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汉语新诗类型_朱周斌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朱周斌

内容节选

第一节多多诗歌:从历史生活主题到对汉语诗歌语言的变形与扩展梁艳:《<今天>(1978—1980年)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80页。奚密:《“狂风狂暴灵魂的独白”:多多早期的诗与诗学》,载《文艺争鸣》,2014年第10期。老木编选:《新诗潮诗集》,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丛书,1985年,本书未公开出版。 在既有的当代诗歌史框架内处理多多,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在早期的《今天》杂志上,我们并没有看到“多多”这个名字。尽管目前有关考察认为,多多曾以“白夜”为笔名,发表过一首“重要的作品”《画廊》 。在后来的“朦胧诗”热潮中,多多也没有进入人们的视野,“多多不是朦胧诗人” 。大概要等到1985年老木编选的那本《新诗潮诗集》 ,多多才第一次公开而集中地出现在人们面前。 多多获得较为重要的承认,则一直要等到1988年。首届今天诗歌奖被授予了多多;也许可以把这理解为当初《今天》杂志对他的忽略的一次补偿。同样的补偿发生在《朦胧诗新编》中;此前那本确定了“朦胧诗”这一概念的《朦胧诗选》并没有收录多多的作品。耐人寻味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同立场的诗歌史叙述话语,都急着争夺多多于自己的麾下。笔者也一度犹疑,到底将多多放置在何种类型中,也许这里的处理仍然不能消除笔者自身的疑问。目前的处置方式,仍不过只是暂时的归类。这纷杂的现象背后,对多多本人和当代诗歌史来说,到底隐藏着和意味着一些什么? 一、对“前朦胧诗、朦胧诗与第三代诗”代际划分的超越:多多诗歌中历史理性与生活感性多多:《多多诗选》,花城出版社,2005年,第10页。 “今天诗歌奖”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它将自己授予多多是因为,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多多的写作从一开始就非常自觉地卷入那隐蔽的、对于时代进行质疑和思考的风暴中心里。在这一点上,他和早期的食指、黄翔是紧密一致的:“自由,早已单薄得像两片单身汉的耳朵/智慧也虚弱不堪,在产后冬眠/教育和儿童被脏手扼住喉咙/知识像罪人,被成群地赶进深山/只有时间在虚假的报纸后面/重复导演的思想和预言”(《钟为谁鸣——我问你,电报大楼》) 。考虑到极端封闭的历史处境,必须承认,这首写于1972年的诗(如果它后来未经过多修改的话),用词直接、尖锐,不仅仅是一种情绪上的指控,更是理性思考之后的批判。这是一种和黄翔式的、甚至是北岛式的《回答》非常不同的方式。多多:《多多诗选》,花城出版社,2005年,第2—3页。 多多可能是非常自觉地站在历史理性的角度去观察历史的诗人。正因为如此,他才有可能写下这样的句子:“醉醺醺的土地上/人民那粗糙的脸和呻吟着的手/人民的前面,是一望无际的苦难//马灯在风中摇曳/是睡熟的夜和醒着的眼睛/听得见牙齿松动的君王那有力的鼾声”(《无题》,1973年) 。这里的主体就是在夜里仍然“醒着的眼睛”,透过这双清醒的眼睛(理性),历史显示出它内在的痛苦、忍受与苦难,也显示出在恐惧中隐约听到的希望,不过,颇具讽刺意味且又令人无奈的是,这种希望是以“期盼崩溃”的形式出现的。这使得多多的诗歌中所包含的复杂性要远远超过单纯的愤怒或者乐观的盼望。强烈的情绪同深度的理性思考结合在一起,完全有可能赋予他的诗歌与同时代诗歌不同的品质。 但多多似乎并不愿意追求这种特殊性。他的诗歌并没有导向一种更广阔的历史深度。如果他用更激烈、更专注的方式聚焦于生活与历史之间的内在紧张关系,他完全可以做到北岛所做到的事情,即保持对历史自始至终的反思与批判。多多的诗歌其实更关心生活的感性,正是对生活的感性充满迷恋,才真切地感受到了历史内在的压力。和北岛不同的是,他的整体写作不再充分地像北岛那样自始至终地焦灼于历史理性,相反,多多使历史理性很快让位于生活的感性。多多:《多多诗选》,花城出版社,2005年,第11—18页。 早在1973年,多多就写下了令人震撼的组诗《万象》 。这组诗一个重要的主题是爱情。在严酷的、混乱的、同时又是宏大的历史情境中,这一主题显得非同凡响。其中的《少女波尔卡》如此写道:“同样的骄傲,同样的捉弄/这些自由的少女/这些将要长成皇后的少女/会为了爱情,到天涯海角/会跟随坏人,永不变心”。这首诗充满了异国情调,令人想起雨果小说中的艾丝美拉达。在这里,一个人的绝对自由被注入了具体的内容:完全听从于自己的感性去生活。在同属一组诗的《孩子》中,多多进一步赋予“爱情”以至高的地位:“创造了人类,没有创造自由/创造了女人,没有创造爱情/上帝,多么平庸啊/上帝,你多么平庸啊!”在这种叙述里,“爱情”和“自由”一道,被设定为人之为人的前提和本质状态,它们几乎是无条件的、不需限制和反思的先天存在。多多:《多多诗选》,花城出版社,2005年,第20—21页。 如果情况仅仅如此,那么多多诗歌中对“爱情”的态度可以理解为非历史的、本能式的。这种自由观和爱情观固然美好,但它也缺乏......

  1. 信息
  2. 作者简介
  3.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4. 百年新诗的半部诗史 (代前言)
  5. 绪论 语言与历史观念的互动:当代汉语新诗的内在结构
  6. 第一节 当代汉语新诗中的语言困境与转型
  7. 第二节 语言活动理论的视点与以文本为中心的方法论
  8. 第一章 顺势与协调:当代汉语新诗与主流观念相互缠绕类型
  9. 第一节 从前朦胧诗时期的“共名写作”到“童话写作”:顾城诗歌中的复杂世界
  10. 第二节 个体幸福的追寻与国家民族的颂歌:舒婷诗歌中的矛盾及其弥合
  11. 第三节 重写故乡重认自我身份的源头:论叶舟的诗歌写作
  12. 第二章 求索与挖掘:当代汉语新诗与主流观念反思和对话类型
  13. 第一节 对原有语言象征体系的挑战:食指诗歌中日常生活经验的恢复与寻找
  14. 第二节 用眼睛去看世界本身:岳重诗歌对美好生活的寻找与呈现
  15. 第三节 向历史深处的挖掘:北岛诗歌中的比兴传统与自觉的政治无意识
  16. 第四节 来自底层精神的寻找与探索:郑小琼诗歌中揭示的现实图景
  17. 第三章 语言游戏:当代汉语新诗重塑诗学本体的类型
  18. 第一节 多多诗歌:从历史生活主题到对汉语诗歌语言的变形与扩展
  19. 第二节 借助于词语的距离:欧阳江河诗歌中的词化趣味
  20. 第三节 语言、游戏与实体、抒情的冲突:海子的另一种可能
  21. 第四节 跳跃、跨越与陌生的困难感:张枣建立自己的现代汉语的努力
  22. 第五节 温柔的语言暴力革命:韩东诗歌中的秘密
  23. 第六节 轻盈与沉甸甸的交织:李亚伟诗歌中的日常生存与享乐境遇
  24. 第七节 深入语言不可能之境:余怒诗歌中的“语言游戏”初探
  25. 第四章 自主与独立:当代汉语新诗回归个体日常生活与精神建构的类型
  26. 第一节 一个人的精神寻觅之路:西川诗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27. 第二节 从对“当代中国”的确认到在“异国”形象中觅得归宿:柏桦作品中的多重体验
  28. 第三节 从“重返自然”到“怀疑自然”:孙文波诗歌语言中的现实与主体
  29. 第四节 在认同之路上跋涉:宋炜诗歌中庞杂的知识信仰体系与空灵之境的生成
  30. 第五节 从日常生活中寻觅诗歌到日常生活即是诗歌本身:尚仲敏口语写作的精神意义
  31. 第六节 70后、80后诗人中的个体日常生活及其精神追求:以杨晓芸、赵四和青鸟为例
  32. 第七节 挖掘机旁的皱纹:边缘诗人冯新伟诗歌中的精神建构
  33. 结语:从诗歌政治学意义上的年代术语到作为整体的“当代汉语新诗”
  34. 主要参考书目
  35.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