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与中华民国_AZW3_MOBI_EPUB_柯伟林

内容节选

第三章 联系的建立1926—1931 1927年10月8日,马克斯·鲍尔上校装扮成“德骚号”货船上的一名通信官员前往中国,这艘船属北德意志劳埃德公司,通常是不载客的。11月15日,鲍尔抵达香港并旋即转往广州。在那儿,一位能说德语的教授朱家骅把他介绍给了李济深将军,李是广东国民党联军的统帅和广州的实际控制者。但李济深在当晚去了上海,数小时后,张发奎将军的部队便把他的政府推翻了。鲍尔觉得,对如此混乱的局面保持一定的距离观察更好,他回到了香港。当李的军队于12月重占广州时,鲍尔又回到这座城市,正好赶上看到了1920年代中国共产党人最后的抗争——“广州公社”。在短短的几个星期里,鲍尔亲身观察到了他的新雇主们前进路上的两大障碍——军阀主义和共产主义。 (1) 但谁是他的雇主呢?他们为什么要雇他?德国外交部的资料推测,李济深曾聘鲍尔为其执掌“总参谋部”, (2) 但实际上连鲍尔本人也不能肯定有这一任命。1926年3月,他从充任军事顾问的阿根廷返回德国,与德国、瑞士及荷兰的军火商们交往密切。1927年春,“广州”政府的代表们与他接触,征询他在军事和工业规划方面的建议并邀他去中国。他当即就承应了下来。出发前,他用了几个月时间与德国和瑞士的工业公司商谈,以确保成为容克斯飞机公司和厄尔康军火企业在华的独家代理人。 (3) “现在,我正在去中国的途中,”鲍尔11月1日在船上写信给一位受雇于容克斯公司的朋友,“我希望能在1928年初回来,到那时,事态会更明朗,我将有机会得到可能对我们有用的印象,听到可能对我们有用的消息。” (4) 鲍尔是位向命运挑战的勇士,他决心在中国为自己的军事一经济组织才能寻找一条出路,并在此过程中,使中国成为德国工业出口一个主要市场。在一个短短的时间里,他为中德合作的十年创立了制度化的框架,并刺激起德国工业界对闯出一条通往中国市场的全方位的新道路的兴趣。 在中国,对马克斯·鲍尔的聘用,反映了孙中山创立的国民党在内政和外交两方面转向新的开端。国民党在1926—1927年获得的令人震惊的成功,至少为中国的国家统一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聘用鲍尔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因此,在讨论鲍尔的使命和伴随而来的德国工业界的努力之前,我们首先必须面对的是他被召到中国的背景和他受雇于中国的重要性。 对德国顾问的选择 1923年孙中山在苏联顾问帮助之下所开展的运动,是建立在国民党与初出茅庐的中国共产党及各类军阀之间的一个不稳固的联盟之上的。该联盟是由共同的民族主义和反帝情绪所维系。这一基础在北伐的第一阶段(1926—1927)充分发挥了作用,至少在名义上统一了长江以南的国土。但成功到来之时,联盟存在的基石随之消失。当1927年4月占领上海之后,国民党最具实力的军事将领蒋介石断然与左派决裂,并在地方军事将领的协助下,运用各种政治花招,在与共产党及国民党内左派的斗争中渐渐占了优势。共产党人1927年广州暴动的失败,使中共的活动只能局限在内地,尤其是华南中部的江西省农村地区。 (5) 国民党与苏联的联系是国共决裂的受害者之一。与苏联的联盟在1926年3月变得十分紧张,当时蒋拘留了几个“不忠实的”左派分子和苏联顾问。然而,局势暂时平静了下来,“北伐军”于6月正式出发,蒋在苏联的支持下出任总司令。在广州的党和政府机构分别交由蒋的支持者张静江与谭延闿领导。 (6) 可是,当蒋的国民党“右派”为一方和共产党及国民党“左派”为另一方的斗争在1927年1月初因南昌与武汉两个对立政府的建立而日益加深时,右翼分子已在秘密寻求苏联之外的援助。 1926年11月,受过德式教育并任教于广州中山大学的朱家骅博士写信给德国工程学会会长考拉德·马特楚斯(Conrad Matschoss)教授,恳求他为广州兵工厂的建设推荐专家。 (7) 当这封信1927年3月传到马克斯·鲍尔手上时,求助范围已大大地扩张了。马特楚斯将朱家骅介绍给了埃里克·鲁登道夫(Erick Ludendorff)将军。据说鲁登道夫提供了高级军事顾问的名单。 (8) 有一份资料表明,刚退役的冯·塞克特将军“大约在1926年”就被推荐为国民党军事顾问的候选人。据说塞克特拒绝了,将机会转给乔治·魏采尔将军,后者也拒而未受。鲍尔因此而获引荐。 (9) 根据鲍尔文件中对此事不完全的记载,鲍尔是被邀请对华南的经济发展提供建议。但他在1927年4月为中国人写下的第一个备忘录中,却有一部分题为“一支现代化军队的组建”,包括有关武器的详尽介绍及其他与此计划有关的基本要素。备忘录和其他的建议先给了朱家骅在德学习的侄子朱谦,由他转交给其叔叔。这清楚地说明,鲍尔从一开始就不仅与经济发展的问题有关,还可能与国民党军队的重建有关。 (10) 鲍尔是应“广州政府”的邀请,并为它写下了第一份备忘录。可在广州的政府又是什么呢?当朱家骅第一次致函马特楚斯时......

  1. 鸣 谢
  2. 绪 论
  3. 第一章 1914年之前德国在中国
  4. 第二章 德中关系的重新起步
  5. 第三章 联系的建立1926—1931
  6. 第四章 国民党的工业战略1931—1933
  7. 第五章 新的关系1933—1936
  8. 第六章 朴素、法西斯主义和“新生活”
  9. 第七章 德国与中国的现代化1935—1937
  10. 第八章 尾声1938—1941
  11. 结 语
  12. 缩略语
  13. 参考书目
  14. 新版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