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政治与思想文化史论【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楼劲,以“动态的制度”为方法,观察中古中国的政治内涵和思想动向】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_楼劲

内容节选

第五章 北魏天兴定历的相关问题及其名称 《魏书·律历志》述国初定历之事: 秦世汉兴,历同《颛顼》,百有余年,始行《三统》。后汉孝章世改从《四分》,光和中易以《乾象》。魏文时用韩翊所定,至明帝行杨伟《景初》,终于晋朝,无所改作……太祖天兴初,命太史令晁崇修浑仪以观星象,仍用《景初历》。 (1) 是北魏天兴定制之时,除命太史令晁崇修浑仪、观星象外,亦制定了历法。这不仅合乎秦汉以来王朝建立定历法、颁正朔的惯例 (2) ,亦附会了《尚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所示的圣王范式 (3) ,故可视为北魏开国建制综据儒典和前朝故事,以示其上承华夏王朝谱系及其政治传统的突出表现。但这段记载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所述天兴定历“仍用《景初历》”之事易致疑惑,从而影响对当时历法递嬗脉络的认识,更关系到对天兴所定诸制及前、后魏制度因革等事的理解,遂有必要梳理相关记载,澄清天兴定历的史实,以有助于研究的展开。 一、定历为北魏开国建制的重要环节 《魏书·太祖纪》载天兴元年(398)十一月: 诏尚书吏部郎中邓渊典官制,立爵品,定律吕,协音乐;仪曹郎中董谧撰郊庙、社稷、朝觐、飨宴之仪;三公郎中王德定律令,申科禁;太史令晁崇造浑仪,考天象;吏部尚书崔玄伯总而裁之。 (4) 所述为天兴开国建制的概况,其中也提到了“太史令晁崇造浑仪,考天象”,而不及定历之事。《太祖纪》下文载此年十二月议定行次之事: 尚书崔玄伯等奏从土德,服色尚黄,数用五,未祖辰腊,牺牲用白,五郊立气,宣赞时令,敬授民时,行夏之正。 (5) 这里的“宣赞时令,敬授民时”,应是指颁行历法,但其“行夏之正”,明显与曹魏明帝所颁《景初历》“以建丑之月为正”不符 (6) ,从而令人疑惑天兴定历与《景初历》的关系,甚至连当时究竟是否像汉魏以来那样定历也成了问题。 天兴元年展开的这次大规模定制,对北魏国基、国运影响深远。但对当时所定诸制的内容,史界看法很不一致,主要是对其胡汉杂糅及假托附会的名、实状态估介不一。在长期均以拓跋氏当时多半尚处于部落时期的观点影响下,不少学者均断定其制必甚粗犷简略,也就很易忽略这些制度可能具备的完整形态和细致考虑,并视其中部分为后人造作而属子虚乌有。加之汉魏历法本就集成了居于华夏文明系统顶端的诸多知识、技术和思想观念,据之定历在北魏开国之际是否必要并有相关条件,引起怀疑亦属自然。这就尤其需要正视北魏开国时期已具相应文明程度的大量史实,综合考虑天兴定制的各项内容,方能排除疑惑,落实其事,确定天兴定历确为当时定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明确其取据及其具体形态。 上面所引《魏书》的记载,当可表明天兴定制之时,是把太史令晁崇具体负责的天文星历之事,与制订官制爵品、礼仪律令等事放在同等位置上看待的。这本身就是对汉魏以来历法传统的继承,即以观象授时证明本朝建立上应天命,合乎日月星辰及五行、三统的周流规律,遂须“造浑仪、考天象”、定历法、明正朔。其中“造浑仪”完成时间较晚,笔者曾据多种记载,指出天兴元年命晁崇设计制作的浑仪,历十余年至明元帝永兴四年(412)方告完成,沿用至北周及隋,直至唐睿宗景云三年(712)方因仪盖倾斜下敕重造。 (7) 在这架新浑仪设计制作之前,“考天象”之事于登国末年晁崇归附拓跋氏后就已展开。 (8) 其证如《魏书·天象志》载: 皇始元年夏六月,有星彗于髦头。彗所以去秽布新也,皇天以黜无道,建有德,故或凭之以昌,或由之以亡……是秋,太祖启冀方之地,实始芟夷涤除之,有德教之音,人伦之象焉。终以锡类长代,修复中朝之旧物,故将建元立号,而天街彗之,盖其祥也。 (9) 皇始二年十月壬辰,日晕,有佩璚。占曰“兵起”。天兴元年九月,乌丸张超收合亡命,聚党三千余家,据勃海之南皮,自号征东大将军、乌丸王,钞掠诸郡。诏将军庾岳讨之。 (10) 皇始二年六月庚戌,月掩太白,在端门外。占曰“国受兵”。九月,慕容贺 率三万余人出寇新市。十月,太祖破之于义台坞,斩首九千余级。 (11) 天兴元年八月戊辰,木昼见胃。胃,赵代墟也。□天之事。岁为有国之君,昼见者并明而干阳也。天象若曰:且有负海君,实能自济其德而行帝王事。是月,始正封畿,定权量,肆礼乐,颁官秩。十二月,群臣上尊号,正元日,遂禋上帝于南郊。 (12) 由此可见,皇始元年至天兴元年已有系统的天象观测及占验记录,其验辞尤其表明当时决策者力图以日月星辰之象证明本朝建立合乎天道。 因此,在考天象、定历法、造浑仪这三件相连之事中,前者和后者皆为确凿无疑的史实。而介于其间的定历法之举,既有先期的天象观测及占验记录为其基础,又须与浑仪设计一并在有关天学理论及制作成例中做出选择 (13) ,这也反映此历的确是在汉魏以来历法基础上损益的,而非现成使用《夏小正》或北族习用之历。 (14) 至于其内容要节,则可从天兴建制的其他事项推知一......

  1. 目录
  2. 自序
  3. 第一编 “革命”三论
    1. 第一章 “革命”论退化与汉代政治、思想之转折变迁
      1. 一、“革命”传统及先秦至汉初的相关争议
      2. 二、武帝以来为汤武辩护的三种理论倾向
      3. 三、从革命到执政:理论困境和修正的方向
      4. 四、禅让与革命:从革命易代到革政改制
      5. 五、“革命”论退化与汉以来政治、思想的变迁
    2. 第二章 魏晋以来的“禅让革命”及其思想背景
      1. 一、革命易代及其与禅让的嫁接
      2. 二、公天下原理与禅让革命的前提
      3. 三、顺天与应人:禅让、革命合法性的统一
      4. 四、改制以明天道、人心及模式的演化
    3. 第三章 十六国北朝的“北族革命”及其影响
      1. 一、五胡酋豪的“革命”举义
      2. 二、北族革命的发生背景
      3. 三、从“革命”回归“禅让”
      4. 四、北族革命的多重影响
    4. 第四章 “法律儒家化”与魏晋以来的“制定法运动”
      1. 一、问题的提出:西晋《律》《令》观及其前提
      2. 一、问题的提出:西晋《律》《令》观及其前提
      3. 二、“法律儒家化”命题及其内涵和背景
      4. 二、“法律儒家化”命题及其内涵和背景
      5. 三、法律儒家化与制定法运动的关联
      6. 三、法律儒家化与制定法运动的关联
      7. 四、古文经学与法律儒家化及制定法运动
      8. 四、古文经学与法律儒家化及制定法运动
      9. 五、修礼典与定《律》《令》的相互驱动
    5. 第四章 “法律儒家化”与魏晋以来的“制定法运动”
      1. 一、问题的提出:西晋《律》《令》观及其前提
      2. 二、“法律儒家化”命题及其内涵和背景
      3. 二、“法律儒家化”命题及其内涵和背景
      4. 三、法律儒家化与制定法运动的关联
      5. 三、法律儒家化与制定法运动的关联
      6. 四、古文经学与法律儒家化及制定法运动
      7. 四、古文经学与法律儒家化及制定法运动
      8. 五、修礼典与定《律》《令》的相互驱动
      9. 五、修礼典与定《律》《令》的相互驱动
    6. 第五章 北魏天兴定历的相关问题及其名称
      1. 一、定历为北魏开国建制的重要环节
      2. 一、定历为北魏开国建制的重要环节
      3. 二、天兴所定之历取鉴了《乾象历》
      4. 二、天兴所定之历取鉴了《乾象历》
      5. 三、天兴定历的记载、史源与名称
    7. 第五章 北魏天兴定历的相关问题及其名称
      1. 一、定历为北魏开国建制的重要环节
      2. 二、天兴所定之历取鉴了《乾象历》
      3. 二、天兴所定之历取鉴了《乾象历》
      4. 三、天兴定历的记载、史源与名称
      5. 三、天兴定历的记载、史源与名称
    8. 第六章 太和元年至十六年定《律》《令》的几个问题
      1. 一、孝文帝亲政前后的立法进程及其转折
      2. 一、孝文帝亲政前后的立法进程及其转折
      3. 二、改革与定《律》《令》的关联
      4. 二、改革与定《律》《令》的关联
      5. 三、《律》《令》体制的演进与太和《令》的形态
    9. 第六章 太和元年至十六年定《律》《令》的几个问题
      1. 一、孝文帝亲政前后的立法进程及其转折
      2. 二、改革与定《律》《令》的关联
      3. 二、改革与定《律》《令》的关联
      4. 三、《律》《令》体制的演进与太和《令》的形态
      5. 三、《律》《令》体制的演进与太和《令》的形态
    10. 第七章 证圣元年敕与南北朝至唐的“旌表孝义”之制
      1. 一、旌表孝义与证圣元年敕的历史背景
      2. 一、旌表孝义与证圣元年敕的历史背景
      3. 二、证圣元年敕的删定与S.1344号残卷定名
      4. 二、证圣元年敕的删定与S.1344号残卷定名
      5. 三、史馆所录孝、义事迹与证圣元年敕的效应
    11. 第七章 证圣元年敕与南北朝至唐的“旌表孝义”之制
      1. 一、旌表孝义与证圣元年敕的历史背景
      2. 二、证圣元年敕的删定与S.1344号残卷定名
      3. 二、证圣元年敕的删定与S.1344号残卷定名
      4. 三、史馆所录孝、义事迹与证圣元年敕的效应
      5. 三、史馆所录孝、义事迹与证圣元年敕的效应
    12. 第八章 宋初礼制沿革与“宋承唐制”说之兴
      1. 一、宋初礼制直承五代及宋承唐制说之问题
      2. 一、宋初礼制直承五代及宋承唐制说之问题
      3. 二、礼制诸《令》之况与唐宋礼制递嬗
      4. 二、礼制诸《令》之况与唐宋礼制递嬗
      5. 三、归复和反省:宋代礼制的新路向
    13. 第八章 宋初礼制沿革与“宋承唐制”说之兴
      1. 一、宋初礼制直承五代及宋承唐制说之问题
      2. 二、礼制诸《令》之况与唐宋礼制递嬗
      3. 二、礼制诸《令》之况与唐宋礼制递嬗
      4. 三、归复和反省:宋代礼制的新路向
      5. 三、归复和反省:宋代礼制的新路向
    14. 第九章 魏晋以来儒学的发展及相关问题
      1. 一、重新审视魏晋以来“儒学衰落说”
      2. 一、重新审视魏晋以来“儒学衰落说”
      3. 一、重新审视魏晋以来“儒学衰落说”
      4. 二、“儒学常识化”趋势及相关现象
      5. 二、“儒学常识化”趋势及相关现象
      6. 二、“儒学常识化”趋势及相关现象
      7. 三、古文经学的兴起、发展与成就
      8. 三、古文经学的兴起、发展与成就
      9. 三、古文经学的兴起、发展与成就
      10. 四、玄学之旨归及其对儒学的拓展
      11. 四、玄学之旨归及其对儒学的拓展
      12. 四、玄学之旨归及其对儒学的拓展
      13. 五、魏晋以来儒学发展的几点认识
    15. 第九章 魏晋以来儒学的发展及相关问题
      1. 一、重新审视魏晋以来“儒学衰落说”
      2. 一、重新审视魏晋以来“儒学衰落说”
      3. 二、“儒学常识化”趋势及相关现象
      4. 二、“儒学常识化”趋势及相关现象
      5. 二、“儒学常识化”趋势及相关现象
      6. 三、古文经学的兴起、发展与成就
      7. 三、古文经学的兴起、发展与成就
      8. 三、古文经学的兴起、发展与成就
      9. 四、玄学之旨归及其对儒学的拓展
      10. 四、玄学之旨归及其对儒学的拓展
      11. 四、玄学之旨归及其对儒学的拓展
      12. 五、魏晋以来儒学发展的几点认识
      13. 五、魏晋以来儒学发展的几点认识
    16. 第九章 魏晋以来儒学的发展及相关问题
      1. 一、重新审视魏晋以来“儒学衰落说”
      2. 二、“儒学常识化”趋势及相关现象
      3. 二、“儒学常识化”趋势及相关现象
      4. 二、“儒学常识化”趋势及相关现象
      5. 三、古文经学的兴起、发展与成就
      6. 三、古文经学的兴起、发展与成就
      7. 三、古文经学的兴起、发展与成就
      8. 四、玄学之旨归及其对儒学的拓展
      9. 四、玄学之旨归及其对儒学的拓展
      10. 四、玄学之旨归及其对儒学的拓展
      11. 五、魏晋以来儒学发展的几点认识
      12. 五、魏晋以来儒学发展的几点认识
      13. 五、魏晋以来儒学发展的几点认识
    17. 第十章 魏晋时期子学的流播及相关问题
      1. 一、子学流行承汉而来
      2. 一、子学流行承汉而来
      3. 一、子学流行承汉而来
      4. 二、子书著录与《隋志》的局限
      5. 二、子书著录与《隋志》的局限
      6. 二、子书著录与《隋志》的局限
      7. 三、法、名、墨、阴阳学的著录与流播
      8. 三、法、名、墨、阴阳学的著录与流播
      9. 三、法、名、墨、阴阳学的著录与流播
      10. 四、子学流播与儒术独尊
    18. 第十章 魏晋时期子学的流播及相关问题
      1. 一、子学流行承汉而来
      2. 一、子学流行承汉而来
      3. 二、子书著录与《隋志》的局限
      4. 二、子书著录与《隋志》的局限
      5. 二、子书著录与《隋志》的局限
      6. 三、法、名、墨、阴阳学的著录与流播
      7. 三、法、名、墨、阴阳学的著录与流播
      8. 三、法、名、墨、阴阳学的著录与流播
      9. 四、子学流播与儒术独尊
      10. 四、子学流播与儒术独尊
    19. 第十章 魏晋时期子学的流播及相关问题
      1. 一、子学流行承汉而来
      2. 二、子书著录与《隋志》的局限
      3. 二、子书著录与《隋志》的局限
      4. 二、子书著录与《隋志》的局限
      5. 三、法、名、墨、阴阳学的著录与流播
      6. 三、法、名、墨、阴阳学的著录与流播
      7. 三、法、名、墨、阴阳学的著录与流播
      8. 四、子学流播与儒术独尊
      9. 四、子学流播与儒术独尊
      10. 四、子学流播与儒术独尊
    20. 第十一章 《论语·尧曰》首章补疏
      1. 一、“二帝三王之道”及战国以来对之的质疑
      2. 一、“二帝三王之道”及战国以来对之的质疑
      3. 一、“二帝三王之道”及战国以来对之的质疑
      4. 二、“尧曰”章之辨伪与出土楚简的若干新证
      5. 二、“尧曰”章之辨伪与出土楚简的若干新证
      6. 二、“尧曰”章之辨伪与出土楚简的若干新证
      7. 三、《大禹谟》《汤诰》等篇与“尧曰”章之重文
      8. 三、《大禹谟》《汤诰》等篇与“尧曰”章之重文
      9. 三、《大禹谟》《汤诰》等篇与“尧曰”章之重文
      10. 四、“尧曰”章述禅让、革命与现实政治之关联
      11. 四、“尧曰”章述禅让、革命与现实政治之关联
      12. 四、“尧曰”章述禅让、革命与现实政治之关联
      13. 五、结语:二帝三王之道与政治哲学的突破
    21. 第十一章 《论语·尧曰》首章补疏
      1. 一、“二帝三王之道”及战国以来对之的质疑
      2. 一、“二帝三王之道”及战国以来对之的质疑
      3. 二、“尧曰”章之辨伪与出土楚简的若干新证
      4. 二、“尧曰”章之辨伪与出土楚简的若干新证
      5. 二、“尧曰”章之辨伪与出土楚简的若干新证
      6. 三、《大禹谟》《汤诰》等篇与“尧曰”章之重文
      7. 三、《大禹谟》《汤诰》等篇与“尧曰”章之重文
      8. 三、《大禹谟》《汤诰》等篇与“尧曰”章之重文
      9. 四、“尧曰”章述禅让、革命与现实政治之关联
      10. 四、“尧曰”章述禅让、革命与现实政治之关联
      11. 四、“尧曰”章述禅让、革命与现实政治之关联
      12. 五、结语:二帝三王之道与政治哲学的突破
      13. 五、结语:二帝三王之道与政治哲学的突破
    22. 第十一章 《论语·尧曰》首章补疏
      1. 一、“二帝三王之道”及战国以来对之的质疑
      2. 二、“尧曰”章之辨伪与出土楚简的若干新证
      3. 二、“尧曰”章之辨伪与出土楚简的若干新证
      4. 二、“尧曰”章之辨伪与出土楚简的若干新证
      5. 三、《大禹谟》《汤诰》等篇与“尧曰”章之重文
      6. 三、《大禹谟》《汤诰》等篇与“尧曰”章之重文
      7. 三、《大禹谟》《汤诰》等篇与“尧曰”章之重文
      8. 四、“尧曰”章述禅让、革命与现实政治之关联
      9. 四、“尧曰”章述禅让、革命与现实政治之关联
      10. 四、“尧曰”章述禅让、革命与现实政治之关联
      11. 五、结语:二帝三王之道与政治哲学的突破
      12. 五、结语:二帝三王之道与政治哲学的突破
      13. 五、结语:二帝三王之道与政治哲学的突破
    23. 第十二章 魏晋墨学之传播与流绪
      1. 一、墨学与魏晋名理学及谈玄之关联
      2. 一、墨学与魏晋名理学及谈玄之关联
      3. 一、墨学与魏晋名理学及谈玄之关联
      4. 二、两汉魏晋学人对墨学的晓谙和关注
      5. 二、两汉魏晋学人对墨学的晓谙和关注
      6. 二、两汉魏晋学人对墨学的晓谙和关注
      7. 三、“儒、墨连称”之例与墨学的影响
      8. 三、“儒、墨连称”之例与墨学的影响
      9. 三、“儒、墨连称”之例与墨学的影响
      10. 四、墨子的多重形象及其为道教所托附
    24. 第十二章 魏晋墨学之传播与流绪
      1. 一、墨学与魏晋名理学及谈玄之关联
      2. 一、墨学与魏晋名理学及谈玄之关联
      3. 二、两汉魏晋学人对墨学的晓谙和关注
      4. 二、两汉魏晋学人对墨学的晓谙和关注
      5. 二、两汉魏晋学人对墨学的晓谙和关注
      6. 三、“儒、墨连称”之例与墨学的影响
      7. 三、“儒、墨连称”之例与墨学的影响
      8. 三、“儒、墨连称”之例与墨学的影响
      9. 四、墨子的多重形象及其为道教所托附
      10. 四、墨子的多重形象及其为道教所托附
    25. 第十二章 魏晋墨学之传播与流绪
      1. 一、墨学与魏晋名理学及谈玄之关联
      2. 二、两汉魏晋学人对墨学的晓谙和关注
      3. 二、两汉魏晋学人对墨学的晓谙和关注
      4. 二、两汉魏晋学人对墨学的晓谙和关注
      5. 三、“儒、墨连称”之例与墨学的影响
      6. 三、“儒、墨连称”之例与墨学的影响
      7. 三、“儒、墨连称”之例与墨学的影响
      8. 四、墨子的多重形象及其为道教所托附
      9. 四、墨子的多重形象及其为道教所托附
      10. 四、墨子的多重形象及其为道教所托附
    26. 第十三章 汤祷传说的文本系统
      1. 一、墨家一系汤祷文本与《汤说》性质
      2. 一、墨家一系汤祷文本与《汤说》性质
      3. 一、墨家一系汤祷文本与《汤说》性质
      4. 二、圣王陈辞之“套语”与汤祷文本之变
      5. 二、圣王陈辞之“套语”与汤祷文本之变
      6. 二、圣王陈辞之“套语”与汤祷文本之变
      7. 三、以身为牲和桑林祷雨透露的消息
      8. 三、以身为牲和桑林祷雨透露的消息
      9. 三、以身为牲和桑林祷雨透露的消息
      10. 四、《荀子》以来的另一系汤祷文本
      11. 四、《荀子》以来的另一系汤祷文本
      12. 四、《荀子》以来的另一系汤祷文本
      13. 五、汤祷新本的时代气息和儒家印记
      14. 五、汤祷新本的时代气息和儒家印记
      15. 五、汤祷新本的时代气息和儒家印记
      16. 六、汉代以来汤祷传说的继续流变
      17. 六、汉代以来汤祷传说的继续流变
      18. 六、汉代以来汤祷传说的继续流变
      19. 七、结论和余论
    27. 第十三章 汤祷传说的文本系统
      1. 一、墨家一系汤祷文本与《汤说》性质
      2. 一、墨家一系汤祷文本与《汤说》性质
      3. 二、圣王陈辞之“套语”与汤祷文本之变
      4. 二、圣王陈辞之“套语”与汤祷文本之变
      5. 二、圣王陈辞之“套语”与汤祷文本之变
      6. 三、以身为牲和桑林祷雨透露的消息
      7. 三、以身为牲和桑林祷雨透露的消息
      8. 三、以身为牲和桑林祷雨透露的消息
      9. 四、《荀子》以来的另一系汤祷文本
      10. 四、《荀子》以来的另一系汤祷文本
      11. 四、《荀子》以来的另一系汤祷文本
      12. 五、汤祷新本的时代气息和儒家印记
      13. 五、汤祷新本的时代气息和儒家印记
      14. 五、汤祷新本的时代气息和儒家印记
      15. 六、汉代以来汤祷传说的继续流变
      16. 六、汉代以来汤祷传说的继续流变
      17. 六、汉代以来汤祷传说的继续流变
      18. 七、结论和余论
      19. 七、结论和余论
    28. 第十三章 汤祷传说的文本系统
      1. 一、墨家一系汤祷文本与《汤说》性质
      2. 二、圣王陈辞之“套语”与汤祷文本之变
      3. 二、圣王陈辞之“套语”与汤祷文本之变
      4. 二、圣王陈辞之“套语”与汤祷文本之变
      5. 三、以身为牲和桑林祷雨透露的消息
      6. 三、以身为牲和桑林祷雨透露的消息
      7. 三、以身为牲和桑林祷雨透露的消息
      8. 四、《荀子》以来的另一系汤祷文本
      9. 四、《荀子》以来的另一系汤祷文本
      10. 四、《荀子》以来的另一系汤祷文本
      11. 五、汤祷新本的时代气息和儒家印记
      12. 五、汤祷新本的时代气息和儒家印记
      13. 五、汤祷新本的时代气息和儒家印记
      14. 六、汉代以来汤祷传说的继续流变
      15. 六、汉代以来汤祷传说的继续流变
      16. 六、汉代以来汤祷传说的继续流变
      17. 七、结论和余论
      18. 七、结论和余论
      19. 七、结论和余论
    29. 第十四章 《玉海》所存沈约《谥例序》文笺解
      1. 一、混入《谥例序》正文的王应麟注文
      2. 一、混入《谥例序》正文的王应麟注文
      3. 一、混入《谥例序》正文的王应麟注文
      4. 一、混入《谥例序》正文的王应麟注文
      5.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6.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7.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8.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9.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10.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11.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12.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13.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4.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5.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6.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7. 五、沈约《谥例》的体例
    30. 第十四章 《玉海》所存沈约《谥例序》文笺解
      1. 一、混入《谥例序》正文的王应麟注文
      2. 一、混入《谥例序》正文的王应麟注文
      3. 一、混入《谥例序》正文的王应麟注文
      4.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5.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6.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7.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8.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9.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10.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11.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12.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3.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4.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5.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6. 五、沈约《谥例》的体例
      17. 五、沈约《谥例》的体例
    31. 第十四章 《玉海》所存沈约《谥例序》文笺解
      1. 一、混入《谥例序》正文的王应麟注文
      2. 一、混入《谥例序》正文的王应麟注文
      3.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4.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5.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6.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7.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8.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9.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10.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11.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2.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3.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4.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5. 五、沈约《谥例》的体例
      16. 五、沈约《谥例》的体例
      17. 五、沈约《谥例》的体例
    32. 第十四章 《玉海》所存沈约《谥例序》文笺解
      1. 一、混入《谥例序》正文的王应麟注文
      2.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3.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4.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5.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6.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7.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8.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9.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10.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1.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2.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3.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4. 五、沈约《谥例》的体例
      15. 五、沈约《谥例》的体例
      16. 五、沈约《谥例》的体例
      17. 五、沈约《谥例》的体例
    33. 第十五章 释唐令“女医”条
      1. 一、“官户婢”与太医署女医来源
      2. 一、“官户婢”与太医署女医来源
      3. 一、“官户婢”与太医署女医来源
      4. 一、“官户婢”与太医署女医来源
      5. 二、诸司方术生身份与女医之特殊
      6. 二、诸司方术生身份与女医之特殊
      7. 二、诸司方术生身份与女医之特殊
      8. 二、诸司方术生身份与女医之特殊
      9. 三、“无夫无男女”及“别所安置”
      10. 三、“无夫无男女”及“别所安置”
      11. 三、“无夫无男女”及“别所安置”
      12. 三、“无夫无男女”及“别所安置”
      13. 四、女医所习课程及“按文口授”
      14. 四、女医所习课程及“按文口授”
      15. 四、女医所习课程及“按文口授”
      16. 四、女医所习课程及“按文口授”
      17. 五、结语:唐“女医”之制溯源
  4. 第二编 制度抉义
    1. 第四章 “法律儒家化”与魏晋以来的“制定法运动”
      1. 一、问题的提出:西晋《律》《令》观及其前提
      2. 二、“法律儒家化”命题及其内涵和背景
      3. 二、“法律儒家化”命题及其内涵和背景
      4. 三、法律儒家化与制定法运动的关联
      5. 三、法律儒家化与制定法运动的关联
      6. 四、古文经学与法律儒家化及制定法运动
      7. 四、古文经学与法律儒家化及制定法运动
      8. 五、修礼典与定《律》《令》的相互驱动
      9. 五、修礼典与定《律》《令》的相互驱动
    2. 第五章 北魏天兴定历的相关问题及其名称
      1. 一、定历为北魏开国建制的重要环节
      2. 一、定历为北魏开国建制的重要环节
      3. 二、天兴所定之历取鉴了《乾象历》
      4. 二、天兴所定之历取鉴了《乾象历》
      5. 三、天兴定历的记载、史源与名称
    3. 第五章 北魏天兴定历的相关问题及其名称
      1. 一、定历为北魏开国建制的重要环节
      2. 二、天兴所定之历取鉴了《乾象历》
      3. 二、天兴所定之历取鉴了《乾象历》
      4. 三、天兴定历的记载、史源与名称
      5. 三、天兴定历的记载、史源与名称
    4. 第六章 太和元年至十六年定《律》《令》的几个问题
      1. 一、孝文帝亲政前后的立法进程及其转折
      2. 一、孝文帝亲政前后的立法进程及其转折
      3. 二、改革与定《律》《令》的关联
      4. 二、改革与定《律》《令》的关联
      5. 三、《律》《令》体制的演进与太和《令》的形态
    5. 第六章 太和元年至十六年定《律》《令》的几个问题
      1. 一、孝文帝亲政前后的立法进程及其转折
      2. 二、改革与定《律》《令》的关联
      3. 二、改革与定《律》《令》的关联
      4. 三、《律》《令》体制的演进与太和《令》的形态
      5. 三、《律》《令》体制的演进与太和《令》的形态
    6. 第七章 证圣元年敕与南北朝至唐的“旌表孝义”之制
      1. 一、旌表孝义与证圣元年敕的历史背景
      2. 一、旌表孝义与证圣元年敕的历史背景
      3. 二、证圣元年敕的删定与S.1344号残卷定名
      4. 二、证圣元年敕的删定与S.1344号残卷定名
      5. 三、史馆所录孝、义事迹与证圣元年敕的效应
    7. 第七章 证圣元年敕与南北朝至唐的“旌表孝义”之制
      1. 一、旌表孝义与证圣元年敕的历史背景
      2. 二、证圣元年敕的删定与S.1344号残卷定名
      3. 二、证圣元年敕的删定与S.1344号残卷定名
      4. 三、史馆所录孝、义事迹与证圣元年敕的效应
      5. 三、史馆所录孝、义事迹与证圣元年敕的效应
    8. 第八章 宋初礼制沿革与“宋承唐制”说之兴
      1. 一、宋初礼制直承五代及宋承唐制说之问题
      2. 一、宋初礼制直承五代及宋承唐制说之问题
      3. 二、礼制诸《令》之况与唐宋礼制递嬗
      4. 二、礼制诸《令》之况与唐宋礼制递嬗
      5. 三、归复和反省:宋代礼制的新路向
    9. 第八章 宋初礼制沿革与“宋承唐制”说之兴
      1. 一、宋初礼制直承五代及宋承唐制说之问题
      2. 二、礼制诸《令》之况与唐宋礼制递嬗
      3. 二、礼制诸《令》之况与唐宋礼制递嬗
      4. 三、归复和反省:宋代礼制的新路向
      5. 三、归复和反省:宋代礼制的新路向
    10. 第九章 魏晋以来儒学的发展及相关问题
      1. 一、重新审视魏晋以来“儒学衰落说”
      2. 一、重新审视魏晋以来“儒学衰落说”
      3. 一、重新审视魏晋以来“儒学衰落说”
      4. 二、“儒学常识化”趋势及相关现象
      5. 二、“儒学常识化”趋势及相关现象
      6. 二、“儒学常识化”趋势及相关现象
      7. 三、古文经学的兴起、发展与成就
      8. 三、古文经学的兴起、发展与成就
      9. 三、古文经学的兴起、发展与成就
      10. 四、玄学之旨归及其对儒学的拓展
      11. 四、玄学之旨归及其对儒学的拓展
      12. 四、玄学之旨归及其对儒学的拓展
      13. 五、魏晋以来儒学发展的几点认识
    11. 第九章 魏晋以来儒学的发展及相关问题
      1. 一、重新审视魏晋以来“儒学衰落说”
      2. 一、重新审视魏晋以来“儒学衰落说”
      3. 二、“儒学常识化”趋势及相关现象
      4. 二、“儒学常识化”趋势及相关现象
      5. 二、“儒学常识化”趋势及相关现象
      6. 三、古文经学的兴起、发展与成就
      7. 三、古文经学的兴起、发展与成就
      8. 三、古文经学的兴起、发展与成就
      9. 四、玄学之旨归及其对儒学的拓展
      10. 四、玄学之旨归及其对儒学的拓展
      11. 四、玄学之旨归及其对儒学的拓展
      12. 五、魏晋以来儒学发展的几点认识
      13. 五、魏晋以来儒学发展的几点认识
    12. 第九章 魏晋以来儒学的发展及相关问题
      1. 一、重新审视魏晋以来“儒学衰落说”
      2. 二、“儒学常识化”趋势及相关现象
      3. 二、“儒学常识化”趋势及相关现象
      4. 二、“儒学常识化”趋势及相关现象
      5. 三、古文经学的兴起、发展与成就
      6. 三、古文经学的兴起、发展与成就
      7. 三、古文经学的兴起、发展与成就
      8. 四、玄学之旨归及其对儒学的拓展
      9. 四、玄学之旨归及其对儒学的拓展
      10. 四、玄学之旨归及其对儒学的拓展
      11. 五、魏晋以来儒学发展的几点认识
      12. 五、魏晋以来儒学发展的几点认识
      13. 五、魏晋以来儒学发展的几点认识
    13. 第十章 魏晋时期子学的流播及相关问题
      1. 一、子学流行承汉而来
      2. 一、子学流行承汉而来
      3. 一、子学流行承汉而来
      4. 二、子书著录与《隋志》的局限
      5. 二、子书著录与《隋志》的局限
      6. 二、子书著录与《隋志》的局限
      7. 三、法、名、墨、阴阳学的著录与流播
      8. 三、法、名、墨、阴阳学的著录与流播
      9. 三、法、名、墨、阴阳学的著录与流播
      10. 四、子学流播与儒术独尊
    14. 第十章 魏晋时期子学的流播及相关问题
      1. 一、子学流行承汉而来
      2. 一、子学流行承汉而来
      3. 二、子书著录与《隋志》的局限
      4. 二、子书著录与《隋志》的局限
      5. 二、子书著录与《隋志》的局限
      6. 三、法、名、墨、阴阳学的著录与流播
      7. 三、法、名、墨、阴阳学的著录与流播
      8. 三、法、名、墨、阴阳学的著录与流播
      9. 四、子学流播与儒术独尊
      10. 四、子学流播与儒术独尊
    15. 第十章 魏晋时期子学的流播及相关问题
      1. 一、子学流行承汉而来
      2. 二、子书著录与《隋志》的局限
      3. 二、子书著录与《隋志》的局限
      4. 二、子书著录与《隋志》的局限
      5. 三、法、名、墨、阴阳学的著录与流播
      6. 三、法、名、墨、阴阳学的著录与流播
      7. 三、法、名、墨、阴阳学的著录与流播
      8. 四、子学流播与儒术独尊
      9. 四、子学流播与儒术独尊
      10. 四、子学流播与儒术独尊
    16. 第十一章 《论语·尧曰》首章补疏
      1. 一、“二帝三王之道”及战国以来对之的质疑
      2. 一、“二帝三王之道”及战国以来对之的质疑
      3. 一、“二帝三王之道”及战国以来对之的质疑
      4. 二、“尧曰”章之辨伪与出土楚简的若干新证
      5. 二、“尧曰”章之辨伪与出土楚简的若干新证
      6. 二、“尧曰”章之辨伪与出土楚简的若干新证
      7. 三、《大禹谟》《汤诰》等篇与“尧曰”章之重文
      8. 三、《大禹谟》《汤诰》等篇与“尧曰”章之重文
      9. 三、《大禹谟》《汤诰》等篇与“尧曰”章之重文
      10. 四、“尧曰”章述禅让、革命与现实政治之关联
      11. 四、“尧曰”章述禅让、革命与现实政治之关联
      12. 四、“尧曰”章述禅让、革命与现实政治之关联
      13. 五、结语:二帝三王之道与政治哲学的突破
    17. 第十一章 《论语·尧曰》首章补疏
      1. 一、“二帝三王之道”及战国以来对之的质疑
      2. 一、“二帝三王之道”及战国以来对之的质疑
      3. 二、“尧曰”章之辨伪与出土楚简的若干新证
      4. 二、“尧曰”章之辨伪与出土楚简的若干新证
      5. 二、“尧曰”章之辨伪与出土楚简的若干新证
      6. 三、《大禹谟》《汤诰》等篇与“尧曰”章之重文
      7. 三、《大禹谟》《汤诰》等篇与“尧曰”章之重文
      8. 三、《大禹谟》《汤诰》等篇与“尧曰”章之重文
      9. 四、“尧曰”章述禅让、革命与现实政治之关联
      10. 四、“尧曰”章述禅让、革命与现实政治之关联
      11. 四、“尧曰”章述禅让、革命与现实政治之关联
      12. 五、结语:二帝三王之道与政治哲学的突破
      13. 五、结语:二帝三王之道与政治哲学的突破
    18. 第十一章 《论语·尧曰》首章补疏
      1. 一、“二帝三王之道”及战国以来对之的质疑
      2. 二、“尧曰”章之辨伪与出土楚简的若干新证
      3. 二、“尧曰”章之辨伪与出土楚简的若干新证
      4. 二、“尧曰”章之辨伪与出土楚简的若干新证
      5. 三、《大禹谟》《汤诰》等篇与“尧曰”章之重文
      6. 三、《大禹谟》《汤诰》等篇与“尧曰”章之重文
      7. 三、《大禹谟》《汤诰》等篇与“尧曰”章之重文
      8. 四、“尧曰”章述禅让、革命与现实政治之关联
      9. 四、“尧曰”章述禅让、革命与现实政治之关联
      10. 四、“尧曰”章述禅让、革命与现实政治之关联
      11. 五、结语:二帝三王之道与政治哲学的突破
      12. 五、结语:二帝三王之道与政治哲学的突破
      13. 五、结语:二帝三王之道与政治哲学的突破
    19. 第十二章 魏晋墨学之传播与流绪
      1. 一、墨学与魏晋名理学及谈玄之关联
      2. 一、墨学与魏晋名理学及谈玄之关联
      3. 一、墨学与魏晋名理学及谈玄之关联
      4. 二、两汉魏晋学人对墨学的晓谙和关注
      5. 二、两汉魏晋学人对墨学的晓谙和关注
      6. 二、两汉魏晋学人对墨学的晓谙和关注
      7. 三、“儒、墨连称”之例与墨学的影响
      8. 三、“儒、墨连称”之例与墨学的影响
      9. 三、“儒、墨连称”之例与墨学的影响
      10. 四、墨子的多重形象及其为道教所托附
    20. 第十二章 魏晋墨学之传播与流绪
      1. 一、墨学与魏晋名理学及谈玄之关联
      2. 一、墨学与魏晋名理学及谈玄之关联
      3. 二、两汉魏晋学人对墨学的晓谙和关注
      4. 二、两汉魏晋学人对墨学的晓谙和关注
      5. 二、两汉魏晋学人对墨学的晓谙和关注
      6. 三、“儒、墨连称”之例与墨学的影响
      7. 三、“儒、墨连称”之例与墨学的影响
      8. 三、“儒、墨连称”之例与墨学的影响
      9. 四、墨子的多重形象及其为道教所托附
      10. 四、墨子的多重形象及其为道教所托附
    21. 第十二章 魏晋墨学之传播与流绪
      1. 一、墨学与魏晋名理学及谈玄之关联
      2. 二、两汉魏晋学人对墨学的晓谙和关注
      3. 二、两汉魏晋学人对墨学的晓谙和关注
      4. 二、两汉魏晋学人对墨学的晓谙和关注
      5. 三、“儒、墨连称”之例与墨学的影响
      6. 三、“儒、墨连称”之例与墨学的影响
      7. 三、“儒、墨连称”之例与墨学的影响
      8. 四、墨子的多重形象及其为道教所托附
      9. 四、墨子的多重形象及其为道教所托附
      10. 四、墨子的多重形象及其为道教所托附
    22. 第十三章 汤祷传说的文本系统
      1. 一、墨家一系汤祷文本与《汤说》性质
      2. 一、墨家一系汤祷文本与《汤说》性质
      3. 一、墨家一系汤祷文本与《汤说》性质
      4. 二、圣王陈辞之“套语”与汤祷文本之变
      5. 二、圣王陈辞之“套语”与汤祷文本之变
      6. 二、圣王陈辞之“套语”与汤祷文本之变
      7. 三、以身为牲和桑林祷雨透露的消息
      8. 三、以身为牲和桑林祷雨透露的消息
      9. 三、以身为牲和桑林祷雨透露的消息
      10. 四、《荀子》以来的另一系汤祷文本
      11. 四、《荀子》以来的另一系汤祷文本
      12. 四、《荀子》以来的另一系汤祷文本
      13. 五、汤祷新本的时代气息和儒家印记
      14. 五、汤祷新本的时代气息和儒家印记
      15. 五、汤祷新本的时代气息和儒家印记
      16. 六、汉代以来汤祷传说的继续流变
      17. 六、汉代以来汤祷传说的继续流变
      18. 六、汉代以来汤祷传说的继续流变
      19. 七、结论和余论
    23. 第十三章 汤祷传说的文本系统
      1. 一、墨家一系汤祷文本与《汤说》性质
      2. 一、墨家一系汤祷文本与《汤说》性质
      3. 二、圣王陈辞之“套语”与汤祷文本之变
      4. 二、圣王陈辞之“套语”与汤祷文本之变
      5. 二、圣王陈辞之“套语”与汤祷文本之变
      6. 三、以身为牲和桑林祷雨透露的消息
      7. 三、以身为牲和桑林祷雨透露的消息
      8. 三、以身为牲和桑林祷雨透露的消息
      9. 四、《荀子》以来的另一系汤祷文本
      10. 四、《荀子》以来的另一系汤祷文本
      11. 四、《荀子》以来的另一系汤祷文本
      12. 五、汤祷新本的时代气息和儒家印记
      13. 五、汤祷新本的时代气息和儒家印记
      14. 五、汤祷新本的时代气息和儒家印记
      15. 六、汉代以来汤祷传说的继续流变
      16. 六、汉代以来汤祷传说的继续流变
      17. 六、汉代以来汤祷传说的继续流变
      18. 七、结论和余论
      19. 七、结论和余论
    24. 第十三章 汤祷传说的文本系统
      1. 一、墨家一系汤祷文本与《汤说》性质
      2. 二、圣王陈辞之“套语”与汤祷文本之变
      3. 二、圣王陈辞之“套语”与汤祷文本之变
      4. 二、圣王陈辞之“套语”与汤祷文本之变
      5. 三、以身为牲和桑林祷雨透露的消息
      6. 三、以身为牲和桑林祷雨透露的消息
      7. 三、以身为牲和桑林祷雨透露的消息
      8. 四、《荀子》以来的另一系汤祷文本
      9. 四、《荀子》以来的另一系汤祷文本
      10. 四、《荀子》以来的另一系汤祷文本
      11. 五、汤祷新本的时代气息和儒家印记
      12. 五、汤祷新本的时代气息和儒家印记
      13. 五、汤祷新本的时代气息和儒家印记
      14. 六、汉代以来汤祷传说的继续流变
      15. 六、汉代以来汤祷传说的继续流变
      16. 六、汉代以来汤祷传说的继续流变
      17. 七、结论和余论
      18. 七、结论和余论
      19. 七、结论和余论
    25. 第十四章 《玉海》所存沈约《谥例序》文笺解
      1. 一、混入《谥例序》正文的王应麟注文
      2. 一、混入《谥例序》正文的王应麟注文
      3. 一、混入《谥例序》正文的王应麟注文
      4. 一、混入《谥例序》正文的王应麟注文
      5.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6.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7.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8.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9.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10.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11.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12.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13.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4.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5.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6.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7. 五、沈约《谥例》的体例
    26. 第十四章 《玉海》所存沈约《谥例序》文笺解
      1. 一、混入《谥例序》正文的王应麟注文
      2. 一、混入《谥例序》正文的王应麟注文
      3. 一、混入《谥例序》正文的王应麟注文
      4.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5.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6.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7.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8.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9.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10.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11.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12.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3.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4.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5.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6. 五、沈约《谥例》的体例
      17. 五、沈约《谥例》的体例
    27. 第十四章 《玉海》所存沈约《谥例序》文笺解
      1. 一、混入《谥例序》正文的王应麟注文
      2. 一、混入《谥例序》正文的王应麟注文
      3.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4.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5.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6.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7.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8.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9.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10.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11.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2.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3.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4.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5. 五、沈约《谥例》的体例
      16. 五、沈约《谥例》的体例
      17. 五、沈约《谥例》的体例
    28. 第十四章 《玉海》所存沈约《谥例序》文笺解
      1. 一、混入《谥例序》正文的王应麟注文
      2.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3.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4.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5.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6.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7.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8.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9.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10.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1.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2.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3.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4. 五、沈约《谥例》的体例
      15. 五、沈约《谥例》的体例
      16. 五、沈约《谥例》的体例
      17. 五、沈约《谥例》的体例
    29. 第十五章 释唐令“女医”条
      1. 一、“官户婢”与太医署女医来源
      2. 一、“官户婢”与太医署女医来源
      3. 一、“官户婢”与太医署女医来源
      4. 一、“官户婢”与太医署女医来源
      5. 二、诸司方术生身份与女医之特殊
      6. 二、诸司方术生身份与女医之特殊
      7. 二、诸司方术生身份与女医之特殊
      8. 二、诸司方术生身份与女医之特殊
      9. 三、“无夫无男女”及“别所安置”
      10. 三、“无夫无男女”及“别所安置”
      11. 三、“无夫无男女”及“别所安置”
      12. 三、“无夫无男女”及“别所安置”
      13. 四、女医所习课程及“按文口授”
      14. 四、女医所习课程及“按文口授”
      15. 四、女医所习课程及“按文口授”
      16. 四、女医所习课程及“按文口授”
      17. 五、结语:唐“女医”之制溯源
    30. 第十五章 释唐令“女医”条
      1. 一、“官户婢”与太医署女医来源
      2. 一、“官户婢”与太医署女医来源
      3. 一、“官户婢”与太医署女医来源
      4. 二、诸司方术生身份与女医之特殊
      5. 二、诸司方术生身份与女医之特殊
      6. 二、诸司方术生身份与女医之特殊
      7. 二、诸司方术生身份与女医之特殊
      8. 三、“无夫无男女”及“别所安置”
      9. 三、“无夫无男女”及“别所安置”
      10. 三、“无夫无男女”及“别所安置”
      11. 三、“无夫无男女”及“别所安置”
      12. 四、女医所习课程及“按文口授”
      13. 四、女医所习课程及“按文口授”
      14. 四、女医所习课程及“按文口授”
      15. 四、女医所习课程及“按文口授”
      16. 五、结语:唐“女医”之制溯源
      17. 五、结语:唐“女医”之制溯源
  5. 第三编 经子发覆
    1. 第九章 魏晋以来儒学的发展及相关问题
      1. 一、重新审视魏晋以来“儒学衰落说”
      2. 二、“儒学常识化”趋势及相关现象
      3. 二、“儒学常识化”趋势及相关现象
      4. 二、“儒学常识化”趋势及相关现象
      5. 三、古文经学的兴起、发展与成就
      6. 三、古文经学的兴起、发展与成就
      7. 三、古文经学的兴起、发展与成就
      8. 四、玄学之旨归及其对儒学的拓展
      9. 四、玄学之旨归及其对儒学的拓展
      10. 四、玄学之旨归及其对儒学的拓展
      11. 五、魏晋以来儒学发展的几点认识
      12. 五、魏晋以来儒学发展的几点认识
      13. 五、魏晋以来儒学发展的几点认识
    2. 第十章 魏晋时期子学的流播及相关问题
      1. 一、子学流行承汉而来
      2. 一、子学流行承汉而来
      3. 一、子学流行承汉而来
      4. 二、子书著录与《隋志》的局限
      5. 二、子书著录与《隋志》的局限
      6. 二、子书著录与《隋志》的局限
      7. 三、法、名、墨、阴阳学的著录与流播
      8. 三、法、名、墨、阴阳学的著录与流播
      9. 三、法、名、墨、阴阳学的著录与流播
      10. 四、子学流播与儒术独尊
    3. 第十章 魏晋时期子学的流播及相关问题
      1. 一、子学流行承汉而来
      2. 一、子学流行承汉而来
      3. 二、子书著录与《隋志》的局限
      4. 二、子书著录与《隋志》的局限
      5. 二、子书著录与《隋志》的局限
      6. 三、法、名、墨、阴阳学的著录与流播
      7. 三、法、名、墨、阴阳学的著录与流播
      8. 三、法、名、墨、阴阳学的著录与流播
      9. 四、子学流播与儒术独尊
      10. 四、子学流播与儒术独尊
    4. 第十章 魏晋时期子学的流播及相关问题
      1. 一、子学流行承汉而来
      2. 二、子书著录与《隋志》的局限
      3. 二、子书著录与《隋志》的局限
      4. 二、子书著录与《隋志》的局限
      5. 三、法、名、墨、阴阳学的著录与流播
      6. 三、法、名、墨、阴阳学的著录与流播
      7. 三、法、名、墨、阴阳学的著录与流播
      8. 四、子学流播与儒术独尊
      9. 四、子学流播与儒术独尊
      10. 四、子学流播与儒术独尊
    5. 第十一章 《论语·尧曰》首章补疏
      1. 一、“二帝三王之道”及战国以来对之的质疑
      2. 一、“二帝三王之道”及战国以来对之的质疑
      3. 一、“二帝三王之道”及战国以来对之的质疑
      4. 二、“尧曰”章之辨伪与出土楚简的若干新证
      5. 二、“尧曰”章之辨伪与出土楚简的若干新证
      6. 二、“尧曰”章之辨伪与出土楚简的若干新证
      7. 三、《大禹谟》《汤诰》等篇与“尧曰”章之重文
      8. 三、《大禹谟》《汤诰》等篇与“尧曰”章之重文
      9. 三、《大禹谟》《汤诰》等篇与“尧曰”章之重文
      10. 四、“尧曰”章述禅让、革命与现实政治之关联
      11. 四、“尧曰”章述禅让、革命与现实政治之关联
      12. 四、“尧曰”章述禅让、革命与现实政治之关联
      13. 五、结语:二帝三王之道与政治哲学的突破
    6. 第十一章 《论语·尧曰》首章补疏
      1. 一、“二帝三王之道”及战国以来对之的质疑
      2. 一、“二帝三王之道”及战国以来对之的质疑
      3. 二、“尧曰”章之辨伪与出土楚简的若干新证
      4. 二、“尧曰”章之辨伪与出土楚简的若干新证
      5. 二、“尧曰”章之辨伪与出土楚简的若干新证
      6. 三、《大禹谟》《汤诰》等篇与“尧曰”章之重文
      7. 三、《大禹谟》《汤诰》等篇与“尧曰”章之重文
      8. 三、《大禹谟》《汤诰》等篇与“尧曰”章之重文
      9. 四、“尧曰”章述禅让、革命与现实政治之关联
      10. 四、“尧曰”章述禅让、革命与现实政治之关联
      11. 四、“尧曰”章述禅让、革命与现实政治之关联
      12. 五、结语:二帝三王之道与政治哲学的突破
      13. 五、结语:二帝三王之道与政治哲学的突破
    7. 第十一章 《论语·尧曰》首章补疏
      1. 一、“二帝三王之道”及战国以来对之的质疑
      2. 二、“尧曰”章之辨伪与出土楚简的若干新证
      3. 二、“尧曰”章之辨伪与出土楚简的若干新证
      4. 二、“尧曰”章之辨伪与出土楚简的若干新证
      5. 三、《大禹谟》《汤诰》等篇与“尧曰”章之重文
      6. 三、《大禹谟》《汤诰》等篇与“尧曰”章之重文
      7. 三、《大禹谟》《汤诰》等篇与“尧曰”章之重文
      8. 四、“尧曰”章述禅让、革命与现实政治之关联
      9. 四、“尧曰”章述禅让、革命与现实政治之关联
      10. 四、“尧曰”章述禅让、革命与现实政治之关联
      11. 五、结语:二帝三王之道与政治哲学的突破
      12. 五、结语:二帝三王之道与政治哲学的突破
      13. 五、结语:二帝三王之道与政治哲学的突破
    8. 第十二章 魏晋墨学之传播与流绪
      1. 一、墨学与魏晋名理学及谈玄之关联
      2. 一、墨学与魏晋名理学及谈玄之关联
      3. 一、墨学与魏晋名理学及谈玄之关联
      4. 二、两汉魏晋学人对墨学的晓谙和关注
      5. 二、两汉魏晋学人对墨学的晓谙和关注
      6. 二、两汉魏晋学人对墨学的晓谙和关注
      7. 三、“儒、墨连称”之例与墨学的影响
      8. 三、“儒、墨连称”之例与墨学的影响
      9. 三、“儒、墨连称”之例与墨学的影响
      10. 四、墨子的多重形象及其为道教所托附
    9. 第十二章 魏晋墨学之传播与流绪
      1. 一、墨学与魏晋名理学及谈玄之关联
      2. 一、墨学与魏晋名理学及谈玄之关联
      3. 二、两汉魏晋学人对墨学的晓谙和关注
      4. 二、两汉魏晋学人对墨学的晓谙和关注
      5. 二、两汉魏晋学人对墨学的晓谙和关注
      6. 三、“儒、墨连称”之例与墨学的影响
      7. 三、“儒、墨连称”之例与墨学的影响
      8. 三、“儒、墨连称”之例与墨学的影响
      9. 四、墨子的多重形象及其为道教所托附
      10. 四、墨子的多重形象及其为道教所托附
    10. 第十二章 魏晋墨学之传播与流绪
      1. 一、墨学与魏晋名理学及谈玄之关联
      2. 二、两汉魏晋学人对墨学的晓谙和关注
      3. 二、两汉魏晋学人对墨学的晓谙和关注
      4. 二、两汉魏晋学人对墨学的晓谙和关注
      5. 三、“儒、墨连称”之例与墨学的影响
      6. 三、“儒、墨连称”之例与墨学的影响
      7. 三、“儒、墨连称”之例与墨学的影响
      8. 四、墨子的多重形象及其为道教所托附
      9. 四、墨子的多重形象及其为道教所托附
      10. 四、墨子的多重形象及其为道教所托附
    11. 第十三章 汤祷传说的文本系统
      1. 一、墨家一系汤祷文本与《汤说》性质
      2. 一、墨家一系汤祷文本与《汤说》性质
      3. 一、墨家一系汤祷文本与《汤说》性质
      4. 二、圣王陈辞之“套语”与汤祷文本之变
      5. 二、圣王陈辞之“套语”与汤祷文本之变
      6. 二、圣王陈辞之“套语”与汤祷文本之变
      7. 三、以身为牲和桑林祷雨透露的消息
      8. 三、以身为牲和桑林祷雨透露的消息
      9. 三、以身为牲和桑林祷雨透露的消息
      10. 四、《荀子》以来的另一系汤祷文本
      11. 四、《荀子》以来的另一系汤祷文本
      12. 四、《荀子》以来的另一系汤祷文本
      13. 五、汤祷新本的时代气息和儒家印记
      14. 五、汤祷新本的时代气息和儒家印记
      15. 五、汤祷新本的时代气息和儒家印记
      16. 六、汉代以来汤祷传说的继续流变
      17. 六、汉代以来汤祷传说的继续流变
      18. 六、汉代以来汤祷传说的继续流变
      19. 七、结论和余论
    12. 第十三章 汤祷传说的文本系统
      1. 一、墨家一系汤祷文本与《汤说》性质
      2. 一、墨家一系汤祷文本与《汤说》性质
      3. 二、圣王陈辞之“套语”与汤祷文本之变
      4. 二、圣王陈辞之“套语”与汤祷文本之变
      5. 二、圣王陈辞之“套语”与汤祷文本之变
      6. 三、以身为牲和桑林祷雨透露的消息
      7. 三、以身为牲和桑林祷雨透露的消息
      8. 三、以身为牲和桑林祷雨透露的消息
      9. 四、《荀子》以来的另一系汤祷文本
      10. 四、《荀子》以来的另一系汤祷文本
      11. 四、《荀子》以来的另一系汤祷文本
      12. 五、汤祷新本的时代气息和儒家印记
      13. 五、汤祷新本的时代气息和儒家印记
      14. 五、汤祷新本的时代气息和儒家印记
      15. 六、汉代以来汤祷传说的继续流变
      16. 六、汉代以来汤祷传说的继续流变
      17. 六、汉代以来汤祷传说的继续流变
      18. 七、结论和余论
      19. 七、结论和余论
    13. 第十三章 汤祷传说的文本系统
      1. 一、墨家一系汤祷文本与《汤说》性质
      2. 二、圣王陈辞之“套语”与汤祷文本之变
      3. 二、圣王陈辞之“套语”与汤祷文本之变
      4. 二、圣王陈辞之“套语”与汤祷文本之变
      5. 三、以身为牲和桑林祷雨透露的消息
      6. 三、以身为牲和桑林祷雨透露的消息
      7. 三、以身为牲和桑林祷雨透露的消息
      8. 四、《荀子》以来的另一系汤祷文本
      9. 四、《荀子》以来的另一系汤祷文本
      10. 四、《荀子》以来的另一系汤祷文本
      11. 五、汤祷新本的时代气息和儒家印记
      12. 五、汤祷新本的时代气息和儒家印记
      13. 五、汤祷新本的时代气息和儒家印记
      14. 六、汉代以来汤祷传说的继续流变
      15. 六、汉代以来汤祷传说的继续流变
      16. 六、汉代以来汤祷传说的继续流变
      17. 七、结论和余论
      18. 七、结论和余论
      19. 七、结论和余论
    14. 第十四章 《玉海》所存沈约《谥例序》文笺解
      1. 一、混入《谥例序》正文的王应麟注文
      2. 一、混入《谥例序》正文的王应麟注文
      3. 一、混入《谥例序》正文的王应麟注文
      4. 一、混入《谥例序》正文的王应麟注文
      5.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6.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7.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8.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9.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10.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11.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12.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13.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4.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5.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6.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7. 五、沈约《谥例》的体例
    15. 第十四章 《玉海》所存沈约《谥例序》文笺解
      1. 一、混入《谥例序》正文的王应麟注文
      2. 一、混入《谥例序》正文的王应麟注文
      3. 一、混入《谥例序》正文的王应麟注文
      4.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5.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6.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7.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8.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9.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10.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11.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12.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3.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4.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5.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6. 五、沈约《谥例》的体例
      17. 五、沈约《谥例》的体例
    16. 第十四章 《玉海》所存沈约《谥例序》文笺解
      1. 一、混入《谥例序》正文的王应麟注文
      2. 一、混入《谥例序》正文的王应麟注文
      3.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4.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5.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6.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7.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8.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9.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10.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11.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2.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3.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4.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5. 五、沈约《谥例》的体例
      16. 五、沈约《谥例》的体例
      17. 五、沈约《谥例》的体例
    17. 第十四章 《玉海》所存沈约《谥例序》文笺解
      1. 一、混入《谥例序》正文的王应麟注文
      2.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3.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4.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5.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6.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7.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8.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9.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10.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1.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2.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3.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4. 五、沈约《谥例》的体例
      15. 五、沈约《谥例》的体例
      16. 五、沈约《谥例》的体例
      17. 五、沈约《谥例》的体例
    18. 第十五章 释唐令“女医”条
      1. 一、“官户婢”与太医署女医来源
      2. 一、“官户婢”与太医署女医来源
      3. 一、“官户婢”与太医署女医来源
      4. 一、“官户婢”与太医署女医来源
      5. 二、诸司方术生身份与女医之特殊
      6. 二、诸司方术生身份与女医之特殊
      7. 二、诸司方术生身份与女医之特殊
      8. 二、诸司方术生身份与女医之特殊
      9. 三、“无夫无男女”及“别所安置”
      10. 三、“无夫无男女”及“别所安置”
      11. 三、“无夫无男女”及“别所安置”
      12. 三、“无夫无男女”及“别所安置”
      13. 四、女医所习课程及“按文口授”
      14. 四、女医所习课程及“按文口授”
      15. 四、女医所习课程及“按文口授”
      16. 四、女医所习课程及“按文口授”
      17. 五、结语:唐“女医”之制溯源
    19. 第十五章 释唐令“女医”条
      1. 一、“官户婢”与太医署女医来源
      2. 一、“官户婢”与太医署女医来源
      3. 一、“官户婢”与太医署女医来源
      4. 二、诸司方术生身份与女医之特殊
      5. 二、诸司方术生身份与女医之特殊
      6. 二、诸司方术生身份与女医之特殊
      7. 二、诸司方术生身份与女医之特殊
      8. 三、“无夫无男女”及“别所安置”
      9. 三、“无夫无男女”及“别所安置”
      10. 三、“无夫无男女”及“别所安置”
      11. 三、“无夫无男女”及“别所安置”
      12. 四、女医所习课程及“按文口授”
      13. 四、女医所习课程及“按文口授”
      14. 四、女医所习课程及“按文口授”
      15. 四、女医所习课程及“按文口授”
      16. 五、结语:唐“女医”之制溯源
      17. 五、结语:唐“女医”之制溯源
    20. 第十五章 释唐令“女医”条
      1. 一、“官户婢”与太医署女医来源
      2. 一、“官户婢”与太医署女医来源
      3. 二、诸司方术生身份与女医之特殊
      4. 二、诸司方术生身份与女医之特殊
      5. 二、诸司方术生身份与女医之特殊
      6. 二、诸司方术生身份与女医之特殊
      7. 三、“无夫无男女”及“别所安置”
      8. 三、“无夫无男女”及“别所安置”
      9. 三、“无夫无男女”及“别所安置”
      10. 三、“无夫无男女”及“别所安置”
      11. 四、女医所习课程及“按文口授”
      12. 四、女医所习课程及“按文口授”
      13. 四、女医所习课程及“按文口授”
      14. 四、女医所习课程及“按文口授”
      15. 五、结语:唐“女医”之制溯源
      16. 五、结语:唐“女医”之制溯源
      17. 五、结语:唐“女医”之制溯源
  6. 第四编 文化掇遗
    1. 第十四章 《玉海》所存沈约《谥例序》文笺解
      1. 一、混入《谥例序》正文的王应麟注文
      2.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3.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4.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5. 二、沈约所见《周书·谥法》上篇之批语
      6.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7.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8.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9. 三、沈约对两篇古残本所留批语的案释
      10.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1.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2.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3. 四、沈约《谥例》取材的几部谥法书
      14. 五、沈约《谥例》的体例
      15. 五、沈约《谥例》的体例
      16. 五、沈约《谥例》的体例
      17. 五、沈约《谥例》的体例
    2. 第十五章 释唐令“女医”条
      1. 一、“官户婢”与太医署女医来源
      2. 一、“官户婢”与太医署女医来源
      3. 一、“官户婢”与太医署女医来源
      4. 一、“官户婢”与太医署女医来源
      5. 二、诸司方术生身份与女医之特殊
      6. 二、诸司方术生身份与女医之特殊
      7. 二、诸司方术生身份与女医之特殊
      8. 二、诸司方术生身份与女医之特殊
      9. 三、“无夫无男女”及“别所安置”
      10. 三、“无夫无男女”及“别所安置”
      11. 三、“无夫无男女”及“别所安置”
      12. 三、“无夫无男女”及“别所安置”
      13. 四、女医所习课程及“按文口授”
      14. 四、女医所习课程及“按文口授”
      15. 四、女医所习课程及“按文口授”
      16. 四、女医所习课程及“按文口授”
      17. 五、结语:唐“女医”之制溯源
    3. 第十五章 释唐令“女医”条
      1. 一、“官户婢”与太医署女医来源
      2. 一、“官户婢”与太医署女医来源
      3. 一、“官户婢”与太医署女医来源
      4. 二、诸司方术生身份与女医之特殊
      5. 二、诸司方术生身份与女医之特殊
      6. 二、诸司方术生身份与女医之特殊
      7. 二、诸司方术生身份与女医之特殊
      8. 三、“无夫无男女”及“别所安置”
      9. 三、“无夫无男女”及“别所安置”
      10. 三、“无夫无男女”及“别所安置”
      11. 三、“无夫无男女”及“别所安置”
      12. 四、女医所习课程及“按文口授”
      13. 四、女医所习课程及“按文口授”
      14. 四、女医所习课程及“按文口授”
      15. 四、女医所习课程及“按文口授”
      16. 五、结语:唐“女医”之制溯源
      17. 五、结语:唐“女医”之制溯源
    4. 第十五章 释唐令“女医”条
      1. 一、“官户婢”与太医署女医来源
      2. 一、“官户婢”与太医署女医来源
      3. 二、诸司方术生身份与女医之特殊
      4. 二、诸司方术生身份与女医之特殊
      5. 二、诸司方术生身份与女医之特殊
      6. 二、诸司方术生身份与女医之特殊
      7. 三、“无夫无男女”及“别所安置”
      8. 三、“无夫无男女”及“别所安置”
      9. 三、“无夫无男女”及“别所安置”
      10. 三、“无夫无男女”及“别所安置”
      11. 四、女医所习课程及“按文口授”
      12. 四、女医所习课程及“按文口授”
      13. 四、女医所习课程及“按文口授”
      14. 四、女医所习课程及“按文口授”
      15. 五、结语:唐“女医”之制溯源
      16. 五、结语:唐“女医”之制溯源
      17. 五、结语:唐“女医”之制溯源
    5. 第十五章 释唐令“女医”条
      1. 一、“官户婢”与太医署女医来源
      2. 二、诸司方术生身份与女医之特殊
      3. 二、诸司方术生身份与女医之特殊
      4. 二、诸司方术生身份与女医之特殊
      5. 二、诸司方术生身份与女医之特殊
      6. 三、“无夫无男女”及“别所安置”
      7. 三、“无夫无男女”及“别所安置”
      8. 三、“无夫无男女”及“别所安置”
      9. 三、“无夫无男女”及“别所安置”
      10. 四、女医所习课程及“按文口授”
      11. 四、女医所习课程及“按文口授”
      12. 四、女医所习课程及“按文口授”
      13. 四、女医所习课程及“按文口授”
      14. 五、结语:唐“女医”之制溯源
      15. 五、结语:唐“女医”之制溯源
      16. 五、结语:唐“女医”之制溯源
      17. 五、结语:唐“女医”之制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