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节选

1987年 十七岁 这一年,是台湾来信的第五个年头,改革开放在田家明显让位于台海关系。本来,改革开放在这里就是口头上的,孙月华有心无力,现在,她连心都淡了。以她的意思,只要跟台湾搞好关系,自然等于改革开放。此话怎讲?台湾寄钱来了,都是美钞,少则几百,多则上千。 因之整个1980年代,田家虽一时忘了改革开放,却通过致力于“台海关系”,间接在进行改革开放。他家是闷声大发财,很逍遥的,每日上上班,不定什么时候就有美钞寄到。起头,孙月华还挺不好意思,两口子致信表示感谢,说,家里不缺钱,请勿再寄;我们正当年,足以自食其力;请爸爸保重身体,存钱以备不时之需。 那边回信说,芸儿、家明,这是我能力范围内的事。我孑然一身,几无家累。现在老了,更无须花钱,治病也是包免。我心有愧疚,一生未尽养育之责,就当是花钱赎罪,在我亦是安慰。 孙月华也就由他去了。挺高兴。 她对生父徐志海,本来并无印象,也谈不上多少感情。可是自从有了书信往来,又看了照片,自己简直就是他的复刻版,才知生养、再造之意,血缘多么神秘。她把心一疼,又感念,又委屈,又幸福,父亲死而复生,似乎她也复活了,徐晓芸还魂,与孙月华合二为一。她自己都觉得错乱至极。 信是寄到桑镇,上写“章映琦先生收转”,三舅公接了信,就送来城里,有时外婆和姨奶奶也会过来,大家一起读信、看照片,一边说些前尘往事。孙月华坐在旁边听,一副小女孩的神情,大人讲话,她不吱声,不时把眼睛眨一眨。祖上人来人往,一条街的繁华,住精舍,着锦衣,好个烟火华灯。她巴巴地看着她妈、她小姨、她三舅,这几个都是上了年岁的人,衣装寒素,风霜、劳苦全刻在额头、眼角、神情里。然而那边却是鲜衣怒马少年时。 孙月华偶尔会打断大人,问些细节,照样还是小女孩式的口吻,得到回答后,她点点头,很满足。当小女孩多么好,坐在大人身旁,地久天长。祖上的繁华她没经历过,可是听听也好,不胜向往。 每次接到台湾来信,家里就鬼鬼祟祟。田庄得知此事是1985年,彼时空气晴明,街上都出现了外国人,有传是法新社记者,走四川、上湖广,这一天来到清浦县,由县委宣传部派人跟着,拍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小县城。 田庄有个初中同学,前一阵随父母移居香港,她爷爷奶奶在那边,一家人过去奉养。田庄羡慕得不得了,回来说:“香港噢,翁美玲待的地方。她以后穿衣不知有多洋气!” 孙月华搞不大清翁美玲是谁,心里说,那也没什么,你外公还在台湾呢! 田庄说:“她去香港就不念书了,听说工厂都找好了。” 孙月华心上说,不怕!我们不去香港,我们将来去美国!我们也不当工人,我们是去留学!——原来,台湾来信说了,只要孩子们考上大学,就出资供他们赴美留学。 可是那年中考,田庄发挥失常,差点连县中都没考上。孙月华急了,看来美国梦要泡汤。这才找女儿谈了谈,又拿出一摞信来,说:“自己看去,只别告诉弟弟妹妹去,免得他们出去吹牛。海外关系以前是大忌,现在又颠了个儿,成了香饽饽。你外公说了,中国人好攀比,最仇富,要我们一家勤俭度日,低调做人。” 田庄想,这话主要是说给你听的! 孙月华又说:“美国,可不是开玩笑的,上天的节奏!这一步跨出去,可就大发了,把人甩出去十万八千里!你再看赵小红,考砸了吧?跟她妈去白云市场摆小摊了,常熟、绍兴去过好几回,为省几块钱住宿费,她娘儿俩睡在汽车站里,容易吗?哪个挣的不是辛苦钱!” 说完叹了口气,沉吟道:“你们这个年纪,一步错,步步错,真不是玩儿的。隔个十年二十年你再回头看,差别大了!” 隔个十年二十年,田庄确实回头看了,似乎并不像她妈说的,一步错,步步错。话是没错,但说错了时候。在她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学习并不是唯一的出路,甚至,考上大学也未见得就是出路。那时,条条大路通罗马,人群蜂拥而至,从四面八方赶来,都在往罗马奔去。 这中间倘或走错了路,不碍事,折回来就是。哪怕一条路走到黑,突然峰回路转亦有可能。你可以错,一错再错,没有指路明灯,大家都在幽暗中横冲直撞,而后,路就撞出来了,啊,那是一条通往罗马的路。 甚至,那些只想过过小日子的人,那些没理想、没朝气,那些平庸、守成的人……在往后的三十年间,不自觉都身陷其中,随着波浪汹涌,潮起潮落,从来就没停过。只要合上节奏,守株也能待兔。很多人稀里糊涂就暴富了,自己也搞不大清楚。 遍地都是机会,错过这一拨,还有下一拨。然而成功者只是少数,概率并不比任何时代更多。都说“有志者,事竟成”,错!也有成的,也有未成的,很多一败涂地的人,破产的、自杀的、入狱的……至老一声叹息,至死不能瞑目。无关志向、眼光、勇气、魄力;也无关胸怀、意志、诚信、道德。 田庄这几十年,她不知道成功者长什么模样,甚至,她都不知道什么叫成功。有钱人吗?身居高位者?名人、名流?名字见诸报端,人人仰羡,然而不消几年,名字就会被遗忘,荣光也随之泯然无迹。 一时荣显,不过是命运青睐,时代的陨石砸下来,总会落在一些......

  1. 封面
  2. 前折页
  3. 书名页
  4. 文前辅文
  5. 目录
  6. 文前辅文
  7. 前序
  8. 卷一 李庄与江城 |1970年—1979年|
    1. 1970年 出生
    2. 1971年 一岁
    3. 1972年 二岁
    4. 1973年 三岁
    5. 1974年 四岁
    6. 1975年 五岁
    7. 1976年 六岁
    8. 1977年 七岁
    9. 1978年 八岁
    10. 1979年 九岁
  9. 卷二 清浦 |1980年—1989年|
    1. 1980年 十岁
    2. 1981年 十一岁
    3. 1982年 十二岁
    4. 1983年 十三岁
    5. 1984年 十四岁
    6. 1985年 十五岁
    7. 1986年 十六岁
    8. 1987年 十七岁
    9. 1988年 十八岁
    10. 1989年 十九岁
  10. 卷三 江城 |1990年—1994年|
    1. 1990年 二十岁
    2. 1991年 二十一岁
    3. 1992年 二十二岁
    4. 1993年 二十三岁
    5. 1994年 二十四岁
  11. 卷四 广州 |1995年—2008年|
    1. 1995年 二十五岁
    2. 1996年 二十六岁
    3. 1997年 二十七岁
    4. 1998年 二十八岁
    5. 1999年 二十九岁
    6. 2000年 三十岁
    7. 2001年 三十一岁
    8. 2002年 三十二岁
    9. 2003年 三十三岁
    10. 2004年 三十四岁
    11. 2005年 三十五岁
    12. 2006年 三十六岁
    13. 2007年 三十七岁
    14. 2008年 三十八岁
  12. 卷五 广州、清浦与李庄 |2009年—2011年|
    1. 2009年 三十九岁
    2. 2010年 四十岁
    3. 2011年 四十一岁
    4. 终章
  13. 后折页
  14.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