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论改革基本问题(全三册)_吴敬琏_AZW3_MOBI_EPUB_电子书(无页码)_吴敬琏

内容节选

3.1本节与范世涛合写。“与科学相关的技术”的广泛应用 库兹涅茨(1966):《现代经济增长》,戴睿、易诚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7~8页。如弗里曼(Chris Freeman)和苏特(Luc Soete)在他们著名的创新经济学教科书中说:“既然这种关系是相互作用的,那么人们通常喜欢用‘与科学相关的技术’这个词,而不用‘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因为后者带有一种过于简化的、思路单向流动的含义。”参见弗里曼、苏特(1997):《工业创新经济学》(第3版),华宏勋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1页。 在探究现代经济增长中效率提高(“技术进步”)的源泉时,经济学家首先把目光投向19世纪中期以后“基于科学的技术”(the science-based technology)的贡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库兹涅茨指出:“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始终是基于科学的技术”;“标志着现代经济时代的划时代创新,在于科学被广泛地应用于解决经济生产领域的问题”。 鉴于新技术的来源不仅仅是科学,而且技术进展往往也对科学的内容和探索方式造成重大影响,后来的经济学家更愿意使用“与科学相关的技术”(the science-related technology)这一概念来描述“现代技术”的突出特点。 本节从厘清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开始,讨论现代技术,即与科学相关的技术兴起的过程,然后讲科学飞速进步和技术创新活动愈益活跃的关键原因,即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的制度化;最后,对先行工业化国家早期经济增长阶段和现代增长阶段各自具有代表性的通用目的技术(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简称GPT)的贡献作了比较分析。 3.1.1 现代技术(与科学相关的技术)的兴起哈贝马斯(1970):“Technology and Science as Ideology”in J. Harbermas,Toward a Rational Society,Boston: Beacon Press,pp.81~122. “科技”是当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如科技园、高科技、科技进步、科技管理、科技创新、科技体制改革等等。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主持编撰的多卷本巨著《中国的科学和文明》(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在中国也被译为《中国科学技术史》或《中国科技史》。甚至有人根据哈贝马斯(J. Jürgen Habermas)“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 的某些中文译文将“技术与科学”译为“科技”,说他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作为“科学技术”或“科学和技术”缩略语,“科技”一词的流行使人很少思考科学与技术在来源、内容和激励机制上的区别,也很少考虑科学领域的规则与技术领域的规则并不相同。于光远(2001):《三个故事:科学精神的三个侧面》,http://www.yuguangyuan.net/w17.htm。这一概念如此风行,必定有其深刻的原因。推究起来,一是因为科学传统的缺失,二是对近代科学与技术关系的误解。 这种习惯实际上是近期才形成的。在1949年以前,虽然偶尔也会在汉语文献中见到“科学技术”一词,但频率很低;至于进而把“科学技术”简化为“科技”的情形,就更加罕见了。当时的作者习惯把科学与技术的区分视为理所当然。直到1957年,国家机关还分置“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与“国家技术委员会”。据于光远考证,1958年“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和“国家技术委员会”合并,合并后的机构名称被定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这是在国家层面上设立二者合一的行政管理机构的第一次尝试。随后,“科学”和“技术”这两个名词就开始连在一起使用。用得多了,“科学”和“技术”两个名词就简化成一个名词:“科技”了。 到了改革开放以后,“科技”一词更是加倍风行起来,以至high-tech(高技术)这样的西方词汇,到中国也往往译成“高科技”。 在西方语言中,科学和技术是两个或三个不同的词汇。以英语为例,科学的对应词汇是science,技术的对应词汇是technique或者technology。其中,词根tech-源于古希腊语,相当于skill、art,指的是技能、技艺;而technology的词尾-logy则表明它成了系统整理和研究的有关技艺的学问。虽然现代社会中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日趋密切,但是它们诞生的背景不同,而且掌握在受过不同训练、怀有不同目标的人的手中,并长期由不同的社会群体发展,直到现在,科学与技术之间的门类区分依然是存在的。转引自司托克斯(Donald E. Strokes,1997):《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巴斯德象限》,周春彦、谷春立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1. 信息
  2. 写在前面
  3. 论竞争性市场体制 Ⅰ
  4. 初版序
  5. 前言
  6. 第一讲 除了改革,我们别无选择
  7. 第二讲 可行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8. 第三讲 中国不能没有生机蓬勃的企业
  9. 第四讲 竞争性市场的形成
  10. 第五讲 宏观调控体系
  11. 第六讲 改革的战略选择
  12. 第七讲 行政性分权,此路不通
  13. 第八讲 跨越企业承包制
  14. 第九讲 利益关系的调整和新利益格局的建立
  15. 第十讲 经济改革、政治民主与观念更新
  16. 第十一讲 农村社会的变革
  17. 第十二讲 改革时期的发展方针
  18. 附录 经济体制中期(1988~1995年)改革规划纲要
  19. 中国增长模式抉择 Ⅱ
  20. 第四版前言
  21. 图表、专栏目录
  22. 第1章 导论
  23. 1.1 写作缘起
  24. 1.2 若干基本概念的界定
  25. 1.3 本书的结构
  26. 第2章 从早期经济增长到现代经济增长
  27. 2.1 早期经济增长和相关的理论
  28. 2.2 现代经济增长和相关的理论发展
  29. 2.3 早期增长模式和旧型工业化道路的陷阱
  30. 第3章 现代经济增长中效率提高的源泉
  31. 3.1 “与科学相关的技术”的广泛应用
  32. 3.2 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了经济的整体效率
  33. 3.3 现代信息通信技术(ICT)渗入和改造各产业部门
  34. 第4章 我国工业化的曲折道路和粗放增长模式存在的问题
  35. 4.1 改革开放前的经济增长模式
  36. 4.2 改革开放以来调整经济结构和改善增长方式的探索
  37. 4.3 工业化道路和增长模式偏差的消极后果
  38. 第5章 粗放增长模式的延续:出口导向战略
  39. 5.1 出口导向战略及其实施效果
  40. 5.2 出口导向政策导致的问题
  41. 第6章 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42. 6.1 采取实际措施提高经济效率
  43. 6.2 必须建立充满活力的新体制
  44. 6.3 改革攻坚,建立健全集约增长的制度基础
  45. 6.4 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最终取决于政府自身改革的成效
  46. 附录1 全面提升整体竞争力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浙江经济发展考察报告摘要(2004)
  47. 附录2 “十一五”时期必须认真解决工业化道路和增长模式的问题(2005)
  48. 附录3 广东发展转型的机遇与挑战(2008)
  49. 主要参考文献
  50. 初版后记
  51. 修订版附记
  52. 增订版后记
  53.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 Ⅲ
  54. 第三版前言
  55. 图表、专栏目录
  56. 第一篇 总论
  57. 第1章 计划经济的建立与改革问题的提出
  58. 第2章 中国改革战略的演变
  59. 第二篇 部门专论
  60. 第3章 农村改革
  61. 第4章 企业改革
  62. 第5章 民营经济的发展
  63. 第6章 金融改革
  64. 第7章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65. 第8章 对外开放
  66. 第三篇 宏观经济和社会层面的问题
  67. 第9章 建立新的社会保障体系
  68. 第10章 转型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
  69. 第11章 转型时期的社会关系和政治改革
  70. 第四篇 简短的结论
  71. 第12章 结束语
  72. 主要参考文献
  73. 第三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