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游戏——如何欣赏中国古典小说 (中华书局)_AZW3_MOBI_EPUB_周游

内容节选

性别颠倒的闹剧 明清小说中,女扮男装的情节层出不穷:比如战乱时,夫妻失散,妇人只身在路,为安全着想,扮为男人;或者作为独生女,父母双亡,要外出投奔亲戚,也只能女扮男装;或者年纪幼小,性征尚不明显,被父母带出去讨营生,也扮作男孩儿;又或者如才子佳人小说中,女子扮为男子,与情郎私会(1)——通常会有错认性别的误会,而结尾通常是鸳鸯聚合。女扮男的例子太多,我们着重讨论另一种相对罕见的“雌雄莫辨”:男扮女。 明末清初小说家坐花主人,著有短篇小说集《风流悟》,该书有八回(八篇独立的小说),第一回《图佳偶不识假女是真男 悟幼囤失却美人存丑妇》,讲述了一出性别颠倒的闹剧。主人公曹孟瑚从小定了亲,后来暴富,懊悔聘下的妻子丑陋,满心渔色美人。他的朋友许弄生,自告奋勇要帮他达成夙愿。出去郊游,遇到一位绝色佳人王小姐,曹孟瑚一见倾心,用巨银求许弄生设法。心思算尽,曹孟瑚终于见到了王小姐,俩人卿卿我我正要宽衣入港时,突然闯进来一群恶汉,以捉奸为名讹诈了曹孟瑚一千多两银子。好事不成,还损失巨财,曹孟瑚闷闷不乐,心里还想着那位王小姐。后来因为别的案子才知道,王小姐根本不是女子,而是一个叫孙韵士的俊美男子假扮的——这一切,都是许弄生和孙韵士串通,搞了一场扎火囤(2),狠狠敲了曹孟瑚一笔。更有趣的是,王小姐本来有两个美丫鬟,一个叫春云,一个叫绿梅——也是年轻男子假扮的。许弄生为了谋财,用心良苦,竟找了三个朋友来扮女人,可笑曹孟瑚色迷心窍,被瞒了个底儿朝天。 将性别对调,由此激发出情境错位与爱恨误会的欢笑闹剧,是古典作家常用的写作手段,这种笔墨具有强烈的游戏意味,喜剧效果非凡。《红楼梦》第十二回中,凤姐为了惩罚贾瑞,设下毒计,派贾蓉和贾蔷行事: (贾瑞)饿虎扑食、猫儿捕鼠的一般,抱住叫道:“亲嫂子,等死我了!”……那人只不做声,贾瑞扯了自己的裤子,硬邦邦就想顶入。忽见灯光一闪,只见贾蔷举着个蜡台,照道:“谁在屋里?”只见炕上那人笑道:“瑞大叔要肏我呢。” 这段情节中,贾蓉也算作男扮女,但贾蓉扮女可不是要奸谁,而是故意被奸,好抓人把柄——《水浒传》中鲁智深在桃花村戏弄小霸王周通,《西游记》孙悟空在高老庄揪打猪八戒,《说岳全传》牛皋戏弄黑虎,都是这一叙事类型的源头范例。 《醒世恒言》第八卷《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便是男扮女的故事。大宋景祐年间杭州府,刘家有一对儿女,男叫刘璞,女叫慧娘。刘璞定了孙寡妇的女儿珠姨为妻,珠姨有个弟弟叫孙润,小名玉郎。刘璞年纪渐大,父母要为他迎娶珠姨,谁想天有不测,刘璞生了重病,人事不省。刘璞父母想快速迎娶珠姨,当作冲喜。但孙寡妇听说女婿重病,心里不乐意,坚持要拖延婚期。刘家贿赂孙家人,说儿子的病不要紧,如期结婚便好。孙寡妇想出一条折中之计:儿子玉郎姿容俊俏,和女孩儿一般,便让他假扮姐姐,嫁到了刘家。刘璞病重,不能和他洞房。无中生有,刘母怕“新媳妇”独宿寂寞,让女儿慧娘陪“新嫂子”睡觉。玉郎是风流性子,见慧娘美丽,便在床上挑逗,二人将错就错,成就了好事。之后转转折折,刘璞病愈,事情却败露。刘家大怒,打起官司,加上玉郎、慧娘各自早定下了婚配,丑闻传出,几家人闹成一团,亏得本地乔太守,利落断案:刘璞和珠姨依旧婚配,玉郎和慧娘已有夫妻之实,也配成一对,两人各自定下的妻子、丈夫,也攒成一对儿。 好一出热热闹闹的世俗喜剧。“三言二拍”的魅力,就在于这种热辣生动而奇巧欢快的人间烟火气。男扮女的情况,许多都与同性恋爱故事交织在一起。古代龙阳文化自成一脉,断袖、分桃的典故人人皆知,大量古典小说中都有相关情节。在明清时代的福建、广东,盛行契弟文化,男色风气登峰造极(3),将俊美少年当作女儿嫁娶。《石点头》第十四回、《野叟曝言》第六十七回,都曾提及福建的这种现象,李渔进一步将这种奇风异俗写成了小说,《无声戏》第六回《男孟母教合三迁》(4),好男风的许季芳在妻子死后,聘娶男子尤瑞郎,两人情投意合,夫妻般生活在一起,瑞郎更是自阉,改名瑞娘,全身心做起“内人”来,在季芳死后,还教导他的儿子成材,上演了一出男孟母的佳话。 《儒林外史》中也有类似阴阳颠倒的情节,第二十九回《诸葛佑僧寮遇友 杜慎卿江郡纳姬》中,有个无赖破落户龙老三,“一副乌黑的脸,两只黄眼睛珠,一嘴胡子,头戴一顶纸剪的凤冠,身穿蓝布女褂,白布单裙,脚底下大脚花鞋,坐在那里。”这个龙老三明显和僧官有些暧昧瓜葛,见僧官有好事,便男扮女装,来打秋风。僧官愁着眉道:“龙老三,你又来做甚么?这是个甚么样子!”龙老三道:“老爷,你好没良心!你做官到任,除了不打金凤冠与我戴,不做大红补服与我穿,我做太太的人,自己戴了一个纸凤冠,不怕人笑也罢了,你还叫我去掉了是怎的?”这段描写令人捧腹,龙老三与和尚纠缠不清,为敲和尚一笔,换了女装,当着众人面公然做起太太,无耻又无赖。——不过,《儒林外史》中尽是沐猴而冠的牛鬼蛇神,像龙老......

  1. 书名页
  2. 作者简介
  3. 彩插
  4. 目录
  5. 出场:大风起于青萍之末
    1. 细水入海式
    2. 浓墨重彩式
    3. 琵琶遮面式
    4. 欲扬先抑式
    5. 一波三折式
  6. 视角:作者幽灵的寄生
    1. 鬼火磷磷闪现
    2. 幽灵悄然附身
    3. 自由穿梭的蝙蝠
    4. 幽灵现身说法
  7. 错位:盛世无饥馁
    1. 说话的隐喻
    2. 对时代的幽微回应
    3. 巧妙的讽刺
  8. 人物:贪看风景的英雄们
    1. 各人眼中的风景
    2. 穿过那片腥风血雨
    3. 象征化的生动
  9. 道具:礼物、镜子、雨
    1. 道具的生命力
    2. 修辞的胜利
    3. 作为象征的道具
    4. 运动的道具
    5. 幻形的道具
  10. 性别:安能辨我是雄雌
    1. 性别颠倒的闹剧
    2. 渔色的诡计
    3. 避难的手段
    4. 当性别暧昧时
  11. 层次:古典叙事的多宝塔
    1. 工整的话头儿
    2. 节奏的跌宕
    3. 排山倒海的文采
    4. 对白生色的妙招
    5. 情节的骨架
  12. 变奏:从春暖花开到凄风冷雨
    1. 文本温度的切换
    2. 交错中的光芒
    3. 变奏的驱动力
    4. 隐秘的变奏
  13. 本性:今日方知我是我
    1. 虎皮的穿与脱
    2. 本性的明与灭
    3. 丧失本性的悲剧
  14. 传承:吃橘莫忘洞庭湖
    1. 不可确证的真相
    2. 空间与动作的搬用
    3. 隐秘或明显的化用
    4. 穿越时空的暗号
  15. 说教:传统与时俗的双重压力
    1. 文以载道的偏差
    2. 警世醒人的幌子
    3. 时代的血泪
    4. 衍变中的说教
  16. 死亡:轻逸与黏滞
    1. 英雄的退场
    2. 疾病的隐喻
    3. 重力的不可抗
    4. 飞扬精神的折堕
  17.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