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为王:股权激励、股权合伙、股权投融一本通_包啟宏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包啟宏

内容节选

股权激励落地的常见问题 在股权激励的实行上,很多企业家会交流股权激励中遇到的难题,有的说因为以前不懂股权,把股权激励做成了股权激怒,让公司抱怨不断,他们的情绪也低落不已……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他们不懂如何确定股权激励的比例和考核机制。 1.激励对象直接持股还是间接持股 很多企业家在没有经过专业学习或指导下,直接做了股权激励,且采用的是直接持股而非间接持股的方式,从激励效果而言可能当时有一定作用,但从长远角度而言容易留下很大的“地雷”,这个“地雷”是什么呢?就是激励对象的直接持股方式。 我在长期的股权辅导实践中,发现很多企业犯过类似的错误,常见的企业类型往往是国企、集体企业改制过来的民营企业。当初改制时,领导层对股权完全不懂,只知道大家一起把国家股或集体股集资买过来即可,因此就出现了很多员工股东,结果时间长了就发现了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当一家公司有3~40位,甚至更多的实名股东后,对公司的决策将会形成巨大的影响,因为公司核心领导层的决策很难完全避免各位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势必影响到决策,使决策难以进行下去。 《公司法》明文规定,公司重大决策是需要全体股东签字的,公司这么多股东,有一个股东不同意,决策就可能被筛掉。试想公司领导层站在公司整体角度的某些决策,万一与个别股东的个人利益有所冲突,这样的决策如何能让他们签字呢?更严重的是,一旦个别股东与公司领导层形成心理上的“对峙”,未来任何重大决策都有可能因为“签字不利”而不能顺利落地。 此类事情,在我们10多年的服务过程中并不少见。 我们曾经服务过一家国内公司的子公司,这家公司实力很强,在全国排进民企前十强。 这家子公司想要独立上市,在上市之前,找到我们做上市前的相关事宜辅导。 在竞调时,我们发现,公司当年在改制过程中遗留的历史问题,即直接写入章程和股东名册的员工股东很多,虽然没有人反对公司上市,但是有一个严重问题解决不了,就是找不到其中两个股东。 该公司在上海相当有实力,但依然找不到这两个人,他们又到两个股东曾经任职的学校去找,结果是虽然找到了,但已经是半年以后的事情了。 原来,这两个股东早已移民到国外了,等到联系上回到国内签字,然后上市通过,这期间延误了半年多时间,该公司原本能够按照21元/股发行1800万股流通股,最后只能按照18元/股发行流通股,少融资了5400万元。其领导人是国内顶级的企业家之一,他很后悔,当时就规定,以后员工激励再也不能直接持股了。 还有一个我在“股权激励实操方案班”中收集到的一位学员的例子。 这位学员的企业股改时没有请专业的团队帮他操办,导致股改时有三十多位激励对象直接持股。最终,企业的决策就变得更麻烦了,因为所有重要事项都要经这三十多位股东签字同意,尤其现在公司准备冲刺IPO,所以需要股东会决策的事情就更多了,不仅如此,在经营过程中,企业家还与部分股东有些意见和利益冲突,雪上加霜,公司的很多决策根本无法实施落地。 我针对这类情况,有两大建议。 一是激励对象持股,尽可能采用间接持股,通俗地说就是要通过员工持股平台进行持股。具体操作方法如图6-1所示。 图6-1 企业激励员工的操作方法 二是持股平台的搭建,宜早不宜晚。很多企业家在早期因为不注重股权,所以没有提前布局将来要用到的员工激励平台、股东控股公司、高管激励平台等,这些工作等到股改时再做,不是说不可以,但一般成本会比较大。 不管控股公司也好,持股平台也好,其股权的来源要么是股权转让,要么是增资扩股,调整越早,交税越少;调整越晚,交税越多。很多企业因为公司增值很大,最后在成立控股公司时,税就要交几千万元。于是为了节约资金,不得不成立控股公司,但这就会为以后的公司治理埋下重大隐患。道理很简单,如果股东都是自然人持股,某些股东与外部资本串通一气,就很可能造成大股东被侵犯甚至被踢出局的状况。 2.当激励对象与企业发生纠纷解约时,如何处理股权激励 股权激励的目的是公司激励和留住核心人才,那么当公司和激励对象发生纠纷,导致双方合作关系不能存续时,股权激励相关纠纷就会与劳动争议纠缠在一起。此时,对企业而言,股权激励到底要不要归为劳动报酬而继续履行呢?A 公司从知名企业挖来一个B高管,为吸引该高管加盟,特意为其量身定制了股权激励协议,大意是鉴于B高管在原企业享有300万元左右的股票期权,并且该企业大约3年内就能上市,所以作为补偿A公司也提供同等价值的股权激励,并且约定如下:B高管必须在A公司工作满5周年;A公司对B高管的激励平均分5期完成授予,并出具书面函证。 两年后,A公司发现B高管的工作能力始终达不到公司要求,于是向B高管发出了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B高管要求支付工资等以及兑现股权激励,A公司觉得B高管没有履行协议,所以最多只补偿工资,不能履行股权激励。 最后双方上诉至法院,法院一审认为,B原为知名公司高管,......

  1. 信息
  2. 内容提要
  3. 前言
  4. 第一章 企业生命的蜕变——股权激励的策略
  5. 股权激励与企业的生命周期
  6. 股权激励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7. 股权激励必须解决的三大关键问题
  8. 第二章 股权激励要避免的陷阱——六大致命错误
  9. 如何让股权激励不是分企业家的钱,而是分市场的钱
  10. 如何通过非股权激励的方式达到股权激励的效果
  11. 如何通过投资方式让激励对象更加全力以赴
  12. 如何避免企业家通过拍脑袋方式决定股权激励份额
  13. 如何避免获得丰厚激励的激励对象半途离职
  14. 如何避免当下的激励机制对企业未来资本之路埋下隐患
  15. 第三章 企业股权激励系统——底层系统之吸引系统
  16. 吸引系统的3个版块
  17. 愿景系统+使命系统
  18. 价值观系统
  19. 亮点系统
  20. 标杆系统
  21. 实惠系统
  22. 第四章 企业股权激励系统——底层系统之激发系统
  23. 激发员工的愿力系统
  24. 用招聘的形式培养员工的愿力
  25. 常见的股权激励模式之一:超额激励
  26. 常见的股权激励模式之二:身股激励
  27. 常见的股权激励模式之三:期权与期股
  28. 常见的股权激励模式之四:实股激励
  29. 超额激励案例
  30. 五步连环股权激励法
  31. 第五章 企业股权激励系统——底层系统之锁定系统
  32. 为何要锁定与如何锁定
  33. 用企业的“金手铐”锁定核心人才
  34. 第六章 企业股权激励系统——股权激励之落地系统
  35. 股权激励落地的常见问题
  36. 方案落地
  37. 思想落地
  38. 仪式落地
  39. 文件落地
  40. 第七章 企业股权的意义和价值——著名企业股权激励赏析
  41. 华为股权激励赏析
  42. 新东方股权激励赏析
  43. 六个核桃股权激励赏析
  44. 阿里巴巴股权激励赏析
  45. 星巴克股权激励赏析
  46. 第八章 企业股权激励系统——顶层系统之合伙系统
  47. 资本眼中的股权结构
  48. 资本眼中的股东人数
  49. 资本眼中的股东结构
  50. 资本眼中的创始人
  51. 资本眼中的创始团队
  52. 动态股权分配原则
  53. 资金型股东入股技巧
  54. 资源型、技术型股东入股技巧
  55. 绝不合伙人员类型
  56. 第九章 企业股权激励系统——顶层系统之布局系统
  57. 控制权布局
  58. 融资布局
  59. 布局系统之激励布局
  60. 第十章 企业股权激励系统——顶层系统之架构系统
  61. 事业部布局
  62. 产业布局图
  63. 分公司和子公司布局图
  64. 第十一章 股权投融资——左手卖产品,右手卖股权
  65. 股权投资:财富倍增的资本盛宴
  66. 股权投资的三大基本原则
  67. 识破股权投资骗局,掌握防范技巧
  68. 股权融资:用股权换来资金支持
  69. 股权融资的两大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