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识与秩序:中国传播思想史_AZW3_MOBI_EPUB_胡百精
内容节选
一、明理存道:辩与不辩之间 先秦大抵牵引了传统辩论思想的五条主要线索:儒家的不辩与不得不辩,道家的无辩与辩无胜,纵横家的非辩不可,墨家偏向经验主义和逻辑主义的墨辩,名家基于语言反思的纯智思辨——名辩。后二家交汇于思辨逻辑,故可归于一脉。而在诸子登台纷纭腾说、横议天下之前,《尚书》等最早一批典籍已经吐露了中国传统辩论观的初步消息。 最初的消息 作为现存最早的典籍,《尚书》中有两处出现“辩”字,均见于负面语境之下。一为“君罔以辩言乱旧政,臣罔以宠利居成功,邦其永孚于休”(《尚书·商书·太甲下》),伊尹告诫商王太甲勿以巧辩毁乱旧政。一为“勿辩乃司民湎于酒”(《尚书·周书·酒诰》),周公警示康叔要禁绝封地官吏沉湎酒事,不可为之托辩。[1] 《国语》中“辩”字有五处,一处与“巧”字相连,“巧文辩惠则贤”。智宣子欲以瑶为后,智果劝其另立更贤明的宵,理由之一是瑶巧言善辩:“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国语·晋语九》)宣子弗听,立瑶,终致祸患。另四处辩通“辨”,分别为:“言教必及辩”(《国语·周语下》),“施辩能教”(《国语·周语下》),“辩之以名”(《国语·楚语上》),以及“审物则可以战乎?王曰:辩”(《国语·吴语》)。此四处揭示了后世儒家辩论观的奥枢:辩的目的是辨,即明理存道。理不辩不明,道不辩无存。吕祖谦谓:“辨之则吾道存,不辨则吾道丧。”(《东莱左氏博议·卷二十四·郑人获狂狡》) 《左传》中有三处提及“辩”:一处通“办”,与本章题旨无关;一处为申辩,“君必辩焉”(《左传·僖公四年》);一处强调辩与德的关系,“辩而不德,必加于戮”(《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德为体,辩为用,体之无存,用之则害,与前引不仁巧辩之论若出一辙。《春秋》及《穀梁》《公羊》二传未见“辩”字。 当然,仅以是否出现“辩”字考察先秦典籍辩论思想未免草率。譬如,《尚书》中《尧典》《无逸》《酒诰》诸篇皆可视为王臣之间针对政治和道德问题的论辩、辩议之作。《春秋》虽未言辩,但它本身“微而显,婉而辩”(《中论·核辩第八》)。《国语》《左传》载述了大量不带“辩”字而机锋锐利的辩论故事和场景,且展现出强烈的天命和道德规训意识。举证如下: 晋侯伐郑,及郔。郑及晋平,士会入盟。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洛,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厎止。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左传·宣公三年》) 鲁宣公三年(前606年),楚庄王率兵至洛阳,向周天子示威。周定王派王孙满安抚他。楚王询问象征天命王权的九鼎大小轻重。王孙满说,天下之依凭在德不在鼎。有德则鼎小为重,无德则鼎大为轻,鼎之轻重不能问。楚王无奈而归。《左传》中类似王孙满这样经过一番辩议,而解怨止戈、扶定倾危的故事较多。这说明在春秋时代,言辩及其所持的道德正当性和伴随的舆论威慑仍为人们所看重。鲁襄公二十五年(前548年),郑国攻克晋国盟友陈国。晋质询郑国大夫子产三项罪名:为何伐陈?为何以大犯小?为何穿着戎服?子产纵论古今、答辩如流,为此次征伐提供了天命、道德和历史依据。晋大夫赵文子认为子产的说法在道德、道理上站得住脚,便不再为难他:“其辞顺,犯顺不祥。”(《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不辩与不得不辩 今日已难考辨《尚书》《春秋》《国语》《左传》等对儒家辩论思想的影响程度,但自孔孟始,儒家辩论观绝少逸出以上经典确立的主调,即总体上不鼓励辩论,好辩常与巧言、寡德、鲜仁等负面判断关联。倘若不得不辩,则应依于仁德,奔着明理存道去。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论语·里仁》)好辩与好人是有冲突的。孟子身为战国第一等辩士,却辩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孟子·滕文公下》)何以不得不辩?孟子自认承担着不得不辩的道德责任:“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通拒)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孟子·滕文公下》)此等“正息拒放”虽不堪比大禹抑洪水、周公兼夷狄、孔子成《春秋》诸事,但亦属关乎“天下平”“百姓宁”“乱臣贼子惧”的大义。在孟子看来,公孙衍、张仪等纵横腾说之士徒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之威势,实不配称大丈夫,因其未能“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孟子·滕文公下》)。 同孟子一样,荀子也认为辩论极易沦为离道而擅作的“邪说辟言”。辟言者,谬论也。辩风之盛乃因道隐王没、君子无势、礼法既崩,“圣王没,天下乱,奸言起,君子无势以临之,无刑以禁之,故辨(通辩)说也”(《荀子·正名》)。若君子......
- 信息
- 前 言
- 第一章 传播与秩序:重返基源问题
- 一、重返传统的态度与方法
- 现代化与告别传统
- 同情、理解与复造传统
- 寻找基源问题
- 传播作为人之存在境况
- 二、传播与秩序
- 道德、言说与秩序
- 历史的秩序与秩序的历史
- 元概念与元问题
- 三、观念世界与意义之网
- 普照的光
- 整全秩序
- 重申人学意识
- 第二章 言说、交往与存在
- 一、言说:人之道,仁之文
- 有德者必有言
- 嘉言罔攸伏
- 言行两顾
- 修辞立其诚
- 言以全性
- 二、存在:君子所以动天地
- 君子三变,其言也讱
- 存亡之机,谈何容易
- 圣人糟粕,理在绝言
- 三、交约之道
- 终身之忧
- 面目不可掩
- 知时体情
- 修己安人
- 第三章 礼治、交往规范与共同生活
- 一、从人天沟通到人间秩序
- 事天治心
- 植礼入政
- 礼之本
- 化性起伪
- 二、从王道思想到交往规范
-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 礼仪三百,必本人情
- 礼以正国
- 礼即理
- 礼下庶人
- 三、从关系网络到意义世界
- 关系、器物、制度与意义
- 公私共守,惟礼是从
- 自由于己,行礼不倦
- 第四章 辩论、明理存道与理性精神
- 一、明理存道:辩与不辩之间
- 最初的消息
- 不辩与不得不辩
- 无辩与辩无胜
- 非辩不可与腾说天下
- 二、纯智思辨:在语言的道路上
- 经验与逻辑
- 思辨致之
- 向名而辩
- 三、可爱与可信的形而上学
- 名实相离
- 无益于治
- 证真成理
- 第五章 言路、协商与政治认同
- 一、天道与言路
- 纳言与喉舌
- 天命谴告
- 二、言路上的士人与苍生
- 言路与兴亡
- 药石之言与人间疾苦
- 历史的面孔
- 三、协商政治
- 道理最大
- 立国元气
- 下坡路与路尽头
- 开明专制
- 第六章 舆论、秩序与社会整合
- 一、民心、民意与民智
- 民心至上、民意可惧与民智不足用
- 疏堵二难
- 教化与引而致之
- 二、历史的岔口
- 舆论与现代化
- 舆论的暗面
- 造健全之舆论
- 三、舆论进化与国族进步
- 理性养成与舆论进化
- 再造理性
- 再度转型
- 第七章 共识、公共性及其价值基础
- 一、公道凝摄:明分使群与天下归仁
- 能群善群
- 天生人成
- 一天下
- 二、公理体认:理一分殊与格物穷理
- 天道礼法外铄
- 天理济于公明
- 理一分殊
- 三、公议确证:意见之理与公定是非
- 心所同然
- 公定是非
- 以礼代理
- 公德合群
- 主要参考文献
- 理性、共识及其对话转向(代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