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女性学者访谈_AZW3_MOBI_EPUB_新京报书评周刊

内容节选

贺桂梅:重启人文学的想象力 采写|青青子 贺桂梅,1970年生。1989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200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北大中文系教授,2015年度教育部首届青年长江学者。主要从事当代中国文学史、思想史、二十世纪女性文学史研究与当代文化批评。著有《转折的时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人文学的想象力: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与文学问题》《“新启蒙”知识档案:8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女性文学与性别政治的变迁》《书写“中国气派”:当代文学与民族形式建构》等著作,发表论文百余篇。 贺桂梅的书不好读。 哪怕对于一个在学院受过多年学术训练的人,贺桂梅的学术思想始终都是晦涩、驳杂的。这和大众普遍认知的文学评论或是文学理论有所不同。她也因此被认为是“学院派”的一员。 难度首先来自语言的密度。在《“新启蒙”知识档案》的豆瓣评论页面,有读者评价她的写作是“戴锦华的压缩塑封版”。 更大的难度则来自知识层面,用她自己的话说,“别人写一篇文章讲一个观点,而我认为要解释一个观点,就要把十个观点放在一起来讲”。 今年五十岁出头的贺桂梅是北大中文系教授。生于湖北,父亲是乡村知识分子,爱好明清小说,在那个并不富裕的年代,家里有一大箱子书。那是她和姐姐们的启蒙读物。 和大多数“70后”学者一样,贺桂梅的学术经历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1989年,她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当时,中国社会正在经历新一波女性话题热潮。正值青春期的贺桂梅带着自身的性别困惑潜入其中。 在戴锦华开设的女性文学研究课上,她开始认真思考性别问题,而在包括林白、陈染这一批新兴女性作家的作品中,她找到了对自身性别困惑的指认与表达。也是在那段时期,她记下了“个人的即政治的”这句话。 如果一个人将“做女人”这件事情看成天经地义的,那么,“权力关系”这样的字眼就几乎从不会出现在她的意识中。只有当某个人意识到自己性别身份的建构性及其中的压迫关系时,“批判”意识才能产生。这也是所有强调女性主义立场的人们,都反复引证波伏娃那句名言“一个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建构而成的”原因。但由于性别身份是如此的“自然”,因此如何理解性别身份,就如同理解无穷多样的“个人”,也是多种多样的。将个人遭遇的性别经验,上升为性别(制度)而非仅仅是个人的问题,就是一种真的“政治”行为。 指认出两性之间关系的“政治性”这个过程,我认为是性别研究的焦点之一。某种程度上,这是我所理解的现代中国女性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我自己在从事性别研究时一直关心的问题。 ——《女性文学与性别政治的变迁》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女性文学是贺桂梅的学术起点。二十四岁那一年,还是研究生的贺桂梅凭借论文《性别的神话与陷落:关于九十年代女性文学和女性话语的表达》受到学界关注,正式进入文学评论圈。随后,她发表了包括《有性别的文学:90年代女性话语的诗学实践》《个体的生存经验与写作:陈染创作特点评析》等系列评论文章,成为当时女性文学“热潮”的一部分。 九十年代,中国社会急遽变化,文化走向多元。知识界关于“人文精神”与“后现代主义”、“新左派”与“自由派”等争论不断。在历史的岔路口,身为青年学子的贺桂梅急切地想要以学术介入现实。1993年,贺桂梅加入当时北大当代文学教研室的“批评家周末”。“批评家周末”是由谢冕与洪子诚牵头组建的,集结了包括孟繁华、陈顺馨、孙民乐等一批博士生和访问学者。 每个周末,贺桂梅都会与同伴们在静园五院相聚,讨论“当代文学的理想”,研读和评论流行文学文化作品。在后来的一次采访中,她这样回忆道:“在这样的场合,我开始感受到一种自由讨论、自由交流的氛围,并且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对当代文学教研室以及专业的认同感也是在这种轻松随意的氛围中自觉不自觉地形成的。” 随着写作与思考的深入,贺桂梅的内心却生发出某种乏力感。“当时我明确地想到的一个词,是‘枯竭’。无论就写作方式、发表方式,还是这种写作可以调用的理论、思想资源而言,我都觉得匮乏和不满,因而感到难以为继。我不满足于将自己限定在某个单一的视角中,在无法看清总体性历史结构的情形下,几乎是‘自说自话’地发表批评研究。”在《女性文学与性别政治的变迁》一书中,她这样说。 与此同时,女性文学批评让贺桂梅“出圈”的同时,也让她被归置在刻板化的“女性学者”“性别研究学者”标签里。为什么女性学者只能做性别研究?为什么女性学者就不能做所谓男性学者统领的研究课题? 随后近十年的时间,她几乎完全放弃了女性文学批评,走出聚光灯,转身进入文学史与思想史研究。在导师洪子诚的影响下,贺桂梅深入历史,做史料分析,试图以更为整体性的视野理解当代中国问题和文学问题。 再回到九十年代女性文学,是在她博士毕业后的一次学术会议上,贺桂梅在这次会议上提交了《1990年代的女性文学与女作家出版物》。与以往文学批评式的文本分析不同,这一回,她将女性文学......

  1. 封面
  2. 信息
  3. 目录
  4. 她们走过的路
  5. 霍克希尔德:社会学的“局外人”
    1. PART 1 学思历程、性别身份与学术写作
    2. PART 2 未完成的革命:情感社会学、女性主义与政治极化
  6. 上野千鹤子:成为,上野千鹤子
    1. PART 1 女性主义、性别研究与#MeToo遗留问题
    2. PART 2 照护研究、“守山”时代与女性贫困
    3. PART 3 性别身份、学术影响与未来期许
  7. 戴锦华:仍然在路上
    1. PART 1 学思历程:危机与应对
    2. PART 2 现实追问:清理债务与反思批判
    3. PART 3 性别议题:女性主义与文化困境
    4. 尾声 对生命的敬畏
  8. 邓小南:选择宋史,选择以教师为天职
    1. PART 1 学思历程:做学问与当老师
    2. PART 2 性别身份、女性研究与代际传承
  9. 陆晔:“可见”,是社会身份建构的第一步
    1. PART 1 新闻学:理论与反思
    2. PART 2 性别身份、女性境况与未来期许
  10. 贺桂梅:重启人文学的想象力
    1. PART 1 性别身份、性别研究与理论失忆
    2. PART 2 新启蒙、现代化理论与人文学的想象力
    3. PART 3 女性榜样、治学生活与学术抱负
  11. 黄盈盈:一位研究“性”的社会学家
    1. PART 1 学思历程、理论与方法
    2. PART 2 性别身份、性与社会议题
  12. 梁鸿:写作是一种“自我搏斗”
    1. PART 1 学术之路:从女性文学到梁庄书写
    2. PART 2 非虚构写作:布满叙述“陷阱”的历险
    3. PART 3 故乡:难以摆脱的情感结构
    4. PART 4 “打工文学”与“小镇做题家”:警惕公共话语对群体的特殊化
  13. 毛尖:我们都是这个时代的App
    1. PART 1 学思历程、理论与方法
    2. PART 2 影视剧研究
    3. PART 3 专栏写作、性别身份与社会议题
  14. 张莉:回到女性写作的发生现场
    1. PART 1 学术历程、现代女性文学与历史现场
    2. PART 2 性别观调查与当代女性文学的创作分野
    3. PART 3 新生代作家、新女性写作与非虚构传统
  15. 包慧怡:生活在中世纪的缮写室
    1. PART 1 学术与制度
    2. PART 2 语言与写作
    3. PART 3 文学与公共
  16.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