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政治地理讲义_AZW3_MOBI_EPUB_周振鹤

内容节选

第四讲 行政区划与自然区划的关系 行政区是在地理环境的背景上所划定的政治空间,因此在人为的政区和天然的地理环境之间就存在着契合与否的问题。地理环境是由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生活于其中的植物、动物等因素组成的复杂的物质体系。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对于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有很深刻的认识,因此在划分行政区域时就注意到尽量使之与地理环境相一致,以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维护王朝的稳定。但是随着中央集权的逐步强化,政治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行政区划和地理环境的一致性就越来越差,尤其是高层政区在古代中国社会的后期已和地理环境有相当大程度的背离。 一、古代对自然地理区域的认识 1.自然地理区划的概念 浩瀚的沙漠、无边的海洋、险峻的高山、坦荡的平原,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现象是显而易见的。根据各地理要素的差异,人们经常把地球表面或某一特定地域分成不同的地带和地区。如根据温度的不同,可以分成寒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凭借水分条件的差异又可划为湿润、半湿润和干旱、半干旱地带;依照地形地势的起伏又有山地、丘陵、盆地、平原、高原的区别。 如果根据各地理要素的共同作用,则可以进行综合自然地理区划工作,以综合反映不同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一般地说,气候(主要是温度和水分条件)和地貌(地势起伏与山川排列等)是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两个基本因素,划分自然地理区域主要是根据这两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并参考土壤和植被两个重要因素的差异。当然,根据不同的标准,会有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划方案,但大致说来,各种方案都相去不远,尤其几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不但今天的地理学家们没有分歧或分歧不大,就是古人和今人的看法也没有什么出入。 按照最近的综合自然地理区划方案,中国可以分成三个大自然区,即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这三大区又可进一步分成七个自然地区和三十三个自然区(见表4-1和图4-1。表中无关的自然区名称已略去)。东部季风区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五,其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五,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中国最重要的农耕区。其内部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是随纬度变化的温度,所以自北到南可以细分为四个自然地区。西部干旱区的主导分异因素是由距海远近而产生的水分条件差异,所以分成东西两个自然地区。青藏高寒区的环境差异主要是由地势高低所引起的垂直变化,水平地带性变化居次要地位,所以全区只作一个自然地区。 表4-1 全国三大自然区、七个自然地区和三十三个自然区 2.对外部疆域自然环境的认识 最有意义的是,中原王朝的历史疆域和自然地理区域竟然密切相关。秦帝国的版图正和除东北以外的东部季风区大体一致,如果后者再加上西北干旱区中的Ⅱ(Ⅴ)22鄂尔多斯高原区(即前后河套和西套地区),则两者竟完全吻合!不但如此,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区的界线还与战国时期秦、燕长城的走向惊人地一致(比较图4-1和图4-2)。 图4-1 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示意图 (本图所用底图为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中国地图[审图号:GS(2016)1577号]) 图4-2 秦代疆域及诸郡分布图 这并非偶然的巧合,而是说明先秦时期,农耕民族对于自然地理环境已有深刻的认识,农耕文化区已经推到了极其合理的北界。季风区(除东北气温较低外)是最适宜的农耕区,所以燕、秦长城筑在该区的边缘。长城以外是干旱区,本该是游牧民族的天下,但是河套地区虽然雨量稀少,却有良好的灌溉条件,所以实行胡服骑射改革的赵武灵王遂北逐胡人,夺得该地,改造为农耕区,并在阴山下黄河北建筑长城予以保护。 秦并六国之时,匈奴(胡人)乘机夺回河套,恢复其牧区的原貌。秦帝国建立之后,大将蒙恬再度北却匈奴,占领河套,建立九原郡。又在战国秦长城之外沿河以城为塞,形成一条新型长城,并与赵、燕长城连接,作为秦帝国的北界,这也就是当时农耕文化区的北限。长城以外则是广漠无垠的游牧区。秦帝国的版图正是由除东北以外的季风区和一小部分干旱区所组成,以后历代王朝的疆域即从这个基础向外逐渐扩展,直至包括整个季风区,全部的干旱区,以至青藏高寒区。 可农可牧的河套地区,在秦汉之际中原大乱的时候又落入匈奴手中,直到百年以后的汉武帝才又夺回。但是在正北方向,事情也仅到此为止,除了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以外,汉民族各王朝的正式政区始终也没有跨出燕、赵长城以北。北部疆域的扩展主要是向东北和西北两个方向,以寻求尽可能适宜的农耕区,所以汉代人对于长城早就发出“天所以限胡汉”的感叹。限者,界限也,既是两个民族的分界,也是两种文化的分野。 3.对疆域内部自然区域的认识 对于作为中国历史疆域主体部分的东部季风区,古人也早就认识到其内部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季风区内可以划出三条东西向的分界线,第一条是在东北自然地区和华北自然地区之间,正与燕长城的东段重合,这段长城紧挨在赤峰、阜新和铁岭一线以北伸展,可见辽东半岛和辽西南部在自然地......

  1. 书名页
  2. 作者简介
  3. 内容简介
  4. 小序
  5. 原版前言
  6. 目录
  7. 楔子 从王土到皇帝之土
  8. 第一讲 范式的转换 ——从沿革地理、政区地理到政治地理
    1. 一、行政区划史的研究
    2. 二、从历史政区地理到历史政治地理的研究
    3. 三、中国历史政治地理的主要研究对象
  9. 第二讲 政区地理研究的基本概念与学术用语
    1. 一、行政区划的定义
    2. 二、行政区划诸要素的概念
    3. 三、行政区划的相关概念
    4. 四、其他与行政区划有关的概念
  10. 第三讲 中国历史上的两种基本政治地理格局
    1. 一、《禹贡》的两种政治地理思维
    2. 二、边疆区与内地的圈层型关系
    3. 三、特殊政治区的类型与功能
    4. 四、跨高层政区的特别政治区
    5. 五、地方分权偏重时期的政治地理
  11. 第四讲 行政区划与自然区划的关系
    1. 一、古代对自然地理区域的认识
    2. 二、《禹贡》的地理区划
    3. 三、秦郡的自然地理背景
    4. 四、唐代十道的地理区划
    5. 五、元代行省与地理区域的脱节
    6. 六、结语
  12. 第五讲 从分土而治到分民而治
    1. 一、行政区划的由来
    2. 二、县制起源三阶段说
  13. 第六讲 行政区划层级变迁的三循环
    1. 一、行政区划的层级与管理幅度
    2. 二、二级制向三级制转化的第一循环
    3. 三、二级制向三级制转化的第二循环
    4. 四、从多级制向二级制简化的反循环
    5. 五、小结
  14. 第七讲 行政区划幅员的确定:百里之县、千里之郡与万里之州
    1. 一、政区幅员的尺度
    2. 二、“百里之县”幅员的相对稳定
    3. 三、“千里之郡”幅员的缩小倾向
    4. 四、“万里之州”幅员的起伏变化
    5. 五、赘言
  15. 第八讲 行政区域划定的基本原则:犬牙交错与山川形便
    1. 一、政区边界的概念
    2. 二、山川形便原则的运用
    3. 三、犬牙相入原则的萌芽与发展
    4. 四、犬牙相入原则的极端化及肥瘠搭配原则
  16. 第九讲 行政区划地理分布的变迁
    1. 一、行政区划的置废分合
    2. 二、古代经济重心从北到南的转移
    3. 三、南方和北方政区分布密度的逆转
    4. 四、东南地区经济发展与政区分布的关系
    5. 五、移民和政区置废与分布的关系
    6. 六、交通路线与政区分布
    7. 七、非经济因素对政区分布的影响
  17. 第十讲 行政区划变迁中的文化因素
    1. 一、政区和数的关系
    2. 二、政区与宗教的关系
    3. 三、行政区与文化区的契合
    4. 四、文化区域与自然地理区域以及行政区划的关系
  18. 第十一讲 行政区划的等第变化
    1. 一、县级政区的等第
    2. 二、统县政区和高层政区的分等
    3. 三、政区分等的意义和作用
  19. 第十二讲 军管型的特殊政区
    1. 一、两汉魏晋的都尉
    2. 二、汉唐的都护府
    3. 三、北魏的镇戍
    4. 四、明代的都司卫所
    5. 五、唐代羁縻府州与明代羁縻都卫
    6. 六、军事因素对于行政区划的影响
  20. 第十三讲 中国历史上五大都城定位的政治地理背景
  21. 第十四讲 主流的大陆意识与非主流的海洋意识:历史中国海权的缺失
  22. 第十五讲 政治地理视角下的中央地方关系变迁
    1. 一、历代中央地方关系变迁过程
    2. 二、外重内轻还是内重外轻——中央地方关系变迁的阐释
  23. 第十六讲 盛京、直省与藩部 ——清代疆域地理的行政结构
    1. 导言
    2. 盛京(满洲)地区
    3. 直省地区
    4. 藩部
    5. 余论
  24. 第十七讲 建构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学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