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时代:重新思考人类的发展与进化_AZW3_MOBI_EPUB_杰里米·里夫金

内容节选

第四章 大颠覆:地球的时空闭合 1844年5月24日,美国国会议员齐聚一堂,一同见证了一个非凡、特别的事件。几年前,国会同意资助美国发明家塞缪尔·F. B.莫尔斯(Samuel F. B. Morse)开发一种设备。莫尔斯承诺,他可以对电报进行完善,利用电流将纸带上的编码信息瞬间发送到40英里[1]以外的地方,并在几秒钟内收到编码的回复。这在以前简直难以想象。[2] 莫尔斯向身处40英里外的巴尔的摩火车站的助手阿尔弗雷德·韦伊(Alfred Veil)发送了一条消息,并要求他回复。几秒钟后,美国国会大厦收到了回复。返回的信息是:“上帝创造了何等的奇迹!”那一刻标志着信息的传递不再有空间距离,所需的时间也被压缩到接近零;同时,它还标志着电子时代的开始。回复的那句电文引自《圣经·民数记》,用来形容这一时刻贴切有加。 我们不禁又想到《圣经·创世记》里的记载,上帝在创造世界时说“要有光”,于是在那一瞬间,“就有了光”,堪称完美的效率。莫尔斯几乎在一瞬间就完成了远程通信,这让国会议员们心生敬畏,也让人联想到之前只有上帝能做到的那种效率。 我们是如何走到这一历史转折点的?我们又是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了对时间和空间的概念的?故事还要从14世纪中世纪欧洲的两个发明说起,有了这两个发明,人类才步入了现代。第一个发明是机械时钟,以及本笃会修士在日常礼拜仪式中严格的时间安排。第二个发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在绘画中使用的线性透视法。 机械时钟和艺术中的线性透视法:不经意间改变了历史 本笃会是由意大利人本笃于公元529年在卡西诺山创立的天主教隐修院修会。本笃会提倡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并要求严格遵守教规。本笃会坚信的基本原则是“懒惰是灵魂的敌人”。本笃会会士认为,持续不断的体力劳动是一种忏悔方式,也是获得永恒救赎的途径。本笃教宗告诫他的弟兄们:“如果我们想逃离地狱的痛苦并获得永生,就必须尽快做那些对我们有益的事,时不我待啊。”[3] 本笃会是最早将不停流逝的时间视为“稀缺资源”的,因为他们认为时间属于上帝,必须充分利用才能表达对上帝的敬意。为此,每分每秒都要被用在有组织的活动中,祷告、劳动、吃饭、读书、洗澡和睡觉都有规定的时间。[4] 为了确保所有的会士都能一致遵守规定的仪式和活动,本笃会重新引入了在罗马沦陷后实际上已被弃用的罗马小时。确切地说,他们一天之中的每项活动都被分配了一个合适的时间,为了确保每个人都准时出现,在每项活动开始前,他们会用钟声来提示,其中最重要的是每天8次的日祷钟声。就连最普通的日常活动也会在指定的几周甚至某个季节内被安排一个时间段去做,包括剃头、填充床垫和放血等。没有计划外的时间。 本笃会会士可能是历史上第一批通过现代所谓的“时间表”来合理安排时间的人。因此,他们通常被视为“西方文明的第一批‘专业人士’”。[5]日常活动的每个环节都环环相扣,整个群体步调一致,每个会士都被赋予一个特定的角色,后来的历史学家并没有忽视本笃会的这些特点。社会学家伊维塔·泽鲁巴维尔(Eviatar Zerubavel)说,本笃会“为人类企业注入了这台机器有规律的集体律动和节奏”。[6] 尽管本笃会对准时有着执拗的狂热,但它还是面临着敲钟人未必总是可靠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出现在大约1300年——机械时钟被发明了,它是靠一种称为“擒纵机构”的装置运行的自动化机器,可以“有规律地中断落锤的力”,控制能量的释放和齿轮的运动。[7]新装置使本笃会会士能够将工作时长标准化,这样他们就可以精确地安排日常活动,并且更加可靠地监督他们的工作。 这项技术奇迹卓越非凡,以至“时钟”这个词很快从修道院传到了城市社区。时钟成了每个城市广场的中心装饰品和人们日常商业、社会生活的协调器。不论是商业活动还是普通生活都变得越来越高效,不仅要求更准时,还要求更精确。1577年,分针问世,不久之后,秒针也出现了。[8]校准时间变成了一种爱好和消遣。随着工业时代的崛起和资本主义市场的繁荣,“时间就是金钱”成为人们新的信条。到了18世纪90年代,曾经是稀罕物和奢侈品的钟表,成了每个家庭都买得起的必需品,甚至连工人都开始佩戴怀表了。 在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的智者向皇帝报告说,被他们捆住的巨人不停地伸手掏口袋,掏出一个闪闪发光的物体,它不停地发出像风车一样的噪声,而且巨人总是把“这个发动机放在耳边”。他们的猜测是: 这个东西要么是某种未知的动物,要么是巨人所崇拜的神;但我们更倾向于后一种意见,因为他向我们保证过……他不会在不参考它的情况下做任何事情。[9] 时钟和怀表逐步改变着人们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获得的自然时间观念,转而把时间跟工厂车间的机器时间的稳定节拍联系起来。对工厂生产系统做出调整要求准确无误地同步所有生产活动,可谓是通往“超级效率”的文明之路的里程碑。 应该......

  1. 扉页
  2. 目录
  3. 对本书的赞誉
  4. 中文版序
  5. 前言
  6. 第一部分 效率VS熵:现代性的辩证法
    1. 第一章 口罩、呼吸机和卫生纸:适应性如何胜过效率
      1. 对效率的公开批判
      2. 工业资本主义的瓦解
    2. 第二章 泰勒主义和热力学定律
      1. 效率至上信条
      2. 对世界运行方式的误读:受人尊敬的头脑如何将人类引入歧途
      3. 热力学定律:游戏规则
    3. 第三章 真实世界:自然资本
      1. 曾经的远大愿景:农业的绿色革命
      2. 小心“协同蔓延”
      3. 我们是“化石燃料人”
  7. 第二部分 地球财产化和劳动力贫困化
    1. 第四章 大颠覆:地球的时空闭合
      1. 机械时钟和艺术中的线性透视法:不经意间改变了历史
      2. 沉默交流:一种新的社会化方法
      3. 采煤和放蒸汽
      4. 世界时间的标准化
    2. 第五章 终极掠夺:商品化地球各圈、基因库和电磁频谱
      1. 地球各圈的财产化
      2. 岩石圈:我们行走的土地
      3. 水圈:把水私有化
      4. 基因库的市场化
      5. 驾驭电磁波:全球定位系统,地球的大脑和神经系统
      6. 重新连接人类大脑
      7. 算法治理:已知的已知、已知的未知,以及未知的未知
      8. 防患于未然
    3. 第六章 资本主义的第22条军规:提高了效率,减少了工人,消费者负债累累
      1. 消费危机
      2. 郊区的亚瑟王宫
      3. 工作的终结
      4. 抵押未来
      5. 效率游戏失控
      6. 终局之战
      7. 游戏化:让奴役变得有趣
  8. 第三部分 我们如何到达这里:重新思考地球上的进化
    1. 第七章 生态自我: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种耗散模式
      1. 成为人类
      2. 对存在的反思:从对象和结构到过程和模式
      3. 我们都是生态系统
    2. 第八章 一个新的起源故事:生物钟和电磁场助力同步和塑造生命
      1. 生物钟:编导生命之舞
      2. 生命的建筑师:电磁场和生物模式
    3. 第九章 超越科学方法:复杂适应性社会/生态系统建模
      1. 一种研究再野化地球的新科学
      2. 从预测到适应
      3. 智人的思维:为适应而生
  9. 第四部分 韧性时代:工业时代的没落
    1. 第十章 韧性革命的基础设施建设
      1. 基础设施变革的社会学
      2. 改变以超越资本主义
      3. 美国的滩头堡
    2. 第十一章 生物区域治理的优越
      1. 脱离热
      2. 反向移民:重返农村社区
      3. 生物区域治理的到来
      4. 先行者:卡斯凯迪亚和五大湖生物区
    3. 第十二章 代议制民主让位于分布式同行治理制度
      1. 重新定义自由:自治VS包容性
      2. 同行治理思想的内涵
      3. 参与式预算:治理的演变
      4. 学校的社区控制
      5. 同行治理制度与社区警务监督
      6. 分布式治理与去中心化治理的区别
      7. 两种同行治理的方法:英国和法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分歧
      8. 启动一场治理变革
    4. 第十三章 亲生命意识的兴起
      1. 安慰宝宝:足够好的育儿方式
      2. 同理心和依恋:我们成为人的原因
      3. 重新融入自然
      4. 重新思考幸福
      5. 大自然的教室
      6. 解决同理心悖论
      7. 我参与,所以我存在
      8. 回家
  10. 致谢
  11.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