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常识_AZW3_MOBI_EPUB_徐文兵
内容节选
民以食为天 第十三章:我们吃东西要尽可能讲究 我们吃东西要讲究,尽可能讲究。如果讲究不了怎么办?那就将就吧。食材不过关,那就在烹饪技术上下点功夫,改善一下技术手段。 1.什么样的饭菜叫讲究 首先说食材。厚朴的食材有一些是学生提供的,他们有渠道找到有机的米面菜肉。厚朴二期有个学生自己开了家农场,他上学的时候就喜欢这个。开有机农场真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因为成本太高了。为什么成本高?举个例子你就知道了,如果你开的是有机农场,地里不用农药,但是别人家的地里会打农药,那么所有虫子全跑到你们家地里了。 这个学生之所以做得比较好,是因为他不是小清新、文艺范儿地去做有机农场。他学了中医以后,设计了一套整体的系统。从最顶层的设计开始,农场要做什么,打下粮食后糠用来干什么,鸡粪、猪粪、羊粪用来干什么,豆子、豆腐皮怎么利用等,他有一整套的解决方案,是一个整体的良性循环利用。整体摊下来,成本就降下来了。 如果他是那种小清新范儿的、突发奇想就要去做有机农业,比如养鸡,我告诉你,一场鸡瘟就会全赔光。他的农场没有鸡瘟、口蹄疫,因为在鸡瘟高发季,他提前在饲料里做了预防——把中药和着食材加进去了。其实,鸡瘟就是鸡发热了,现在的应对办法就是扑杀。 古人的做法很简单。第一,用石灰在鸡舍里消毒;第二,发现那些病恹恹发热的鸡赶紧弄出来,弄出来也不扑杀,直接在鸡翅膀底下的极泉穴(心经的穴位)放血。两个翅膀一放血,往墙角一扔,第二天就好了。而且一旦出现鸡瘟,古人会马上磨绿豆粉给鸡吃。中国古代的兽医、兽药系统全是中医的。 总之,厚朴的饭菜都很讲究,我们用的是学生的农场磨的豆腐,用的是他们榨的豆油,炼的猪油,都是很放心的东西。 其次就是转基因的油、米、面,我们一概不用。 再一个,我们的特点就是素菜用猪油炒,荤菜用素油炒,因为猪油是最补脑子、最补肾的油。 2.吃饭是讲君臣佐使的 厚朴开西餐课的目的,是因为吃饭是讲君臣佐使的,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但现在失去了;西餐有,这是西餐最可贵的地方。说西餐不好吃的人,那是因为没吃过好吃的西餐。 西餐有主菜,比如我请你主吃鲑鱼或牛排,其他的菜都是围绕这个主菜烘托的。包括为了配置主菜,喝白葡萄酒、红葡萄酒,还是喝气泡酒,这都有讲究。 中国古代本来也是这样的。第一,实行分餐制,如果你是天子,当用九鼎八簋(guǐ,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圆口,两耳),钟鸣鼎食嘛;如果你是王侯,则是七鼎六簋。这是要讲礼制的,摆的器皿是有定数的。 第二就是君臣佐使,主菜是什么,配菜是什么。比如今天请人吃蒸鹿尾,配什么酒水。古人是非常讲究这个的,在《周礼》上还有记载,但是现在都失传了。 其实,厚朴的饮食还没有完全实现我的心愿——按照二十四节气,用方圆百里出产的东西,做出这个节气的主菜,还有配菜,反佐的菜。 厚朴三期、四期的学生上课时,我们先按中国古代的君王药膳、五脏补泻,设计了五套菜谱。之后准备跟随二十四节气,把二十四套菜谱配齐。 因此,我们吃东西要讲究,尽可能讲究。如果讲究不了怎么办?那就将就吧。食材不过关,那就在烹饪技术上下点功夫,改善一下技术手段。 第十四章:真正的食疗不是你看见的那样简单 食材道地,厨艺高超,菜肴美味是食疗的精华,但依然不是精髓。食疗的精髓是天、地、人合一,也就是站在天、地、人的坐标里谈吃什么,正所谓看天吃饭,看地吃饭,看人吃饭。 1.古代有一种大医叫“食医” 提起食疗,很多人首先想到各类养生药膳,在烹饪时加入药材,比如火锅汤底里放两根黄芪就变身养生锅,还有老鸭四物汤,甚至当归炖鸡。 我们经常听到“药食同源”这个词,有人认为大枣、生姜、鸡头米、山药、薏米等都是药食同源的食物,可以家常吃,没问题;还有的人一提养生就想到种类繁多的杂粮,黑豆补肾、薏米除湿、紫米补血……恨不得用十几种米熬粥,一碗下肚,补没补不甚清楚,心理倒是得到了安慰:“我吃得很健康。” 食疗远非这么简单。事实上,食疗有着完善的理论体系,有几千年的历史。道家传承博大精深,更是“非其人勿教”。古代就有食医这一职业,功传有缘人,这套学问保留在道家手里。古代食医先在民间,后来逐渐被帝王、庙堂阶层独享,民间渐渐看不到食医。 《吕氏春秋·本味篇》讲了伊尹的治国才华,他也是中医,还是食疗和烹饪的鼻祖,创立了完备的理论体系。伊尹所著的《汤液经法》融合了天道、地理、食材、药材以及对人性的洞察,构建了完整的中药、方剂、治疗、食疗的理论体系。 可见食疗不是碎片化的养生建议,不是主观不变的食材、药性。药材和食材的堆砌并不能变成食疗,山药和大枣并不适合每个人,杂粮粥也不是种类越多越好。 那么,食疗究竟是什么? 2. 真正的食疗——看天吃饭,看地吃饭,看人吃饭 食材道地,厨艺高超,菜肴美味是食疗的精华,但依然不是精髓。食疗的精髓是天、地、人合一,也就是站在天、地、人的坐标里谈吃什么,正所谓看天吃饭,看地吃饭,看人吃饭。......
- 认识中医
- 第一章:有自知之明、自觉之感,方有慧心之悟
- 1. 学习中医的收获:在目前的生活状态下做贵人
- 2.学中医要先认繁体字
- 3. 现在我们活得很混沌
- 4.学中医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 5.不“识”字,吵架都没法吵
- 6.反思自己为什么活得太糙
- 7. 从知其然,活到知其所以然这个境界
- 8.称心的往往不如意,如意的往往不称心
- 9.中医的本源是“巫”
- 10.恢复“觉”,恢复魄力
- 11.感和觉的区别是什么?是深层次动心
- 12. 我们现在都是“宁信度,无自信也”
- 13.中医是贵族,只能在小范围传播
- 14. 身体不调好,那情绪也好不到哪儿去
- 15. “道、理、德、法、术、器”
- 16.学中医的最高境界——悟
- 17. 为什么整篇《黄帝内经》不能被通俗地讲一遍
- 18. 《上古天真论》是一篇反映道家高屋建瓴的文章
- 19.为什么不产在中国的药也叫中药
- 20. 层次低的人上来就是比东西,层次高的人不看东西
- 21.学中医要坐而论,起而行
- 22.中医能把人根本意识不到的东西找出来
- 23.身心健康评估
- 24.养生的最高境界——养心
- 25.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 26.身心不二
- 27. 诊病、治病要大夫与患者面对面
- 第二章:从“心”认识汉字
- 1. “悦”是通过言语使人高兴,把人说动了心
- 2.口不对心,就是不悦
- 3. 我们只知道“愉”是高兴,但不知道为什么而高兴
- 4. 靠“偷”来达到“愉”这种快感,你就会乐极生悲
- 5.中医的哲学,尽在一个“愈”字
- 6. 怡:吃喝到发自内心喜爱的东西,或者吃喝的东西让内心感到高兴
- 7. 现代人每天按点吃饭,不管自己当时是否饥饿
- 8. “怠”是心理负担过重,压抑、沉闷、憋屈,反应迟钝
- 9. 慢性疲劳综合征,其实就是倦怠
- 10.怿:有幸目睹,快感连绵不绝
- 11.快:“置之死地而后快”
- 12.开慧后的快感是人间至乐
- 13. 志:本义是记忆,另一层含义是愿望、企图
- 14.为什么情窦未开的时候,记忆力最好
- 15.怀,涵盖胸、腹和小腹
- 16. 如果藏在内心的东西是负面的、阴暗的,时间长了肯定会得身心疾病
- 第三章:中医对免疫力的看法
- 1. 用免疫球蛋白、激素都是不得已的办法
- 2. 力和气有什么区别
- 3.中医怎么看免疫力
- 4. 神魂颠倒、昼夜作息不规律的人,即便物质能量充足,也达不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 第四章:现在的病大多数都是生活方式病
- 1. “白天东奔西跑,晚上还得做梦。”
- 2. 北京这么多高楼大厦,住的都是睡不着觉的人
- 3. 物质文明解决不了精神和文化匮乏的痛苦
- 4.人际关系很差,是肾精消耗得太厉害了
- 5.“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 6.伍子胥一夜白头故事的中医解释
- 7.孤和独
- 8.“爱情”受的玷污最多
- 9. 和为贵是与不同的季节、时间、环境、人群相处的能力
- 10.人得一个病也不容易
- 11.养生之道,其实是养性之道
- 12. 人们总是看生命的“量”——活多少岁,却没考虑过生命的“质”——活得怎么样
- 13. 无论中医、西医,最重要的是学会敬畏生命
- 第五章:很多人的病是价值观出了问题导致的
- 1.贵生——活出个人样,活出精彩
- 2. 非要强迫自己干违背自然的事,最后就会自取灭亡
- 3.生命的质量首先体现在身体要健、要康
- 4.贵全——不要乱切扁桃体、阑尾……
- 5.脚后跟叫“踵”,它是肾气的发力点
- 6.身体要达到“泰”,而不是“否”的境界
- 7. 如果家没齐好就出来混,早晚要坏事的
- 8. 遵循自然的变化做一些事,你还算是有德之人
- 9. 人为什么都是在病了、不行了才发觉生命的重要性
- 10.你为什么看大夫
- 11. 用意识去随心
- 12.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 第六章:失去了尊重和信任,医患关系只能日趋紧张
- 1. 治人、治家、治国背后的道理是一样的,都是在调理一种关系
- 2. “上古天真”沦丧才讲仁义道德
- 3.中医得以生存的前提就是治病救人有疗效
- 4.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 5.有戏、没戏,就是有神、没神
- 中医非药物疗法
- 第七章:最高明的中医疗法是祝由,其次是按跷
- 1.现在中医没落到好像只有吃药一种方式
- 2.开中药只是中医治病的方法之一
- 3. 没有正确使用中药,这是人祸,不能归咎于中药本身
- 4. 有毒的东西未必有害,无毒的东西未必就无害
- 5.药性加人性等于药效
- 第八章:中医非药物疗法之一:针刺
- 1.针刺治疗时间短、见效快
- 2. 扎针能控制人的神,控制人的大脑,从而控制人的四肢
- 第九章:中医非药物疗法之二:艾灸
- 1. 艾绒易于引起人体的共振
- 2.艾灸有如阳光普照,驱除阴霾
- 3.艾灸和烤肉有什么区别
- 第十章:中医非药物疗法之三:砭石
- 1. 刮痧、拔罐是中医调理疾病特有的一种方式
- 2.如果得了暗疮,你一定要收敛自己的肾火
- 第十一章:中医非药物疗法之四:按跷
- 1. 按跷是大夫不借助任何工具直接和患者交流的一种方式
- 2. 通过按跷这种触动内心的治疗,是中医一个最大的优势
- 第十二章:中医非药物疗法之五:导引
- 1.“导引”就是还原人的天性
- 2.站桩不仅能让你回神,还能驱邪气
- 民以食为天
- 第十三章:我们吃东西要尽可能讲究
- 1.什么样的饭菜叫讲究
- 2.吃饭是讲君臣佐使的
- 第十四章:真正的食疗不是你看见的那样简单
- 1.古代有一种大医叫“食医”
- 2. 真正的食疗——看天吃饭,看地吃饭,看人吃饭
- 3. 现代人只追求填饱肚子
- 4.食之本味1:从产妇饮食说起
- 5.食之本味2:从肚包鸡说起
- 第十五章:四季饮食滋味
- 1. 春季别吃辛辣发散的食物,倒是可以拈酸吃醋
- 2. 夏天一定要把姜作为一种常吃的食物
- 3. 秋季话腌菜:感谢细菌、微生物,你们万岁,我们百岁
- 4.酒和中医的关系很密切
- 5. 只有吃过好的西餐的人才知道中餐好在哪里
- 七情
- 第十六章:任何一种感情的伤害都会在生理上留下痕迹
- 1.人的心理和身体是不二的
- 2.人的生理功能衰退、气血不足,就处于一种爱无能的状态
- 3. 先学会自爱,如果觉得自己心气还有富余,那就爱自己最亲近的人
- 第十七章:顺应人的本能,就能让人喜
- 1.喜是最基本的鼓动人欲望的情绪
- 2.“喜伤心”:喜过头对身心都会有大的伤害
- 第十八章:怒:把气隐忍、压抑在体内,成为它的奴隶
- 1. 怒是人生气后隐忍于心中闷而不发,愤是恶劣情绪喷薄而出
- 2. 对自己要求严点,对别人要求宽点
- 第十九章:忧是总把将来的事往坏处想,虑是期待一件事发生
- 1. 担心“我的孩子长不高……”就是忧,“约会的时候等女朋友的状态”就是虑
- 2. 如果有了忧和虑,最好的方式是把它唱或吼出来
- 第二十章:百思不得其解的表现是肠胃堵塞
- 1.思过多的人会极度消瘦或者过度肥胖
- 2.“思则气结”,表现为积食
- 第二十一章:悲起初会伤肺,时间长了会伤心
- 1.“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 2.悲和愁的区别:悲是认命,愁是不服气
- 第二十二章:在七情里,恐对心的刺激量是最大的
- 1. 心理素质差或过于敏感的人不要寻求刺激
- 2.疾病带来的恐惧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 第二十三章:“惊则气乱”:“惊心动魄”“惊魂未定”……
- 1. 如果心、心包的气血虚弱,人就特别敏感,特别容易受惊
- 2. 现代人寻求惊险、刺激,实在是有违自然之道
- 历史
- 第二十四章:为什么不当良相,便为良医
- 1. 伊尹是治国的良相,也是中医和厨师的祖师爷
- 2. “治大国若烹小鲜”
- 3.平天下:一个厨师辅佐商汤灭夏的过程
- 4.为什么甘草被称为“国老”
- 5.异人有异才
- 6.伊尹还是大巫师
- 7. 医道同源
- 8.伊尹对中医学的极大贡献:药食同源
- 第二十五章: 真正的中医是什么样子
- 1.扁鹊非常人,从小就懂如何待人接物
- 2.扁鹊可以通过望诊,尽见脏腑症结
- 3. 中医治病救人的奥秘:依靠患者的自愈能力——生机
- 4. 一个好中医应该是一个把握全局的全科大夫
- 5. 华佗在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各科,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
- 6. 华佗辨证施治,因人而异,对症下药
- 7. 华佗对中医学的伟大贡献:麻沸散、五禽戏、针灸理论
- 8.曹操处死华佗后,自己的下场也很惨
- 医案
- 第二十六章:保卫子宫
- 1. “癌前病变”一词含义模糊
- 2. 患者被诊断宣判的多个疾病,在中医看来其实是一个病
- 第二十七章:孩子终于换牙了
- 1. 经得起考验的医患关系能帮助患者度过危机
- 2. 中国人都知道补肾,但也不能瞎补
- 第二十八章:鲁迅父亲的医案分析——兼论鲁迅为什么骂中医
- 1.鲁迅父亲得的是肝硬化
- 2.病重不避酒,神仙也难医
- 第二十九章:不孕症医案分析
- 1. 切不可不经诊断,不分寒热虚实就贸然尝试
- 2. 可用活血利尿的方法治疗闭经以后出现水肿的妇人
- 第三十章:痛风医案分析
- 1. “您为吗说痛风会导致肾衰、心肌梗死或脑梗死”
- 2. 如果方向和思路有问题,那技术手段越高级,药物越有效,对生命的戕害越重
- 徐公释疑
- 第三十一章:徐公释疑一:我们为什么认同中医
- 1.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中医
- 2.中医为何越来越没落
- 3. 不懂中医而使用中药,是人祸不是药祸
- 4.中医是否不科学
- 第三十二章:徐公释疑二:如何修复自愈能力
- 1.中医就是身心医学
- 2.抑郁症是伤了“神”
- 3.怎样才算身心合一
- 4.气足有力为“健”,经络通畅顺达为“康”
- 第三十三章:徐公释疑三:什么样的工作叫“好工作”
- 1. 不求工作有益身心,至少工作要对身心无害
- 2. 把工作的节奏和天地的节奏调成一致,就叫“走运”
- 3. 业余学中医,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怎么办
- 4. 发现工作中的欢喜,找到工作中的乐趣,是提高效率的第一步
- 第三十四章: 徐公释疑四:只靠修行就能治好病吗
- 1. 人在患病的状态下出现的情绪、思维和思想都是“邪”的
- 2. 肉身调好了,你再谈修行的事
- 第三十五章:徐公释疑五:记忆力和年龄其实没啥关系
- 1.你的“神”喜欢一个东西,你自然就记住了
- 2.肾气、肾精足的人,记忆力是强大的
- 第三十六章:徐公释疑六:痛苦的过往要怎么处理,是原谅、报复,还是遗忘
- 1. 碰到情绪、感情伤害的时候,一定要找大夫调理
- 2.你以为你忘了,就是真的忘了吗
- 第三十七章: 徐公释疑七:“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 第三十八章:徐公释疑八:你才是最高级的智能
- 1.什么事是计算机永远替代不了的
- 2. 计算机能干的事你们都不要干,你们去干计算机干不了的事
- 第三十九章: 徐公释疑九:学国学,会遇到哪些“坑”
- 第四十章:徐公释疑十:于无句读处读书
- 第四十一章:徐公释疑十一:只有讲礼的人才会有“人和”
- 1.“邀”一般适用于陌生或不太熟悉的人之间
- 2.“请”是“邀”的具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