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与星辰_AZW3_MOBI_EPUB_徐皓峰
内容节选
革命情操与时尚神话评《无极》 凡人神话 安东尼奥尼的纪录片《中国》中,有在西四十字路口拍摄的镜头,一辆三轮小卡车正经过,车斗中站着个胖乎乎的喜悦青年。这个一闪而过的身影,酷似西四胡同中的某老头。笔者对他讲了此事,他毫不犹豫地说:“那肯定是我。” 他说三十年前的某天,他在郊区农村搞了三麻袋粮食,拉进城中,一路欢天喜地。也许真是他?他在胡同中邻里关系很差,常有人骂他,但认定自己出现在一部意大利电影后,他爱占人小便宜的毛病便开始收敛,因为他找到了尊严。 对于这个西四老头,安东尼奥尼的《中国》是他的神话。西方的“神话”一词,台湾翻译成“迷思”,神话是光怪离奇之事,的确令人迷思。但神话不是与我们的生活毫无关系的怪谈梦呓,恰恰相反,神话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原始的人类甚至认为,神话是唯一的真实,他们的生活不过是对神话的模拟,或是神话的一层浅浅的投影。 正如西四老头和电影《中国》的关系,他觉得那部没看过的电影,比他的生活更真实、重要。这部电影印证了他存在的价值,他甚至颠覆了世界的逻辑,觉得“文革”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他沉浸在搞粮食的兴奋中,恰巧与安东尼奥尼在街头相遇。安东尼奥尼是一个神迹。 凯伦·阿姆斯特朗原本是个修女,写了罗马天主教修道院的严酷制度,那是她七年的亲身经历,立刻成为英国著名作家。她在《神话简史》一书中总结了神话的五个层面:“一、对死亡和衰亡的恐惧;二、表现宗教仪式;三、对未知世界的崇敬;四、设立生活的范本;五、神话为真实、生活是虚幻的思维方式。” 第五点是神话的最主要特征,认为在地球上的万事万物都在神话世界中有一个原型,我们只是神话世界的不完美的摹本。 神话的意义,不是描述神的言行举止,也不是为打发无聊时间而编造传奇故事,而是为了让可悲的人类得以模仿强大的神,来体验、开发自身中隐藏的神性。内在神性属于永恒的范畴,所以神话又被称为永恒哲学。 人类的最大悬念是:“我们从何处来?”由于人类丢失了史前史,所以只能根据零星的记忆,对照现有生活,自创一些我们始祖的故事。所以神话一开始就不是原始人的历史,而是对现有生活的观照。以我们始祖的故事来解释我们现有的处境,给现实找一个遥远的理由。 为何要解释?因为我们的生活充满困惑。神话有着针对现实的智慧含量,是古人的冥想。 胡兰成甚至在《中国文学史话》中说,历史上最聪明的人类是新石器时代的原始人。旧石器时代的人和新石器时代的人之间的区别只在于一“悟”,恍然间便明白了天地,有了文明。虽然生产力刚开始,但在精神上,新石器时代的人个个都是禅师。只是这惊天动地的一悟,后人失去了。 据此理论,神话故事也许不是我们对始祖生活的臆测,而是智慧深邃的始祖有意编造出来,留给我们的启示。将《无极》宣传为一个传奇故事,是不会有任何纰漏的,但宣传时自称为一部神话电影,便将此片置于了祭台之上。 西方学者普遍认为中国人成熟得太早,是一个缺乏神话的国度。中国神话学学者们近二十年做的事情主要是反驳这个看法,但似乎并不能说服老外。古希腊神话是个完整的世界,人物有着完整的家谱、事迹、性格,而中国的神话人物太不成系统,都是偶尔做件事的散仙,而且性格莫测。 欧洲的夜空是神的天空,每个星座都是神,并有着明确的故事。中国的夜空是个官场,那是一大堆职称和长官们的名字,而长官们的档案都被销毁了,正像贪官们销毁了自己的不良记录。中国人仰望夜空,恐怕只有牛郎织女,是老百姓能说出的故事,但那是一对卑贱的小男女,和神差得太远。 总之,在缺乏神话传统的中国,陈凯歌要自编一个神话,无疑是文化壮举。 又由于神话的性质,决定了凡是神话,都对生活有超强寓意,甚至是指导作用。陈凯歌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便已是文化偶像,在《黄土地》《孩子王》中做过高明的文化批判。鉴于陈凯歌的过去,他要拍个神话,定是要对上下五千年做个总的清算。起码也是对这一百年有个清算,找出军阀混战、上山下乡、下海下岗的内在奥秘。《无极》应该超过《黄土地》《孩子王》,起码会远在《霸王别姬》之上——宣传为神话,便透露出这样的信息。 美国路透社撰文评价说:“《无极》的内容单薄,好像一部电子游戏。《无极》是单薄虚假的愚蠢故事。”而《洛杉矶时报》著名影评人凯文·托马斯称赞这部影片已经超越了《霸王别姬》,托马斯认为《无极》是“陈凯歌向已故大师胡金铨的致敬之作,他通过武侠和动作表达了深刻的文化精神”。 胡金铨在武打片中追求文化,结果这个曾经是台湾最卖座的导演赔光了自己的家当,公司倒闭,无人再给他投资,荒废了后半生。当徐克、洪金宝出于对他的敬意,请他拍片时,发现他已陈旧。他和徐克、洪金宝各合作了一部电影,前一部琐碎凌乱,后一部几乎就是烂片,之后没两年,他就去世了。 胡金铨是个艺术家悲剧的典型案例,以一部有着超强商业企图的电影来向胡金铨致敬,只有美国人能想得出来。但我们毕竟不忍心看到胡金铨的悲剧在陈凯歌身上发生,陈凯歌也......
- 扉页
- 新编记 风雨雷电
- 自序 刀与星辰
- 无道之器 武侠电影与传统文化
- 武打片的瓶颈
- 论金庸作品的恶俗因素
- 故事的文化依托 评《赤壁》
- 武打中的世界观 《投名状》剧作分析
- 导演经验与历史经验 恍然《梅兰芳》
- 革命情操与时尚神话 评《无极》
- 戏剧内核的高贵性 评《三枪拍案惊奇》
- 大众娱乐的淫巧奇技 评《十面埋伏》
- 第五代审美的商业变格 评《英雄》
- 武打设计的思维方法 评《卧虎藏龙》
- 一部电影的隐显技巧 《卧虎藏龙》本事
- 武术观念在日本剑戟片的实践 《座头市》的中国心
- 局面设计与情节 评杜琪峰《放·逐》
- 场景设计与情节 评金基德《春夏秋冬又一春》
- 末世的武道 评黑泽清《神木》
- 非《圣经》的叙事 评《建国大业》
- 网络时代的剑仙片
- 香港贺岁片 民众心理与后现代文化的双重范本
- 文学不能改编处 《色·戒》小说与电影
- 剪辑与叙事 赫尔措格的骗局
- 好莱坞贫贱道 悼念高仓健
- 好莱坞剧作法 如果你爱阿米尔·汗,还要不要去看《摔跤吧,爸爸》
- 与田壮壮谈《吴清源》(访谈)
- 从东西方文化观《罗生门》与《公民凯恩》(论文)
- 后记 莫听穿林打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