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帝制中国的科举文化史 (索恩系列)_AZW3_MOBI_EPUB_艾尔曼
内容节选
第六章 焦虑情绪、科举美梦与备考生活 由于青年考生和老年考生要在科举市场上“公平”竞争,他们都为考生的科场生活带来了截然不同的个体经验。年轻一辈对榜上有名的风光庆祝心向往之,而对功名可望而不可即的年长的考生也会对名落孙山的折磨感到同病相怜。然而,对于他们所有人而言,与之相随的紧张情绪——对于年轻一辈来说是漫长的寒窗苦读,而对年长考生而言是更为漫长的屡试不第——不过是人们对帝国科举制度的自然情感表现。科举考场对于登科及第的青年考生来说是充满机遇的地方,而对从未成功的年长考生来说却是“文化监狱”。 [1] 科举及第的压力也形塑了他们的个性。对于他们大多数人而言,坚持不懈地应举成了一种生活方式,第五章所述状元张謇的科举生涯便是其中的代表。其他人则将科场失意升华为精英与通俗情感表达的文化象征,有时也意味着对深受其折磨的文化监狱进行政治抵制。 科举考试机制介乎精英思想话语与文士日常生活之间。而焦虑情绪则是他们生活中的催化剂,它给一些人带来了名望和财富,却使大多数人陷入失望乃至绝望。 [2] 本章记录了文士们频繁地乞灵于宗教和占卜术的种种行为,他们试图通过这类方式疏导在竞争激烈的地方院试、乡试和会试等典型科举场合的情绪反应。在1904年的晚清末科殿试中,商衍鎏被点为探花,他曾写下自己的考试经历:“(衍燊兄)二十岁中辛卯科举人,翌年到北京会试后还广州,一病而逝。我母亲说:‘聪明太过不主寿,不如你笨些的好。’” [3] 像吴敬梓《儒林外史》这样的通俗小说,或是蒲松龄(1640—1715)写的文言短篇故事,其作者都是科举落榜的书生,因此他们会用大众流行的市井方言来嘲讽这一取士选拔的过程。而这些虚构故事并非“透明的文本”。其叙事必须被解读为文化建构的产物,并以落榜者的视角框定了科举过程。由于这些作品同时吸引了包括精英与非精英在内的“大众”读者,我在此特意对“大众-精英”(popular-elite)的二元对立提出质疑,并力图展现这两极之间复杂而灵活的互动。 [4] 那些被记录下来的梦境与吉兆是最突出的非官方记载,它们反映了潜在的、集体性的考生心理压力,并为外界提供了一套关于个体成败的解释。 [5] 因此,科举所产生的焦虑心态是一种历史现象,并主要是男性个体的深刻体验,这也符合父权社会的性别意识形态。但男性的家庭成员,如他的父母、姊妹、亲眷也无法摆脱这种焦虑。他们替他分忧、提供慰藉与鼓励,但关乎科举成败的直接个人经验依然属于成千上万的男性考生。正如我们看到的,男性考生间彼此激烈竞争,而登科及第的概率也越来越小。社会形态与政治决策之间的巨大鸿沟,也使得考官的官方经典标准(见第八章)与考生所运用的那些宗教手段背道而驰,后者更被考生当作缓解担忧与负面情绪的良方。 科举考生的落榜失意自隋、唐以来就是一个常见主题。 [6] 为了能写经义文(1756年后又要学会写律诗),需要相当程度的典籍记诵、古诗文的广泛阅读,以及经年累月的写作训练。这就占用了一个考生从童年到青年的人生阶段,并成为帝国范围内历代精英家庭子弟的共同经历,这一点不受方言与地域的差异性影响。至于那些仅仅受过短期教育的人则只掌握了科举范文,而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广泛记诵,即便这样,如若他们想要通过地方性的院考、科考步入官场的话,他们依然需要具备文言文读写能力。 在地方性考试中,不通文言文的考生很常见,就像我们在第四章所讨论童生和生员的情况那样;但在各省举办的乡试中,不通文言的考生基本已经被淘汰了,但考场舞弊和考官受贿则成为获得举人乃至进士头衔更行之有效的捷径。三年一次的乡试规模在明代达到了5万至7.5万考生,而到了清代更增至10万到15万,考试的难度并非向考官展现自身的文言文读写能力(这是地方考试对童生所进行的文化区隔),而是写出雅驯的八股文,并且要在海量的文章中脱颖而出,这些文章的作者个个都是在写作上砥砺数十载的青年和老年考生。当一个不识文言的考生试图通过受贿步入仕途,他买下科举头衔的行为会被迅速发现和曝光。清廷对此的监管尤为严格。 [7] 科举及第通常也意味着事业上的成功,尽管所谓的成功标准在明代和清代已发生了戏剧性转变(见第三章)。在明末,除了进士以外的科举头衔均已贬值,而到了清代,即便是进士也通常要候缺数年才能被任命为知县或知府——如果他们在进士群体中的资历能熬出头的话。即便如此,生员和举人所积累的地方社会声望、法律特权,以及免除徭役等种种好处,依然令众多出身精英家族的青年和老年考生甘愿在科举市场上竞争。但19世纪后通过科举获得成功的机会越发渺茫,这严重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情绪。自从科举在唐宋时期扩张开始,这一紧张气氛便与科举市场形影不离。没有一个朝代在精英人口的增长方面能和清朝相提并论。 [8] 对于在明、清精英家族中成长起来的男性成员而言,他们自有一套预先设定的、存在已久的社会化人生之路。成年人......
- 前折页
- 文前辅文
- 书名页
- 文前彩插
- 中译本序
- 1400—1900年间的帝制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中文版序)
- 目录
- 前言
- 致谢
- 第一章 重新思考晚期帝制科举考试的历史根源
- 第二章 明初的皇权、文化政治与科举考试
- 第三章 晚期帝制中国科举考试的制度动态与精英流动
- 第四章 科场与王朝权力的局限
- 第五章 文言读写能力与晚期帝制科举的社会维度
- 第六章 焦虑情绪、科举美梦与备考生活
- 第七章 科举考试的文化范畴与作为精英写作的八股文
- 第八章 评卷标准、文士阐释与王朝对知识控制的局限性
- 第九章 科举考试中的科学、史学与汉学
- 第十章 19世纪之前清政府科举科目改革的加速
- 第十一章 去合法化与去经典化:进退失据的清末科举改革
- 附录一 科举考试一手文献,1148—1904(1042种记载)
- 附录二 摩门族谱图书馆馆藏科举考试一手文献
- 附录三 表
- 附录四 650—1905年间科举考试科目时间轴
- 附录五 除地方志外科举考试史料的主要类型
- 原始、二手文献书目
- 索引
- 译后记
- 页
- 后折页
-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