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祖先图像:一项华南宗族民族志的考察 (田野中国)_AZW3_MOBI_EPUB_陈晓阳

内容节选

第二节 多重边缘 21世纪后,见证了20世纪末乡村J氏宗族重建的廉江J姓青年人逐渐进入中年,更为重要的是,廉江的J氏宗族这时已逐渐涌现出一批拥有不错经济能力的中年商人。他们大多定居于广州、深圳、湛江、南宁等大城市,而经济发展也让粤西的交通条件改变了很多。他们甚至可以一天内往返于故乡和都市之间,形成了一种新的城乡连接方式。但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他们也越来越对罕见姓氏“J”不被认知带来的困扰感到不满,希望找到一些更好的自我介绍的方法,来界定自己在华南社会及更大的世界中的定位。 一 姓氏文化的边缘:小姓的寻根 在外多年的工作生活中,“J”在姓氏文化中的罕见字义与发音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堪烦扰,尤其是对于需要在社交场合极速建立自我身份表述的情况时。困扰J姓人士多年的小姓边缘感越来越让他们不满,对于独特姓氏的意义需求越来越急迫地浮现出来。他们开始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寻求突破的可能。“姓氏起源是分子人类学重要的研究领域,分子人类学家大多利用基因组采样以及确定DNA遗传信息的方式来研究人类起源、民族演化、古代社会、文化结构等问题。但是在文化人类学领域,姓名是一种分类系统,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和社会实践密不可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重要的社会功能。姓名不仅有“物质外壳”,是一种物象,也有社会意义;不仅用来指称,也描述特征。它是象似、标指、象征的交融一体。姓名的人类学研究涉及社会分类、社会记忆、政治操控、经济和政治交易、国家治理,也涉及如何造就和培养社会人。[7] 汉人社会最重要的姓氏制度今天能见到的最早的是成书于战国晚期的《世本·氏姓篇》,继之有东汉时期班固所撰的《白虎通·姓名篇》,王符的《潜夫论·志氏姓》和应劭的《风俗通·姓氏篇》。不过,东汉以前,姓氏来源大都牵强附会,甚至对姓氏有别也茫然无知。直到清初,顾炎武开始明确指出:“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一再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8]目前,学术界对中国早期社会姓氏制度的相关研究中,关于“姓”的来源有两种观点:一是“图腾说”,认为姓与图腾有关;二是“地名说”,认为姓是得姓者母家所在之地名、山川名,或最初的姓多由地名转化而来。而在《说文》女部中,“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因生以为姓”。中国最古老的姓都带“女”字,如姬、姚、姒、妫、媿、姞、姜、嬴,说明姓可能产生于母系氏族初期,开始外婚制,《白虎通义》中所说“崇恩爱,厚亲亲,远禽兽,别婚姻也”。而“氏”与“姓”不同,更接近族名。《左传》隐公八年,“胙之土而命之氏,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描述了周代时“氏”的来源,如有熊氏、伏羲氏、颛顼氏、玄鸟氏。姓与氏有共同点,但也有差异,概括而言,“姓”构成的人群主要属于血缘性联系,而“氏”的人群更包含有政治性联盟的性质。[9] 在中国传统社会,关于姓氏文化最为普及的读本是用于幼儿开蒙的《百家姓》,也是民间宗族和姓氏文化爱好者主要参考的文献。百家姓中人口众多的大姓和常见姓排名靠前,小姓和冷僻姓排名偏后,因此,J姓人士会很在意自己的姓进不了《百家姓》,而只能在他们找到的一本《千家姓》里排第二百多位。按JM研究会这两年编修族谱所做的2012年以前的大致人口统计,中国大陆有20多万人姓“J”。那么放在13亿人口中,占比约为0.0154%,也就是说在100万人口中,我们大约可能遇到154个姓“J”的人士。相对于“王”这样的大姓来说,频度为7.59950,就是说100万人口中,会遇到大约7.6万姓王的人。这应该是小姓与大姓最基本的差别。[10] 在JM研究会出现以前,各地的J姓人士都会谈起从小就会遇到的经历,尤其是在过去名字大都以手写体为主的年代,近年来多为电脑打印,略微改善了这种状况;但是作为一个非名词的姓氏,人们还是很难解释和界定意义,只能用与J有关的带有较少负面意义的动词来解读。还有经常要面对的就是被询问是否是少数民族,这对于讲着客家话和亻厓话的J姓人来说,也非常烦恼。因为自罗香林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开创了客家学研究以来,客家人已经逐渐摆脱了客家族属的争论,更有各种研究的梳理,论证了客家来自中原南迁汉人,甚至是中原贵胄。在这些讲客家语的族群中,对汉族的认同比非客家汉人还要高出许多。虽然可以想见的是这些南迁汉人在艰苦的移民过程中,一定不可避免地要与原先的百越民族通婚。[11] 二 族群边缘:成为客家的亻厓佬 讲亻厓的粤西J姓,在粤西当地其实很少用客家这个概念,而更多直接用“讲亻厓”来表明自己的族群所属。而当离开粤西桂东南的聚居地,“讲亻厓”变成了难以辨别的语言属性。因为对于华南社会来说,客家才是易于沟通的自我介绍。2004年10月,JM研究会的几位核心骨干——那时还是廉江的J氏族谱编修理事会委派的外出调查小组成员,和与J家交往频繁的潮......

  1. 前折页
  2. 文前辅文
  3. 书名页
  4. 序 “祖先”的当代想象与再造
  5. 目录
  6.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2. 第二节 研究回顾与反思
    3. 第三节 理论视角的选择:传统再造
    4. 第四节 田野工作与研究方法
  7. 第二章 关于祖先的想象与图像
    1. 第一节 记忆中的祖先
    2. 第二节 谁的祖先与谁的像
    3. 第三节 祖先的换装
    4. 小结 如何理解几重断裂的传统
  8. 第三章 在城市与乡村之间
    1. 第一节 从珠三角到粤西:地方性的变化
    2. 第二节 亻厓佬:客家与壮族、瑶族
    3. 第三节 对田野的再思考:社区还是社群
    4. 小结 “传统的所有者”
  9. 第四章 乡村中的祖先与神
    1. 第一节 村落中与祖先相关的仪式
    2. 第二节 祖先带来的神:企石寺与康王崇拜
    3. 第三节 亦祖亦神:风水信仰与按察庙
    4. 小结 源流之中的传统
  10. 第五章 流动中的群体与传统的激活
    1. 第一节 以台湾地区为线索
    2. 第二节 多重边缘
    3. 第三节 盛世中的宗亲会组织
    4. 第四节 望祖与地方历史名人
    5. 小结 传统再造的路径
  11. 第六章 子孙们的文化实践
    1. 第一节 会员与宗亲
    2. 第二节 对国家的想象
    3. 第三节 大众媒体与新传统传播
    4. 第四节 JM研究会的经济
    5. 小结 不同传统的互相发明
  12. 第七章 图像的权力与权力的图像
    1. 第一节 社会性躯体:祖像的图式来源
    2. 第二节 子孙的“自画像”
    3. 第三节 造像事件的局内人与局外人
    4. 第四节 被遮蔽的精英:女性宗亲
    5. 小结 传统变迁中的权力关系
  13. 第八章 继续再造还是再次隐匿
    1. 第一节 通谱的理想与困境
    2. 第二节 新媒介中的传统
    3. 第三节 “端四”:城里的新节日
    4. 第四节 祖先造像与流动“祠堂”
    5. 小结 新传统的命运
  14. 第九章 总结与讨论:从祖像的变迁理解宗族复兴中的传统再造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后记 如何观看
  18. 后折页
  19.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