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路德:一项精神分析与历史的研究_AZW3_MOBI_EPUB_埃里克·埃里克森

内容节选

第二章 唱诗班中的发狂1.路德为何发狂?与路德同时代的三个人(他们中无一人后来成为路德的追随者)都曾回忆道,在路德二十多岁的某个时候,他突然在埃尔福特修道院(the monastery at Erfurt)的唱诗班中跌倒在地,如同着魔一般,用公牛般的声音怒吼道:“Ich bin's nit! Ich bin's nit!”1或“Non sum! Non sum!”2。前者德语的版本最好译为“我不是!”,而后者拉丁语则为“不是我!”。知道马丁此时此刻的咆哮是用拉丁语还是德语将会很有趣。但是这三个人只对当时情景下什么扰乱他如此之深表示一致同意:那时正在读经,读到基督治愈了一个哑巴恶魔(dumb spirit)附身的人3。这只能参考《马可福音》第九章第十七节中的这段经文:“众人中间有一个人回答说:夫子,我带了我的儿子到你这里来,他被哑巴鬼附着。”这几位记录者认为年轻的路德也被恶魔附身——这被认为是一种中世纪宗教和精神病学之间的边缘病症——他展现着魔了的自己,正如他大声地试图否认它。“我不是”这句话可以被看成一个孩子对某个叫着他名字辱骂的人的抗议,这种辱骂以令人讨厌的形容词为特征:这人愚蠢、哑巴或恶魔附身。我们将首先讨论这件所谓的大事在路德生命史中的位置,然后再讨论它在路德传记中的地位。修士马丁在21岁时进入埃尔福特的奥古斯丁布莱克修道院(the Black Monastery of the Augustinians)。在一次激烈的雷暴雨中,伴随着极端的痛苦,他立誓修道。他未经父亲的允许突然离开了埃尔福特大学,在那里他刚刚获得了文学硕士学位的高级荣誉。在成为修士的背后,他那野心勃勃的父亲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使他接受了多年严格的学校教育,他的父亲想让他学习法律,因为这个专业在当时是进入政界的跳板。摆在他面前的是多年以来最激烈的内心冲突和频繁的对病态宗教的顾虑;这些最终导致他放弃了修道生活,而在普遍反对中世纪罗马教皇的革命中成为了精神领袖。因此,唱诗班中的发狂,正是他父亲为他安排事业时期的结束;也是他的修道境遇在“圣神”的开端之后开始陷入困境之时,也是他的未来正在黑暗中萌芽之时。这个未来被他界定为只有在最严格(或最模糊)的状态下是神圣的,也就是说,是某种意义上的精神使命。很难想象这个青年人,后来变得如此伟大和成功。那些年,他冒着万劫不复的危险所抓住的机会,是成就他后来伟大的考验和条件。因此我将列举出一些日期,这可能对读者有所帮助。马丁少年时期的重要事件(1)1483年马丁出生。1501年17岁,进入埃尔福特大学。1505年21岁,获得硕士学位,在雷暴雨中立誓进入修道院。1507年以后23岁,成为一名神父并主持了他的首次弥撒;然后就陷入了极度的怀疑和顾虑之中,这可能引发了“唱诗班中的发狂”。1512年以后28岁,成为神学博士;在维滕贝格大学首次发表关于《诗篇》的演讲,在那里他经历了“塔中的启示”。1517年32岁,在唱诗班发狂后近十年,他在维滕贝格的教堂门口钉上了他的《九十五条论纲》(ninety-five theses)(2)。唱诗班中发狂的这件事一再被否认就如同它一再被重复;但即使是那些想要否认它的人也为它着迷。德国神学教授奥托·谢尔(Otto Scheel),也是路德早年史料的资深编纂者之一,断然否决了这件事,并将其追根溯源到早期约翰内斯·科希休斯(Johannes Cochläus)于1549年撰写的一本让人讨厌的路德传记4。然而,谢尔自己却很难让这件事就此过去。即使贬低它,他也仍然赋予这件事很高的宗教意义。“尼古拉斯·托勒提尼斯(Nicolaus Tolentinus),也是如此,”他写道,“当他跪在圣坛前祈祷时,也被黑暗之王所侵袭,但是恰恰在这明显的有意义的(sinnfaellig)与恶魔的斗争中,尼古拉斯证明了他自己是主选择的铠甲……如果他也必须以同样有意义的方式与魔鬼作战,我们是否可以将这算作对路德的诅咒?”5他向天主教的反对者说:“为什么不使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这件事?”在一个脚注中,他又问了这老生常谈的问题:“难道说保罗奇迹般的转变也是病态的?”顺便说一句,谢尔在他关于路德发展资料、忠实地重复了科希休斯的著名文集中,犯了一个非常罕见的错误:他暗示所讨论的马丁的那个故事来自《马可福音》第一章第二十三节,“在会堂里,有一个人被污鬼附着,喊叫着说”,然后被基督禁言6。然而,有关哑巴(surdus)或哑巴恶魔(mutus daemonius)的故事,是很难出现在这么前面的一章的。谢尔是一位新教的神学教授。他的首要任务是用神的启发来解释那些无意识的攻击和过度焦虑所导致的疯狂、那些幻想的时刻以及那些挥之不去的绝望——这些绝望时不时地困扰着青年路德,更多地困扰着成年人。对谢尔而言,这些状态,全是精神上的(geistlich),而不是心理上......

  1. 书名页
  2. 目录
  3. 推荐序一 悬宕,人生之必要
  4. 推荐序二 内向超越,东西方的相遇
  5. 序言
  6. 第一章 个案与事件
    1. 1.同一性危机与青年路德
    2. 2.精神分析的意义
    3. 3.意识形态与自我身份认同
  7. 第二章 唱诗班中的发狂
    1. 1.路德为何发狂?
    2. 2.再次提出解释的原因
    3. 3.心理学视角下的青年路德
    4. 4.青年时期的悬宕
  8. 第三章 对谁服从?
    1. 1.马丁与他的父亲母亲
    2. 2.学生时代的马丁
    3. 3.重大转折:路德的皈依
  9. 第四章 全有或虚无
    1. 1.同一性扩散
    2. 2.比拟希特勒
    3. 3.形而上学的焦虑
    4. 4.早期的“基本信任”
    5. 5.反抗父亲
  10. 第五章 首次弥撒与死胡同
    1. 1.实习修士生涯
    2. 2.与天主教的婚姻
    3. 3.平静水面下的汹涌波涛
  11. 第六章 “真意”的含义
    1. 1.罗马之行
    2. 2.宗教哲学与同一性
    3. 3.在维滕贝格的讲学
    4. 4.路德的释义学与真意
  12. 第七章 信仰与愤怒
    1. 1.反叛还是妥协?
    2. 2.同魔鬼的斗争
  13. 第八章 结语
    1. 1.祷告与内省
    2. 2.生命发展阶段:同一性的渐成论原则
    3. 3.完善危机
    4. 4.在早期基本信任中寻求信仰
    5. 5.遥望瓜达拉哈拉
  14. 注释
  15. 索引
  16.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