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落脚:暴力、排斥和在美异族的形成 (索恩系列)_AZW3_MOBI_EPUB_贝丝·廖-威廉姆斯

内容节选

5.忠实信徒 当暴力波及西雅图时,格兰维尔·O.哈勒(Granville O.Haller)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的华人厨师Jin。1886年2月一大清早,哈勒抓起手枪,从他家的窗户向外窥探,准备好反抗任何想“除掉”Jin的“人民”。几个月前,他宣誓成为副治安官时,曾发誓要保护中国人免于“被烧掉财产或受到迫害”。 [1] 他并不是说着玩的。然而最后,暴徒也许猜到了他要反抗,直接略过了哈勒的房子和仆人。 时隔不久,哈勒得到消息,市长亨利·耶斯勒(Henry Yesler)就没那么幸运了。然而等到他“扣上左轮手枪的皮扣”,冲到市长家想要帮他时,民团早已离开了。只有市长的妻子莎拉·耶斯勒(Sarah Yesler)还留在那里,“惊魂未定”,哈勒在日记中写道。当时她丈夫没在家,7个民团成员闯进她家,要求她交出家里的中国佣人。看着眼前这个女人在啜泣,哈勒决定“是时候治一治这种为非作歹的行为了”。他来到儿子的律师事务所,和总督、市长、治安官、地方军队的首长会面。军旅生涯的经验确凿无疑地告诉哈勒上校,“忠实信徒”的人数远超过了暴徒,需要立即召集联邦军队。 [2] 就在哈勒决心为了自己的华人厨师向白人工人亮出手枪时,他似乎正在违背自己所属种族的纽带。对他而言,这个决定来得很简单:他是为保护自己、保护华盛顿领地的其他精英,以及美国法律的至尊地位而战。身为一名有意捍卫自己种族特权的成功商人,他不屑于无组织的下层阶级对待中国人的粗暴手段。他抱怨说反华运动吸引了“每一位要么靠走要么偷偷搭便车去西雅图的社会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在日记中,哈勒私底下将民团称作“最底层”的“傲慢”的“懒汉”;而在公开场合,他会说劳工联盟可能会导致“最自私的目的”。 [3] 哈勒鄙视的不光是民团卑微的出身和激进的政治,还有他们使用的手段。他嘲笑他们把自己的策略说成是“和平的、受到法律允许”,认为在美国法律下并不存在“合法驱逐”这回事。对此他的理解是,既然美国通过多项外交协议,承诺保护美国领土上的中国国民的生命和自由,对哈勒而言,这就使得驱逐必然是非法的,引发暴乱的人必然是不忠的。交出他的华人厨师就意味着“对一群自封的法律破坏者(Law-Breakers)卑躬屈膝”。他拒绝这么做。 [4] * 很多西海岸的精英都反对暴力的反华运动,虽然他们最先考虑的并非中国人的困境。他们更关注的是中国人所代表的利益。在地方层面,中国人代表着西部开发的燃料和驱动力。对于渴望驯服土地和西部民族的美国投资者而言,中国移民是他们理想中的充足、平价、顺服的劳动力。他们可以砍伐森林、种植啤酒花田、捕捞三文鱼、料理家务、铺设通向远方市场的铁轨。华人移民可以说是白人西进梦想的一个有力支持。 在更广的范围内,华人移民标志着美利坚帝国主义在亚洲发展的前景。华盛顿领地许多白人精英在想象他们新生社区的光明前景时,都会跨过太平洋向西眺望。如果西北太平洋能成为通向中国的进路,那么这里也将获得全国性的重要意义和极高威望。进口商可以用中国货填饱美国市场的饥渴,出口商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中国市场,传教士能找到潜在的信徒。在这个帝国的宏伟梦想中,华人移民,尤其是上层阶级的华人,意味着获得中国财富、接近中国灵魂的机会倍增。 对于国际化的白人精英来说,中国人的存在代表着现状的延续。这群男人和女人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阶层上都处在金字塔尖,他们还想继续维持这样的地位和待遇。 [5] 在某种意义上,他们的成功可以归功于中国工人、教区的中国居民和中国贸易,因此他们担心中国移民的终结会阻碍他们继续崛起。保守的政治和保守的举止主导着他们力争维护的现状。他们痛恨反华运动的民粹主义倾向、激进的反垄断立场,以及队伍里充斥的“粗暴”男女。这群保守的精英在数量上远不如工人多,但他们在阶层上身居高位,这使得他们掌握了巨大的权力。作为领地的领导者,他们是美国西部联邦政府和常备军的坚强后盾。在反华暴力爆发的前夕,这群精英和华人移民休戚与共,尽全力保护着他们。 [6] 之后,暴力改写了中国人之于精英的含义。随着驱逐成倍增多,中国人变成了加大阶层分化、利益缩水、有失团结的代名词。哪里有中国人,哪里就一定会有劳工暴动、经济不稳、白人暴力。即便是美国西部力图镇压反华暴力的保守精英一派,也开始重新思考自己在华人问题上的立场了。他们自称为“忠实信徒(the loyal)”,但这个词的含义却愈发不明晰了。他们是忠于中国工人,还是只是忠于他们的工作所创造的利益?华盛顿领地五位白人精英的故事——总督沃森·斯夸尔、第一夫人艾达·斯夸尔、商人亚历山大·S.法夸尔森、W.D.麦克法兰牧师和民兵自卫队成员托马斯·伯克——可以揭示暴力是如何导致个人和集体的转变,并对整个国家造成剧烈影响的。 沃森·C.斯夸尔:这些让人难堪的事使我明白了 沃森·卡沃斯·斯夸尔(Watson Carvoss......

  1. 前折页
  2. 文前辅文
  3. 书名页
  4. 本书获誉
  5. 目录
  6. 引言 暴力排斥
  7. 第一部分 限制
    1. 1.中国人问题
    2. 2.限制华人的实验
  8. 第二部分 暴力
    1. 3.被驱逐的人
    2. 4.人民
    3. 5.忠实信徒
  9. 第三部分 排斥
    1. 6.一致排华
    2. 7.排华之下的余生
  10. 后记 现代美国的异族
  11. 致谢
  12. 附录一
  13. 附录二
  14. 缩略语
  15. 注释
  16. 索引
  17. 后折页
  18.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