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哲学丛书_AZW3_MOBI_EPUB_贺来
内容节选
序言 1.关于马克思及其历史理论与决定论的关系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一度成为(且至今依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界讨论的核心议题。一些人认为马克思是一个“决定论者”,另一些人则认为马克思不是一个决定论者,并且,在伯特尔·奥尔曼看来,“争论的双方都没有因为缺少文献资料而受挫”[1]。 2.决定论者所征引的文献,或者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6年)中的一些典型论述:“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与“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唯物史观“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2]或者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中的那段经典论述:“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3] 实际上,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可以找到诸多相同或类似的论述。例如,在谈到原始共同体或原始社会时,马克思讲:“随着财富的发展,因而也就是随着新的力量和不断扩大的个人交往的发展,那些成为共同体的基础的经济条件,那些与共同体相适应的共同体各不同组成部分的政治关系,以理想的方式来对共同体进行直观的宗教(这二者又都是建立在对自然界的一定关系上的,而一切生产力都归结为自然界),个人的性格、观点等等,也都解体了。单是科学——即财富的最可靠的形式,既是财富的产物,又是财富的生产者——的发展,就足以使这些共同体解体。但是,科学这种既是观念的财富同时又是实际的财富的发展,只不过是人的生产力的发展即财富的发展所表现的一个方面,一种形式。”[4]这就是说,第一,科学既是物质财富积累的产物,也是创造物质财富的源泉;既是观念的财富,也是现实的财富。作为财富的一种具体形式,科学的发展意味着财富的发展。第二,不能把科学、财富和生产力割裂开来。不仅财富的发展与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一致的,财富的发展也就是生产力的发展;而且科学的发展和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也是一致的,科学的发展是物质生产力发展的一种具体形式。第三,物质生产力所表征的,不过是人对自然的一定关系。生产力是政治关系和宗教的物质基础。随着物质生产力和经济条件的发展,政治关系、宗教甚至是个人的性格,总之,共同体的一切方面都会发生解体。在此,马克思从科学的发展切入,阐述了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对于经济关系的变革,经济关系的发展对于政治和文化关系变迁的本源性和决定性。 又如,“从直接生产者身上榨取无酬剩余劳动的独特经济形式,决定了统治和从属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直接从生产本身中生长出来的,并且又对生产发生决定性的反作用。但是,这种从生产关系本身中生长出来的经济共同体的全部结构,从而这种共同体的独特的政治结构,都是建立在上述的经济形式上的。任何时候,我们总是要在生产条件的所有者同直接生产者的直接关系——这种关系的任何当时的形式必然总是同劳动方式和劳动社会生产力的一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当中,为整个社会结构,从而也为主权关系和依附关系的政治形式,总之,为任何当时的独特的国家形式,发现最隐蔽的秘密,发现隐藏着的基础。不过,这并不妨碍相同的经济基础——按主要条件来说相同——可以由于无数不同的经验的情况,自然条件,种族关系,各种从外部发生作用的历史影响等等,而在现象上显示出无穷无尽的变异和彩色差异,这些变异和差异只有通过对这些经验上已存在的情况进行分析才可以理解”[5]。这就是说,第一,所谓生产条件的所有者榨取直接生产者的剩余劳动的经济形式,就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植根于物质生产中,总是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entspricht),并对物质生产和生产力发生反作用。第二,生产关系既是经济结构的基础,也是政治结构和国家形式的基础;生产关系和经济结构对于政治结构和政治关系具有决定作用,无论这种政治关系表现为主权关系、统治关系还是依附关系、从属关系。第三,在自然条件、种族关系、历史发展等各种外部条件和因素的作用下,即使是本质相同的经济基础,也会在现象上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只有理解了那些起中介作用的因素和环节,才能理解外在形式上的这些变化和变异。 以此来看,从唯物史观的奠基之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到《资本论》及其手稿,决定论观点和立场在马克思那里是始终不渝的。[6] 3.然而,从当今国内国际学界来看,“历史决定论”名声不佳、备受诟病,人们将之解读为单线论、机械论、进化论、目的论、欧洲中心论乃至宿命论,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在国外,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旗手卡尔·波普尔把历史决定......
- 封面
- 总目录
- 语言分析方法与当代科学哲学
- 书名页
- 页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语言学转向与科学哲学的发展
- 一、语言学转向的哲学实质
- 二、库恩的语言学转向
- 三、科学语言的本质
- 第二章 语言分析方法的语用学转向
- 一、现代符号学的发展
- 二、语用学的含义
- 三、语义学和语用学的界面
- 四、语义学的语用化转向
- 第三章 语言分析方法的语用传统
- 一、德国哲学传统中的语用思维
- 二、英国哲学传统中的语用思维
- 三、法国哲学传统中的语用思维
- 四、美国哲学传统中的语用思维
- 第四章 语言分析方法的现代发展
- 一、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语用学的构造
- 二、哈贝马斯的规范语用学
- 三、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
- 第五章 语言分析方法与语言哲学的发展
- 一、语言分析方法与指称理论
- 二、语言分析方法与真理观
- 三、语言分析方法与意向性
- 第六章 语言分析方法与科学问题的求解
- 一、语言分析方法与科学解释模型的发展
- 二、语言分析方法与计算机理论问题
- 三、语言分析方法与当代人工智能问题
- 第七章 语言分析方法与科学诠释学
- 一、诠释学的“语言学转向”
- 二、科学诠释学的理论建构
- 三、科学诠释学的当代进展
- 四、诠释学与理解现代科学
- 结束语 经验知识的辩护:语言分析、心灵图景与自然主义
- 一、知识在笛卡尔心灵图景中的困境
- 二、思想如何与世界关联
- 三、心灵的属性如何保证知识的合法性
- 四、重审心灵属性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辩证法的生存论基础:马克思辩证法的当代阐释
- 书名页
- 页
- 自序
- 目录
- 第一部分 寻求和确立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真实根基——一个性命攸关的重大课题
- 第一章 寻求和确立辩证法真实根基的现实与理论动因
- 一、辩证法为什么沦为“变戏法”:寻求和确立辩证法真实根基的现实动因
- 二、辩证法为什么会“知性化”与“实体化”:寻求和确立辩证法真实根基的理论动因
- 第二章 辩证法真实根基的探索和掩蔽——对国内辩证法研究的批判性反思
- 一、“自然主义范式”的理论困难及其无根性
- 二、“认识论范式”的理论贡献和理论困境
- 三、“实践论范式”的理论贡献与未尽之处
- 第三章 辩证法的真实根基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挑战
- 一、英美哲学对辩证法的批判和否定
- 二、欧陆哲学对辩证法的批判和否定
- 第一部分小结
- 第二部分 辩证法的生存论本体论根基
- 第一章 实现“存在观”的理论变革:辩证法的根本使命
- 一、传统形而上学的“存在观”
- 二、传统形而上学“存在观”的内在困境
- 第二章 寻求对“存在”问题的辩证解决:辩证法超越传统形而上学的努力
- 一、“矛盾”“否定”观念与“存在”问题的辩证解决
- 二、直观、朴素形态的辩证法与直观、朴素的辩证“存在观”
- 三、反思、概念形态的辩证法及其“存在观”
- 四、反思、概念形态的辩证法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屈服
- 五、马克思对传统形而上学理论范式的彻底批判——为辩证法重新奠基的重大前提
- 六、形而上学的社会历史批判与人的现实生命之拯救:马克思哲学形而上学批判的特殊样式及其旨趣
- 第三章 人本源性的生存方式与辩证法的真实根基
- 一、立足生存论本体论视域克服对实践观点的流俗化理解
- 二、人“本源性”的生存方式——“实践”的根本意蕴
- 三、实践原则与解决“存在”问题的新方向:从“知识论”的眼光到“生存论”的眼光
- 四、人本源性的生存方式是辩证法的真实根基
- 第四章 辩证法是关于“人的存在”的“内涵逻辑”
- 一、“人的存在”即在于其辩证的“生存”本性
- 二、辩证法的“超常规性”与人独特的“生存”本性
- 三、传统哲学的知性思维方式与人辩证的“生存”本性之失落
- 四、辩证法诸“原则”和“规律”的内在统一及其生存论根据
- 第五章 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生存论旨趣
- 一、马克思哲学辩证法:“自由”的理论表征
- 二、对话与宽容: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重大理论精神
- 三、批判和否定: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理论本性
- 四、自强不息、具体无伪、生命张力: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独特的生命智慧和人生态度
- 五、高品位的生命境界——领悟和运用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理论的人格要求
- 第六章 辩证法生存论根基的异在化表达——一种历史的探寻
- 一、“分裂世界”的哲学与生存论的冲动——辩证思维的生存论基础在古代哲学中的异在化表达
- 二、生命的偶然性与寻求生命的拯救之路——古希腊后期与中世纪哲学的辩证思维及其生存论冲动
- 三、生命自由的追求和探索——德国古典哲学中辩证法的生存论冲动
- 第二部分小结
- 第三部分 马克思哲学辩证法与现代西方哲学辩证法研究的对话与沟通
- 第一章 卢卡奇与辩证法的社会历史本体
- 一、探求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真实根基:卢卡奇的理论使命
- 二、社会历史——卢卡奇对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真实根基的探求和阐发
- 三、“总体性”:以“历史”为载体的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展开
- 四、辩证法与人在历史中的命运——卢卡奇辩证法探索的理论旨趣
- 第二章 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批判和否定本性与法兰克福学派的辩证法探索
- 一、在“顺从主义”意识形态的压迫下捍卫辩证法的批判和否定本性
- 二、批判和否定本性——辩证法的理论精髓
- 三、颠覆“同一性”的专制——辩证法批判和否定本性的实质
- 第三章 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理论基础与“人的存在”——东欧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研究的基本旨趣
- 一、“人的存在”及其在历史中的自我实现: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真实根基
- 二、对“实践”概念的本体论阐释: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真实根基的深层探索
- 三、人文解放: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理论关怀
- 第四章 对辩证法“对话”维度的阐发——作为“实践哲学”的解释学
- 一、对话逻辑:辩证法与解释学的深层结合点
- 二、对话辩证法:“生活世界”的理性
- 三、让辩证法摆脱形而上学的纠缠:辩证法与解释学结合的重大意义
- 第三部分小结
- 第四部分 马克思哲学辩证法与哲学的未来发展
- 第一章 马克思哲学辩证法:寻求“绝对”与“相对”的辩证和解
- 一、“绝对意识”——传统哲学基本的理论意识
- 二、“相对意识”——现当代西方哲学的重要理论意识
- 三、消解知性形而上学:“相对意识”与马克思哲学辩证法共同的思想旨趣
- 四、超越“绝对”与“相对”的知性对立: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重大启示
- 第二章 马克思哲学辩证法:超越“现代性”哲学和“后现代”哲学的抽象对立
- 一、“上帝的祛魅”——“现代性”哲学话语的基本主题
- 二、“现代性”哲学话语的悖论性
- 三、“后现代”哲学话语的辩证意义
- 四、“现代性”哲学与“后现代”哲学“对立”中的“统一”:生存论辩证法所提供的视角
- 第三章 马克思哲学辩证法与“价值共识”的当代重建
- 一、“价值共识”的命运与现代人生存方式的转换
- 二、人的生命的“解放”和“束缚”——“价值分化”的辩证意义
- 三、马克思哲学辩证法与“价值共识”的当代重建
- 四、马克思哲学辩证法与现代西方哲学“价值共识”重建工作的批判性对话
- 第四部分小结
- 参考文献
- 再版后记
- 戴震哲学思想新探:戴震与乾嘉学术的现代性研究
- 书名页
- 页
- 目录
- 第一章 20世纪戴震哲学思想鸟瞰
- 第一节 20世纪前半叶戴震哲学思想研究之鸟瞰
- 一、戴震哲学思想的旨趣及其方法论特色之分析
- 二、对戴震伦理学中自由思想、重要概念的现代解读
- 三、戴震哲学思想的精神源泉之探索
- 四、对戴震哲学思想的历史贡献之评价
- 第二节 梁启超、胡适的戴震哲学思想研究之专论
- 一、梁启超的戴震哲学思想研究
- 二、胡适的戴震哲学思想研究
- 第三节 20世纪后半叶戴震哲学思想研究述评
- 一、早期启蒙思想家抑或其他——戴震及其哲学思想性质之争
- 二、对于戴震哲学的理论形态及其内在结构的研究
- 三、对戴震伦理学的新认识
- 四、从解释学与现代语言哲学的角度分析戴震哲学及乾嘉考据学的新动向
- 五、其他相关传统问题研究的新进展
- 第二章 戴震的道论与“分理”说
- 第一节 戴震的道论思想
- 一、戴震“道论”思想的发展历程
- 二、戴震论天道与人道
- 第二节 戴震的分理说
- 一、“天理云者,言乎自然之分理也”
- 二、“理也者,情之不爽失也”
- 第三节 戴震的德性论与伦理学中的其他问题
- 一、戴震的德性论及其对德福关系的思考
- 二、戴震伦理学中的其他问题
- 第三章 戴震的语言哲学与认识论思想
- 第一节 戴震的语言哲学
- 一、戴震的“名学”思想
- 二、戴震语言哲学中的句法分析
- 三、语词、句子意涵与文本中的言语脉络诸分析
- 四、戴震的言意观及其语言哲学的形上学追求
- 第二节 戴震的认识论思想
- 一、追求“十分之见”与批评“任意见”——戴震的求知理想与社会关怀
- 二、戴震论心知与道德修养、经典解释的关系
- 第四章 戴震的经学解释学及其当代转化
- 第一节 戴震的经学解释学及其方法论
- 一、解释学与解释学的循环
- 二、从经学解释学到经典解释学
- 第二节 戴震经学解释学向经典解释学转化之探索
- 一、从经学解释学到经典解释学
- 二、戴震经学解释学的内在限制
- 第五章 戴震与惠栋、章学诚的学术、思想关系辨析
- 第一节 戴震与惠栋的学术关系考辨
- 一、戴震35岁之前的著述情况
- 二、戴震35岁之前的学术思想简论
- 三、戴震与惠栋的学术、思想关系再辨正
- 第二节 戴震与章学诚之间的学术关系
- 一、20世纪70年代后几种重要著作对此问题的分析
- 二、章学诚维护“名教”的思想及对戴震的批评
- 三、章学诚的历史文化哲学思路及其对戴震的学术批评
- 四、章学诚对戴震“方志”观的批评与再评价
- 第六章 后戴震时代的学术与思想举要
- 第一节 在“求是”中“求道”——段玉裁对戴震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一、求是与求道
- 二、“治经莫重乎得义,得义莫切于得音”的语言哲学思想
- 三、段玉裁的“治经”方法与语言哲学的方法论追求
- 四、语言分析与段玉裁的政治伦理思想
- 第二节 焦循的“性灵”经学与哲学思想
- 一、焦循经学研究与哲学思想中的个体主体性
- 二、焦循的“假借”方法与经学研究中“性灵”的阐扬
- 三、焦循的历史还原主义倾向与人文实证主义的烙印
- 四、焦循经学思想中的内在张力
- 第三节 王念孙、王引之的语言学研究与古典人文知识的增长
- 一、王念孙的语言学成就与古典人文知识的增长
- 二、王引之的语言学研究与古典人文知识的增长
- 第四节 阮元哲学思考的语言学路径及其得失
- 一、“圣贤之道存于经,经非训诂不明”——阮元的哲学
- 二、语言学的方法与经验论思维——阮元论“心”
- 三、语词分析背后的政治思想与人生哲学——阮元释“顺”“鲜”“达”等字的哲学诉求
- 四、以训诂的方法阐发“仁学”与“性命”思想——阮元的道德哲学思想
- 五、“追求本义”——阮元的语言学思想及其历史还原主义
- 结语
- 后记
- 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
- 书名页
- 页
- 序
- 目录
- 第一章 竹简、文献与学派
- 一、郭店竹简的发现与问题的缘起
- 二、郭店竹简《子思》作品考
- 三、思孟学派考述
- 第二章 孔子的仁、礼思想与孔门后学的分化
- 一、郭店竹简“
- 二、孔子的礼学思想
- 三、孔子之后儒学的分化
- 第三章 思孟学派的酝酿:曾子、子游学派研究
- 一、曾子与《大学》
- 二、《大学》的思想与影响
- 三、竹简《性自命出》与子游心性论
- 四、《礼运》与子游后学的“大同”“小康”说
- 第四章 思孟学派的形成:子思学派研究(上)
- 一、子思《五行》新探
- 二、简、帛《五行》“经文”比较
- 三、荀子对思孟“五行”说的批判
- 第五章 思孟学派的形成:子思学派研究(下)
- 一、子思《缁衣》《表记》《坊记》试探
- 二、郭店竹简与《中庸》
- 三、郭店竹简与“君子慎独”
- 第六章 思孟学派的完成:孟子学派研究(上)
- 一、孟子“四心”说的形成及其思想意义
- 二、即生言性的传统与孟子性善论
- 三、孟子“道性善”的内在理路及其思想意义
- 第七章 思孟学派的完成:孟子学派研究(下)
- 一、竹简《性自命出》与《孟子》“天下之言性”章
- 二、孟子的“仁义内在”说
- 三、孟子后学对子思“五行”说的继承和发展
- 第八章 思孟学派与早期儒学
- 一、竹简《鲁穆公问子思》与早期儒学的政治理念
- 二、竹简《穷达以时》与早期儒家天人观
- 三、“仁”与“孝”——思孟学派的一个诠释向度
- 四、“亲亲相隐”与“隐而任之”——兼论子思、孟子思想的差异
- 结语 回到“子思”去——儒家道统论的检讨与重构
- 附录 思孟学派:义理与考证之间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再版后记
- 焦虑的启蒙:以《启蒙辩证法》为核心的启蒙反思
- 书名页
- 页
- 目录
- 启蒙辩证法的先声:早期浪漫派的启蒙批判
- 一、缘起
- 二、浪漫主义的遭遇、定位与新解
- 三、善服从于功利,真理屈从于自由
- 四、理性的工具化与虚无主义
- 五、浪漫派、马克思与古典
- 六、自由理想与浪漫主义
- 七、更能容纳差异的新启蒙
- 焦虑:《启蒙辩证法》的主题Ⅰ
- 一、引言
- 二、焦虑主题及其来源
- 三、从生存论的“焦虑”到《启蒙辩证法》的“恐惧”
- 四、他者焦虑作为《启蒙辩证法》的主题:如何对待他者
- 五、结论:焦虑、恐惧与统治的轮回
- 启蒙与焦虑:以《启蒙辩证法》为核心的分析
- 一、启蒙、主体化内含的焦虑与恐惧
- 二、解除焦虑与恐惧的尝试:宗教、神话、巫术、启蒙
- 三、以主体性应对焦虑与恐惧,及其引发的轮回
- 从支配到和解:焦虑的启蒙主体性之走向
- 一、基本情绪与主体性:焦虑与恐惧
- 二、作为支配者的启蒙主体
- 三、谋求新的自我主体
- 恐惧的深化与拓展:从尼采到《启蒙辩证法》
- 一、恐惧作为启蒙的情感基础:从尼采继承而来
- 二、恐惧成就的主体性
- 三、主体化作为克服恐惧的方案
- 残酷与关怀:《启蒙辩证法》的尼采形象纠偏
- 一、《启蒙辩证法》的尼采形象:“强横派”解读的典型
- 二、等级制的多元主体
- 三、等级:能力与责任
- 四、等级制下的残酷:自然与故意
- 《启蒙辩证法》对马克思的再激进化策略
- 一、马克思、恩格斯:抽象的同一性与具体的同一性
- 二、霍克海默、阿多诺:同一性的暴政
- 三、恐惧与同一性的统一:马克思与尼采的结合
- 现代启蒙主体的古典溯源:奥德修斯
- 一、趋神而不祛神
- 二、满怀各种情感:悲愁驱动的狡诈
- 三、自然与主体
- 四、结论
- 主题Ⅱ:“自我”还是“和解”——《启蒙辩证法》的主体与主题
- 一、奥德赛式自我是主体吗
- 二、锻造中的自我与理想化的自我
- 三、奥德赛式主体自我的特征
- 四、自觉的和解:《启蒙辩证法》的主题Ⅱ
- “主体”在什么意义上是一个意识形态概念
- 一、问题的提出与概念的澄清
- 二、区分不同层次的“主体”
- 三、两种不同的启蒙,意识形态的必需
- “辩证法”的再启蒙:《启蒙辩证法》的辩证法观
- 一、尼采对辩证法的启蒙(批判)
- 二、辩证法与进步固定联系的断裂:以尼采改造马克思、卢卡奇
- 三、辩证法的再启蒙:自否性与和解
- 《启蒙辩证法》中的三种“辩证法”概念
- 一、苏格拉底式辩证法的情感基础
- 二、防止辩证法沦落为追求绝对的“形而上学”
- 三、自否定、自悖谬的辩证法
- 四、扬弃自否定的积极辩证法
- 《启蒙辩证法》对虚无主义的反思推进
- 一、虚无化的对象:从崇高价值到基本价值
- 二、深度虚无主义的起点:从苏格拉底到荷马
- 三、深度虚无主义的机制与路径:个性、自然的被否定
- 四、信仰与艺术的科学化、工业化:进一步的虚无主义
- 《启蒙辩证法》与中国的虚无主义
- 一、启蒙辩证法就是启蒙走向神话、野蛮和虚无的不归路?
- 二、从“实践”到“身体”:陷入虚无主义
- 三、纠偏:两类文本的作用
- 极致的启蒙还是全理的启蒙——《启蒙辩证法》展示的两种启蒙观
- 一、启蒙的极致化与合理化
- 二、困囿在极致化与合理化之间的尼采
- 三、启蒙的合理化
- 参考文献
- 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基于《资本论》及其手稿的阐释
- 书名页
- 页
- 序言
- 目录
- 导言
- 第一章 马克思的生产力决定论错了吗
- 一、生产力决定论:辩护与反驳
- 二、替代理论:人的需要决定论
- 三、个案:资本主义何以崩溃
- 第二章 马克思的经济决定论错了吗
- 一、文本断裂:《形式》与《序言》
- 二、首要性:在“经济”与“其他”之间
- 三、一种批评性回应
- 第三章 在“延续”与“断裂”之间
- 一、历史观:《形态》与《形式》
- 二、历史断裂:阶级社会与阶级分化社会
- 三、一种批评性回应
- 第四章 内在逻辑与方法论基础
- 一、引言
- 二、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内在逻辑
- 三、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方法论基础
- 四、结语
- 第五章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方法论意蕴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不同社会形态的“并存”与“继起”
- 三、社会形态演进的“延续”与“断裂”
- 四、社会形态的内在本质及其表现形式和存在形式
- 五、社会形态演进的规律及其实现方式和作用方式
- 六、结论
- 第六章 权利的边界与正义的基础
- 一、资产阶级的权利及其狭隘性
- 二、平等的权利在内容上并不平等
- 三、经济结构和文化发展对人的权利的制约
- 四、权利—正义观、人性论与历史观
- 第七章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二重性及其正义悖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唯物史观与方法论奠基
- 三、正义:在“买者”与“卖者”之间
- 四、非正义:在“资本”与“劳动”之间
- 五、资本主义:在“正义”与“非正义”之间
- 六、结论
- 第八章 如何看待市场和市场逻辑
- 一、“人的本性”与“市场逻辑”
- 二、“市场逻辑”与“资本逻辑”
- 三、“资本逻辑”与“贫困悖论”
- 第九章 资本、资本家与资本主义
- 一、资本:“物”抑或生产关系
- 二、资本家:“富人”抑或剥削阶级
- 三、资本主义向何处去
- 第十章 《资本论》的逻辑、方法与意义
- 一、商品价值规定与《资本论》的内在逻辑
- 二、《资本论》的方法与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 三、社会主义实践与《资本论》的现实意义
- 第十一章 无产阶级的“悖论性”贫困及其根源
- 一、“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 二、无产阶级的“悖论性”贫困
- 三、重释无产阶级的“一无所有”
- 四、悖论性贫困与雇佣劳动制
- 第十二章 历史视阈中的资本剥削与贫困问题
- 一、资本剥削关系的初始调整
- 二、资本主义反贫困措施及其效应
- 三、抑制资本与资本主义新变化
- 四、资本主义贫困规律之一
- 五、资本主义贫困规律之二
- 六、结语
- 第十三章 如何看待现实社会主义的贫困问题
- 一、社会主义并未消除贫困
- 二、社会主义贫困的“非制度性”根源
- 三、贫困与社会主义发展成就
- 四、资本逻辑与社会主义贫困
- 五、消除贫困与社会主义公有制
- 六、对唯物史观和《资本论》的曲解
- 第十四章 自由王国、必然王国与人的自由
- 一、自由时间与人的自由
- 二、劳动的自由与自由的劳动
- 三、劳动的科学化与社会化
- 第十五章 从人的发展悖论到自由个性
- 一、自由个性与全面自由发展
- 二、自由个性生成的现实基础
- 三、人的发展悖论与资本主义
- 四、共产主义革命与自由个性
- 附录Ⅰ “经济发展”释义
- 附录Ⅱ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一、“大众化”与“庸俗化”
- 二、“新时代”与“新挑战”
- 三、做好“深入”与“浅出”的功课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生存论研究
- 书名页
- 页
- 目录
- 导言 彰显哲学生存论
- 第一章 存在论及“生存”词义考辨
- 一、“存在论(Ontology)”格义
- 二、生存(Existence)与存在(Being):断裂与沟通
- 三、作为超越(Outstanding)的生存(Existence)
- 第二章 西方哲学的“实存论”传统
- 一、前苏格拉底哲学的生命理论
- 二、生存论的开启与异化
- 三、实存论传统批判
- 第三章 当代生活处境与生存观念跃迁
- 一、当代生活处境
- 二、生存观念跃迁
- 第四章 生存论哲学的现当代路向
- 一、我在的设定与直觉辩证法
- 二、现代人本主义哲学与生存论自觉
- 三、生存论哲学的当代趋向
- 第五章 马克思实践哲学及其生存论基础
- 一、当代哲学的存在论变革问题
- 二、马克思实践哲学及其当代意义
- 三、从实践观到实践生存观
- 四、实践-生存论的理论蕴含
- 五、实践-生存论的理论意义
- 第六章 人学与价值哲学的生存论建构
- 一、人学的主题化及其生存论蕴含
- 二、价值哲学及其生存论建构
- 第七章 开放生存论
- 一、生存论哲学的人类性方向
- 二、生存论回复
- 三、中国文化转型与生存论自觉
- 四、未竟的生存论自觉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再版后记
- 生态批判与绿色乌托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 书名页
- 页
- 目录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与理论意义
-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生态中心主义的关系
-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 第二章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生态视域的开启
- 一、文化、自然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维度:詹姆斯·奥康纳的文化唯物主义生态哲学
- 二、唯物主义与自然: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的自然唯物主义生态哲学
- 三、马克思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戴维·佩珀对历史唯物主义生态意蕴的阐发
- 四、从经济危机论到生态危机论:本·阿格尔对历史唯物主义危机理论的重建
- 五、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生态视域的开启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题的确立
- 第三章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批判
- 一、资本主义的二重矛盾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性质
-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本性
-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态危机
- 第四章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技术批判
- 一、技术:生态危机的根源还是解决生态危机的工具?
- 二、“控制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与技术的非理性运用
- 三、资本主义制度下技术的非理性运用与生态危机
- 四、技术批判与自然的解放
- 五、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重建:走向技术的合理化
- 第五章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批判
- 一、资本主义社会的过度生产、异化消费与生态危机
- 二、消费主义价值观的社会后果与生态后果
- 三、需求理论的重建与“期望破灭的辩证法”
- 四、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批判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基本特点
- 第六章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生态价值观的重构
- 一、生态中心主义价值观的主要理论主张
- 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价值观的主要理论主张
-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生态价值观的重构
- 四、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生态价值观重构的特点与意义
- 第七章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政治哲学
- 一、西方环境运动中的环境主义和生态主义政治思潮的理论主张
-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政治战略
-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社会主义理想
- 四、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政治哲学的主要特点
- 结束语
- 附录 论生态文明理论的普遍和特殊、全球和地方维度
- 一、作为特殊维度和地方维度的生态文明理论
- 二、作为普遍维度和全球维度的生态文明理论
- 三、生态文明理论中的普遍和特殊、全球和地方维度的矛盾
- 四、中国形态的生态文明理论如何解决普遍和特殊、全球和地方维度的矛盾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维特根斯坦与当代哲学的发展
- 书名页
- 页
- 目录
- 导论 一个西方哲学的幽灵
- 第一部分 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发展
- 第一章 维特根斯坦的个性特征与思想发展
- 一、唯我与忘我
- 二、矛盾性格的混合体
- 三、文如其人
- 第二章 维特根斯坦与维也纳学派
- 一、两个维也纳小组
- 二、维也纳小组对《逻辑哲学论》的阅读
- 三、维也纳小组部分成员与维特根斯坦的讨论
- 四、维也纳学派的宣言
- 五、影响及后果
- 第三章 维特根斯坦论颜色
- 一、维特根斯坦为什么要讨论颜色问题
- 二、维特根斯坦是否有一个颜色理论
- 三、维特根斯坦的颜色观点与其后期思想
- 第四章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语法”概念
- 一、维特根斯坦对哲学性质的理解
- 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语法”概念
- 三、作为“综观式”观点的“哲学语法”
- 第二部分 当代哲学中的维特根斯坦形象
- 第一章 维特根斯坦与当代哲学家
- 一、维特根斯坦与弗雷格
- 二、维特根斯坦与罗素
- 三、维特根斯坦与卡尔纳普
- 四、维特根斯坦与海德格尔
- 五、维特根斯坦与波普尔
- 第二章 冬天的维特根斯坦
- 一、冬日的挪威小屋
- 二、爱尔兰的冬季
- 三、与亲人们共度圣诞
- 四、生命中最后一个冬天
- 第三章 当代西方哲学中的《逻辑哲学论》
- 一、《逻辑哲学论》的基本结构
- 二、《逻辑哲学论》的基本原则
- 三、对《逻辑哲学论》基本结构的重新解释
- 四、语言转向之后的实践哲学
- 第四章 对维也纳学派的重新理解
- 一、维也纳学派哲学的当代遗产
- 二、卡尔纳普与蒯因:两个哲学家的友谊
- 三、作为科学—哲学家的石里克
- 四、意义的证实:实证主义的乌托邦
- 五、知识之锚与纽拉特之船
- 第五章 再论分析哲学的起源
- 一、皮尔士与分析哲学的起源
- 二、再论皮尔士与分析哲学之关系
- 三、西方哲学史:批评的还是分析的
- 四、语言与心灵:伯仲难辨
- 五、分析哲学史: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 第三部分 维特根斯坦与当代分析哲学的转变
- 第一章 维特根斯坦在当代哲学发展中的位置
- 一、从“维特根斯坦现象”说起
- 二、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的“秘密”
- 三、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的位置
- 第二章 分析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的分野
- 一、分野的主要标志和特征说明
- 二、如何看待分析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的分野
- 三、如何重新理解分析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的分野
- 第三章 维特根斯坦与分析哲学运动的发展
- 一、分析哲学转变的历史背景和思想内容
- 二、分析哲学转变的历史逻辑与现实影响
- 三、分析哲学在21世纪的发展
- 第四章 分析哲学运动的历史特征与现实意义
- 一、分析哲学如何走进了历史
- 二、分析哲学运动的历史特征
- 三、分析哲学运动的现实意义
- 四、分析哲学运动对中国哲学发展的影响
- 第五章 当代西方哲学中的新变化
- 一、“语言的转向”之后的西方哲学
- 二、哲学视野的重大转变:从理论到实践
- 三、对哲学传统的不同态度:从反叛到回归
- 四、对哲学性质的重新定位:从科学到学科
- 结语 非同寻常的维特根斯坦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语言 身体 他者:当代法国哲学的三大主题
- 书名页
- 目录
- 引言 现代哲学进程中的当代法国哲学
- 一、当代法国哲学的基本界定
- 二、现代哲学进程与主题转换
- 三、当代法国哲学的三个时代
- 上篇 语言·话语·文本
- 第一章 意识哲学与语言的缺位
- 第二章 在世存在与语言的回归
- 一、实存转向的语言之维
- 二、言语表达的实存之维
- 三、语言文化的诗意之维
- 第三章 文本世界与语言的扩张
- 一、从结构分析到语言游戏
- 二、话语考古与语言的物化
- 三、文本解构与文字的命运
- 中篇 主体·身体·经验
- 第四章 意识哲学与表象的身体
- 第五章 在世存在与灵化的身体
- 一、身体的造反与意识的式微
- 二、肉身化主体与灵化的身体
- 三、肉身化主体与主观的身体
- 第六章 审美实存与物化的身体
- 一、身体经验与意识的瓦解
- 二、身体经验与游戏的主体
- 三、身体经验与欲望的主体
- 下篇 他人·他者·他性
- 第七章 意识哲学与他人的消失
- 第八章 在世存在与他人的浮现
- 一、实存转向的他人之维
- 二、他人问题的共在之维
- 三、他人问题的超越之维
- 第九章 文化世界与他性的张扬
- 一、主体间性即文化间性
- 二、现代性进程中的他者
- 三、逻各斯中心论与他者
- 结束语 当代法国哲学的整体图景
- 参考文献
- 第一版后记
- 修订版后记
-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