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节选

四、生命树主流枝干的竞择标准 下一个问题是,在所有混乱无序的枝枝杈杈中,是否存在一个占主导地位的主流枝干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对故事生命树的形态特征(同题故事的故事集合所呈现的特征)做一简单辨析。 每一次故事讲述,都是特定语境下的“这一个”。当我们努力要求把握“这一个”的时候,我们发现,讲述主体的智商、情商、知识结构,以及讲述环境等各种外在因素都会对讲述文本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是,对于语法学意义上的“理想故事”来说,讲述主体是可以而且必须被悬置的。 “根据索绪尔的看法,语言规则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归根结底是主体的创造,但创造语言的主体只是一个在逻辑上存在的抽象主体,就好像上帝一旦完成了工作就从此进入休眠状态一样,主体在创造了语言规则以后,语言规则也就从此脱离主体,而主体不再干涉其独立的生存。”[21]对于民间文学,我们可以做同样的表述。当我们把所有的单个主体所讲述的某一类文本(如梁祝传说)叠放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就不再是一个富于讲述者个性色彩的文本,而是由许多文本所组成的“故事生命树”。生命树所体现的形态特征,与主体的个人特质、讲述环境等外在因素之间的关系,就被统计规律所湮没了,它体现为一种脱离了主体的“独立的生存”。它无关个体、无关语境,呈现为一棵“自然树”的特征。 只有当我们充分理解了故事生命树的自然特征,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理想故事“趋于模式化”的“内在性”,才能更好地理解故事生命树的生命特征。 其次我们将回答,故事生命树的生长遵循的是什么模式? 我们知道,每一个讲述者的每一次讲述,都是一次创造性的发挥,都生产了一个独立的文本(异文)。但是,如果每一次变异的文本都能够在传播中得到平等对待,那么,故事将永远无法成为民众交流的手段。道理是很明显的:异文之间的“平等”地位将彻底消解民众对于权威文本的认同,各种平行的说法满天飞,所有的异文都只能当谣言对待,讲述者与接受者之间无法形成共同知识,于是,不同讲述文本之间、讲述者与接受者之间,就无法在一个共同知识的平台上进行对话。这样,所有的故事讲述都无法得到认同,每一次讲述都会变成一次自说自话。 事实上,我们说每一则异文都是一种存在,并不意味着每一则异文都具有传播的价值。与自然界的生存竞争一样,在故事的传播过程中,任何一个经由个体创造性发挥后的变异情节,都必然要在传播过程中接受公众的选择。适合于大众传播的情节被选择性地保留了,而那些不适合大众传播的情节则会被淘汰或改造。自然选择不仅适用于生物学与自然科学,也同样适用于别的许多社会、文化领域,包括我们的故事学。 选择与竞争总是需要有一些作为游戏规则的竞择标准存在,即使这种标准只是某种倾向,而不是明确的准则。那么,在这种故事异文之间的生存竞争中,存在一些什么样的竞择标准?哪类情节能够得益于这些标准,使自己成长为故事生命树的主流枝干呢? 根据既有的民间文学常识,我们可以勾勒几条普适性的“竞择标准”: (一)是否反映了民众普遍的审美理想或表达了他们的情感意愿。 (二)是否具有情节发展的逻辑合理性。[22] (三)是否能与传统的知识结构或地方性知识结构相兼容。[23]除此之外,我们还希望能发现一些在梁祝故事传播中更具体的影响因子。本章在对梁祝传说这一生命树的枝端形态(结尾方式)[24]归纳中发现,在生命树中,不同枝干的分支数量、不同分支所包含的文本数量、不同分支的伸展长度等,均有很大差异。通过对这些差异的分析,我们还可以得到以下几条竞择标准。 (四)越是富于传奇色彩的、主人公具有主动行为的母题链,其缺失也越多,越容易形成紧张、衍生冲突,需要而且能够补接更多的新母题,更容易优先生长为粗壮的树枝,显示出更强的生命力。相反,越是过于写实、主人公处于受动状态的母题,其生长能力也更为有限,很难生长成为主流枝干。 比如,“英台投墓”属于前者,“死后合葬”和“后人阴配”则明显属于后者。在本章搜集的文本中,关于“英台投墓”的异文有41个,“后人阴配”的异文有7个,“死后合葬”的异文不到5个。显然,前者更容易成为故事生命树的主流枝干。 (五)越是成熟的、影响大的传统母题(也就是说,越是倾向于共同知识的母题),越容易为传播者所理解、接受和记忆。只要它能合乎逻辑地补接在这一故事中,就能更加牢固地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被传播,甚至喧宾夺主,成为故事的主流枝干。 如顾颉刚、钱南扬论证了祝英台投墓与《华山畿》中华山女子的入棺“何等相像”的关系。[25]钱南扬论证了“盖魂化蝶的传说,实在也是从韩凭妻衍化而来”[26]。投墓说与化蝶说两个新母题,补接在原有的“乔装游学”“祝庄访友”等母题之后,更加大了故事的传奇色彩和可接受程度,后来都成了梁祝传说的主流枝干。 (六)故事的人物类型、命运类型、情节类型之间,往往有一些相对稳定的搭配关系,它们可能深刻地影响着故事的进展与结局。比如,......

  1. 信息
  2. 作者简介
  3. 绪论 民间文学的共时研究法
    1. 一、什么是共时研究?
    2. 二、什么是形态研究?
    3. 三、什么是故事形态学?
    4. 四、什么是口头程式理论?
    5. 五、共时研究为什么排斥综合研究?
    6. 六、结语: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的关系
  4. 第一章 理想故事的游戏规则
    1. 一、故事的封闭特征
    2. 二、故事结局:稳定的游戏目标
    3. 三、故事的最简结构
    4. 四、推动情节发展的核心设置
    5. 五、在初始条件与既定目标之间设置障碍
    6. 六、游戏设置的通则与特则
    7. 七、打破常规,促成转折
    8. 八、结语:理解故事的10个要点
  5. 第二章 大团圆何以成为元结局
    1. 一、团圆之趣
    2. 二、不团圆无趣
    3. 三、精英知识分子对于大团圆的批判
    4. 四、没有国民性,只有世俗性
    5. 五、作为游戏终点的元结局
    6. 六、结语:主人公成婚并加冕为王
  6. 第三章 民间故事的稳定性与自由度
    1. 一、同题故事及其节点
    2. 二、节点的省略与遗失
    3. 三、附着性母题的自由度
    4. 四、故事节点的具体展开
    5. 五、偏离节点的后果
    6. 六、功能项是最小公倍数,节点是最大公约数
  7. 第四章 民间故事的无序生长及其最优策略
    1. 一、信息空白造成情节缺失
    2. 二、缺失形成紧张,补接无序生长
    3. 三、故事生命树的枝端模型
    4. 四、生命树主流枝干的竞择标准
    5. 五、竞择标准的作用机制
    6. 六、结语:节点之间一定存在最优路径
  8. 第五章 史诗可持续生长机制与叠加单元
    1. 一、中国现存史诗的演述状况及问题的提出
    2. 二、史诗演述初始条件的设定
    3. 三、史诗结构的可持续生长机制
    4. 四、回到原点:叠加单元的运算法则
    5. 五、叠加单元与相关结构理论的辨析
    6. 六、选择《罗摩衍那》的理由
    7. 七、《战斗篇》的情节基干
    8. 八、《战斗篇》叠加单元的一个特例
    9. 九、《战斗篇》全部叠加单元
    10. 十、《战斗篇》的结构模型
    11. 十一、以叠加单元解释史诗演述诸问题
    12. 十二、解释力的延伸:古典小说中的叠加单元
  9. 第六章 史诗英雄塑造对武侠小说的影响
    1. 一、英雄史诗与武侠小说的相似性
    2. 二、史诗英雄与小说英雄的叙事要素及功能
    3. 三、节外生枝的民间趣味
    4. 四、旧瓶装新酒,老地方的新故事
  10. 第七章 英雄形象塑造中的善恶对照模式
    1. 一、两种土壤种出的两种人生
    2. 二、质朴人性与机巧人性的对照
    3. 三、不同历史记忆的对照
    4. 四、兄弟对照模式的有限变异
  11. 第八章 英雄形象塑造中的“杀嫂”模式
    1. 一、亲近女色不是好汉的勾当
    2. 二、美貌佳人,惹祸的根苗
    3. 三、英雄犯错,“好酒”是“好色”的替代品
    4. 四、从“结义杀家”到“英雄杀嫂”的演进
    5. 五、“结婚”与“结义”的抉择
    6. 六、从“投名状”到“杀嫂仪式”
    7. 七、金庸对杀嫂故事的借用
    8. 八、传统主题在小说中的延续
    9. 九、有限变异:金庸的叙事改良
  12. 第九章 五行思维下的唐代月宫意象
    1. 一、唐诗五行思维与月神西金属性
    2. 二、唐玄宗梦游月宫之景象
    3. 三、诗人想象之月宫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