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百年_AZW3_MOBI_EPUB_斯图尔特·克雷纳

内容节选

战争的产业契机 战争总是能以奇妙的方式把精明的管理人才汇聚在一起。它们能造就企业,也能粉碎企业。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战时,15万美国人被困在了欧洲。他们能找谁帮忙呢?为了逃离欧洲,美国运通公司位于巴黎斯克里布街(Rue Scribe)11号的办事处前很快排起了6行足足有100米长的队伍。美国运通公司趁机开展在全欧洲汇款的业务。在有些国家,当地人宁肯用美国运通公司开出的旅游支票做生意,也不肯使用当地货币。这样的品牌你认为值多少钱? 此外,战争往往可以推动发明创造。一家家公司成立起来,创新迈着大步涌现出来,为企业未来成功奠定了基础。举例来说,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柯达公司开发了航空照相机,并为美国陆军通信部队训练航空摄像师。此外,还有其他利润丰厚的军事订单能让一家公司生产数百万件产品。1917年,美国政府向吉列公司订购了350万把剃须刀和3 600万片刀片,因为整个军队都需要刮胡子。 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是管理实践和理论演进历程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把初生的人际关系理论和此前40年业已成熟的大规模生产技术结合了起来。 生产必须是大规模的。西尔斯·罗巴克公司的唐纳德·尼尔森(Donald Nelson)在1942年到1944年任战时生产委员会主席,他事后曾这样总结:美国的战时生产恐怕是历史上最伟大的集体成就了。跟它一比,古代的七大奇迹也黯然失色,显得就像是小孩子在下雨天弄出来的涂鸦般简单。 这或许言过其实,因为修建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和大规模生产轰炸机委实难以比较,但反映美国战时生产能力的统计数据的确让人印象深刻。美国的战时生产总量是日本和德国加起来的两倍。劳动生产率超过了经济萧条时代的最高值,并且一飞冲天。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41年的913亿美元增长到1945年的1 666亿美元。多亏了战时生产,制造业产出几乎翻了一倍,农业总产值也增长了22%。为了打赢这场战争,美国花了大本钱。政府总支出翻番,总计花了4 000亿美元(约是从美国建国到1940年之前历年总额的两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它背负了大约2 600亿美元的债务。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共生产了86万辆坦克、29.6万架飞机、1 500万支步枪、410亿发子弹、5 400艘商船、6 500艘军舰。这样惊人的产能,是靠把几乎所有的工业力量都转入战争方向来实现的。美国军队部门财政年度支出见表5-1。 表5-1 美国军队部门财政年度支出 (单位:美元) 美国介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哈雷-戴维森公司的所有产品都用于装配军队了。1942年,哈雷-戴维森公司宣传册上写道:“哈雷-戴维森摩托车从装配线上一辆辆组装完成,专供‘山姆大叔’和我们的盟国军队。” IBM公司的所有设施也供政府随时调遣,它扩大了自己的生产线,生产诸如布朗宁自动步枪等军用物资。IBM公司总裁老托马斯·沃森规定公司只赚取1%的名义利润,多余部分设立为基金,专门帮助在战争中阵亡的IBM公司职员留下的妻儿。IBM公司所有应征入伍的员工仍能照常领取薪水。 通用汽车公司总裁威廉·克努森是主持美国战时生产的关键人物。他在国防咨询委员会中负责工业生产事务,随后又为美国陆军部负责生产事务。通用汽车公司当时成为美国最大的国防承包商。1942年到1945年间,通用汽车公司总产量的90%均为战争物资。1943年,美国汽车工业的产出较战前翻了一倍,到1945年秋天战争结束时,汽车制造厂生产了美国所有武器和战争物资的20%。战前受大萧条影响而闲置的工厂获得新生。1941年春季,美国创下飞机生产纪录,在该年一季度共生产1 216架飞机。 通用汽车公司和其他汽车制造商生产的战争物资,有2/3是它们从未接触过的东西。凯迪拉克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制造坦克,奥兹莫比尔公司生产大口径炮弹。其他公司干脆转换了业务方向——AC火花塞公司(AC Spark Plug)制造机枪,费雪车身公司生产B-25飞机的机身,惠普公司为鱼雷快艇生产引擎。当然,这种现象并非美国公司所独有。其他国家的企业也涉足了陌生的业务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松下幸之助为日本生产轮船和飞机——哪怕他在这两个领域都毫无经验。 但这并不是一场单纯地由制造业主导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管理顾问和商学院的地位也得到了巩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哈佛商学院暂停了所有常规教育,为5 291名部队学员提供培训。1943年,哈佛商学院的高级管理项目以战时管理课程的身份诞生。 顶尖的管理研究人员也贡献了一份力量。政府资助了一个由埃尔顿·梅奥同事主持的培训项目,教工头如何与普通员工共事,如何把人视为独立的个体。支持关系理论创始人伦西斯·利克特参与了国家调查,以及战略轰炸调查的士气环节。后一项任务相当辛苦,目的是预测轰炸对士气的影响。先研究德国,之后是日本。调查结果表明,“轻微”轰炸能削弱敌方士......

  1. 管理百年
  2. 信息
  3. 推荐序 让中国迎来属于自己的“管理世纪”——重读《管理百年》的意义
  4. 中文版序 管理,改变世界的力量
  5. 测一测 你对管理理念的变迁了解多少
  6. 原版推荐序 一部百年管理发展变迁史
  7. 引言 20世纪,真正的管理世纪
  8. 目录
  9. 第1章 时间,市场的王道(1900—1910)
  10. 大棒与鸡毛掸子
  11. 14条管理的一般原则
  12. 拿着秒表的复兴英雄
  13. 科学管理与追求秩序
  14. 衡量式管理
  15. 普通工人施密特的问题
  16. 管理百年年表
  17. 第2章 技术,给效率插上翅膀(1911—1920)
  18. 福特之路
  19. 地球上一半的汽车是T型车
  20. 成本优势
  21. A.F.,福特纪年
  22. 效率之思
  23. 管理百年年表
  24. 第3章 组织,井然有序的群体(1921—1930)
  25. 统治与组织
  26. 组织的思考
  27. 从比利到斯隆先生
  28. 善用群体智慧的现代管理者
  29. 组织巨人
  30. 管理百年年表
  31. 第4章 人,才是未来(1931—1940)
  32. 明灯燃起
  33. 人事新政
  34. 动态角力下的人
  35. 直面人的现实
  36. 管理百年年表
  37. 第5章 战争,管理思想的引爆点(1941—1950)
  38. 战争的产业契机
  39. 美国大兵的专属品牌
  40. 给未来埋下种子
  41. 战败与商业崛起
  42. 管理百年年表
  43. 第6章 营销,触动市场的脉搏(1951—1960)
  44. 西方美梦与公司人
  45. 营销的喜悦
  46. 营销近视症
  47. 消费主导的时代
  48. 探索工作激励
  49. 管理百年年表
  50. 第7章 战略,高瞻远瞩的力量(1961—1970)
  51. 规划未来
  52. 兵法与经营
  53. 战略管理的全盛期
  54. 在实践中分析
  55. 分析师扛起的大旗
  56. 管理百年年表
  57. 第8章 戳穿管理的泡沫(1971—1980)
  58. 臃肿的企业怪物
  59. 路在何方
  60. 沃尔沃之道
  61. 管理百年年表
  62. 第9章 追求卓越的冒险(1981—1990)
  63. 西方如何觉醒
  64. 把视线转向日本
  65. 质量福音书
  66. 回归根本
  67. 重新发现人
  68. 管理百年年表
  69. 第10章 权力的新平衡(1991—2000)
  70. 功能性死亡
  71. 组织模式
  72. 矩阵模式
  73. 管理模式
  74. 精益模式
  75. 发挥技术潜力的新模式
  76. 马克思的胜利
  77. 管理百年年表
  78. 第11章 新的管理世纪
  79. 观念决定生死
  80. 至关重要的价值观
  81. 企业的消亡
  82. 从确定走向混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