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全案:股权融资+动态股权+股权并购_黎刚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黎刚

内容节选

8.1事先分配的矛盾 为了让股东和投资者更放心,很多公司都会事先分配好股权,其实这样的做法并不妥当。第一,如果把大部分股权都分配给之后贡献较小的一方,使其享有较大回报,那么其他股东和投资者就会有不满情绪;第二,贡献较大却没有得到相应回报的一方可能会提出重新谈判或另起炉灶,从而对公司发展和员工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8.1.1 一方贡献较小,享有较大回报 刘伟和赵建华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决定一起成立一家专营游戏业务的公司。他们在地下室里进行头脑风暴,几乎每天都能冒出不计其数的想法,而且一个想法比一个想法好,这为公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商业概念到核心价值,再到以更好的方式做成本账,无论什么问题,刘伟和赵建华都能达成一致。由于相处非常和谐,所以他们提前就把股权分配好了,即每人占据公司50%的股权。直到几个月之后,当两人决定投入全部积蓄,全职创业时,第一次争执发生了,这次争执几乎搞砸了他们的公司。 因为每人占据公司50%的股权,所以盈利也是平均分配。不过,自从开始全职创业,刘伟就不再管公司的事务,所有工作几乎都是由赵建华负责。到了年底,赵建华看到刘伟拿到了和自己一样多的钱,感到非常不开心,认为这有失公平。 确实,刘伟和赵建华为公司所做的贡献是不同的,但获得的回报却是相同的。对于付出更多努力的赵建华来说,这并不公平。在公司还没有正式运营,或者发展尚未成熟时,每个人的贡献似乎无法衡量。这时,如果急于进行股权分配,那就会像刘伟和赵建华这样发生争执,最终对公司和项目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 随着公司的不断壮大,有了盈利以后,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开始体现出来。这时,矛盾也会暴露出来:一方面,做出更多贡献的创业者会觉得自己吃了亏,极力想要改变现状;另一方面,出了资金但对公司事务不太上心的创业者又希望按照股权获得相应的回报。 实际上,这些矛盾的根源就在于对股权进行了事先分配,而且没有配套的动态调整措施。一般来说,股权分配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出资。如果投资者优势相当,那么就可以按照出资情况分配股权。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不同投资者的贡献或者价值不同,因此需要留出对股权进行调整的空间。 例如,旅游领域的创业者A和互联网领域的技术高手B准备做一个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项目,两人各自出资100万元。但是因为创业者A比较外向,更具有领导能力和意愿,而技术高手B偏技术实干,所以其股权分配方案如表8-1所示。 表8-1 创业者A和技术高手B的股权分配方案 出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股权分配的大体架构,但是还需要根据形势变化进行调整。因为在技术型、互联网型公司中,创意或者执行力都是比资金更重要的“武器”。 A、B、C三人创业,A出资10万元,负责公司的整体运营;B出资10万元,负责产品的研发与维护;C出资80万元,不参与公司运营。如果按照出资计算,A、B应该各占据10%的股权,而C则占据80%的股权。这样的股权分配方案显然是不太合理的。 第一,C不参与公司运营,但是却掌握着主要决策权,这样很难促进公司的良好发展;第二,A、B全心全意把公司做大,为公司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却获得了比C少得多的回报,久而久之,两人就会有不满情绪,并很可能产生离开公司的想法。 总之,如果想要事先分配股权,那么可以参考出资情况,但是不能将其作为决定要素。有时,相比于出资,贡献、资源、能力、经验等要素可能更加重要。开始时,我们可以预留一部分股权,等到公司稳定下来,再根据实际情况将这部分股权分配出去。 8.1.2 后期一方贡献大,提出重新谈判或另起炉灶 在公司中,大家各有所长。为了使创业团队的力量得到充分发挥,每位成员都必须获得与自己的贡献相匹配的股权。很多时候,公司的一切运营都要依靠“人”来完成,如果创业团队不给力,缺乏激情,即使创业者掌握100%的股权和绝对的决策权,也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 在为创业团队分配股权时,必须把握好时机,不可以操之过急。如果事先将股权全部分配出去,那么当出现一方贡献非常大,另一方没有太多贡献的情况时,前者很可能会提出重新谈判或者直接“另起炉灶”。对于公司和创业团队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结果。 那么,投资者对公司的贡献应该如何衡量呢?方法有很多。例如,经营智慧、专业技能、领导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对事业的热情度等都是可以考虑的因素。在具体操作时,创业者既需要擦亮双眼,根据各个投资者的实际贡献分配相应股权,又要结合市场估值,做出合理判断。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让各个投资者能够分享到自己为公司所创造的财富,觉得自己有价值,从而有积极性继续发光发热,为公司带来更多效益。 当投资者觉得自己获得的回报与做出的贡献不相符时,很可能会离开公司,从而对公司正常经营造成严重影响。下面来看一个案例。2020 年,张庚、李瑶在杭州合伙开了一家网上商城,二人......

  1. 信息
  2. 内容简介
  3. 作者简介
  4. 前言
  5. 上篇 股权融资
  6. 第1章 融资的渠道布局策略
  7. 1.1 公司为什么要融资
  8. 1.2 寻找天使投资
  9. 1.3 吸引风险投资
  10. 1.4 开展私募股权融资
  11. 1.5 进行首次公开募股
  12. 第2章 融资前的股权分配
  13. 2.1 两大核心
  14. 2.2 三条原则
  15. 2.3 实际操作中的四大步骤
  16. 2.4 常见的五大“死穴”
  17. 第3章 商业计划书撰写
  18. 3.1 项目简介
  19. 3.2 投资者最关心和敏感的四项内容
  20. 3.3 关于商业计划书的5个关键问题
  21. 第4章 如何找到对口投资者及谈判技巧
  22. 4.1 了解领域内的投资者
  23. 4.2 约见投资者的四大渠道
  24. 4.3 如何在融资谈判中占据主动
  25. 第5章 如何判断你的公司价值
  26. 5.1 相对估值
  27. 5.2 绝对估值
  28. 5.3 互联网公司难估值
  29. 5.4 不可过度关注估值
  30. 第6章 签订投资协议必备的知识
  31. 6.1 理解投资条款清单中的十大核心条款
  32. 6.2 识别融资协议中的“陷阱”
  33. 第7章 投资者的退出处理
  34. 7.1 给投资者提供退出通道
  35. 7.2 如何预防投资者退出
  36. 7.3 投资者要求退出怎么办
  37. 中篇 动态股权
  38. 第8章 动态股权分配:解决不公平的矛盾
  39. 8.1 事先分配的矛盾
  40. 8.2 事后分配的矛盾
  41. 8.3 股权分配矛盾的解决方法
  42. 第9章 设置分配股权的里程碑
  43. 9.1 里程碑适用条件
  44. 9.2 里程碑设置
  45. 9.3 股权切割方法
  46. 第10章 贡献值:有原则地记录成员贡献
  47. 10.1 记录内容
  48. 10.2 记录原则
  49. 10.3 评估贡献值
  50. 第11章 股权变更:转让限制、退出机制
  51. 11.1 股权转让限制
  52. 11.2 退出机制
  53. 下篇 股权并购
  54. 第12章 股权并购双方动机与实践技巧
  55. 12.1 股权并购买方动机
  56. 12.2 股权并购卖方动机
  57. 12.3 股权并购实践技巧:一体化战略
  58. 第13章 股权并购前尽职调查与条款设计
  59. 13.1 并购尽职调查问题及方案
  60. 13.2 并购关键条款及方案
  61. 第14章 股权并购中的风险控制
  62. 14.1 并购实施阶段的风险
  63. 14.2 整合阶段的风险
  64. 14.3 合同方面条款的风险控制
  65. 第15章 股权并购文书制作及要点
  66. 15.1 股权并购可行性分析报告
  67. 15.2 股权并购方案
  68. 15.3 股权并购意向书
  69. 15.4 尽职调查报告
  70. 15.5 保密协议
  71. 15.6 股权并购合同
  72. 附录 融资新法律法规及解读
  73. 附录一 《发行监管问答——关于引导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求(修订版)》
  74. 附录二 稳步推进证券公开发行注册制解读
  75. 附录三 《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转板上市的指导意见》
  76. 附录四 新三板转板解读
  77. 附录五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工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