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谈社•诸子的精神(套装共六册)(日本汉学研究大家所著,展现先秦时期诸子的思想。现代国际视野下千年经典的别样解读。后浪出品)_AZW3_MOBI_EPUB_金谷治

内容节选

第十卷 万章章句下 本卷由九章构成。原书的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和第七章的中心内容是孟子和万章就君臣关系、君子的就业问题的问答。不过,君臣关系是列国对峙的战国时期特有的问题,缺乏现代意义,因此我只选择了其中的第五章。原书的第一章将伯夷、伊尹、柳下惠等圣人与孔子进行了比较论述,是本卷比较出彩的部分,因此在这里与原书的第八章和第九章一起介绍给大家。第八章主张尚友,也就是以古代的历史人物为朋友。第九章是孟子和齐宣王关于卿,也就是大臣的种类以及王的退位的讨论。 即使在今天的中国社会,朋友关系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卷中提出的“尚友”一词表达了中国对于朋友的理想。该词出自《孟子》这部古典作品,显示出在现代中国社会,古典作品保持着多么深层的势力。 对孔子的赞美 【一】 孟子曰:“伯夷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②,懦夫③有立志。伊尹④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⑤裸裎⑥ 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孔子之去齐,接淅⑦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 【注释】 ① 在《论语 》《孟子》中多次出现的商朝末期的贤人。《论语》中是伯夷、叔齐兄弟俩一起出现的,而《孟子》中则只有伯夷一人出现。据说,他虽然身为孤竹君的嗣子,但却把国家让给弟弟,自己则效力于商朝,后来因为厌恶暴君纣王而投奔了周文王。周武王讨伐纣王时,他表示反对,并隐居到了首阳山,最后饿死。 ② “顽”的本义是没有棱角。“顽夫”指懒惰、散漫而又贪得无厌的人。“廉”是指有棱角,界限分明,不该拿的钱不拿,也就是指清廉的人。 ③ 懦弱的人。 ④ 有莘氏女儿的厨师。因为有莘氏女儿嫁给了商朝的汤王,他也跟着侍奉汤王,后来成了大臣。被认为是商朝开国的功臣。 ⑤ 脱衣服。 ⑥ 赤身裸体。 ⑦ “淅”指淘米水。此处说的是淘洗好的米来不及煮,拿在手里就出发了。 【译文】 孟子说:“伯夷眼睛不看丑陋的色彩,耳朵不听不好的音乐。不是理想中的明君,就不愿为其效力;不是理想中的人民,就不愿居高临下地使唤他们。天下治理得很好,他就出来做官;天下大乱,他就辞官隐退。行暴政、有暴民的地方,他是待不下去的。和村民坐在一起,他感觉就像是穿着礼服,戴着礼冠坐在泥泞的道路或是炭灰上一样。在商朝暴君纣王的那个时代,他住在北海的海滨,等着天下变清平。因此,听说过伯夷作风的人,贪婪者会变得清廉,胆小者会变得有志独立。商朝的开国功臣伊尹说:‘不管什么样的君主,只要为其效力,都同样是君主;不管哪里的人民,只要居高临下使唤他们,都同样是人民。’天下治理得很好的时候他也出来做官,天下大乱的时候他还是做官。他说:‘上天生下这些人民时,就是要让先知道事理的人开导后来想知道事理的人,让先开悟的人开导后来想要开悟的人。我就是上天生下的人民中先开悟的人。我想要让其他人民领悟尧舜之道。’如果天下的人民中哪怕只有一名男子或一名女子没有受到尧舜之道的恩惠,他就觉得好像是自己把他们推倒在阴沟里一样。伊尹觉得自己承担着天下的重任。柳下惠不以侍奉昏君为耻,也不拒绝当小官。一旦到了自己的岗位上,他不会隐藏自己的才能,一定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处理事情。即使被社会遗忘,他也无所谓;即使生活困苦,他也不伤悲。即使和村民坐在一起,他看上去也很开心,似乎不舍得离开,他说:‘你是你,我是我。就算你在我旁边把衣服脱得精光,也跟我毫无关系。’听说过柳下惠作风的人,心胸狭小者会变得宽大为怀,人情淡薄者会变得有人情味。孔子离开齐国的时候,手里捧着刚淘好还没晾干的米就匆忙出发了。离开鲁国的时候,他说:‘走慢一点吧。’因为这是离开父母国家时的礼节。该快的时候就快,该慢的时候就慢,该隐退的时候就隐退,该做官的时候就做官。这就是孔子的做法。” 孟子又说:“伯夷是圣人中的清高型,伊尹是圣人中的责任感型,柳下惠是圣人中的和谐型,孔子是圣人中的历史综合型......

  1. 总目录
  2. 老子读本
    1. 前 言
    2. 凡 例
    3. 老子道德经 上篇1.道可道(世界万物之始源——“道”)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别受限于俗世间的价值)3. 不尚贤(理想中的政治1)4.道冲(“道”的作用)5.天地不仁(理想中的政治2)6.谷神不死(“道”的作用2)7.天长地久(于“无私”之劝诫)8.上善若水(不争之德1)9.持而盈之(抽身之时)10.载营魄抱一(圣人之德)11.三十之辐(“无”的作用)12.五色令人目盲(奢靡使人疯狂)13.宠辱若惊(自身比俗世间的价值更重要)14.视之不见(“道”的体验1)15.古之善为道者(“道”的体验2)16.致虚极(“道”的体验3)17.大上下知有之(理想中的政治3)18.大道废,有仁义(无用的仁义)19.绝圣弃智(回归朴素)20.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孤独之歌)21.孔德之容(“道”的体验4)22.企者不立(旧第二十四章)(多余的行为)23.曲则全(旧第二十二章)(不争之德2)24.希言自然(旧第二十三章)(于“沉默”之劝诫)25.有物混成(“道”的姿态1)26.重为轻根(劝诫之轻举妄动篇)27.善行无辙迹(自然的举止)28.知其雄,守其雌(返璞归真之路)29.将欲取天下(于“无为”之劝诫)30.
      1. 1.道可道(世界万物之始源——“道”)
      2.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别受限于俗世间的价值)
      3. 3. 不尚贤(理想中的政治1)
      4. 4.道冲(“道”的作用)
      5. 5.天地不仁(理想中的政治2)
      6. 6.谷神不死(“道”的作用2)
      7. 7.天长地久(于“无私”之劝诫)
      8. 8.上善若水(不争之德1)
      9. 9.持而盈之(抽身之时)
      10. 10.载营魄抱一(圣人之德)
      11. 11.三十之辐(“无”的作用)
      12. 12.五色令人目盲(奢靡使人疯狂)
      13. 13.宠辱若惊(自身比俗世间的价值更重要)
      14. 14.视之不见(“道”的体验1)
      15. 15.古之善为道者(“道”的体验2)
      16. 16.致虚极(“道”的体验3)
      17. 17.大上下知有之(理想中的政治3)
      18. 18.大道废,有仁义(无用的仁义)
      19. 19.绝圣弃智(回归朴素)
      20. 20.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孤独之歌)
      21. 21.孔德之容(“道”的体验4)
      22. 22.企者不立(旧第二十四章)(多余的行为)
      23. 23.曲则全(旧第二十二章)(不争之德2)
      24. 24.希言自然(旧第二十三章)(于“沉默”之劝诫)
      25. 25.有物混成(“道”的姿态1)
      26. 26.重为轻根(劝诫之轻举妄动篇)
      27. 27.善行无辙迹(自然的举止)
      28. 28.知其雄,守其雌(返璞归真之路)
      29. 29.将欲取天下(于“无为”之劝诫)
      30. 30.以道佐人主者(何谓战争1)
      31. 31.夫兵者不祥之器(何谓战争2)
      32. 32.道常无名(理想中的政治4)
      33. 33.知人者智(修养内在比外表更重要)
      34. 34.大道泛兮(“道”的姿态2)
      35. 35.执大象(“道”的作用3)
      36. 36.将欲歙之(倒转思考)
      37. 37.道常无为(理想中的政治5)
    4. 老子道德经 下篇38.上德不德(自以为是的“智慧”)39.昔之得一者(立足于“道”)40.上士闻道(旧第四十一章)(“道”的姿态3)41.反者道之动(旧第四十章)(“道”的作用4)42.道生一(柔软的分层)43.天下之至柔(无为之利)44.名与身孰亲(财产之所害)45.大成若缺(中空之妙)46.天下有道(知足)47.不出户(观己自省)48.为学日益(成就“无为”)49.圣人常无心(无心的圣人)50.出生入死(理想中的养生)51.道生之(“道”与“德”)52.天下有始(回归于为母之“道”)53.使我介然有知(向着大道前进)54.善建者不拔(“道”的功德)55.含德之厚(婴儿的譬喻)56.知者不言(“玄同”之人)57.以正治国(理想中的政治6)58.其政闷闷(落落大方的为政)59.治人事天(惜物之德)60.治大国(理想中的政治7)61.大国者下流(大国应谦让)62.道者万物之奥(“道”的姿态4)63.为无为(于“无为”的实践1)64.其安易持(于“无为”的实践2)65.古之善为道者(舍弃智巧的为政)66.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政治家应当谦虚)67.天下皆谓(三宝之德)68.善为士者(兵法之
      1. 38.上德不德(自以为是的“智慧”)
      2. 39.昔之得一者(立足于“道”)
      3. 40.上士闻道(旧第四十一章)(“道”的姿态3)
      4. 41.反者道之动(旧第四十章)(“道”的作用4)
      5. 42.道生一(柔软的分层)
      6. 43.天下之至柔(无为之利)
      7. 44.名与身孰亲(财产之所害)
      8. 45.大成若缺(中空之妙)
      9. 46.天下有道(知足)
      10. 47.不出户(观己自省)
      11. 48.为学日益(成就“无为”)
      12. 49.圣人常无心(无心的圣人)
      13. 50.出生入死(理想中的养生)
      14. 51.道生之(“道”与“德”)
      15. 52.天下有始(回归于为母之“道”)
      16. 53.使我介然有知(向着大道前进)
      17. 54.善建者不拔(“道”的功德)
      18. 55.含德之厚(婴儿的譬喻)
      19. 56.知者不言(“玄同”之人)
      20. 57.以正治国(理想中的政治6)
      21. 58.其政闷闷(落落大方的为政)
      22. 59.治人事天(惜物之德)
      23. 60.治大国(理想中的政治7)
      24. 61.大国者下流(大国应谦让)
      25. 62.道者万物之奥(“道”的姿态4)
      26. 63.为无为(于“无为”的实践1)
      27. 64.其安易持(于“无为”的实践2)
      28. 65.古之善为道者(舍弃智巧的为政)
      29. 66.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政治家应当谦虚)
      30. 67.天下皆谓(三宝之德)
      31. 68.善为士者(兵法之不争)
      32. 69.用兵有言(兵法之守势)
      33. 70.吾言甚易知(知我者无)
      34. 71.知不知(勿自以为知晓)
      35. 72.民不畏威(勿压迫人民)
      36. 73.勇于敢则杀(何谓天意1)
      37. 74.民不畏死(何谓天意2)
      38. 75.民之饥(取决于上的政治)
      39. 76.人之生也柔弱(柔弱之德1)
      40. 77.天之道(自然的运作1)
      41. 78.天下莫柔弱于水(柔弱之德2)
      42. 79.和大怨(自然的运作2)
      43. 80.小国寡民(乌托邦)
      44. 81.信言不美(结束之语)
    5. 老子与《老子》一、儒家与道家二、老子的思想三、关于老子这个人四、关于《老子》本书五、文本·注释书·参考书
      1. 一、儒家与道家
      2. 二、老子的思想
      3. 三、关于老子这个人
      4. 四、关于《老子》本书
      5. 五、文本·注释书·参考书
    6. 出版后记
  3. 论语读本
    1. 译者序
    2. 序 文
    3. 绪 言
    4. 解 题
    5. 学而第一
    6. 为政第二
    7. 八佾第三
    8. 里仁第四
    9. 公冶长第五
    10. 雍也第六
    11. 述而第七
    12. 泰伯第八
    13. 子罕第九
    14. 乡党第十
    15. 先进第十一
    16. 颜渊第十二
    17. 子路第十三
    18. 宪问第十四
    19. 卫灵公第十五
    20. 季氏第十六
    21. 阳货第十七
    22. 微子第十八
    23. 子张第十九
    24. 尧曰第二十
    25. 附录 孔子年表
    26. 出版后记
  4. 孟子读本
    1. 前 言
    2. 孟子思想的时代背景——战国时代一 混沌的时代从西周到东周祭政合一的传统二 新文化的气息西周文化的崩溃向新国家制度过渡春秋战国的文化概观城市国家的扩张三 孔子的历史地位与诸子百家决定历史方向的孔子百家争鸣的时代白热化的人才争夺战
      1. 一 混沌的时代从西周到东周祭政合一的传统
        1. 从西周到东周
        2. 祭政合一的传统
      2. 二 新文化的气息西周文化的崩溃向新国家制度过渡春秋战国的文化概观城市国家的扩张
        1. 西周文化的崩溃
        2. 向新国家制度过渡
        3. 春秋战国的文化概观
        4. 城市国家的扩张
      3. 三 孔子的历史地位与诸子百家决定历史方向的孔子百家争鸣的时代白热化的人才争夺战
        1. 决定历史方向的孔子
        2. 百家争鸣的时代
        3. 白热化的人才争夺战
    3. 孟子其人与思想一 孟母三迁二 孟子的生涯生卒年不详邹 国游说诸国政治野心晚 年三 孟子的性善说凡 例
      1. 一 孟母三迁
      2. 二 孟子的生涯生卒年不详邹 国游说诸国政治野心晚 年
        1. 生卒年不详
        2. 邹 国
        3. 游说诸国
        4. 政治野心
        5. 晚 年
      3. 三 孟子的性善说凡 例
        1. 凡 例
    4. 《孟子》这部著作著作解题成书时间构成与内容概要第一卷 梁惠王章句上仁义之德五十步笑百步类推法的逻辑仁者无敌君主的资质何谓仁政第二卷 梁惠王章句下与民同乐任用人才认可革命王道主义者孟子的污点孟子的占领政策喜欢奢华的孟子第三卷 公孙丑章句上浩然之气不忍人之心人的职业与德性第四卷 公孙丑章句下天时·地利·人和对国王的态度回避责任孟子的一种性格第五卷 滕文公章句上井田制改革方案面对许行的农本思想第六卷 滕文公章句下何谓真正的大丈夫好辩的原因第七卷 离娄章句上政治的规矩准绳修身的心得政治家的坏毛病得民心自暴与自弃诚者天之道如何观察一个人偶然之妙人的缺点第八卷 离娄章句下三有礼孟子的大人观君子的求道人之所以为人历史批判故的本质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君子之眼第九卷 万章章句上对父母的感情政权授受的正统性第十卷 万章章句下对孔子的赞美孟子的职业观尚论·尚友贵戚之卿·异姓之卿第十一卷 告子章句上人的本性人的善与不善人的生与性仁内义外善乎?恶乎?心灵的一致点理性的重要天爵与人爵第十二卷 告子章句下《春秋》的解释批判官僚军人第十三卷 尽心章句上安身立命的根本尽人事听天命求在我万物皆备于我良知·良能人之三乐第十四卷
      1. 著作解题成书时间构成与内容概要
        1. 成书时间
        2. 构成与内容概要
      2. 第一卷 梁惠王章句上仁义之德五十步笑百步类推法的逻辑仁者无敌君主的资质何谓仁政
        1. 仁义之德
        2. 五十步笑百步
        3. 类推法的逻辑
        4. 仁者无敌
        5. 君主的资质
        6. 何谓仁政
      3. 第二卷 梁惠王章句下与民同乐任用人才认可革命王道主义者孟子的污点孟子的占领政策喜欢奢华的孟子
        1. 与民同乐
        2. 任用人才
        3. 认可革命
        4. 王道主义者孟子的污点
        5. 孟子的占领政策
        6. 喜欢奢华的孟子
      4. 第三卷 公孙丑章句上浩然之气不忍人之心人的职业与德性
        1. 浩然之气
        2. 不忍人之心
        3. 人的职业与德性
      5. 第四卷 公孙丑章句下天时·地利·人和对国王的态度回避责任孟子的一种性格
        1. 天时·地利·人和
        2. 对国王的态度
        3. 回避责任
        4. 孟子的一种性格
      6. 第五卷 滕文公章句上井田制改革方案面对许行的农本思想
        1. 井田制改革方案
        2. 面对许行的农本思想
      7. 第六卷 滕文公章句下何谓真正的大丈夫好辩的原因
        1. 何谓真正的大丈夫
        2. 好辩的原因
      8. 第七卷 离娄章句上政治的规矩准绳修身的心得政治家的坏毛病得民心自暴与自弃诚者天之道如何观察一个人偶然之妙人的缺点
        1. 政治的规矩准绳
        2. 修身的心得
        3. 政治家的坏毛病
        4. 得民心
        5. 自暴与自弃
        6. 诚者天之道
        7. 如何观察一个人
        8. 偶然之妙
        9. 人的缺点
      9. 第八卷 离娄章句下三有礼孟子的大人观君子的求道人之所以为人历史批判故的本质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君子之眼
        1. 三有礼
        2. 孟子的大人观
        3. 君子的求道
        4. 人之所以为人
        5. 历史批判
        6. 故的本质
        7. 君子之所以为君子
        8. 君子之眼
      10. 第九卷 万章章句上对父母的感情政权授受的正统性
        1. 对父母的感情
        2. 政权授受的正统性
      11. 第十卷 万章章句下对孔子的赞美孟子的职业观尚论·尚友贵戚之卿·异姓之卿
        1. 对孔子的赞美
        2. 孟子的职业观
        3. 尚论·尚友
        4. 贵戚之卿·异姓之卿
      12. 第十一卷 告子章句上人的本性人的善与不善人的生与性仁内义外善乎?恶乎?心灵的一致点理性的重要天爵与人爵
        1. 人的本性
        2. 人的善与不善
        3. 人的生与性
        4. 仁内义外
        5. 善乎?恶乎?
        6. 心灵的一致点
        7. 理性的重要
        8. 天爵与人爵
      13. 第十二卷 告子章句下《春秋》的解释批判官僚军人
        1. 《春秋》的解释
        2. 批判官僚军人
      14. 第十三卷 尽心章句上安身立命的根本尽人事听天命求在我万物皆备于我良知·良能人之三乐
        1. 安身立命的根本
        2. 尽人事听天命
        3. 求在我
        4. 万物皆备于我
        5. 良知·良能
        6. 人之三乐
      15. 第十四卷 尽心章句下春秋无义战历史书的读法民主主义的思想对儒家的确信
        1. 春秋无义战
        2. 历史书的读法
        3. 民主主义的思想
        4. 对儒家的确信
    5. 孟子相关年表
    6. 出版后记
  5. 庄子内篇读本
    1. 新订版序
    2. 逍遥游 第一
    3. 齐物论 第二
    4. 养生主 第三
    5. 人间世 第四
    6. 德充符 第五
    7. 大宗师 第六
    8. 应帝王 第七
    9. 庄子与《庄子》
    10. 附 记
    11. 后 记
    12. 出版后记
  6. 墨子读本
    1. 学术文库版序
    2. 凡 例
    3. 第一章 尚贤上改造愚人人才是国家之宝
      1. 改造愚人
      2. 人才是国家之宝
    4. 第二章 尚同上执政者是人民的榜样
      1. 执政者是人民的榜样
    5. 第三章 兼爱上不牺牲他人以谋利爱人如爱己
      1. 不牺牲他人以谋利
      2. 爱人如爱己
    6. 第四章 非攻上侵略战争是国家的犯罪
      1. 侵略战争是国家的犯罪
    7. 第五章 非攻下认识到侵略战争的惨状
      1. 认识到侵略战争的惨状
    8. 第六章 节用上节约资源,财富倍增
      1. 节约资源,财富倍增
    9. 第七章 节葬下厚葬妨害生产
      1. 厚葬妨害生产
    10. 第八章 天志上上天憎恶犯罪和战争
      1. 上天憎恶犯罪和战争
    11. 第九章 明鬼下鬼神惩罚恶人
      1. 鬼神惩罚恶人
    12. 第十章 非乐上沉溺音乐是亡国之兆
      1. 沉溺音乐是亡国之兆
    13. 第十一章 非命上唯勤能避祸
      1. 唯勤能避祸
    14. 第十二章 非儒下伪善的孔子
      1. 伪善的孔子
    15. 第十三章 经上、经说上知,接也智,明也感知认识能够被记忆认识主体能够分析并综合
      1. 知,接也
      2. 智,明也
      3. 感知认识能够被记忆
      4. 认识主体能够分析并综合
    16. 第十四章 公 孟儒家毁灭中国
      1. 儒家毁灭中国
    17. 第十五章 公 输案头攻防
      1. 案头攻防
    18. 第十六章 号 令墨守城池
      1. 墨守城池
    19. 墨家及《墨子》墨家的诞生墨家随后的发展《墨子》文本思想史意义
      1. 墨家的诞生
      2. 墨家随后的发展
      3. 《墨子》文本
      4. 思想史意义
    20. 出版后记
  7. 孙子读本
    1. 学术文库版序
    2. 凡 例
    3. 第一章 计 篇1兵者国之大事也2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3 兵者诡道也4 多算胜,少算败
      1. 1兵者国之大事也
      2. 2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3. 3 兵者诡道也
      4. 4 多算胜,少算败
    4. 第二章 作战篇5 兵闻拙速,未睹巧久也6 智将务食于敌7 取敌之货者利也8 兵贵胜,不贵久
      1. 5 兵闻拙速,未睹巧久也
      2. 6 智将务食于敌
      3. 7 取敌之货者利也
      4. 8 兵贵胜,不贵久
    5. 第三章 谋攻篇9 不战而屈人之兵10 上兵伐谋11 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12 将者国之辅也13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 9 不战而屈人之兵
      2. 10 上兵伐谋
      3. 11 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4. 12 将者国之辅也
      5. 13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6. 第四章 形 篇14 先为不可胜15 胜兵先胜而后战16 善者,修道而保法17 决积水于千仞之罅
      1. 14 先为不可胜
      2. 15 胜兵先胜而后战
      3. 16 善者,修道而保法
      4. 17 决积水于千仞之罅
    7. 第五章 势 篇18 治众如治寡19 战者,以正合,以奇胜20 善战者,其势险21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22 善动敌者23 善战者,求之于势
      1. 18 治众如治寡
      2. 19 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3. 20 善战者,其势险
      4. 21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
      5. 22 善动敌者
      6. 23 善战者,求之于势
    8. 第六章 虚实篇24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25 进不可迎者,冲其虚也26 能以寡击众者27 蹟之而知动静之理28 形兵之极,至于无形29 兵形象水
      1. 24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2. 25 进不可迎者,冲其虚也
      3. 26 能以寡击众者
      4. 27 蹟之而知动静之理
      5. 28 形兵之极,至于无形
      6. 29 兵形象水
    9. 第七章 军争篇30 以迂为直,以患为利31 不知诸侯之谋者32 兵以分合为变者也33 一民之耳目34 高陵勿向
      1. 30 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2. 31 不知诸侯之谋者
      3. 32 兵以分合为变者也
      4. 33 一民之耳目
      5. 34 高陵勿向
    10. 第八章 九变篇35 将通于九变之利者36 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37 恃吾有以待38 将有五危
      1. 35 将通于九变之利者
      2. 36 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3. 37 恃吾有以待
      4. 38 将有五危
    11. 第九章 行军篇39 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40 军好高而恶下41 水流至,止涉42 绝涧遇天井,亟去之43 军行有可伏匿者44 敌近而静者45 杖而立者,饥也46 兵非多益
      1. 39 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
      2. 40 军好高而恶下
      3. 41 水流至,止涉
      4. 42 绝涧遇天井,亟去之
      5. 43 军行有可伏匿者
      6. 44 敌近而静者
      7. 45 杖而立者,饥也
      8. 46 兵非多益
    12. 第十章 地形篇47 地之道,将之至任48 非天之灾,将之过也49 进不求名,退不避罪50 视卒如婴儿51 知地知天,胜乃可全
      1. 47 地之道,将之至任
      2. 48 非天之灾,将之过也
      3. 49 进不求名,退不避罪
      4. 50 视卒如婴儿
      5. 51 知地知天,胜乃可全
    13. 第十一章 九地篇52 地形者,兵之助53 合于利而动54 夺其所爱,则听矣55 投兵无所往56 刚柔皆得,地之理也57 能愚士卒之耳目58 诸侯之情,邃则御59 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败60 始如处女,后如脱兔
      1. 52 地形者,兵之助
      2. 53 合于利而动
      3. 54 夺其所爱,则听矣
      4. 55 投兵无所往
      5. 56 刚柔皆得,地之理也
      6. 57 能愚士卒之耳目
      7. 58 诸侯之情,邃则御
      8. 59 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败
      9. 60 始如处女,后如脱兔
    14. 第十二章 用间篇61 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62 用间有五63 三军之亲,莫亲于间64 吾间必索65 反间不可不厚66 明主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
      1. 61 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
      2. 62 用间有五
      3. 63 三军之亲,莫亲于间
      4. 64 吾间必索
      5. 65 反间不可不厚
      6. 66 明主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
    15. 第十三章 火攻篇67 攻火有五68 知有五火之变,以数守之69 以火佐攻者明70 死者不可以复生
      1. 67 攻火有五
      2. 68 知有五火之变,以数守之
      3. 69 以火佐攻者明
      4. 70 死者不可以复生
    16. 作为经典的《孙子》一 本书作为经典的来历二 孙武及其时代三 孙膑及其时代四 文本传承的历史五 本书的注释方针六 作为经典的《孙子》的意义
      1. 一 本书作为经典的来历
      2. 二 孙武及其时代
      3. 三 孙膑及其时代
      4. 四 文本传承的历史
      5. 五 本书的注释方针
      6. 六 作为经典的《孙子》的意义
    17. 出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