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概念_【美】彼得·德鲁克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美】彼得·德鲁克
内容节选
1 生产型组织 就像所有的机构一样,能够而且必须根据它所服务的社会和它与组成社会的个体之间的关系对公司进行分析。但首先,我们必须从公司本身来理解它;为了服务于社会和个人,它必须能够根据它自己的规则来运行。就像任何一个机构,作为一个组织,生存是公司的第一法则;而且生产具有最大经济回报的产品,实现它自己目标的能力就是评价公司业绩的首要标准。 当我们说公司是一个组织的时候,我们说的是,像任何一个机构,它是一个为了共同的目标将人们的努力集合起来的工具。这一共同的目标并不是公司所组织起来的个体目标的总和,它是共同的目标,但并不是集合起来的目标。虽然我们在法律和政治实践中已经极大地抛弃了这一观念,但原有的粗浅的假设仍然停留在公司只是个体股东财产权利的综合的观念上,因此,一个公司的董事长会向股东汇报“他们的”公司状况。按照这一传统认识,公司是暂时的,只是由于法律上的规定而存在的;而在当今的社会,股东只是与公司具有特殊关系的几类人之一而已。公司是永恒的,而股东是暂时的。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就社会和政治角度而言,公司是先验存在的,而股东只是它的衍生物,只存在于法律的假定中。比如,破产法就采取了这一立场,它将公司的延续置于股东的权利之上。我们不必经历1929~1939年的大萧条,才知道社会必须坚持“延续性”的主张,必要时甚至必须为此牺牲股东、债权人、工人,最后乃至消费者的权利。 由此可以推断,公司的本质是社会性的组织,也就是说是人本组织,这好像是同义反复。而实际上,在太多人眼里,现代工业生产的本质不是社会组织而是原材料生产或是生产手段。我们对工业的普遍看法受到僵化的经济决定论——19世纪早期遗留下来的一种观点,认为自然资源是劳动分工的决定性因素——和对机器(技巧性的)的盲目崇拜的不利影响。结果,大多数人——包括很多工业生产过程的人们——没有理解现代生产,特别是现代大规模生产,不是基于原材料或是技术而是基于组织的原理——不是机器的组织而是人类的组织,也就是说,现代生产是基于社会组织的。 这种错误认识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它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现代工业的劳动问题,它妨碍了工业社会的门外汉和行业内的经理人理解他们作为公民所担负的责任。本书并不考虑工业生产的基本原理——只是考虑工业企业的社会问题;笔者不会涉及任何有关技术性事务的问题。然而非常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知道,即使是现代工业的技术性问题也不仅仅是技巧上的发明和改进,而主要是为了实现技术性目标的人类组织的基本问题。稍后,我将就此做简单的解释。 直接显示现代大规模生产的真实面貌的当然是1942年和1943年,美国从工业生产向战争的转换。到现在才非常清楚的是,这个国家的大多数专业人士,包括大多数的工业工程师和管理者,都彻底低估了我们在1940年和1941年间的生产能力,正是因为实际上,我们都没有能够理解成为大规模生产基础的人类组织的概念。我们按照现有的原材料供应和现有的工厂生产能力的说法展开讨论,却没有意识到,只要人类组织存在,实际上我们能够马上生产新的原材料,能够为新的用途设计新的机器和建设新工厂。即使是今天我们已经意识到大规模生产原理的潜力,通常我们也没有看到它是一个赢得生产奇迹的组织的原理,而不是技术性的原理。 因此,有关战时生产成功的故事通常如此叙述:珍珠港事件爆发后,海军显然马上需要大量的特殊武器,比如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战斗机。海军已经拥有一种性能良好的飞机,但在珍珠港事件之前,这种飞机或多或少是由人工制造的,由技术熟练的机械师在小型车间里一次完成两三架的产量。现在必须达到一次几千架的批量生产。从来没有生产过类似飞机的XYZ公司,接受了这一任务。拆除小组开进了XYZ公司的六家工厂,此前这六家工厂从事的是灯罩、开关和组装汽车车身的生产。拆除小组用焊枪拆除了旧机器,拆毁了地基不够坚固的旧厂房,盖起新厂房等。同时,工程师们为新任务设计机器——此时技术性手段介入。5月20日,拆除小组撤离,6月1日,新机器进驻,6月15日,第一架飞机离开流水线,这条流水线每月可生产200架飞机。 过去的几年里,这个故事或类似的故事不下千次地被报道,甚至在向战时生产转换中处于领导地位的企业中的人们也认为这是客观的描述,然而这只是对事实的拙劣描述。故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千真万确,但却遗漏了所有重要的事实。拆除旧机器、建立新厂房,甚至设计新机器,与问题的本质和人类组织的实际成就相比,或多或少都是次要的。首先是设计——不是机器的设计,而是作为同样的且可互换的部件的集合的飞机的设计。然后分析每一个部件,将其视为大规模生产的问题,作为能够由非熟练或半熟练工人快速准确操作的一系列要素和基本操作。接着,即是将各个部件的生产集合到组合成品的工厂的任务——包括三个截然不同的组织问题的任务:一是将人们组织起来,为共同的目标而工作;二是技术流程的组织......
- 信息
- 出版说明
- 推荐序一 功能正常的社会和博雅管理
- 推荐序二 跨越时空的管理思想
- 推荐序三
- 译者序
- 1993年版序
- 1983年版序
- 初版序
- 第1章 一国之内的资本主义
- 1
- 第2章 作为人类成就的公司
- 1 生产型组织
- 2 分权
- 3 运行机制
- 4 小企业合伙人
- 5 分权管理可以成为典范吗
- 第3章 作为社会性组织的公司
- 1 美国人的信仰
- 2 工头:工业社会的中产阶级
- 3 工人
- 第4章 工业社会的经济政策
- 1 “规模庞大的祸因”
- 2 生产是为了“有用”,还是为了“盈利”
- 3 充分就业可能达到吗
- 1983年版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