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世:无比矛盾和谐的生命笔记(《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约翰·格林最新话题作品!著有《寻找阿拉斯加》《无比美妙的痛苦》等作品。)_AZW3_MOBI_EPUB_[美]约翰·格林(John Green) 著

内容节选

国际吃热狗大赛 The Nathan's Famous Hot Dog Eating Contest ★★ 在布鲁克林康尼岛(Brooklyn's Coney Island)上,瑟夫大道(Surf Avenue)和史迪威大道(Stillwell Avenue)相交的拐角处,坐落着一家名为“内森热狗”(Nathan's Famous)的饭店。这家饭店始建于1916年,归波兰移民内森·汉沃克(Nathan Handwerker)和艾达·汉沃克(Ida Handwerker)所有。它为顾客提供各类菜品,从炸蛤蜊到蔬菜汉堡,品种齐全,应有尽有。但内森饭店最初只是一家热狗店,而且现在热狗仍然是它的主推菜品。 内森热狗肯定不是你吃过的最美味的食物,甚至可能连最美味的热狗都称不上。但伴着康尼岛的喧闹声吞下一只内森热狗,倒也不失为一种特别的经历。内森热狗历史悠久,从英国国王乔治六世(George VI)和杰奎琳·肯尼迪(Jacqueline Kennedy),到1945年雅尔塔会议(Yalta Conference)上的斯大林(Stalin),都曾尝过这道菜品。 康尼岛曾是小商贩们的圣地,在那里头戴草帽、伶牙俐齿的小商贩会在各个景点向游客兜售小玩意儿。而如今,就像所有依靠情怀生存的地方一样,这座岛所展现的主要是一些往日的回忆:夏日的海滩依旧人满为患;旋转木马依旧旋转不停;内森热狗店的门前依旧大排长龙。然而人们如今参观康尼岛,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它昔日的辉煌。 无论是好是坏,一年中仅有特殊的一天,康尼岛会重现往日的盛况。每年7月4日,成千上万的人涌上街头见证一场声势浩大的活动——国际吃热狗大赛(Nathan's Famous Hot Dog Eating Contest)。它直白地展现了当代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我们在独立日有两种庆祝方式:第一,用火箭和炸弹进行一次模拟军演,为人们打造一场焰火表演;第二,邀请全国各地的人参与吃热狗大赛,看看一个人在10分钟之内究竟能吞下多少热狗。传奇喜剧演员雅科夫·斯米诺夫(Yakov Smirnoff)曾感叹道:“多么奇特的国家啊!” 吃热狗大赛作为美国的一种庆祝仪式,也像这个国家本身一样,一直是史实与想象融合的奇特产物。比赛的创始人似乎名叫莫蒂默·马茨(Mortimer Matz),记者汤姆·罗宾斯(Tom Robbins)曾这样描述他:“马茨的身体里一半住着菲尼亚斯·泰勒·巴纳姆(Phineas Taylor Barnum),另一半住着一个政治无赖。”作为一位公关名流,马茨赚取了大笔财富,因为他的服务对象是那些身陷危机的政客——在纽约,这是一种永不短缺的顾客资源。与此同时,他和他的同事马克斯·罗希(Max Rosey)也为内森热狗店提供公关服务。马茨声称,吃热狗大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6年7月4日,当时的4名移民举行了一场吃热狗比赛,以决定他们之中谁最爱美国。但后来马茨承认道:“这个故事是我们模仿康尼岛商贩的推销风格编出来的。” 吃热狗大赛实际始于1967年的夏天,选手们需要在一小时之内吃掉尽可能多的热狗和面包。一位名叫沃尔特·保罗(Walter Paul)的32岁卡车司机赢得了首届比赛的冠军,据说他在一小时之内吃下了127个热狗。此处请注意,这个具体数字是由罗希和马茨提供给媒体的。 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这项活动才成为每年一度的比赛。大多数年份,获胜者能在10分钟之内吃掉10个或11个热狗。在1991年之前,吃热狗比赛还是一项不温不火的活动,直到一位名叫乔治·谢伊(George Shea)的年轻人成了这类“大胃王”比赛的职业炒作人。 谢伊是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他喜爱弗兰纳里·奥康纳(Flannery O'Connor)和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有志成为一名小说家,但最终成了美国最后一个伟大的狂欢节叫卖者。他常常头戴一顶草帽,用夸张而惊人的语言介绍每年的参赛选手,并以此闻名。实际上在美国顶级体育广播网的直播中,谢伊每年赛前“个人秀”的时间通常比吃热狗大赛本身持续的时间还要长。 他对参赛选手的介绍一开始十分正常,“他在新秀赛季已经位居世界第24位,”话音响起,谢伊又开启了新赛季的工作,“他来自尼日利亚,现住在佐治亚州的莫罗县(Morrow),曾经在规定时间内吃下34穗甜玉米,拥有足足六英尺九英寸的身高,让我们用欢呼声迎接这位大胃王——吉迪恩·欧吉!”然而随着大胃王们陆续登场,谢伊的选手介绍也变得愈发离谱起来。在介绍72岁的里奇·勒费夫尔(Rich LeFevre)时,谢伊说道:“我们年轻时喝咖啡要加牛奶和糖,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开始只喝牛奶,然后喝黑咖啡,最后喝脱因咖啡,全部喝一遍之后我们这一辈子差不多就结束了。我们的下一位选手正好是喝脱因咖啡的年纪。” 而另一名参赛者出场时,观众们听到......

  1. 信息
  2. 目录
  3. 前言
  4. 《你永远不会独行》
  5. 人类的时间范围
  6. 哈雷彗星
  7. 永葆惊奇之心的人类
  8. 拉斯科洞窟壁画
  9. 刮刮嗅贴纸
  10. 健怡胡椒博士饮料
  11. 迅猛龙
  12. 加拿大鹅
  13. 泰迪熊
  14. 总统殿堂
  15. 空调系统
  16. 金黄色葡萄球菌
  17. 互联网
  18. 美国学术十项全能
  19. 日落
  20. 耶日·杜德克2005年5月25日的足球大秀
  21. 《马达加斯加的企鹅》
  22. 小猪扭扭超市
  23. 国际吃热狗大赛
  24.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25. 《我的朋友叫哈维》
  26. 易普症
  27. 《友谊地久天长》
  28. 搜索陌生人
  29. 印第安纳波利斯
  30. 肯塔基蓝草
  31. 印第安纳波利斯500赛车赛
  32. 《大富翁》
  33. 《超级马里奥卡丁车》
  34. 博纳维尔盐滩
  35. 土井博之的“圆圈画”
  36. 耳语
  37. 病毒性脑膜炎
  38. 瘟疫
  39. 雨雪交加
  40. 雷克雅未克的热狗
  41. 备忘录应用程序
  42. 山羊乐队
  43. QWERTY键盘
  44. 世界最大的油漆球
  45. 美国梧桐
  46. 《新伴侣》
  47. 《三个农民去舞会》
  48. 后记
  49. 注释
  50.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