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065_芯片战争:世界最关键技术的争夺战_【美】克里斯·米勒_AZW3_MOBI_EPUB_电子书(无页码)_【美】克里斯·米勒

内容节选

23“敌人的敌人”:韩国的崛起1948年,朝鲜半岛先后成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译者注杰弗里·凯恩,《三星崛起》(Samsung Rising),澳大利亚柯伦西出版社(Currency Press),2020年,第33页。 李秉喆(Lee Byung-Chul)几乎可以通过卖任何东西赚钱。李秉喆出生于1910年,比杰克·辛普劳小一岁。李秉喆于1938年3月开始了他的商业生涯。当时,他的祖国朝鲜 是日本的殖民地,并且日本正在与中国交战,不久又与美国交战。李秉喆的第一批产品是鱼干和蔬菜,他从朝鲜搜集这些产品并将其运往中国北部,为日本的战争机器提供食物。朝鲜当时很贫穷,没有工业和技术,但李秉喆宣称,他已经梦想着建立一个“大、强、永恒”的企业。 多亏了两个有影响力的盟友——美国芯片产业和韩国政府,他将把三星(Samsung)变成一个超级半导体企业。硅谷超越日本战略的一个关键部分是在亚洲寻找更便宜的供应来源。李秉喆认为,这是三星可以轻松扮演的角色。杰弗里·凯恩,《三星崛起》,第33-41页。 韩国习惯于在更大的竞争对手之间穿梭。在李秉喆创立三星七年后,三星本可能在1945年日本战败后被摧毁。但李秉喆巧妙地改变了方向,像兜售鱼干一样顺利地与政治赞助人交易。他与战后占领朝鲜半岛南部的美国人建立了联系,并避开了想分裂像三星这样大型商业集团的韩国政客。当朝鲜与韩国交战时,李秉喆的资产甚至可以被保留。不过,当对方短暂占领首尔时,一名朝鲜官员夺走了李秉喆的雪佛兰,并驾着它在被占领的首都周围兜风。 乔东升(Dong-Sung Cho,音译)和约翰·A.马修斯,《虎式技术》(Tiger Technology),剑桥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5-106页。杰弗里·凯恩,《三星崛起》,第40、41、46页。关于李秉喆的财富,请参见《通过收入和股价看韩国财阀半个世纪的兴衰》(Half a Century of Rise and Fall of the Korean Chaebol in Terms of Income and Stock Price),韩国联合通讯社(Yohap News Agency),2006年11月7日,https://www.yna.co.kr/view/AKR20110708154800008。 尽管发生了战争,李秉喆还是扩大了他的商业帝国,并且巧妙地驾驭了韩国复杂的政治形势。1961年,当一个军事政权上台时,将军们剥夺了李秉喆的银行,但他和其他公司完好无损地幸存了下来。他坚称,三星是在为国家的利益而努力,国家的利益取决于三星是否能成为世界级的公司。李秉喆家族座右铭的第一部分写道:“通过商业服务国家。” 从鱼类和蔬菜行业开始,他逐步涉足了糖业、纺织业、化肥业、建筑业、银行业和保险业。他认为,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经济繁荣证明了他在为国家服务。批评者指出,到1960年,他已成为韩国最富有的人,他们认为李秉喆的财富证明了这个国家及其腐败的政客正在为他服务。朴世安(Si-on Park,音译),《像李秉喆那样》(Like Lee Byung-chul),第71页。乔东升和约翰·A.马修斯,《虎式技术》,第112页。丹尼尔·勒里和唐·丁吉,《移动解锁》(Mobile Unleashed),SemiWiki,2015年。金东元和斯图尔特·W.莱斯利,《赢得市场还是赢得诺贝尔奖?韩国科学技术院与后期工业化的挑战》(Winning Markets or Winning Nobel Prizes? KAIST and the Challenges of Late Industrialization),Osiris,第13卷,1998年,第167-170页。唐纳德·L.贝内迪克特(Donald L. Benedict)、郑根莫(Kun Mo Chung,音译)、富兰克林·A.隆(Franklin A. Long)、托马斯·L.马丁(Thomas L. Martin)和弗雷德里克·E.特曼(Frederick E. Terman)为美国国际开发署(U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编写的《韩国科学技术院成立调查报告》(Survey Report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1970年12月,http://large.stanford.edu/history/kaist/docs/terman/summary/。关于三星早期的困难,请参见韩泰半导体公司(Hankook Semiconductor),例如,三星新闻室(Samsung Newsroom),《半导体将是我最后的生意》......

  1. 信息
  2. 赞誉
  3. 人物
  4. 术语
  5. 推荐序 国运升级点
  6. 译者前言
  7. 中文版序
  8. 引言
  9. 第一部分 冷战时期的筹码
  10. 1 从钢铁到硅片
  11. 2 开关
  12. 3 诺伊斯、基尔比和集成电路
  13. 4 起飞
  14. 5 迫击炮和规模生产
  15. 6 “我……要……发……财”
  16. 第二部分 美国世界的电路
  17. 7 苏联硅谷
  18. 8 “复制”策略
  19. 9 晶体管推销员
  20. 10 “晶体管女孩”
  21. 11 精准打击
  22. 12 供应链策略
  23. 13 英特尔的革命
  24. 14 五角大楼的抵消战略
  25. 第三部分 失去领导能力?
  26. 15 “竞争很激烈”
  27. 16 “与日本的战争”
  28. 17 “运送垃圾”
  29. 18 20世纪80年代的原油
  30. 19 死亡螺旋
  31. 20 日本可以说“不”
  32. 第四部分 美国复兴
  33. 21 芯片之王
  34. 22 颠覆英特尔
  35. 23 “敌人的敌人”:韩国的崛起
  36. 24 “这就是未来”
  37. 25 克格勃T局
  38. 26 “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抵消战略的影响
  39. 27 战争英雄
  40. 28 “冷战结束了,你们赢了”
  41. 第五部分 集成电路,集成世界?
  42. 29 “台湾想要一个半导体产业”
  43. 30 “所有人都必须制造半导体”
  44. 31 “与中国人分享上帝的爱”
  45. 32 光刻战争
  46. 33 创新者的困境
  47. 34 跑得更快?
  48. 第六部分 离岸创新?
  49. 35 “真正的男人要有晶圆厂”
  50. 36 “无晶圆厂的革命”
  51. 37 张忠谋的大联盟
  52. 38 苹果硅
  53. 39 EUV光刻机
  54. 40 “没有B计划”
  55. 41 英特尔如何遗忘创新
  56. 第七部分 中国的挑战
  57. 42 中国制造
  58. 43 “把冲锋号吹起来”
  59. 44 技术转让
  60. 45 “并购势必发生”
  61. 46 华为的崛起
  62. 47 5G未来
  63. 48 下一个抵消战略
  64. 第八部分 芯片瓶颈
  65. 49 “我们正在竞争的一切”
  66. 50 福建晋华
  67. 51 打击华为
  68. 52 中国的人造卫星时刻?
  69. 53 短缺和供应链
  70. 54 台湾困境
  71. 结论
  72.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