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悼人(获第141届直木奖,日本推理文学大奖、推理作家协会奖得主天童荒太作品)_AZW3_MOBI_EPUB_天童荒太

内容节选

第四章 伪善者 (莳野抗太郎-II) 1 进入编辑部,第一张桌子上常备好几种零食,还有咖啡之类的饮料,以备熬夜加班者不时之需。莳野抗太郎一大清早还没吃早餐就被叫来,于是用纸杯喝了两杯咖啡,又将饼干、薯片等点心塞进嘴里。 “不能准备更像样点儿的食物吗?报社的面子往哪儿搁?” 莳野把沾满盐的手指舔得“咂咂”作响,以响彻整个编辑部的声量说道。 “想嫌东嫌西,你也出份子钱呀!一个月一千日元都舍不得出的人少废话!” 从他的视线死角处传出中年女子的声音,是负责图片彩页的资深前辈,正是由她向编辑部的众人集资购买点心。 “又不是小孩子的生日会。拿偶像明星的性丑闻去恐吓经纪公司,叫他们吐出来一些钱啊!” 莳野没有特指地大声咆哮,又将甜甜圈塞入口中。 大概是听到了他的声音,海老原叫了一声“小莳”,从座位上向他招手。一群人围在海老原面前,有新人成冈、海老原隔壁小组的组长川场和一名陌生的年轻女子。 “敝姓野平,立志成为记者,请让我在这里多多磨练。” 川场那个小组的女记者两周前请了产假,眼前的年轻女子去年刚进公司,原本待在业务部,据说是因人事异动而调过来的。她简洁利落的说话方式令莳野想起了前妻。前妻原本是另一家周刊杂志的记者。当年莳野一面担任晚报的记者,一面兼职替那家周刊杂志的情色报道搜集资料,因而和负责该版面的前妻结识。如今向他打招呼的年轻女子虽然长相和体形都不像前妻,却令莳野的心湖泛起一阵小小涟漪。 “小莳,你带她去采访下谷的那起老夫妇被杀案,教她采访的基本功。” 川场说道。成冈刚进编辑部时也是如此,主管们的想法似乎都是把新人丢给莳野这个编辑部的头号麻烦人物,好让新人对恶性事件、对涉事人产生免疫力。 “听说她也想见识小莳的工作方式。” 海老原说道,语调比平时更加柔和。接着,川场补充说:“北海道三部曲使你声名大噪,公司里好像有你的粉丝了!” 莳野从北海道出差回到东京之后,将石狩市的流氓枪击事件写成了如下报道: 中学时同窗的两个男人受社会排挤,因此加深了友谊,虽然沦为地痞流氓,却相互扶持,直到其中一人与堕入风尘的初恋重逢……他痛改前非,正打算和初恋脚踏实地地过活,却因为好友嬉闹着尝试俄罗斯轮盘游戏而一命呜呼。 他们的一生所谱写的青春悲歌,被称赞“不像嗜血野的文风”,在公司内广受好评。海老原也对莳野说:“我就是要这种报道。”读者的反应更是热烈。杂志的抽奖回函一向通过问卷来征询、评选出读者最感兴趣的报道,莳野的报道一跃上升为当期第四名。平时,占据前几名的总是特辑小组的报道,策划版的报道能进入前五名是史无前例的。 除了这篇,还有没有北海道的新闻?在海老原的要求下,莳野以阴雨绵绵的北国短暂的夏天为背景,讲述了一名热爱棒球的少年车祸身故三年后,他的父母依然在案发现场供奉花束的故事,并附上当时以手机拍摄的、被雨水打湿的百合花以及画在花束缎带上的球棒——绝对是“锦上添花”。连主编都对他说:“我好感动。能不能以这种风格再写一篇?我为你腾出版面。” 莳野犹豫了老半天,最后写出了被母亲的情人凌虐致死的婴儿的故事。住在同一栋公寓里的两名六岁女童如今仍心疼地回想起婴儿,哭着告诉记者:“他的脸颊好软,头发好浓密。”标题确定为《两位祈祷的天使》,照例附上当时所拍摄的两名女童在胸前双手合十的照片。这篇报道在公司内好评如潮,而且因为从另一种角度批判了虐童事件,以致在杂志上开设专栏的某知名评论家都来函评论。海老原不动声色地对莳野说:“你的续约大概没问题了。” 莳野一点儿也不开心。关于石狩的报道固然是出自潜意识,但接下来的两篇报道显然是因意识到某个男人的行动。下笔之际,莳野无法否认,自己试图触碰人内心纤细的部分,明明觉得那不是自己的腔调,却忍不住往那个方向落笔。如果可以,莳野希望交稿后不被采用。如果主编怒斥“这篇狗血报道是怎么回事”而将稿子退回,莳野或许就能强化自己对那个男人的负面认知。然而,主编善意地接纳了第一篇、第二篇报道。莳野猜想“这次大概不会再被采用了吧”,把第三篇报道写得更加温情,结果竟然被揶揄有了粉丝。 “如果跟着我,与其学跑新闻,不如学学我走路的公狗腰,还能学得更多。” 莳野发牢骚似的抛下这么一句话,走向门口。成冈他们马上追上去。 莳野在报社前拦下出租车。一直欲言又止的成冈说:“呃,现在才说晚了点儿,但莳野先生这次的报道,我也看得津津有味。” 拔高的语调令莳野心里不是滋味,想回他一句“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又嫌麻烦,于是一坐上出租车就占据里面的座位,假装睡觉,直到目的地。 从上野乘车到下谷,在鬼子母神社[7]前下车。乌云密布,天气闷热。沿着神社和零星散布着商店的街巷往里走,攀爬在各户人家院墙上的牵牛花伸展着藤蔓,使得小巷越发狭窄。 在一间这样的老房子里,一名六十三岁的男子和同岁的妻子于一个月前被杀害。警方朝强盗入室杀人的方向侦办,但在三天前,一名因偷窃被逮捕的五十六岁失......

  1. 信息
  2. 楔子
  3. 第一章 目击者
  4. 第二章 保护者
  5. 第三章 伴随者
  6. 第四章 伪善者
  7. 第五章 代辩者
  8. 第六章 旁观者
  9. 第七章 搜索者
  10. 第八章 照护者
  11. 第九章 理解者
  12. 尾声
  13. 谢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