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治边思想研究_AZW3_MOBI_EPUB_李大龙

内容节选

两汉边疆思想观的论争与统一多民族国家边疆思想的形成黎小龙 徐难于两汉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疆域形成的重要时期。在两汉四百余年开疆拓土和边疆经略的进程中,始终伴随着激烈的边疆思想的论争。论争涉及面之广泛,延续时间之长久,影响之深远,均有深入研究和探讨的必要。本文拟从边疆观与治边观的角度,去探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边疆思想的形成。一、“无用”之论与“内诸夏而外夷狄”两汉边疆思想的论争,见诸史籍最为频繁、在当时颇为流行的论点,是“四夷”聚居的边疆地区乃“无用之地”。这种现象,固然与当时边疆思想论争的激烈、广泛有直接关系,同时也与《史记》《汉书》两书著者太史公和班固二人均认同“无用”之论的观念倾向且刻意彰显不无关系。“无用之地”说法的出现,并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边疆基本意义和价值否定的固定表述方式,始于西汉武帝时期。据载,元光年间(前134—前129),武帝为“西南夷”事,“诏使(公孙)弘视之。还奏事,盛毁西南夷无所用”。[1]元朔年间(前128—前123),公孙弘多次为“通西南夷”,置沧海、朔方郡上书谏阻,理由是“以为罢弊中国以奉无用之地”。[2]此时的巴蜀民众亦不堪“通西南夷”之负担,“蜀长老多言通西南夷不为用”,认为此举是“今割齐民以附夷狄,弊所恃以事无用”。[3]公孙弘、蜀长老的这两种表述,在西汉武帝之后的相当长时期内,成为相对固定的表述方式。《汉书·西域传》唐颜师古注“罢弊所恃以事无用”曰:“所恃,谓中国之人也。无用,谓远方蛮夷之国。”[4]显然“无用”之论是以否定边疆的意义、价值为据,反对武帝“征伐四夷,开置边郡”[5]开疆拓土的经略大业。所以,“无用之地”所包括的地域范围,是“四夷”分布的所有边疆地区。元帝时贾捐之提出:“非冠带之国,《禹贡》所及,《春秋》所治,皆可且无以为。”师古曰:“为犹用也。”[6]贾捐之的“无以为”之地,就是《禹贡》华夏九州“冠带之国”之外的所有边疆。“远方蛮夷之国”,均“无以为”,皆为“无用之地”。追溯其源,两汉“无用”之论对统一多民族国家边疆的意义和价值的否定,可上溯至秦李斯边疆思想及秦王朝对边疆经略的实践。主父偃谏伐匈奴,引秦鉴云:秦始皇伐匈奴,“李斯谏曰:‘不可。夫匈奴无城郭之居,委积之守,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利也,遇其民不可役而守也……靡弊中国,快心匈奴,非长策也。’秦皇帝不听,遂使蒙恬将兵攻胡,辟地千里,以河为境。地固泽卤,不生五谷”。[7]李斯的谏言,从农耕民族国家资源利益的角度,对构成北方边疆的两大要素即国土、人口资源的战略意义予以否定。国土,“得其地不足以为利也”,“地固泽卤,不生五谷”;人口,游牧迁徙,“遇其民不可役而守也”。可见,李斯谏言虽无“无用”之辞,却有“无用”之实,是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边疆“无用”之论的滥觞。汉初数十年,朝议以“且得匈奴地,泽卤,非可居也。和亲甚便”[8]为主流边疆观和治边观。显然,支撑和亲之约数十年的边疆观,即是对边疆国土意义和价值的否定。这时期的汉匈关系,以兄弟相称,孝文帝时,致书匈奴:“先帝制,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命单于;长城以内,冠带之室,朕亦制之。”[9]以长城为界,分为“引弓之国”和“冠带之室”两个对等之国,“以图长久,使两国之民若一家子”。[10]“无用之地”的基本内涵,就是对构成边疆的国土资源与族群(人口)的基本意义和价值之否定。这样的边疆思想,表现出浓厚的族群歧视和地域偏见。武帝继位之初的建元年间(前140—前135),汉朝内部曾为南方闽越、北方匈奴之事发生论争,其中淮南王安(谏伐闽越)及王恢与韩安国(匈奴和战)间的论争,常为后世引述。淮南王安云:“越,方外之地,剪发文身之民也。不可以冠带之国法度理也……以为不居之地,不牧之民,不足以烦中国也。”“臣闻越……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习于水斗,便于用舟,地深昧而多水险……得其地不可郡县也。”[11]朝议匈奴,韩安国力主和亲,云:“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强。”[12]以边疆民族习俗、习性和自然地理条件否定北疆国土意义和价值的倾向,在秦李斯和汉前期的边疆思想中已显现端倪。从汉武帝始,延至东汉,这种倾向越趋明显、严重。韩安国所谓匈奴“怀禽兽之心”,主父偃则直称:“夫匈奴……禽兽畜之,不属为人。”[13]至昭帝盐铁之论,称匈奴为“禽兽之国”“长诈之国”。[14]而以南方蛮夷为“禽兽”者,元帝时贾捐之之论最具代表性:“骆越之人父子同川而浴,相习以鼻饮,与禽兽无异,本不足郡县置也……弃之不足惜,不击不损威。其民譬犹鱼鳖,何足贪也!”[15]由边疆民族习俗、习性的特异而归之“禽兽”“鱼鳖”,由“禽兽”之性的“难得而制”而否定边疆国土的意义和价值,故而“弃之不足惜”,“本不足郡县置也”。可见,族群歧视的最终归结,是对边疆“无用......

  1. 扉页
  2. 信息
  3. 前言
  4. 目录
  5. 传统夷夏观与中国疆域的形成
  6. “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
  7. 中国民族思想的概念及发展脉络
  8. 古代治边观念的研究内容与主要特点
  9. 论中国古代治边思想的特点、演变和影响
  10. 古代“守中治边”“守在四夷”治边思想初探
  11. “五帝”世系与秦汉时期“华夷共祖”思想
  12. 战国秦汉西南边疆思想的区域性特征初探
  13. 试论秦汉“边郡”的概念、范围与特征
  14. 《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三传合一体例与两汉边疆民族思想
  15. 两汉边疆思想观的论争与统一多民族国家边疆思想的形成
  16. 两汉边防战略思想的发展及其主要特征
  17. 王符的治边思想
  18. 守在四夷:北魏北部边疆经略方针及其思想源泉*
  19. 高闾的务边思想及策略
  20. 高闾民族观述论
  21. 高欢民族关系思想初探*
  22. “极边”“次边”与宋朝边疆思想探析
  23. 宋太宗民族关系思想的演变及对宋初疆域形成的影响
  24. 元朝经营西南边疆的统治思想及治策*
  25. 略论明代士人的疆域观
  26. 明代“土流参治”再研究*
  27. 清前期治边思想的新变化
  28. 论雍正时期鄂尔泰苗疆治理思想的演变
  29. 清代中国与邻国“疆界观”的碰撞、交融刍议
  30. 试论左宗棠的荒政思想及其边疆救荒实践
  31. 后记
  32.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