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笔淡痕 : 逸品与庄子美学(国家一级美术师讲解庄子与逸品审美思想——中国画中永恒的生命力所在!深入了解逸品内涵与美学思想!) (艺林藻鉴)_AZW3_MOBI_EPUB_电子书_杜觉民

内容节选

二 神品——儒家美学的“社会化”神这个字在绘画史中最早主要是表达人的神气,顾恺之在《论画》中具体谈到表现人物神气和“点睛”“实对”的关系:“……若长短、刚软、深浅、广狭与点睛之节。上下、大小、浓薄,有一毫小失,则神气与之俱变矣!”“凡生人,亡(无)有手揖、眼视而前亡(无)所对者,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荃(全)生之用乖,传神之趋(趣)失矣!空其实对则大失,对而不正则小失,不可不察也。一像之明昧,不若悟对之通神也。”[1]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有关顾恺之的一段话:“画人尝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媸本亡(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2]这段记载,着重于讲形与神的关系,主要阐述形要生动正确才能传神。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又说:至于鬼神人物,有生动之可状,须神韵而后全,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笔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3]张彦远认为绘画的目的是表现神韵。神韵显然相对神而言更进了一步,是表达对象整体风貌的内心感受。而神品的神已不是这样的含义了,它是普通人无法达到的能力,只有神才能达到的高度。神品的现代含义有:一,公众都一致认为的最好的艺术品;二,完美无缺的艺术品;三,至高无上,普通人难以企及的艺术品。孟子曾把人的精神境界区分为善、信、美、大、圣、神六个逐步递升的层次,“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孟子·尽心下》)。神品之神是否是这个意思,我们不能牵强附会,但毫无疑问,它包含至高无上、不可知之的含义,与孟子的说法有一定的相似性。神品既然是公众一致认为的最好的艺术品,往往包含有社会所推崇、提倡、公认的前提。因而,在以儒学为社会精神的时代,神品的核心内涵只能是儒学。儒学的核心思想是仁与礼,也是封建社会道德观念的核心。仁者,人之本性也,即仁爱之心。礼则强调尊卑显贵的等级观念。仁充分肯定人格的存在,肯定人的个体满足于官能欲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另一方面又严格要求这种欲求和满足必须符合社会伦理道德的规范,以达到礼,使个体的欲望与社会伦理交融统一。儒家审美观重视强调人际伦理,与仁、义、礼、智、信紧紧相连。而以礼为中心的社会伦理规范要在整个社会推广并受到广泛响应,必须要求每个社会个体加强内在的精神修炼,以严格的道德自律使外在的社会理性纳入个体内心,内化为一种伦理人格。而神品就是这种伦理人格精神在绘画审美方面的表露。儒家美学经常把美和善密切联系在一起,而善的核心内容是仁与礼,美往往是为了实现仁与礼的一种外在形式,是从最早礼的仪式中表现出来的艺术美的形式。因而艺术一直被儒学认为是达到“善”的一种手段,所以要求艺术既尽美又尽善,美善统一;要求审美既要满足个体的情感欲求,又要维护社会的秩序统一,个体与社会必须和谐统一。儒学认为善是道德的起点,是对人性的普遍要求,善达到美的程度,乃是高尚的道德,这种带有崇高性质的道德称之为“美德”。美德是带有理想成分的人格精神。荀子说“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劝学》)。他在论述礼乐的功用时说,在“美善相乐”的境界中,心志与行动、情感与理智、生理与心理、个体与社会都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4]因而,神品在贯彻儒家审美思想上有以下三个特点:一,孔子学说中的仁和礼。仁是最高的思想境界,礼是仁的形式,然而仁和礼都是以“克己”为前提的,要行仁,就得克制自己的私欲、私利,就要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做出牺牲。无私、忘我、“杀身以成仁”。孔子在《里仁》篇中说“里仁为美”,认为仁是美的灵魂。然而美必须从属于善,决定于善,这个善就是以仁为内涵的,美与善必须统一起来,达到理想的和谐——“文质彬彬,然后君子”[5],成为理想的美,所以儒学所提倡的“美”是明确带功利性的,是以社会承认为前提的。二,以“中庸”的法则去评定和控制艺术表达情感的尺度。“中庸”,朱熹的解释是:“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6]“中庸”提倡的审美观就是孔子“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审美心理,认为艺术表达情感时需注意分寸,注意克制,必须排斥激烈的悲观和爱憎,这就使神品艺术在反映社会问题时受到很大制约,个性必然受到压抑,保持冷静和理性的态度。因而在中国画的神品作品中很少看到具有悲剧色彩的,粗野、狂热的作品。中庸之美是要求艺术在道德精神和情感方面符合礼义的标准,提出“温柔敦厚”的文艺批评尺度。这种尺度既符合政治尺度也符合审美尺度。[7]三,充分肯定艺术中人格的存在,但人格必须是社会性的。儒学的根本点是仁,仁的含义有孝、悌,是明确为他人作牺牲的哲学。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设身处地、设人为己、设己为人的思想教育的核心是要求个体推己及人的转化,是群体向个体、他人向自身的转化,这种转化本身就是对个人、个体欲望的约束。这种转化的特点是外在的......

  1.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2. 目录
  3. 引言
  4. 第一章 逸品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1. 一 逸的源起
    2. 二 逸的意识之完善
    3. 三 绘画品评中的逸品意识
  5. 第二章 神品与逸品之比较
    1. 一 入世与出世
    2. 二 神品——儒家美学的“社会化”
    3. 三 逸品——道家美学的个性化
  6. 第三章 逸品画家案例解读
    1. 一 倪瓒作品解析
    2. 二 徐渭作品解析
    3. 三 朱耷作品解析
  7. 第四章 庄子美学思想对逸品意识之影响
    1. 一 质疑——直视生命困境的怀疑主义精神
    2. 二 虚静——进入审美境地的两种形式
    3. 三 无欲——艰深的内心超越
    4. 四 体道——超越生命困境的逍遥境界
  8. 附录 幽灵八大
  9. 结语
  10.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