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出版2022年豆瓣高分盘点-经管系列(套装共10册)_AZW3_MOBI_EPUB_瑞·达利欧

内容节选

22.2 介绍 22.2.1 布莱克—斯科尔斯只是理论 期权交易员虽然把所用的公式都称为布莱克-斯科尔斯-默顿公式,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们没有意识到,在过去一个世纪构建的所有期权公式中,被称为布莱克—斯科尔斯-默顿的公式(布莱克和斯科尔斯,1973;默顿,1973)是离他们所用实际公式最远的公式。而且在历史上的诸多公式中,它是唯一一个对价格跳跃和尾部事件具备脆弱性的公式。 首先,人们似乎在转录的过程中丢失了部分信息:实际上,布莱克、斯科尔斯[25]和默顿[172]从未提出过新的期权公式,他们只是将一个已经存在且众所周知的公式用新方法推导(或重新推导)成一种经济学理论。而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理论极易受到假设的影响。早在他们之前,期权对冲和定价就具备了更坚实的基础。布莱克—斯科尔斯—默顿的观点是,期权可以使用动态的方式进行对冲,从而转变为一种无风险工具,因为对冲后投资组合不再具备随机性。但实际上,布莱克、斯科尔斯和默顿所做的事情就是营销,他们找到一种方法让当时的经济学界接受了这一众所周知的公式,并且扭曲了它的本质含义。 图22.1 路易斯·巴舍利耶提出了基于期望的期权公式。它的基础假设比布莱克-斯科尔斯的动态对冲更加严谨,因为它不需要薄尾分布条件。很少有人能意识到,布莱克-斯科尔斯所谓的发现只是移除了标的证券的期望,而不是推导出新的公式。 他们的理论需要一些奇怪的、牵强的假设:交易层面的流动性、了解未来事件的概率分布(阿罗—德布勒式的新古典主义风格),更关键的是需要薄尾或温和随机的特定数学结构。[1]整个理论非常奇怪,对站在常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之外,依靠自身观察决策的实践者来说并不适用。简单来说,动态对冲理论在实践中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它可能会让你破产。除非你关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否则它毫无意义。布莱克—斯科尔斯—默顿的观点和公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一般均衡理论,它假设投资者充分了解未来的概率分布,且能通过连续交易降低风险(在数学上并不成立,且只在非常特殊的薄尾分布下有效)。而且导致问题的不仅仅是这些缺陷:期权交易员对这种理论并不买账,特别是投机的一般均衡理论,对交易员来说风险太大且极度不可靠。简单来说,正态理论不适合在不确定条件下指导决策(特别是在与我们所看到的经验证据长期不一致时)。人们也许可以根据投机理论做出决策,但在承担风险时要规避理论的脆弱性。 然而,职业交易员,包括作者(以及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内,一直有一种错觉,认为大家实际上使用的是布莱克-斯科尔斯-默顿公式,因为所有人都这样告诉我们,这种说法在各类文献和商学院的教学环节中多次被强化,而真实的原始资料早已遗失或被视为一种逸闻(默顿[174])。 图22.2 布莱克-斯科尔斯—默顿观点下典型的“风险降低”结果。图中是动态对冲组合的损益波动(非常标准的数据)。BSM确实“平滑”了波动,却暴露在巨大的尾部风险之下,这让人不禁想起LTCM的破产事件。其他期权公式则对罕见事件具备较强的鲁棒性,不会出现类似的结果。 回顾期权交易者一百多年来的实际行为模式,我们将在讨论中给出对期权定价和对冲的真实理解。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和许多职业一样,期权交易员有一条自己的手艺传承链。但问题在于,大学没有办法纳入这一类实践技能,导致该传承链条经常中断。实际上,业界多年来已经研究推导出了很多具备鲁棒性的模型,但经济学界拒绝承认或引用它们。这也导致交易员需要周期性地重新学习。例如金融咨询公司Leland O’ZBrien Rubinstein(LOR)在1987年对冲失败,但事件发生后却没有出现在任何公开的学术文献中(默顿[174],鲁宾斯坦[205],罗斯[203]),反过来动态对冲还被认为是一种标准操作。[2] 在学术研究中,对一些核心元素缺乏应用领域的实践反馈,可能会导致我们所看到的实验室模型和真实生态之间发生偏离。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如此多的金融学者致力于研究平稳回报,但之后用他们自己的理论交易却走向了破产。[3]而我们的路径完全不同,我们先通过多年的期权交易,经过上百万次对冲和上千次期权交易实践再走向理论。结合自身经验和部分被人们遗忘的期权交易知识,我们会纠正一些关于期权定价和对冲的误解,主要有两个误区: ·我们不得不等待布莱克-斯科尔斯-默顿公式出现,才能交易衍生产品、给期权定价以及管理期权组合。实际上,引入布莱克、斯科尔斯和默顿的观点增加了我们的风险,使风险管理走向倒退。简单来说,认为交易员依靠理论(哪怕是一般均衡理论)来给期权定价是一个误区。 ·我们使用布莱克-斯科尔斯-默顿公式。不,我们不用。 在讨论这些误区的时候,我们会着重关注那些隐藏在图书馆深处的期权理论文献(自下而上的推导),这还只是有记录的部分,不包含已经遗失的期权交易实践经验。 [1]布莱克、斯科尔斯采用的这些错误假设......

  1. 扉页
  2. 目录
  3. 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
    1. 扉页
    2. 目录
    3. 中文版序
    4. 如何阅读本书
    5. 引言
    6. 第一部分 世界是如何运转的
    7. 第二部分 500年世界发展史
    8. 第三部分 未来
    9. 附录 对世界主要国家现状与前景的计算机分析
    10. 致谢
    11. 审校后记
  4. 纳瓦尔宝典
    1. 扉页
    2. 目录
    3. 关于本书的重要说明
    4. 推荐序一 财富与幸福源自选择
    5. 推荐序二 一场反直觉的精神瑜伽
    6. 埃里克的笔记(关于这本书)
    7. 纳瓦尔·拉维坎特经历表
    8. 纳瓦尔亲述
    9. 第一部分 财富
    10. 第二部分 幸福
    11. 额外推荐
    12. 致谢
    13. 附录
    14. 信息
  5. 框架思维
    1. 目录
    2. 推荐序
    3. 第1章 框架思维
    4. 第2章 建构框架
    5. 第3章 框架底层要素之一:因果律
    6. 第4章 框架底层要素之二:反事实思维
    7. 第5章 框架底层要素之三:约束
    8. 第6章 重构框架
    9. 第7章 学习添加新的框架
    10. 第8章 多元框架并存
    11. 第9章 打造自己的认知框架
    12. 附录 建构和运用框架指南
    13. 注释
    14. 致谢
  6. 肥尾效应
    1. 扉页
    2. 目录
    3. 本书所获赞誉
    4. 合著作者
    5. 第一部分 肥尾及其效应介绍
    6. 第二部分 中数定律
    7. 第三部分 预报、预测和不确定性
    8. 第四部分 肥尾条件下的不均估计
    9. 第五部分 影子矩相关论文
    10. 第六部分 元概率相关论文
    11. 第七部分 肥尾下的期权交易与定价
    12. 参考文献
    13. 信息
  7. 问题即答案
    1. 扉页
    2. 目录
    3. 推荐序 创新与提问
    4. 前言 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5. 第1章 什么是比找到新答案更艰难的任务
    6. 第2章 是什么阻止了我们提问
    7. 第3章 “问题风暴”的效果如何
    8. 第4章 谁会为错误欢呼雀跃
    9. 第5章 为什么要自寻不快
    10. 第6章 你能否缄口不言
    11. 第7章 如何引导能量
    12. 第8章 如何培养下一代提问者
    13. 第9章 聚焦最宏大的问题
    14. 后记 你会向自己提出什么问题
    15. 致谢
  8. 趋势2030:重塑未来世界的八大趋势
    1. 扉页
    2. 目录
    3. 推荐序一 2030年的世界将大不同于今日的世界
    4. 推荐序二 畅想2030年的世界与中国
    5. 推荐序三 世界变局和中国机遇
    6. 前言 看见2030年
    7. 1 人口大逆转
    8. 2 银发族引领新潮流
    9. 3 新兴市场的中产阶级
    10. 4 女性影响力增加
    11. 5 城市成为变革引擎
    12. 6 技术创新与未来
    13. 7 共享与协同经济
    14. 8 加密货币与区块链
    15. 总结 2030年的七个生存指南
    16. 后记 新冠肺炎疫情如何加剧世界变局
    17. 致谢
    18. 资料来源
    19. 信息
  9. 金钱博弈
    1. 扉页
    2. 目录
    3. 专家热议
    4. 关于“私市股权”的特别说明
    5. 推荐序
    6. 前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7. 序曲 一掷万金
    8. 第1章 钱能通神
    9. 第2章 火中取栗
    10. 第3章 白衣骑士
    11. 第4章 物是人非
    12. 第5章 流水无情
    13. 第6章 双重身份
    14. 第7章 峰峰相连
    15. 第8章 主帅上阵
    16. 第9章 波澜再起
    17. 第10章 阴云密布
    18. 第11章 最后通牒
    19. 第12章 峰回路转
    20. 第13章 一鼓作气
    21. 第14章 前程险阻
    22. 第15章 破旧立新
    23. 第16章 狮子开口
    24. 第17章 鹬蚌相争
    25. 第18章 鹿死谁手
    26. 尾声
    27. 附录 商业银行入门
    28. 致谢
  10. 卓越基因
    1. 扉页
    2. 目录
    3. 推荐序一 优秀,是卓越最大的敌人
    4. 推荐序二 不要把成功的必要条件,当成充分条件
    5. 序言 本书的源起
    6. 第一章 我和我的导师比尔
    7. 第二章 人才优于愿景
    8. 第三章 领导职能与领导风格
    9. 第四章 愿景
    10. 第五章 运气偏爱坚持
    11. 第六章 从优秀到卓越的路径图
    12. 第七章 战略
    13. 第八章 创新
    14. 第九章 战术卓越
    15. 致谢一
    16. 致谢二
    17. 初版序言
  11. 金钱永不眠Ⅱ:那些博弈、兴衰与变迁
    1. 扉页
    2. 目录
    3. 序 一入江湖岁月催,不胜人间一场醉
    4. 卷一 借历史的酒,浇今日的块垒
    5. 卷二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6. 卷三 金融学那点事
    7. 附录
  12. 意识的解释
    1. 扉页
    2. 目录
    3. 推荐与赞誉
    4. 导读暨推荐序(Ⅰ)
    5. 导读暨推荐序(Ⅱ) 理解意识——从笛卡儿到丹尼特
    6. 前言
    7. 第1章 序幕:幻觉如何可能?
    8. 第一部分 问题和方法
    9. 第二部分 心智的经验性理论
    10. 第三部分 意识的哲学问题
    11. 附录A 给哲学家
    12. 附录B 给科学家
    13. 参考文献
    14. 译后记
    15. 再版译后记
    16.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