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革命_【巴西】米格尔·尼科莱利斯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巴西】米格尔·尼科莱利斯

内容节选

第5章大脑相对论:大脑如何工作以及为何它不能被复制 人类大脑依赖于大量分布广泛的神经元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这些神经元以精心设计的电路形式组织在一起。这一发现有望解释现代脑科学研究中一些悬而未决的根本问题。比如:在进化过程中,是什么样的神经生理机制能够将人类众多而又独特的心智能力——语言、心智理论、工具制造、一般智力与社会智力、自我意识融合在一起,使它们形成一个单一的、紧密连接的功能性智能?大脑又是怎样使这些解剖学意义上的不同部件同步运转,在功能上结合整个新皮质,从而将我们所体验到的多种感官信号、动作、抽象与思想作为一个连续体融合在一起?我们的记忆如何能够被终身保存和持续更新? 可能我穷尽一生都无法找到这些问题的终极答案,但作为一名系统神经科学家,正是这些未知构成了我长久以来的工作动力。事实上,如果我们假设(这是一个很大的假设)人类能够完全理解自身,那么我认为没有什么比寻求这些本质问题的突破更有价值了。 根据我们在第4章中讨论的神经元集群生理学原理,如果必须用几句话来描述我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猜测,那么它应该是这样的:大脑在运转过程中通过递归的方式将模拟神经元信号和数字神经元信号进行混合,这一动态过程使得神经元组织融合成一个持续运转的连续体,并参与香农信息和哥德尔信息的双向转化过程(见图3-2)。通过耗散能量,哥德尔信息被真正嵌入神经元组织,使信息与作为其载体的解剖结构之间产生直接的因果联系。大脑能够利用新传入的信号描述周围的世界,并基于此不断更新其内部关于现实世界构建的模型。最终,正是这一检查与更新大脑自身观点的过程,时时刻刻指导着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的运作。 在这一点上,这种“凭直觉”的说法对许多读者来说可能没有意义,但请不要因此而感到绝望。在本章和接下来的几章中,我将对上一段文字进行剖析,并尽可能清楚地从字面上以及隐喻层面解释我的想法。“物自体”是康德提出的概念,指独立于观察者的客体。——译者注 我对神经科学核心问题的解答就是我所说的大脑相对论。在《脑机穿越》一书中,我第一次提出了“大脑相对论”这一概念。在过去的8年中,我与我的好朋友罗纳德共同对其原理做了进一步阐明。2015年,我们共同撰写了一本关于该主题的学术专著:《相对性大脑:它如何工作以及为何它不能被图灵机所复制》(The Relativistic Brain: How It Works and Why It Cannot Be Reproduced By a Turing Machine)。我选择使用“相对”一词的灵感源于它的历史用途,因为它暗含自然现象不存在绝对的参照系这层意思。在不同的领域,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等人也曾捍卫人为建构(即伦理道德)和自然现象(比如自由落体)的“相对主义”观点。德国哲学家康德引入了一种可以被认为是相对主义的感知观。他提出,我们不能直接理解宇宙中存在的事物,而只能依靠感官和推理来创造这种现实的心理表征。基于这一观点,奥地利杰出的物理学家、哲学家恩斯特·马赫(Ernst Mach)认为所有运动都只能被描述为相对于宇宙其他部分的运动。马赫还运用他的相对主义观点来讨论人类的感知。他在1886年出版的哲学著作《感觉的分析》(The Analysis of Sensations)中回应了康德的观点:“我们感知到的对象只是由一束束以常规方式连接的感觉数据组成的。独立于我们感觉之外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即不存在物自体(Things-In-Itself) 。因此,我们只知道表象,从不知道物自体。我们只能由自己的感觉构造世界。因而我们永远无法知道是否存在一个物自体。也正因如此,谈论这种概念是没有意义的。” 有趣的是,马赫的感知观显然与19世纪后期在法国掀起印象主义运动的一些画家的观点非常一致。这群极富开创性的艺术家提出了看待世界的新方式。现实主义学派坚持忠实记录世界的外在现实,认为绘画应像照片一样精准。而印象派画家正面驳斥了这一观点。他们坚信自己的主要工作在于呈现对外在世界的内在、主观的个人看法。正如巴西艺术评论家马里奥·佩德罗萨(Mário Pedrosa)的精准所述,印象派提出“液化实体,消除边角,将这一切事物,无论是大教堂的外立面还是桥梁的结构,都变为同样的色彩斑斓的颜料块铺满整个画布,而不带任何平面层次的空间结构”。 印象派画家真是我的知音啊! 总而言之,马赫的观点和我选择用“相对”一词命名这一全新的大脑理论的原因不谋而合。尽管人们认为是爱因斯坦最终将人类观察者纳入了描述整个宇宙结构的一个相对框架体系中,但无论是他的前辈还是追随者都没有更进一步,尝试找出观察者大脑内在的相对机制。希望大脑相对论的引入能推动这一目标的真正实现。 人类大脑为每个人“雕刻”出自我意识,也“雕刻”出宇宙 我认为,大脑相对论是马赫思想的神经生理学版本。一般哺乳动物大脑的运作模式基......

  1. 信息
  2. 献词
  3. 推荐序 宇宙的一切真相都在人脑中
  4. 中文版序 大脑相对论,重新定位人脑的位置
  5. 前言 大脑,真正的万物创造者
  6. 第1章 大脑,一切精妙而复杂的“衍生故事”的开端
  7. 第2章 登上进化的舞台:对内最佳布局,对外高度连接
  8. 第3章 信息与大脑:生命的意义在于消耗能量,从而使信息嵌入有机生物
  9. 第4章 大脑的动态之能
  10. 第5章 大脑相对论:大脑如何工作以及为何它不能被复制
  11. 第6章 为什么真正的万物创造者不是一台机器
  12. 第7章 脑联网,人类社会行为之源
  13. 第8章 以大脑为中心,重塑我们的宇宙观
  14. 第9章 用空间、时间与数学构建一个宇宙
  15. 第10章 数学的肖像是一张人脸,追寻数学的真正起源
  16. 第11章 抽象是所有科学理论的基础
  17. 第12章 数字逻辑沉迷如何改变了我们的大脑
  18. 结语 湮灭 Vs. 不朽,真正万物创造者的最终选择
  19. 后记 创造宇宙,我们唯一可能的物质现实的表达
  20. 致谢
  21. Biblio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