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与自我_【德】斯文娅·弗拉斯珀勒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德】斯文娅·弗拉斯珀勒
内容节选
受影响者的视角与立场理论塞巴斯蒂安·哈夫纳(Sebastian Haffner,1907—1999),德国作家、记者,被公认为20世纪德国历史最重要的时代见证者之一。著有《解读希特勒》《从俾斯麦到希特勒》《不含传说的普鲁士》等。 该书出版后不久(1978年),埃默里给作家兼记者塞巴斯蒂安·哈夫纳 写了一封公开信,反对“亲历历史的客观化”(Objektivierbarkeit erlebter Geschichte)。此事的背景,是哈夫纳出版了关于希特勒的著作。埃默里反对该书中的观点,认为作者对纳粹的态度过于超脱。在公开信中,埃默里写道:“我认为你的客观态度来得太快了。”埃默里提到他自己作为纳粹受害者的主观经历,还指出了自己作为一个犹太人所受的影响。尽管哈夫纳也是犹太人,并受纳粹迫害流亡到伦敦,但从未经受过一个集中营犯人所受的折磨。埃默里对哈夫纳写道: 你的伤口已经结痂了,而我的伤口上没有覆盖新的、长好的皮肤。在伤口快要愈合之处,我就自己将它撕开,因为我知道,在伤口下面,化脓的过程还在继续进行。就凭这一点,我现在就比你更有优势。这不是因为我能凭借什么(我所凭借的,不是功劳,而是偶然获得的东西),而是因为第三帝国的现实在我身上,作为一种感染,更加鲜活。 埃默里说,这种恐怖的鲜活,使伤口不至于结痂。这种鲜活使他能够“更敏锐地看到某些症状”,并使他免于对希特勒的“客观的去神秘化”(sachliche Entmystifizierung)。在埃默里看来,“客观的去神秘化实际上只是一种新的和危险的神秘化”,他在信中写道:“亲历历史,比历史学记录的历史更真实。作为当代人,谁脱离了体验,谁就脱离了现实,同时也就脱离了自己的命运。” 最终,埃默里死于他的精神伤口。就在给哈夫纳写下以上的话的那一年,埃默里自杀了。 埃默里的信有很多地方值得注意。例如,皮肤被一次次撕开的形象,提出了脆弱性和韧性之间的辩证关系的问题,本书第二章阐述了这一点。正如信中所写,埃默里不得不故意阻止伤口愈合,为了不使“化脓的过程”被掩盖。他必须不断抓破伤口,以便压力能够释放出来,因为伤口无法以任何其他方式表达出来。在这一背景下,把伤口作为艺术创作的常用素材,将其浪漫化或庸俗化,最容易无意间铸成大错。相反地,我们必须在伤口的威胁性的、令人眼花缭乱的二义性中,看到伤口同时对两者开放:既向能力开放,又向毁灭开放。桑德拉·哈丁(Sandra Harding,1935—),美国哲学家、女性主义者,女性主义立场认识论的创始人之一,创造性地提出了“强客观性”的概念,在女性主义发展中具有深远的影响。著有《客观性与多元性》等。 关于共情,还有一个核心问题,即埃默里所声称的“受影响者的视角更加敏感和敏锐”。这一观点被所谓的“立场理论”(Standpunkttheorie)采纳。立场理论在女性主义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桑德拉·哈丁 在描述这种形式的女性主义理论时写道:“简而言之,立场理论的论点是,由于男性在社会上的统治地位,男性的理解和想法是片面和反常的,而女性由于其从属地位,能够发展出更完整的、不那么反常的想法。”立场理论基于的假设是,受压迫群体的人比未经历过压迫的人,对生活和世界的某些领域有着更深刻、更客观的感触。科学家(例如哈夫纳),只从外部了解痛苦,似乎像上帝一样盘旋在事物之上。或者更准确地说,他们隐藏了自己的位置,他们属于未受影响的群体,属于有特权者,并且暗示着不可撼动的科学主义的客观性。然而,在现实中,他们错过了他们的对象。而且,这种错过是必然的,因为他们没有从自己的经验中了解它。另一方面,受压迫群体的人有内在的视角,他们身处于事情之中,亲身经历过苦难。 立场理论主要参考的哲学,是黑格尔(Hegel)《精神现象学》(Phänomenologie des Geistes)中关于“主奴辩证法”的章节。黑格尔认为,受压迫的奴仆与对象有着直接的关系,奴仆不知疲倦地工作,忍受着痛苦,推迟自己的欲望;主人(如科学家)与这一现实没有接触,主人享受着奴仆为他准备的东西。但只有奴仆,而不是主人,才会踏上通往客观的世界精神(objektiver Weltgeist)的道路,因为只有奴仆才能通过与世界对抗而获得更高的见解,只有仆人才知晓规定着他的依赖性。此处“记忆文化”(Erinnerungskultur)指对“二战”中犹太人所受迫害的反思和铭记,随着“二战”亲历者纷纷去世,“记忆文化”不再是德国思想界讨论的热点。 在记忆文化 过去了几十年之后,我们才完全看清楚,像埃默里这样的人指出“受影响者的观点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是多么重要。如果我们不了解那些有幸逃离恐怖的集中营的人的经历,我们就只能对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岁月有一个极其粗略的了解。当我们看待当代的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时,也很难否认,那些受影响者拥有着人类认识......
- 信息
- 译者说明
- 导言
- 第一章 敏感化的过程
- 诺贝特·埃利亚斯的文明史
- 敏感的自我
- 行为的精致化
- 惩戒与敏感性
- 高潮即转折点?
- 第二章 伤口的力量
- 韧性还是敏感性?
- 尼采派对战列维纳斯派的一场辩论
- 成问题的绝对化
- 敏感的韧性
- 有韧性的敏感性?
- 第三章 共情的世纪
- #MeToo运动之前的反性侵潮流
- 大卫·休谟与情感的传染
- 卢梭把道德女性化
- 萨德理解的敏感性
- 文明的更高阶段?
- 第四章 我们心中的暴力
- 弗洛伊德与不灭的原始性
- 恩斯特·容格尔的内心体验
- 痛苦守恒原则
- 惩罚的暴力
- 冷面具与自我甲壳
- 什么是受害者?
- 第五章 创伤与触发
- 有机体像一个小囊泡
- 受害者:从计数到讲述
- 从冲动到触发:创伤后应激障碍
- 恐痛症?
- 第六章 语言敏感性
- 语言的现实效果
- 德里达与巴特勒:作为抵抗的游戏
- 冒犯性言论
- 语境敏感性
- 语言的二义性
- 狂妄的要求?
- 第七章 共情的局限性
- 在不同的肤色下
- 关闭的自我:托马斯·内格尔与让·埃默里
- 受影响者的视角与立场理论
- 共情与失去自我
- 我感受到了你没有感受到的东西
- 感觉更强烈?
- 第八章 敏感性社会
- 高度敏感与独异者范式
- 共鸣敏感性
- 保罗·瓦莱里与安全空间
- “雪花”对抗“好吧潮生人”
- 别碰我?
- 第九章 保持距离的规则
- 现代社会对距离的渴望与人类学对触摸的恐惧
- 社交的规则化
- 最细微的振动:普莱斯纳主张的得体感
- 什么是合理的?
- 第十章 结论
- 托克维尔悖论
- 结构与个人
- 看待社会敏感化进程的双重视角
- 新联盟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译名对照表
- 知识背景
- 2. 多种性别
- 3. 有毒的男性气质
- 4. #MeToo
- 5. 主题标签
- 6. #Aufschrei
- 7. “说不就是拒绝”和性刑法改革
- 8. 性革命与性解放
- 9. 绿党的恋童癖讨论
- 10. 女性配额
- 11. 堕胎权与“支持生命”运动
- 12. 认同与“身份政治”
- 13. “政治正确”
- 14.《一九八四》和“新话”
- 15. 取消文化
- 16. “Nigger”
- 17. “黑人的命也是命”
- 18. 觉醒文化
- 19. 星期五为未来
- 20. 触发警告
- 21. 新冠疫情期间德国的防疫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