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节选

故事发生在1903年2月的捷克。奥尔加,一个20岁的姑娘,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应其所求,父亲为她在琴上弹奏着自己的歌剧《耶努发》。女孩渐入昏迷,父亲弹到全剧终止……4天之后,奥尔加离世。 在奥尔加生命的最后几天,父亲在笔记本上写下了她在弥留之际说过的话。“我死了……快死了……”“我不想死……”“别走了,都别走……”连声调、语气,他都一一记录了下来。并随之将这些话语,依照语气轻重、声调顿挫,分别配置了与之相应的一段段旋律…… 不仅仅是死去的女儿——在布尔诺、在摩拉维亚各地的大街小巷中,父亲揣着从不离身的笔记本,一字一句记录着周围人的谈话,随后再将它们一一转换成相配的固定音高、节奏——与记录女儿死时的方式如出一辙。他将这些音符片段称为“口语旋律”,并将它们全部运用到自己的歌剧与器乐作品中。无论何时、何地,从他24岁开始,这一习惯保持了40余年。 这位父亲,就是捷克作曲家莱奥什·雅纳切克。 “音乐言说着那不可被言说之物。”如今,这话早已如雷贯耳。凭这一句,在群雄割据的艺术王国中,我们独独为音乐加冕。但人毕竟是矛盾的动物;音乐会过后,我们还是会不禁自问:“这首乐曲到底在‘说’什么?” 音乐确实在言说什么。并且,正因为无“言”可说,它的言说才需更加精确。结构鲜明的曲式、不断反复的主题、持续固定的节奏;总之,出于对言说的欲求,音乐发展了一整套自身的语言机制,并倨傲地摆出它的姿态:我无言可说——我说的,仅仅是我自身。 那么,为什么雅纳切克会反其道而行之,去关注音乐之外,那些生活中的日常话语?言说对他,又意味着什么? 雅纳切克的一生,大部分时间住在故乡布尔诺,即摩拉维亚的首府。与之相邻的,是以布拉格为首府的波希米亚——两地共同构成了我们今天所知的捷克。直到一战前,独立的捷克并不存在,摩拉维亚、波希米亚均由奥地利国统治。19世纪后半叶,各地域的民族主义相继兴起;为缓解民族矛盾,奥地利同意在其治下的匈牙利实行自治。一个皇权、两个政府,此即“奥匈帝国”。然而,弱小的捷克却从未得到和“大族”匈牙利相等的待遇,虽力争自治,但终究未果,帝国成立后,捷克依旧处在奥地利的直辖下。这就更激化了两者的矛盾——为维护统治,奥地利决定对捷克实行高压政策。在摩拉维亚首都布尔诺,德意志语是主流用语。公立学校只教德语,捷克语则渐渐沦落为边缘的、只限于坊间的语言。 摩拉维亚被德语化了。这正是那个帝国主义时代,欧洲各小民族的悲剧。一片无力捍卫自身、继而沦为无法言说的土地。而这与雅纳切克自身的境遇又何其相似?作为异乡的边缘人,身在德奥浪漫主义的黄金年代,却无法融入其音乐主流。甚至,还遭到同胞波希米亚音乐圈的排挤——对于各方都更处优势的波希米亚来说,摩拉维亚同样是异乡的存在。布拉格人不会把一个来自布尔诺的乡巴佬放在眼里。一个沉默的异乡人,连带身后那片沉默的故土:自青年起,捍卫摩拉维亚的“言说”,就成了雅纳切克留给自己的使命。 话说音乐与语言的纠葛,说来渊远。亚里士多德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倡,语言应像音乐,有着适时的节奏与音调。西塞罗更强调,能够说服人心的演说,是“具有节奏与和声”的话语。但注意:他们与雅纳切克所关注的,并非同一种语言。亚里士多德与西塞罗笔下的话语,是“集体”的。它规范我们的礼仪,统合我们的思想。而雅纳切克记录的,是那些未经书写过滤的,那些非体系的、民间的语言。“凡是未被德语化的,那些底层捷克人民口中的一切,才是捷克语最珍贵的所在。”我想,这就是言说对于他的意义:不是权力、主流,而是边缘,是个体。“艺术就在街头!”他曾这样喊道。 将卡夫卡扬名世界的捷克作家布洛德,曾记下了一次与雅纳切克的私会。畅谈中,雅纳切克突然拿出口袋中的笔记本,飞速画下一行五线谱,并在线上点出几组音符。“我需要记下来。适才我们的对话贯穿着某种特别的音调,在这个特定的情境里。”不可忽视这个“特定”:凡他所记,无不标明谈话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天气温度等一切细节…… 我想到同为捷克人的米兰·昆德拉在《被背叛的遗嘱》中提到的一个概念:“当下的具体”。在其中一段,他写道: 我们可以努力地坚持记日记并记录所有的事件。有一天,重读笔记,我们会明白它们不能使我们回忆起任何一个具体的印象。更糟的是,想象不能前来帮助我们的记忆重建那已被遗忘的。因为当下——当下的具体,对于我们已是一颗未知的行星;我们既不善于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住它,也不善于通过想象重建它。人们死去,却不知曾生活过的是什么。 真是发人深省的文字。所谓具体,就是无数转瞬即逝的细节;它们分子般催生、绵延,共同构成我们生命的全部体验,无可分割,无可截断。但它们又终将逝去,剥离当下,存入记忆的抽象。在昆德拉眼中,小说的意义,就是要与这种“抽象”搏斗,以文学竭尽可能的方式,捍卫人类生命中一切即逝的瞬间。 也许同样,是女儿的死、母语的消亡,激励着雅纳切克最深层的创作动......

  1. 扉页
  2. 目录
  3. 肉体与雪
  4. 聆听的三种空间
  5. 历史与回归
  6. 康德的矛盾
  7. 看不见的博物馆
  8. 叙事的神话
  9. 失落的真相
  10. 个人与历史
  11. 言说背后
  12. 异乡的世界
  13. 肖邦与钢琴
  14. 维也纳的孩子
  15. 机器复制时代的音乐
  16. 就此一别
  17. 访谈
    1. 天生喜欢复杂感
    2. 模仿与刻意
    3. 音乐之外
    4. 流行与批判
  18. 理想国·imaginist
  19.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