二、清代军礼仪节与用乐
          3. 三、清代军礼用乐的个案研究
        3. 小结
    6. 下篇 明清军中用乐研究
      1. 第三章 明清军中礼仪用乐研究
        1. 第一节 明清军中礼仪及其用乐形式
        2. 第二节 旗纛祭祀及其用乐
          1. 一、明代官方旗纛祭祀系统
          2. 二、明代旗纛祭祀仪式
          3. 三、明代旗纛祭礼用乐
        3. 小结
      2. 第四章 明清军事实践用乐研究
        1. 第一节 明代军事实践用乐
          1. 一、明代军事训陈与用乐实践
          2. 二、明代军事实践用乐的全国一致性
          3. 三、鼓吹的下移与唢呐的民用化
        2. 第二节 清代军事实践用乐
          1. 一、清代前中期军事训陈及其用乐
          2. 二、清代后期军事训陈及其用乐
        3. 小结
      3. 第五章 明清军中娱乐之乐研究
        1. 第一节 明代军中娱乐之乐研究
          1. 一、明代的军中娱乐之乐发展概略
          2. 二、明代军中娱乐之乐的形式
        2. 第二节 清代军中娱乐之乐研究
          1. 一、清代前期军中娱乐之乐的繁荣
          2. 二、清代中期对军中娱乐政策的调整
          3. 三、清代晚期的军中娱乐政策
        3. 小结
    7. 结论
    8. 附录
      1. 《钦定军器则例》所载各省绿营军用乐器情况
      2. 清代晚期军营歌曲
        1. 曾国藩湘军军营歌曲
        2. 自强军军营歌曲
        3. 袁世凯新建陆军歌曲
      3. 清代铙歌乐
    9. 参考文献
  7. 大曲的演化
    1. 封面
    2. 信息
    3. 总序
    4. 绪论
      1. 一、百年来的大曲研究:诠释与思考
      2. 二、音乐制度·用乐功能·音乐本体:大曲研究新视野
      3. 三、大曲之名出现的历史原因探析
      4. 四、概念界定
    5. 第一章 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大曲前形态
      1. 第一节 上古乐舞的发展
        1. 一、原始初民时期的乐舞
        2. 二、氏族联盟时期的乐舞
        3. 三、夏、商时期的乐舞
      2. 第二节 上古乐舞的特征
        1. 一、乐舞的音乐结构体制
        2. 二、乐舞的表现形态
        3. 三、乐舞的承载方式
      3. 第三节 上古乐舞的功能
        1. 一、实用功能
        2. 二、祭祀功能
        3. 三、审美功能
      4. 小结
    6. 第二章 制礼作乐、躬著雅颂:礼乐大曲之形成
      1. 第一节 制礼作乐与礼乐大曲的形成
        1. 一、制礼作乐
        2. 二、礼乐大曲的形成
      2. 第二节 《大武》——礼乐大曲的个案研究
        1. 一、《大武》的音乐体制
        2. 二、《大武》乐章的歌辞
        3. 三、《大武》的表演形态
        4. 四、《大武》的用乐功能
        5. 五、《大武》的承载群体
      3. 第三节 《诗经》和《楚辞》大曲结构基因稽考
        1. 一、《诗经》音乐体制
        2. 二、《楚辞》音乐体制
      4. 第四节 音乐结构术语“乱”的解读
        1. 一、“乱”研究之评述
        2. 二、“乱”之新解
      5. 第五节 金石乐悬,礼俗兼用:礼乐大曲与世俗礼乐及新声俗乐的交融
        1. 一、礼乐大曲与世俗礼乐的交融
        2. 二、礼乐大曲与世俗新声的交融
      6. 小结
    7. 第三章 叩钟调磬、女乐罗些:俗乐大曲之彰显
      1. 第一节 汉魏南北朝时期礼乐大曲钩沉
        1. 一、两汉时期的礼乐大曲
        2. 二、魏晋时期的礼乐大曲
        3. 三、南朝时期的礼乐大曲
        4. 四、北朝时期的礼乐大曲
      2. 第二节 魏晋俗乐大曲的音乐结构体制
        1. 一、魏晋俗乐大曲结构术语考释之一——艳
        2. 二、魏晋俗乐大曲结构术语考释之二——解
        3. 三、魏晋俗乐大曲结构术语考释之三——“趋”或“乱”
      3. 第三节 魏晋俗乐大曲的乐器组合形态
      4. 第四节 魏晋俗乐大曲形成的历史渊源
        1. 一、魏晋俗乐大曲与楚声
        2. 二、魏晋俗乐大曲与礼乐大曲和《诗经》音乐结构体制的关系
      5. 第五节 魏晋俗乐大曲的承载机构
        1. 一、魏晋时期
        2. 二、南朝时期
        3. 三、北朝时期
      6. 第六节 魏晋俗乐大曲的承载群体
        1. 一、魏晋俗乐大曲承载群体的构成
        2. 二、魏晋俗乐大曲承载主体研究
      7. 第七节 魏晋俗乐大曲在南北朝的流传
        1. 一、魏晋俗乐大曲在南朝的流传
        2. 二、魏晋俗乐大曲在北朝的流传
      8. 小结
    8. 第四章 东西交融、兼容并蓄:礼、俗大曲之交响
      1. 第一节 从唐代的礼乐制度看礼乐大曲的彰显
        1. 一、唐代成熟的礼乐制度
        2. 二、唐代礼乐大曲的彰显
      2. 第二节 唐俗乐大曲的结构及其形成
      3. 第三节 唐代大曲的承载机构
        1. 一、礼乐大曲的承载机构
        2. 二、俗乐大曲的承载机构
        3. 三、礼、俗大曲兼掌的音乐机构
      4. 第四节 唐俗乐大曲的传承和传播
        1. 一、唐俗乐大曲体系内传承
        2. 二、唐俗乐大曲面向社会传播
      5. 小结
    9. 第五章 式遵旧典、容有新变:大曲发展新趋势
      1. 第一节 礼乐大曲的继承与发展
        1. 一、礼乐大曲的继承
        2. 二、礼乐大曲的新发展
      2. 第二节 宋俗乐大曲本体研究
        1. 一、宋俗乐大曲的结构体制
        2. 二、宋俗乐大曲的宫调
        3. 三、宋俗乐大曲的歌辞
        4. 四、宋俗乐大曲的乐器组合
      3. 第三节 宋代大曲的承载机构
        1. 一、宋礼乐大曲的承载机构
        2. 二、宋俗乐大曲的承载机构
      4. 第四节 宋俗乐大曲向多种套曲体音声形式演化
        1. 一、从乐人技艺层面探讨大曲向宋金杂剧的演化
        2. 二、从“音乐结构体制”层面探讨大曲向唱赚、诸宫调、北曲套数、南戏的演化
        3. 三、从结构思维层面探讨大曲向板式变化体的演化
      5. 小结
    10. 第六章 当下大曲遗存的个案研究——以《工尺谱集成》和《器乐曲集成》为考察对象
      1. 一、《工尺谱集成》和《器乐曲集成》中套曲情况述略
      2. 二、器乐套曲体制的形成
      3. 小结
    11. 结语
    12. 附录
    13. 图表索引
    14. 参考文献
    15. 后记
  8. 佛教音声为用论
    1. 封面
    2. 信息
    3. 总序
    4. 自序
    5. 绪论
      1. 第一节 基于“僧人奏乐与佛教戒律”矛盾的思考
      2. 第二节 佛教音声命名及其定位
      3. 第三节 “为用—制度”明暗视角的确立及其理论架构
      4. 第四节 既往研究综述
        1. 一、中国佛教音声的整体研究
        2. 二、五台山佛教音声的研究
    6. 上篇 佛教音声的历史流变及其与世俗音乐关系总论
      1. 第一章 佛教戒律与音声体系的原始建构
        1. 第一节 佛教戒律与僧尼非乐
          1. 一、禁歌舞与乐器之戒
          2. 二、诵经、说法之戒
        2. 第二节 伎乐供养与为僧作净
          1. 一、法供养与伎乐供养
          2. 二、为僧作净与专职伎乐供养人
        3. 第三节 佛教戒律下音声体系的释、俗架构
          1. 一、音声与佛教音声
          2. 二、说法与诵经音声
          3. 三、佛教音声体系的释、俗架构
        4. 第四节 佛教音声为用传统的形成
          1. 一、与社会主流音乐创承体系的关联
          2. 二、音声“佛事”传统的形成
      2. 第二章 中土佛教音声的演变及其俗曲佛用传统的形成
        1. 第一节 “改梵为秦”与“此土宫商”
          1. 一、诵经音声
          2. 二、说法音声
        2. 第二节 伎乐供养的僧尼化及其与音声佛事的合一
          1. 一、早期伎乐供养
          2. 二、僧人破戒奏乐
          3. 三、僧人伎乐供养与音声佛事的合一
          4. 四、伎乐供养变异之缘起与“俗曲佛用”之有实无名
        3. 第三节 “俗曲佛用”之正名
          1. 一、专职瑜伽教僧的产生
          2. 二、《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的颁布实施
        4. 第四节 佛教音声与乐籍体系的关联
    7. 下篇 五台山佛教音声为用之微观透视
      1. 第三章 五台山佛教音声的“释俗交响”
        1. 第一节 五台山佛教音声的形成与发展
          1. 一、北朝时期
          2. 二、隋唐时期
          3. 三、宋金元时期
          4. 四、明清时期
        2. 第二节 “俗乐”的佛化样态及其定位
          1. 一、偈与赞
          2. 二、特定仪式用曲
          3. 三、佛事散曲与伎乐供养
          4. 四、器乐的双重为用
          5. 五、“俗乐”不俗
      2. 第四章 五台山佛教音声的构成及其为用
        1. 第一节 五台山佛教音声的四分构成
          1. 一、转读与歌赞
          2. 二、仪式专曲与器乐供养曲
        2. 第二节 五台山佛教音声的为用个案
          1. 一、南山寺焰口仪式中的音声为用
          2. 二、菩萨顶六月大法会中的音声为用
          3. 三、黛螺顶课诵中的音声为用
        3. 第三节 佛教音声供养与礼乐文化的双重表达
      3. 第五章 五台山佛教音声与明清国家典礼用乐
        1. 第一节 明代国家典礼用乐
          1. 一、明朝的音乐机构
          2. 二、明朝的祭祀用乐
          3. 三、明朝的朝贺与宴饮用乐
        2. 第二节 清代国家典礼用乐
        3. 第三节 五台山佛教音声与明清国家典礼用乐比较
          1. 一、五台山佛教音声与明清国家典礼用乐的相通性
          2. 二、五台山佛教音声与明清国家典礼用乐之不同
        4. 第四节 佛教音声与国家典礼用乐的亲缘关系
          1. 一、从鼓吹、大乐到“笙、管、笛、唢呐”供养
          2. 二、从拿来为用到与社会主流音乐创承体系的关联
      4. 第六章 五台山佛教音声与山西民间礼俗仪式用乐
        1. 第一节 关于山西民间礼俗仪式用乐
        2. 第二节 “山西八大套”之定位
        3. 第三节 五台山佛教音声与山西民间礼俗仪式用乐比较
          1. 一、法器为用编制的比较
          2. 二、佛教转读、歌赞与民间礼俗仪式用乐的比较
          3. 三、佛教仪式专曲与民间礼俗仪式曲的比较
          4. 四、佛教器乐供养曲与民间礼俗仪式用乐的比较
        4. 第四节 佛教音声与民间礼俗仪式用乐异同解析
          1. 一、从“官乐”到佛教、民间礼俗仪式用乐的异化
          2. 二、民间礼俗仪式用乐与佛教音声的相通与合流
      5. 第七章 五台山佛教音声与山西道教音声
        1. 第一节 关于山西道教音声
        2. 第二节 五台山佛教音声与山西道教音声比较
          1. 一、法器为用编制的比较
          2. 二、佛教转读、歌赞与道教吟诵、赞叹的比较
          3. 三、佛教仪式专曲与道教仪式专曲的比较
          4. 四、佛教器乐供养曲与道教器乐曲的比较
        3. 第三节 佛教音声与道教音声相异、相通的思考
          1. 一、相异性与丰富性的思考
          2. 二、相通性与一致性的思考
      6. 结语 神圣与世俗的嬗变
        1. 第一节 佛教音声与世俗音乐的嬗变
          1. 一、释俗嬗变的“四层”透视
          2. 二、世俗音乐向佛教音声的转化
          3. 三、佛教音声向世俗音乐的转化
        2. 第二节 佛教音声之民存
        3. 第三节 “官乐佛存”
          1. 一、官方创制音声敕赐寺院
          2. 二、官方委派专职伎乐供养人的带入
          3. 三、皇家寺院与品官家庙(寺)的遗存
          4. 四、寺院、石窟寺、经幢、佛塔等佛教建筑中的“定格保存”
        4. 第四节 “国家在场”下音乐的文化归属与流变
    8. 参考文献
    9. 后记
  9. 明清国家小祀“三皇先医”仪式用乐研究
    1. 封面
    2. 信息
    3. 总序
    4. 绪论
      1. 一、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2. 二、前人研究成果:“礼制”“乐制”双视角的结合与分离
      3. 三、目的与意义:国家礼制与民间礼俗用乐互动规律探讨
      4. 四、理念与方法:以历史民族音乐学与国家制度为核心
    5. 第一章 明清国家吉礼仪式用乐整体意义
      1. 第一节 明清国家吉礼重要性及其建构
        1. 一、国家吉礼重要性: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2. 二、明清国家祀典的建构
        3. 三、明清国家祀典等级性与小祀意义
        4. 四、官方祀典神祇选取标准与方式
      2. 第二节 国家吉礼的外化核心:仪式
        1. 一、国家吉礼与仪式
        2. 二、明清国家吉礼仪式的类型与基本程序(仪注)
      3. 第三节 明清吉礼仪式与用乐
        1. 一、吉礼仪式与用乐关系:礼乐相须以为用
        2. 二、吉礼仪式用乐之多类型与多层次性
      4. 第四节 明清国家吉礼仪式及用乐执行机构与参与人员
        1. 一、京师宫廷吉礼仪式及用乐执行机构
        2. 二、地方官府吉礼仪式及用乐执行机构
      5. 小结
    6. 第二章 “三皇先医”进入国家祀典历程
      1. 第一节 元代及之前“三皇先医”祭祀情况
        1. 一、元代以前:医药信仰的萌芽与发展
        2. 二、元代:国家医药神祇祭祀制度的正式确立(中祀)
      2. 第二节 明清国家“三皇先医”祭礼情况
        1. 一、明代:国家医药神祇祭祀制度的曲折发展(中祀、小祀)
        2. 二、清代:国家医药神祇祭祀制度的承继延续(群祀)
      3. 小结
    7. 第三章 明清国家“三皇先医”祭礼仪式及用乐
      1. 第一节 明初:中祀医药神祭礼仪式及用乐
        1. 一、明初三皇祭礼仪式与用乐关系
        2. 二、明初三皇祭礼仪式用乐形态
      2. 第二节 明中后期至清代:小祀医药神祭礼仪式及用乐
        1. 一、明中后期:医药神祭礼仪式及用乐基本情况
        2. 二、清代:医药神祭礼仪式用乐
        3. 三、明清小祀之医药神祭礼仪式用乐形态分析
      3. 第三节 明清地方官府医药神祭礼仪式及用乐
        1. 一、地方官祀医药神仪式及用乐
        2. 二、地方官祀医药神场合用乐
      4. 小结
    8. 第四章 从国家吉礼仪式用乐到民间礼俗仪式用乐
      1. 第一节 “三皇先医”:从国家吉礼到市井吉礼
        1. 一、1911—1949:官方、民间祭祀信仰情况
        2. 二、国家吉礼转化为市井吉礼之原因
      2. 第二节 先医祭礼仪式及用乐的民间接衍
        1. 一、先医祭礼仪式的民间接衍
        2. 二、先医祭礼仪式用乐的民间接衍
      3. 小结
    9. 第五章 当下“三皇先医”等小祀神祇祭礼仪式用乐考察
      1. 第一节 沙河市辛寨村“三皇祭典”
        1. 一、庙会概况
        2. 二、人员组织情况
        3. 三、祭祀仪式程序
        4. 四、祭祀仪式用乐:官方—道教—民间用乐之相通性
      2. 第二节 赵县范庄“龙牌会”三皇祭祀
        1. 一、庙会概况
        2. 二、祭祀仪式程序
        3. 三、祭祀仪式用乐:乐籍·音乐班社·仪仗·戏曲
        4. 四、场合用乐:献戏之酬谢功能
        5. 五、个人/群体信仰诉求:宣卷
      3. 第三节 大城县西留各庄村碧霞庙会
        1. 一、庙会概况
        2. 二、碧霞宫庙宇建制与组织机构
        3. 三、祭祀仪式用乐:道教乐社
        4. 四、场合用乐:献戏之教化功能
      4. 第四节 井陉县秀林镇北秀林村“马火会”
        1. 一、庙会概况
        2. 二、祭祀仪式程序
        3. 三、庙会音声:唢呐班社、献戏
        4. 四、马神祭祀:官方神庙在被民间接受过程中的取舍问题
      5. 第五节 反思:笔芯与笔杆、音乐与礼俗
      6. 小结
    10. 结语
    11. 附录
      1. 一、明代“三皇先医”祀典体系一览表
      2. 二、清代吉礼仪式及用乐情况表
      3. 三、清代群祀《庆神欢》乐章(乾隆七年定)
    12. 参考文献
    13. 后记
  10. 泰山、岱庙、东岳庙祭祀用乐研究
    1. 封面
    2. 信息
    3. 总序
    4. 绪论
      1. 一、象与思
      2. 二、本专著主要研究内容
      3. 三、基于“以乐观礼”视角的新认知
    5. 第一章 泰山、岱庙、东岳庙
      1. 第一节 关于泰山祭祀
        1. 一、山川之祭
        2. 二、五岳祭祀——山川之祭的代表
        3. 三、泰山五岳之尊的形成
      2. 第二节 泰山与道教
        1. 一、泰山司职的扩展
        2. 二、道教祭祀与国家五岳祭祀的融合
      3. 第三节 岱庙与东岳庙
        1. 一、岱庙
        2. 二、东岳庙
      4. 小结
    6. 第二章 泰山祭祀仪式及用乐
      1. 第一节 山川之祭仪式及用乐
      2. 第二节 帝王泰山封禅仪式及用乐
        1. 一、帝王泰山封禅祭祀
        2. 二、帝王封禅仪式及用乐
      3. 第三节 泰山国家祭祀大祀之从祀
        1. 一、作为国家祭祀大祀之从祀的泰山祭祀
        2. 二、作为国家祭祀大祀之从祀的泰山祭祀仪式及用乐
      4. 第四节 明清时期帝王泰山祭祀仪式及用乐
        1. 一、明清帝王泰山祭祀
        2. 二、明清帝王泰山祭祀之东岳庙祭祀仪式及用乐
        3. 三、明清两代帝王泰山封禅、祭祀仪式及用乐比较
      5. 小结
    7. 第三章 东岳庙地方官府之祭
      1. 第一节 地方官府所承应的东岳庙祭祀礼制类型
        1. 一、东岳庙地方官府祭祀之中祀、小祀
        2. 二、东岳庙地方官府祭祀内容
      2. 第二节 东岳庙地方官府中祀仪式及用乐
      3. 第三节 明清东岳庙地方官府小祀仪式及用乐
      4. 小结
    8. 第四章 明清时期小祀(群祀)用乐丰富性考辨
      1. 第一节 明清东岳庙小祀(群祀)用乐丰富性考辨
        1. 一、明清小祀(群祀)神灵全国普遍性存在
        2. 二、东岳庙小祀之祭用乐丰富性——以泰山岱庙藏谱《玉音仙范》为例
        3. 三、以“音乐会”存留乐谱看明清小祀用乐之丰富性
      2. 第二节 国家礼仪用乐多种音声技艺形式丰富性辨析
        1. 一、戏曲曲牌的意义
        2. 二、“吹歌”的意义
        3. 三、佛道教乐曲曲牌相通一致性分析
        4. 四、同一乐曲不同用途的风格差异
      3. 小结
    9. 第五章 东岳庙民间祭祀及用乐
      1. 第一节 东岳庙会
        1. 一、庙会
        2. 二、东岳庙会官方与道教层面的祭祀
      2. 第二节 东岳庙会上的民间供养形式
        1. 一、群体性音声供养形式——献戏
        2. 二、民间祭祀音声供养形式——宣卷
        3. 三、个体之音声供养
      3. 第三节 东岳庙祭祀系统之碧霞元君祭祀
        1. 一、国家祭祀与民间祭祀、民间信仰的互动——碧霞元君信仰的上升
        2. 二、碧霞元君祭祀与用乐
        3. 三、东留各庄《天仙圣母源流泰山宝卷》
      4. 小结
    10. 第六章 民间礼俗对国家礼制仪式及用乐的接衍
      1. 第一节 国家礼制仪式及用乐的民间接衍
        1. 一、民间礼俗对国家礼制仪式的接衍
        2. 二、民间礼俗对国家礼制仪式用乐的接衍
        3. 三、各谱本同名曲牌分析
      2. 第二节 东岳庙祭祀仪式用乐及相关形态考察
        1. 一、泰山东岳庙会
        2. 二、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留各庄村碧霞元君庙会
        3. 三、河北省高碑店市张六庄乡大义店村冰雹会
      3. 小结
    11.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后记
  11. 音乐史学新探
    1. 封面
    2. 信息
    3. 总序
    4. 隋唐时期西域音乐文化研究成果述要
    5. 论唐宋教坊定位转变对音乐发展的影响
    6. 孔府的乐户和孔乐户
    7. 明代北曲“云中派”钩沉
    8. 明清军制官制双重作用下的聊城鼓吹乐积淀辨析
    9. 泰山岱庙藏谱《玉音仙范》的相关研究
    10. 制度视角下的小调传播
    11. 北朝礼乐观念探析
  12. 民间礼俗用乐研究
    1. 封面
    2. 信息
    3. 总序
    4. 房山区北窖村音乐会传谱及其活态传承研究
    5. 音乐本体中心特征一致性的背后意义——河北音乐会与西安鼓乐社的比较研究
    6. 河北安新县圈头村音乐会与吹打班的比较研究
    7. 胶东道乐“勾凡调”及相关研究
    8. 一支乐队的传统——山东莱芜张氏吹打乐班考察
    9. 历史现场的音乐文化积淀——济宁地区礼俗用乐对历史大传统的接衍
    10. 游走于都市的边缘——音乐的功能性与传统的延续
  13. 音乐礼俗的当代传承
    1. 封面
    2. 信息
    3. 总序
    4. 经济与文化的因果——临清时调与天津时调的兴衰比较
    5. 鲁西南鄄城县王家乐班的民族音乐学追踪
    6. 还愿仪式音乐研究——以河南宜阳为例
    7. “堂名”辨
    8. 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从孙家班探鼓吹乐与民间婚丧礼俗的关系
    9. 上党梆子生成发展中几个问题探讨
    10. 器乐“演唱”——河北吹歌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