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经济增长的国王_张维迎;盛斌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张维迎;盛斌
内容节选
第四节创新机制:利润、竞争和需求 创新作为企业家的一种基本职能,并非是企业家的一种个人癖好,而是由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决定的。企业家作为一个阶层,是市场经济特有的产儿。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经济变动的一种形式或方式,是鼓励、刺激、强迫人们创新的一种制度。企业家作为市场经济社会的组织者,正是在市场经济特有的内在机制的推动下履行其创新职能的。这种内在的创新机制就是:利润、竞争和需求。 一、利润动机与企业家创新 人类是唯一具有创新能力的物种。像鸽子能找到家,蜜蜂会筑巢一样,创新是人类寻求有效地利用周围环境的一种本能。但人类也是最讲实惠的动物。它对大自然的挑战,都是围绕满足自身需要而展开的。人类驯服自然,为的是让自然服务于自己。人类创新的本能要变成一种物质的活动,总是离不开物质的或精神的刺激。如果没有这种刺激,任何创新的火花,都可能无声无息地熄灭。而对人的内在创新能力的刺激,只能来自人类生活的制度本身。一种社会制度越是能提供这种刺激,这个社会的创新成果就越多,进步也就越快。 迄今为止,市场经济制度是人类有史以来所创造的对人们的创新活动最有刺激力的一种制度。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把获取利润变成企业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目标。企业家正是在利润的刺激下从事创新活动的。没有利润,企业家不会创新。同样,没有创新,企业家也就不可能获得利润。在传统的人看来,为“赚钱”而从事创新,也许是一种不合道义的行为,但对企业家来说,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假使罗巴克和博尔顿不是把使用蒸汽机看成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他们绝对不会资助瓦特发明蒸汽机;假使亨利·福特不能从生产T型汽车中获得利润,他也绝对不会创造流水线生产。这样的话,我们生活的世界也许根本就不是现在的这个样子了。当然,创新并不一定总能保证获得利润。如果创新不成功的话,企业家甚至可能倾家荡产。但这只是同一硬币的两面而已。 有关利润与创新的关系,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做了很精彩的描述。据熊彼特的见解,在静态社会中,因产品价格受成本法则支配,所以生产者既无利润(指经济利润,不包括作为资本价格的利息),亦无损失,他的收入属于“管理工资”性质。但在经济发展的状态中,由于企业家所实行的生产要素的新的结合较旧的结合更为有利,结果在新产品价格与生产要素价格(构成生产费用)之间便产生了一种价格差额(也即我们在前面第一节中论述的价格差),这个差额归于企业家,它就是利润。例如,在一个用手工织布的社会中,忽然有人创办了机器织布工厂,那他便可以获得利润,因为用机器织布较之以往的手工方法,可以用同量的劳动得到较多的产品,而其每单位产品的生产费用则较之手工业要小得多。参阅胡代光、厉以宁主编:《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主要流派》,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55—256页。 可见,企业家之所以进行“创新”活动,乃是因为他看到了“创新”给他带来了盈利的机会。假定他的“创新”活动中不存在投资的失误,他克服了组织和经营一项事业道路上的重重困难,终于获得了利润,那么这个创新者同时也就为其他企业家开辟了道路。一旦其他企业纷纷起来仿效,形成“创新”浪潮之后,这种盈利机会也就逐步趋于消失,因为竞争使价格下跌。当价格跌到与生产费用相等时,利润又等于零。当然在现实中,由于企业家对利润的追求无止境,所以他的创新活动也就不会停止,创新作为一个不断的连续运动就使得利润这种“润滑油”永远不会干枯。 正因为企业家的创新是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所以,任何社会,除非有一套保障创新能获利的制度存在,不至于使企业家在辛苦一番之后“一无所获”,否则,企业家的创新活动不会出现。一种企图削减利润的政策,无论出于何种理由,都会给企业家的创新活动带来损害。例如,如果国家以所得税的形式把利润的大部分征走,创新的热度就会降低。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表明,税率高低与经济增长率之间有一种负相关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高税率扼杀了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也正因为这样,西方国家通常把降低税率作为刺激创新的一项重要政策。 利润不仅是企业家创新的驱动力,而且是企业家从事创新活动的一个“判别标准”。企业家判断一项新技术或新产品是否投入生产,关键不是看它本身在技术上是否先进,而是看其在商业上是否有利可图,是否具有商业价值。一项新技术,在技术专家看来,也许是尖端的,但如果它不能带来利润,企业家不会对它发生多少兴趣。 收割机在19世纪初出现于美国,尽管它的效率比人工镰刀收割高得多,但在长达20年的时间内未能推广。美国的农场主们不愿采用这种效率较高的收割机,宁愿雇人用镰刀收割,原因在于,一个农场至少应有46.5亩的小麦种植面积使用收割机才会合算,而当时美国中西部平均每个农场的小麦种植面积只有25亩,与“盈利起始点”相差21.5亩。到19世纪50年代,美国平均每个农场的小麦种植面积增加到30亩左右,而与此同时,由于价格和工资率的变化,......
- 信息
- 第三版序 企业家做什么
- 第二版前言
- 第一章 企业家的社会地位
- 引子
- 第一节 《哈姆雷特》剧中的王子
- 第二节 詹姆斯·瓦特和约翰·罗巴克及马修·博尔顿
- 第三节 日本与联邦德国:创造经济奇迹的启示
-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的瓶颈何在
- 第二章 企业家的职能
- 第一节 善于捕捉机会的企业家
- 第二节 作为组织者的企业家
- 第三节 作为创新者的企业家
- 第四节 创新机制:利润、竞争和需求
- 第五节 政府与企业家
- 第三章 企业家的素质
- 引言
- 第一节 企业家精神
- 第二节 企业家意识、知识与能力
- 第三节 企业家的观念
- 第四节 企业与企业家素质
- 第五节 企业家可以培养吗?
- 第四章 企业家产生的社会条件
- 第一节 14至19世纪的欧洲:一代企业家的产生
- 第二节 日本社会:英才荟萃企业界
- 第三节 近代中国:痛苦的选择
- 第五章 企业家与中国的改革
- 第一节 改革的主题与改革的难题
- 第二节 企业家与所有制
- 第三节 企业家与市场的发育
- 第四节 中国企业家成长的两条道路
- 第五节 从“学而优则仕”到“学而优则商”