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的政治经济学_谢富胜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谢富胜
内容节选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2002—2011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包括所有制和经营方式在内的改革让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国有企业开始集中在基础性、战略性和创新先导性的行业发展。民营企业则充分发挥其优势,填补进国有企业退出领域的空白,形成了合理的行业结构。加上随着农村地区发展而释放出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国经济已经具备了巨大的生产潜力,也即潜在的供给能力。然而,改革过程也造成了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需求不足、产能过剩、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进入21世纪,如何解决经济发展的困境成为首要问题。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有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高技术水平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深化改革为中国融入全球生产网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支持之下,我国企业快速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之中,对外贸易取得了高速发展。外需开始成为整个需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供给潜力获得彻底释放。由外需拉动的整体增长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内需。另一方面,出口带动经济增长也提高了居民收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住房的需求兴起带来了房地产业的繁荣。外需拉动内需,共同驱动供给,引领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中国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的国际条件和国内条件 融入全球生产网络对21世纪中国新的技术经济体系的形成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中国加入WTO以后能够快速融入世界生产体系,与世界生产体系本身的深刻转变以及中国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密切相关。Boddy,R.,and Crotty,J.“Class Conflict and Macro-Policy:The Political Business Cycle,”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1975,vol.7,no.1,pp.1-19.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林季红.模块化生产方式的影响:以汽车业模块化生产网络发展为例.中国经济问题,2009(4):37-42;刘民权.世界生产体系的剧变与发展中国家的际遇.探索与争鸣,2018(7):4-11. 如果仅仅将中国成功融入世界生产体系归因于丰富的低价劳动力资源,是无法理解为何是中国而非其他劳动力资源大国在这一阶段经历了飞速增长的。这也正是只关注资源禀赋优势的比较优势论相对缺乏的方面。实际上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世界生产体系经历过一次深刻的转变。到20世纪90年代末,正是这一转变成熟并完成的时期。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采用的福特制生产方式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福特制生产方式以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消费的良性互动为特征,带来了战后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增长。一方面,随着资本主义世界范围内对大规模生产的标准消费品的需求开始饱和,对带有定制特征的非标准化产品的需求开始呈现增长态势,以往占统治地位的福特制的单一生产线生产单一产品的缺陷开始暴露。福特制的产品创新需要新一轮的大规模投资作为基础,回收周期长,所以在需求不稳定的情况下,这成为产品持续创新的巨大障碍。另一方面,为了配合大规模消费,工资会不断提高,反而造成了“利润挤压”问题,给资本的循环带来了困难。 为了解决危机,发达国家的福特制生产方式开始发生转变。在强调弹性积累的前提下,垂直一体化生产被打破,原有的生产过程衍生出大量新的社会劳动分工。 为了实现足够的弹性,新的社会劳动分工逐渐呈现出这样一种特征:发达国家的企业保留价值链中的高附加值的核心环节,把产品制造环节以模块化部件的形式转移到生产速度快、成本低、质量好的发展中国家进行生产。 通过保留核心环节,发达国家可以加速创新过程,并且避免了福特制生产方式下新产品生产需要的大规模投资。同时生产过程的模块化也让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可以通过小规模的投资参与到单一模块生产过程中,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通过跨国公司经营、外包和订单生产等多种手段,新的劳动分工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分布,形成了“新国际劳动分工”。正是在这种国际条件下,中国加入了WTO。 从国内条件来看,快速融入全球生产网络并非一个自然的过程,需要一个国家具备同全球生产网络的要求相适应的各种条件。这正是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意义。具体来说,中国可以快速融入全球生产网络源自三个因素。黄宗智.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孔祥智.崛起与超越:中国农村改革的过程及机理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刘祖春.中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与农村经济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第一,劳动力配套。低工资下的低成本劳......
- 信息
- 第一编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的历史方位论
- 一、历史方位、社会形态与发展阶段
- 二、中国共产党对矛盾分析法的运用和发展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
- 一、落后国家经济建设的理论争论与苏联实践
- 二、“从无到有”:独立工业体系建设论
- 三、“从有到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 四、“从优到精”:高质量发展论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论
- 一、社会主义国家与世界资本主义的辩证关系
- 二、中间地带思想和三个世界理论
- 三、和平与发展论和世界多极化趋势
-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 尾论
- 第二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 第四章 解释中国奇迹的几种流行的理论
- 一、市场化改革论
- 二、比较优势论
- 三、地方政府竞争论
- 四、发展型国家论
- 第五章 经济体制改革与技术经济体系变革
- 一、经济长期波动的理论
- 二、理论框架构建
- 三、中国经济转型增长的四个阶段
- 第六章 转型增长的中国奇迹
- 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改革(1978—1992年)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1993—2001年)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2002—2011年)
- 四、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2012年至今)
- 尾论
- 第三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循环理论与西方发达国家实践
- 一、人类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的一般规律和资本循环理论
- 二、战后过度积累危机与资本三级循环
- 三、20世纪70年代福特制危机与生产方式变革
- 第八章 中国经济循环的问题
- 一、国际大循环主导的发展格局
- 二、国民经济循环的堵点
- 三、流行的解决方案与不足
- 第九章 以问题为导向构建新发展格局
-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二、构建国内生产网络
- 三、突破关键部件创新
- 四、开拓高水平国际大循环
- 尾论
- 第四编 迈向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
- 第十章 文明形态与社会形态
- 一、文明与社会形态
- 二、社会形态演变的一元多线特征
- 三、现代文明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
- 四、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形态的设想与局限
- 第十一章 落后国家对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探索
- 一、“倒过来的革命”和逐步后退的苏联社会主义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超越发展阶段
-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初级阶段的理论难题
-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定
- 三、构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
- 尾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