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体的边界:社会激进主义批判_AZW3_MOBI_EPUB_赫尔穆特·普莱斯纳

内容节选

批判的问题与方法 给予魔鬼应得之物。(1) —— 谚语 普遍而言,我们对激进主义(Radikalismus)的理解在于,它是这样一种信念:真实的伟大与美德只出自有意识地回归到实际生存(Existenz)的根基之中、回归到对极端的治愈能力的信仰、回归到对将反对一切传统价值和妥协变为前沿阵地之方法的信仰。因此,社会激进主义乃是现存事物的对立面,这是因为现存事物总是在人类本性的诸多反抗力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平衡,并且服从现实的规则以及可能事物的强制。激进主义的命题毫无保留,它的观点无穷无尽,它的激情振奋狂热,它的性情宛如炭火。激进主义乃是无耐心之人与生俱来的世界观,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它属于下层阶级,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它属于青年人。 激进主义意味着二元论(Dualismus)。只有冲突才为粗暴辩护,只有反抗才为攻击性态度辩护。一旦现存之物(Bestehende)与所予之物(Gegebene)引起了反抗,那么,进攻者的原则必须要在性能、持久以及力量方面胜过所予之物。如果现存之物是妥协、折中、混合,那么,进攻将会更加喧嚣、片面、令人毫无防备;如果所予之物意味着对每种可能之物的适应,那么,它就会挑起与永远不可能之物的斗争。激进主义乃是精神的党派,它的观念乃是指向无尽者的路标,并且在每一种处境中催促未来的良知。它藐视有条件之物、有界限之物、渺小的事物和步骤;藐视压抑、缄默以及无知无觉;高兴,却只对宏大之物,虔诚,却只对暴力之物;纯粹,因而虚伪,有原则,因而排他,狂热,因而充满破坏性。 激进主义的敌人是自然,因为自然为追求无限设置了边界;是欲望,因为欲望需要与要求作斗争;是感性,因为感性需要同思想作斗争。激进者总是在理性主义哲学的武器库中找到自己的武器。而理性主义哲学越是无助地面对生活和现实,越是惊愕地(2)凝视直接的此在(Dasein),则在实存与精神——后者终究且恰恰是可能之物——之间裂开的空隙也就越大。对于激进者,生活与良知有愧、此在与背叛心灵,这些都是一回事。他的态度由一种持续不断的不足意识(Insuffizienzbewusßtsein)所承载,以至于他试图通过对精神状态的过分强调、对其目标的绝对化以及对其意志的过度紧绷而获得平衡。激进存在(Radikal sein)意味着成就的道德主义(Moralismus der Leistung)、对愉悦与享受的不信任;意味着对假象、轻而易举之事以及一切源自自身之物的蔑视;意味着对困难的崇拜以及只对由于我们的意志与世界之间不协调而导致的苦难表示乐意的肯定。 对于激进者,只存在一种法则:彻底性(Gründlichkeit)。在涉及生活以及共同生活之事的地方,他绝对不会袖手旁观、坐视让一切如其所愿地运行,而是会从根本上开始,尝试将原则提升为独自进行塑造的力量:他的彻底性乃是他对生活所具各种偏见的一种表达。然而,具体处境的那种永远无法穿透状态——我们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被置于其中,至死无法挣脱——却嘲笑极端的态度;如果手攥成拳头,则在不断流逝的环境中无法抓住任何东西。可是,如果手完全张开,它也抓不住任何东西。因此,一种以精神与理智为代价而肯定生活的激进主义、一种将非理性—动力性的要素激发为风暴的激进主义,就不亚于是对生活的敌视,它最终会作为一种理性主义的极端主义而被判定为无效。激进者也不会听从均衡的呼声,并且想要将实存的根基变成我们行动的出发点,在只能用敏感、灵活和节制进行决定的地方,他也会按照理论生活,但却是一种非理论的理论(atheoristische Theorie)。 表达所具有的朝向无剩余及无拘束状态的趋势会贯穿激进主义全部如此不同的表现形式。对此,激进主义对意识之权力的信仰引诱了它。为了追寻其精神历史的源泉,人们似乎就得将现代世界在其开端之中的发生史加以阐释。如果没有个体主义(Individualismus)如下的信念:只有植根于现实之中充满生机的思想(Gesinnung)之内的东西才能真正获得很好的处理;如果没有个体主义如下的观点:个体足以满足自身,而他越是获得更多的自足(Selbstgenügsamkeit),也就越能获得更多的价值;如果没有自律相对于他律具有更高价值的思想并最终由此而获得的东西;如果没有精神从现实性、自然以及生活中所获得的解放;如果没有最大可能性意识的原则——如果没有这一切,那么,激进主义将不可被设想。 至少并非在最终的意义上——亦即作为生活之基本原则的对立面而扰乱每种传统的意义上,激进主义不可被设想:“不知何所往者,行域最为辽远。”(3)因为西方世界已经在不断增长的尺度上遗忘了隐蔽层面的智慧。西方世界的发展乃是围绕启蒙和对力量的意识觉醒而展开的斗争,通过发展,我们获得了成就,进而通向诸多规则,我们就是根据这些规则而能够强制获得成就。只有作为机械过程的世界才满足这一理念。而只......

  1. 书名页
  2. 前言
  3. 目录
  4. 批判的问题与方法
  5. 在主人道德与共同体道德之间
  6. 血缘与事业:共同体的可能性
  7. 为真实面孔而斗争:可笑所具有的风险
  8. 通往无懈可击之途:仪式与声望
  9. 交往手段的逻辑:针对得体的卫生措施
  10. 无暴力的乌托邦与对权力的义务
  11. 后记
  12.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